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6907200000026

第26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策略(4)

那么在保护中应当如何来有效协调二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两者关系协调的着眼点应在于谋求传统空间与当代社会结构的“对称”——空间形式的历史逻辑关系对应于当代的相应社会结构单位。关系协调的理论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将传统空间形态进行合理改造,以适应当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其二是对使用古镇传统空间的社会结构单位与使用方式进行必要调整或规定,使其适应于传统的空间形态。就前者而言,其要义是将原本一体的建筑单元按照现有的社会结构和使用要求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增加辅助功能空间,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来实现传统空间的再利用。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传统对现代的适应,但是代价却是传统的“解体”,因此是一种负面效应较大的协调方式。而就后者而言,其关键在于寻找对应于传统空间的社会结构单元。通过政府收购或者利用社会团体或实力家族来购买和租用现有的大型公建或民居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式,当然这种情况下还伴随着对大型历史建筑的功能调整,例如改变为博物馆、展示厅等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方式。这种协调方式在没有根本性改动原有空间秩序的前提下实现了传统空间的现代再利用,基本保存了原有的传统空间精髓,是传统空间形态与现代社会结构协调的发展方向。

2)传统经济关系与现代经济水准的矛盾关系协调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还体现在古镇传统经济关系与现代经济水准之间的错位关系上。

由于巴蜀古镇的经济环境相对封闭,落后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无法与外部环境形成有效关联,以至古镇传统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现代经济水准——一方面,大多数巴蜀古镇还保留着古代的农耕经济模式,其经济支柱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的集市贸易,缺乏现代经济成分;而另一方面,古镇外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区域交通建设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古镇的区域经济格局,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区内大中城市的快速崛起,拉大了与古镇的经济差距,逆转了古镇传统经济赖以存在的比较优势——农业耕地的大量减少,外部农产品的输入以及交通条件的深刻变化,使得古镇原先的经济发展优势不复存在,并由此造成了古镇传统经济的落后。

笔者以为,两者关系协调的关键在于重新构建起两者的“对称”关系,按照现代经济发展的含义和标准来谋求传统经济形态的优化或转型。理论上,可能的协调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优化现有传统经济结构,对传统产业进行精深化改造,延展传统产业链,在古镇的传统经济活动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其重新恢复活力;其二是充分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推动古镇的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向新兴的第二、三产业转变。前者是深入挖掘传统经济部类价值的一种尝试,包括农业生产由单纯传统作物生产拓展到经济作物培育,或者原有的交通集散经济拓展到特色旅游的中转经济。这类经济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古镇传统经济的再发展。例如,在一些山区古镇或林木资源丰富的古镇中,可以大面积推广药材种植和林木培育,并进行产品深加工,发展经济型农林业;靠近自然风景区的古镇则可以作为提供相关服务的食宿停留中转基地,发展现代中转服务业。而后者则完全改变古镇原有的经济格局,其要点在于利用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和文化生产,将传统经济彻底转型为现代文化产业经济。

3)传统空间功能与现代生活需求的矛盾关系协调

最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还体现在古镇传统空间功能与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错位关系上。这种错位关系是比较好理解的,其本质是古镇居民对现代生活的品质要求超越了传统空间的客观条件。其原因有三:一,某些巴蜀古镇在营建之时,为了适应移民人口的迅速增长,许多建筑是仓促修建起来的,未能在居住舒适性上作周到的考虑,空间环境质量较差(古镇建筑群体的密度过大,采光通风性能不良);二,古镇的传统空间普遍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市政设施(照明、供水、排污、环卫)和公共设施,使得古镇的整体生活环境质量欠佳;三,巴蜀古镇传统空间尤其是历史建筑,由于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建筑保温隔热、防潮抗震的物理性能并不十分理想,同时由于建筑的木质结构长期暴露于巴蜀温差与湿度较大的气候环境下,很容易腐蚀老化,因此建筑寿命较短,导致古镇危房率较高,古镇历史建筑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均不理想。

在笔者看来,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应是在保存具有价值的古镇空间传统形态基础上,按照现代生活要求对古镇传统空间进行整体改良和优化。其一,在古镇传统镇环境质量以及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梳理镇区的结构关系,进行必要的建筑拆建和空间开拓,改善整体聚居环境;其二,在保存镇区传统空间形态的基础上(基于价值保护的考量),坚持“隐性化”(地埋或建筑结构内埋设)和“协调化”(建筑风貌协调)的原则建设古镇的现代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其三,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基础上,针对建筑的具体情况,按照现代使用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保护、保存和更新),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对建筑结构进行必要改良,增强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5.3巴蜀古镇保护机遇与挑战的时势应对当前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地缘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巴蜀地区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先是三峡工程的全面启动,然后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紧接着是新农村建设运动的蓬勃开展。对于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来说,这一系列重大的地缘性事件既是难得的机遇,同样也是艰巨的挑战,需要我们用科学性的思维来应对。

5.3.1积极应对“西部大开发”的全局性影响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本世纪伊始就提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任务,是我国为协调东西部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而进行的战略转移。在巴蜀地区,自2000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在综合交通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推进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五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将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势必将对处于积极推进中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1)综合交通建设

资料来源:重庆商报,2007年4月13日从2000年开始,国家通过政策倾斜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巴蜀地区的综合交通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在道路建设方面,截至2006年底,巴蜀地区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26.6万km,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了2500km,2/3左右为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在机场建设方面,以成、渝两地为核心的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以及二级城市支线机场的加快建设使得该地区航空运输体系日臻完善;与此同时,铁路、水运航运能力也不断提高。

