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6907200000009

第9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观察(3)

①濒危化是指古镇中传统文化元素急剧消退或濒于消失的现象,巴蜀古镇传统文化的濒危化是传统社会结构解体与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一,自20世纪以来的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迁导致了传统社会的解体,以“业缘”为特征的社会体系取代了传统的“血缘”和“地缘”的社会体系,逐渐改变了巴蜀传统社会结构,颠覆了传统的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从根本上摧毁了巴蜀古镇传统文化的生存基础;其二,建国后多次的剧烈政治运动已经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巴蜀古镇中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为地中断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并降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其三,20世纪后期开始,巴蜀古镇的社会异质化程度日益加深,阻绝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衰退。与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地区类似,目前巴蜀古镇传统文化的濒危化现象已相当严重。一方面,传统社会文化认识和保护意识在巴蜀古镇中已普遍淡漠。以重庆永川松溉古镇和四川洪雅柳江古镇为例,据问卷调查,两地居民对本镇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都相当地低。其中,“不了解”的占到古镇常住人口的53%,“一般了解”的占到古镇常住人口的36%,而“比较了解”或“熟悉”的仅11%。这说明古镇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根源已丧失了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或师徒传承方式在古镇中已经逐渐式微,大量依靠“父传子承”或“师授徒习”来遗传的民间文化“基因”在巴蜀古镇中已经或即将面临消失的命运。

②失真化则是指在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中,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被有意或无意篡改而背离原生文化的情况。失真化是巴蜀古镇保护与开发中常见一种的现象,其原因有二,一是现代文化对古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使得我们在保护古镇传统文化时无意识地融入了一些现代理念,改变了原生文化的本来面目;二是部分古镇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出于对传统文化肤浅的理解,任意地“改造”和“发展”古镇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面目全非,破坏了古镇历史文化的“原真性”。当然,传统文化的失真化步并不仅是巴蜀古镇的特有现象,只不过因为巴蜀古镇中传统文化的失真化很多情况下是在政府“急功近利”思想推动下造成的,是“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其造成的危害相当隐蔽但又在急剧扩大,因此更应警惕。巴蜀古镇中传统文化失真化的表现,包括对传统歌舞服装和表演内容的任意篡改,任意加入现代元素,或是臆造出已经失传的民间文化形式,制造出大量具有欺骗性的“伪传统文化”来。

2.3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必然经历一个从粗放到完善的阶段。与国内的保护实践相比较,目前的巴蜀古镇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尽管我们有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但囿于社会发展程度、理论储备和实践探索的不足,目前的巴蜀古镇保护还是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保护策略”、“保护技术”和“保护制度”三个领域。

2.3.1保护策略模糊不清导致古镇发展摇摆

作为一种复杂的聚居体,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保存行为,而是针对特殊人居环境进行维护与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与现实生活中“人的需求”具体关联的社会行为。然而,由于对巴蜀古镇自身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以及对于当代古镇的现实需求思考不足,导致我们在古镇保护中无法就一些关键性的策略问题建立起清晰的认识,进而又使得我们在如何发展巴蜀古镇的决策拟定上摇摆不定。这些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如何认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思考“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1)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来是包括学术界、政府、居民乃至发展商等各方面广泛关注的话题。作为巴蜀地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巴蜀古镇是一种稀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它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基于巨大的价值考量,巴蜀古镇需要得到较为积极与严格的保护。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巴蜀古镇的传统镇区又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筑破旧不堪且年久失修、居住生活环境恶劣的通病,居民要求维修、改造甚至拆除的呼声非常强烈;此外,大多数巴蜀古镇地处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产业单一落后,居民就业率低,社会经济水平普遍落后于该地区的其他类型城镇,地方发展的愿望与要求甚为迫切。

