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6907200000027

第27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策略(5)

从影响范围与程度来看,西部大开发必然会给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影响并予以积极回应。笔者认为,可根据上述五方面的时势发展来拟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其一,扩大巴蜀地区的综合交通建设的覆盖范围,将古镇纳入巴蜀地区区域交通综合规划的内容范畴,通过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来加强古镇的区域联系,推动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二,利用巴蜀地区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优化古镇产业结构,推动古镇经济结构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型(第二产业主要是指特色农林产品的精深加工业,第三产业一般指旅游业、影视业和中转服务业等),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的现代特色经济。其三,在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与建设中,除了生态意义上的区划外,还应将古镇所在地列为生态敏感区,在宏观层面上遏制古镇外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同时基于巴蜀古镇的自然特性,应将生态保护(包括定性与定量的确定)作为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以立法形式来加以保证。其四,利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前提下积极吸纳外来人口,改善本地人口结构;与此同时还应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吸引古镇的原住居民(尤其是具有民间技艺特长的居民)能够居留本地。其五,以成渝两大城市为区域核心,积极发展周边古镇,在坚守“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允许古镇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和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利用设立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城市近郊新型文化服务业,促进古镇经济的多样性发展。

5.3.2积极应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局域性影响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拉开序幕,至今已进行了15年之久。

作为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三峡工程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人居环境建设工程,涉及城镇搬迁、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工作。三峡库区内的巴蜀古镇保护,处于如此剧烈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过程里,必然会受到三峡工程的深刻影响。

1)库区城镇搬迁与移民安置

三峡工程从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到2003年首批机组开始发电,直至2009年将全部竣工,前后将近13年。与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库区移民和大量城市(镇)迁建工作,也同期开展进行。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之前,完成了90m水位以下的城市(镇)迁建与移民安置;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完成了145m水位以下的城市(镇)迁建与移民安置;至2010年三峡大坝建成、175m蓄水以前,将完成全部城市(镇)迁建与移民安置(图5.19)。由于175m20年一遇回水线下集、场镇密集,三峡工程的175m水位线,将使库区西起重庆、东至宜昌这约600hm2长的沿岸地区,众多历史悠久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场镇、民居聚落、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被淹没掉,不再复现[83]。据相关的统计调查,重庆三峡水库175m淹没线以下有两个城市的一部分被淹,一个是万州区城区,被淹47%;另一个是涪陵区城区,被淹25%。被全淹或基本被全淹的县城有5个:巫山县城巫峡镇、奉节县城永安镇、云阳县城云阳镇、开县县城汉丰镇和丰都县城名山镇。部分被淹的有忠县县城忠州镇,被淹31%;少部分被淹的有长寿区城关镇,仅被淹4%;而被淹的集镇和场镇则有101个之多。

在有限的时间内,大规模的城镇搬迁、大量的农村移民和农村居民点建设,要求整个库区的城乡环境必须完成一次大的调整和重组,城乡建设脱离自然的发展过程而呈现出跳跃式发展。如此复杂的城镇搬迁与移民安置,正推动着三峡库区经历一场特殊的城市化过程[17]。在这一过程中,涉及淹没与搬迁的城镇中有很多是具有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积淀的历史古镇。对于该地区的巴蜀古镇而言,这种规模空前的城镇淹没与移民搬迁对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一旦忽视或处理不善,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就有彻底“断裂”和湮没的危险。

在三峡工程中,科学地保护和继承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三峡库区整体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直至目前,这项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一方面,大量古镇的淹没与搬迁,对古镇历史文化物质遗产几乎已经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凝聚着古人智慧的大量古镇要么将淹没于水下,要么仓促搬迁和择地重建,曾经作为历史记忆的古镇风貌将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而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古镇人口的迁移,将导致古镇原住人口的大量流失,造成古镇传统社会结构的彻底解体,并使得古镇中主要依靠“人间”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势微并走向湮灭。

2)库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除了城镇搬迁与移民安置,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保护和拯救三峡库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整个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建设三峡库区整体人居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67]。据1993年至1995年“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的调查,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区及迁建区共涉及文物点1281处,其中地面文物448处,而重庆市占总数的69%,共752处,其中地面文物246处。重庆库区受淹地面文物点中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7处,包括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宝寨等一批重要文物点。此外,沿江地区众多历史悠久而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城市、场镇、民居和风景名胜被淹没而不再复现,如大昌古镇、西沱古镇、石宝古镇、奉节古城、丰都古城等。

虽然目前正在进行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将一些重要的文物建筑予以搬迁保护,但仍有大量的历史城镇都未列入搬迁保护计划,而将永远消逝,这可以说是巴蜀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即便对于目前采用的古镇异地重建方式,实际上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种异地重建方式,只是将古镇的部分建筑实体进行了迁移,实际上难以复现原有历史上形成的人地关系——古镇是千百年来自然、社会、经济关系的选择和积累,与周边地域早已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脱离原有地域环境则很难再生。加之易地重建过程中,客观空间的差异与主观意识的融入将使得迁建古镇在布局、结构与风貌与原有传统形态相去甚远,这使得搬迁后的古镇已基本丧失了传统精髓和实际功能,而只是一个个放大的“文化盆景”。

3)库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三峡工程是人工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一项工程实践,“所涉及的大量城市、镇、场镇、工厂、码头、农村居民点的搬迁新建,主要集中在1992至2010年这不到20年的时间中,集中在长江的两岸。这表明三峡库区将有相当数量原有的生态环境要重新调整。..可能使两岸的自然环境大部或全部丧失,破坏原有的平衡关系,生态指标会下降。..相应的各种地质灾害,因生态环境指标的下降,不期而遇,也都是不可预见的。”[51]对于库区中广大的巴蜀古镇来说,生态变迁对其保护也存在着潜在的影响。一方面,库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位上涨,将有可能对一些靠山滨水的古镇带来不可预知的地质灾害;水流速度的减缓也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对于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市政设施年久失修的古镇来说,无疑将面临水体污染的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库区的雾气天数日渐增加、湿度普遍加大,库区里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气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酸雨,这对于大量以木构建筑的古镇来说,其腐蚀程度将会加剧,古镇自然性衰败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从影响地域范围与程度来看,三峡工程建设给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的尽管是一种局域性影响,但同样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种影响并给予相应的回应。笔者以为,根据目前的形势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拟定保护的应对策略。其一,对尚未定夺是否迁移的古镇采取审慎的态度,能够不动最好不动,反对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例如对于因彭水电站修建而迁建龚滩古镇目前仍然还存在争议);对于因三峡工程而必须异地迁建的古镇应尽量选址于接近原有古镇环境的地方,同时按照原样整体复原古镇。其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努力创造工作就业机会,鼓励原住居民继续居留迁建后的古镇;同时针对原住人口的流失,应采取相应对策尽力抢救古镇中依靠人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三,加快库区尤其是滨水古镇的防洪、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严格限制古镇污染产业引进的同时,应对古镇的各类建(构)筑物进行物理化学的防腐、防火处理;同时,国家应在三峡移民建设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或企业税金拨付给古镇作为生态补偿。

5.3.3积极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层面性影响

2005年10月11日,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枠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此后,又于2005年11月7日出台了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枠,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农村建设也自此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巴蜀地区在全国的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拥有相当广袤的农村腹地。

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将改变巴蜀农村的落后现状,也必然会对联系城乡的集(场)镇产生重大影响。与周边农村存在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巴蜀古镇,其保护也将同样受到影响。

1)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资料来源:中国交通报.2006912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然而,由于巴蜀多为山地丘陵地区,不少地方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再加上政府财力薄弱,建设农村公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