按照“十一五”规划,在2006-2010期间,四川省和重庆市将分别投入2357亿元和1220亿元,争取到“十一五”末期,巴蜀地区的内外交通条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从巴蜀古镇保护的角度来看,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将极大地改善巴蜀古镇与外部缺乏联系的现状,促进古镇与外界之间的人、物、信息交流,推动古镇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但是,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也容易助长所谓的“文化势能”效应对于巴蜀古镇的影响,导致现代文化讯息的过快涌入。如不对此加以控制和引导,将极大地冲击和破坏巴蜀古镇原生的历史文化氛围,江南古镇在这方面出现的教训乃是前车之鉴,值得巴蜀古镇警惕。

2)特色产业发展

当前的巴蜀地区的传统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第二、三产业正逐渐成为本地区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在“十五”期间,四川省三产比重由2000年的24.1∶36.5∶39.4调整为2005年的20.3∶41.3∶38.4,重庆市三产比重从2000年的17.8∶39.4∶42.8优化为2005年的15.1∶41∶43.9。两省市的二、三产业均增长明显,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以四川为例,该省在“十五”期间,以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为主线,大力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到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721.3亿元,比2000年增加463.2亿元,年均增长22.8%。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四川全省旅游总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4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1%以上[81]。

从巴蜀古镇保护的角度来看,随着巴蜀地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在古镇经济格局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古镇原有落后的农业经济格局将获得进一步的调整优化,政府税收与居民收入也将随之明显增加。但显而易见的是,快速的经济结构变化,也势必加快古镇传统社会结构的进一步解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古镇带来就业和繁荣,也会带来难以整治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巴蜀古镇容易成为近年来周边大城市“退二进三”的接纳地区,所受污染危险程度正逐年增加;旅游经济的发展虽然会给古镇带来一时的繁荣,但不加限制的游客涌入也将永久地破坏古镇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氛围。

3)生态保护建设

经过近7年的努力,巴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加强。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这些重大项目对改善巴蜀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四川为例,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市(州)、县(市、区)达到生态市、生态县建设标准,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及长江干流等重要河流常年水质达到水域功能标准。四川省人民政府第84次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枟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枠,确定2006年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提出生态省建设实施分区分类推进,将全省分为7个建设区,即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南山地丘陵区、攀西地区、川西高山高原区和川西北江河源区。与此类似,在“十一五”

规划中,重庆市也将全市划为4个一级区(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三峡库区平行岭谷农林水复合生态区、秦巴山地常绿阔叶落叶林生态区、渝东南、湘西及黔鄂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7个二级区和13个三级区进行污染治理。

从巴蜀古镇保护的角度来看,古镇多分布于山地、水畔等生态敏感地区,也是目前巴蜀地区环境保护与整治的重点区域。严格有效的环境措施不仅将有效保护古镇的自然环境,防止建设行为造成古镇环境的破坏,而且将继承古镇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环境的良好传统,为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人居环境奠定基础。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也必然对古镇保护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当古镇面临某些“发展机遇”诱惑时,环境保护因素将成为考验政府保护意志的一道难题。

4)城市化推进

2000-2006年期间,四川省的城市化水平由26.7%上升到34.3%,而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从35.6%增加到46.7%[20]。

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促进了巴蜀农村地区的快速变化。2000年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巴蜀农村地区外出打工者数量日渐增多。2005年,四川全省农村劳动力中有156.69万人实现了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外出务工转移规模达到97.93万人。此外,由于城镇化率的提高,也使得巴蜀地区农村人口大量减少,2000年重庆市农村地区人口为1834.64万人,2005年为1533.30万人,5年共减少了301.3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0.27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劳动力人口[20]。

从巴蜀古镇保护的角度来看,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对于古镇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古镇非农人口的增加,经济实力的增强,农业人口将为古镇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从业人员。而另一方面,过快的城市化也必将冲击古镇的历史氛围,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也使得古镇的原住人口急剧外流,加速古镇人口结构老化,降低古镇的发展活力。

5)次区域经济合作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川渝经济区建设。按照“十一五”规划,川渝将依托现有的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构建成都-资阳-内江-江津-重庆经济走廊;依托成南、广南高速公路和在建的遂渝、南渝高速公路、成遂渝铁路,构建成都-遂宁-南充-广安-重庆经济走廊;依托达州-重庆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构建达州-广安-重庆经济走廊资料来源:重庆商报,2007.3.7;利用现有长江水道,加上拟建的沿江公路、铁路干线,联合开发攀西、川南的水能、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逐步形成内在联系紧密的沿江经济带。在此基础之上,川渝将联手打造以“川陕苏区、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区,共同申报四面山-佛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强旅游信息交流,共建川渝无障碍旅游区。同时,两地将鼓励和支持双方的商贸、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大力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组织实施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大农业技术及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合作[82]。

在区域分布中,成渝两地之间的地区也是古镇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从巴蜀古镇保护的角度来看,两地在交通、产业上的整合有利于该地区城镇职能的合理分工,促进成渝两地的经济文化融合,势必能够为古镇的保护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也有利于古镇自身性质的重新评估和界定;不过,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也使得古镇发展易受到区内大城市的控制和影响,尤其成为大城市环境污染工业转移地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