在当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大兴土木的建设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而“保护”在某种意义上却又是一个建设限制的代名词,因此两者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往往被视为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从巴蜀古镇的现实情况来看,保护是基于价值判断的理性行为,是延续地方文脉的历史使命,发展却是回应生存吁求的现实责任,两者都是古镇不可偏废的战略任务,需要拟定一种合乎实际的策略使其获得统一(图2.18)。关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协调,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古镇保护实践可视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益探索,以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为代表的保护模式首开了历史城镇“保护性开发”的先河。由于这种保护模式既在形式上保存了当地的物质遗存,又推动了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成为国内大多数古镇保护开发所仿效的范本模式。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江南古镇保护开发能取得较好效果是与其所在区域良好的经济水平以及通达的交通状况是分不开的。而在巴蜀地区,除了少数接近中心大城市的古镇具备这一条件外,大多数古镇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完全复制这一保护模式是不现实的。即便已经保护开发的古镇,其先期投入也十分巨大,能够有此财力进行保护的巴蜀古镇也是屈指可数的。因此,面对数量众多的巴蜀古镇,如何谋求保护与开发的双赢,可以说至今为止还未能找到一种公认的可行之法,这也是当前巴蜀古镇保护所面临的第一大难题。

2)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理解不透

巴蜀古镇来自于历史,但它仍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现代。对于巴蜀古镇来说,除了关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关系外,“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同样是保护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在当前巴蜀古镇中,我们怎样看待两者的关系,怎样在现代环境中来认识传统的作用,都会影响到保护方向的判断。尤为紧要的是,如何协调传统空间形态与现代社会结构的错位关系、传统经济关系与现代经济水准的矛盾关系、传统空间功能与现代生活需求矛盾已经成为巴蜀古镇保护的当务之急。

其一,现存之巴蜀古镇总体上是由明清以来的移民建设而成的,为了改造和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陌生的社会环境,“团结一致对外”的家族式聚居在移民迁入初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当时的古镇中也就大量出现了以家族为单位的传统空间单元,即是巴蜀古镇中普遍见到的“×家祠堂”或“×家大院(院子)”,这与巴蜀农村地区“别财异居”的聚居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别①;同时,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多,各地古镇中出现了大量以服务移民为目的、以移民来源地命名的省籍服务性公建,也就是巴蜀古镇中普遍存在的“××会馆”或“××宫”。总体来说,当时的古镇社会结构关系比较明晰和单纯。不过,经历了建国后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与八十年代的经济开放,巴蜀社会结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家族式社会结构逐渐解体,以“血缘”、“姻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被“业缘”所主导的社会关系取代,社会结构也随之由紧密逐渐走向松散。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来看,现时古镇中传统的空间形式与现代的社会结构之间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那么古镇该如何应对社会结构关系的变化呢?又如何在古镇保护中协调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社会结构的矛盾呢?在今天的巴蜀古镇保护实践中,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出对这一矛盾的应对思考。

其二,历史上的巴蜀古镇主要是借由农业垦殖和集市贸易这两类经济活动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巴蜀大地土地肥沃,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历经数朝移民的艰辛劳作与开发,巴蜀地区一些开垦程度较高的地区逐渐兴旺成镇,农耕经济也成为区内大多数古镇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撑;另一方面,巴蜀交通自古难行,一些地处交通要冲的小型聚落因地理之便成为人、物的汇聚地,农副产品的集市贸易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古镇商业经济尤为发达。但近现代以来,巴蜀古镇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人口的急剧膨胀严重冲击了原来的传统农耕经济,外地粮食的大量输入削弱了古镇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的支撑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公路、铁路的建设发展,古镇原先赖以生存的交通优势不复存在,传统的集市贸易经济开始萎缩并走向衰落。如何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中来谋划古镇没落的传统经济走向,也是当前巴蜀古镇急需解决但却未曾认真思考过的问题。

其三,巴蜀古镇普遍修建于数百年前,其场镇与建筑的空间功能与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群体意识是相适应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古镇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基本生活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其一,古镇传统镇区多为自组织方式生成,尽管个体的建筑单元乃至群体的街区能够保持一定的空间秩序,满足一定空间功能,但是总体上却缺乏现代社会中一些必要的市政设施,例如排污设施、供水设施与照明设施,这给现在的居民带来诸多的生活不便,从而造成古镇市政服务水平与居民生活需求的矛盾②;其二,古镇的历史建筑普遍较为简陋,居住安全性与舒适性差,例如古镇多数历史建筑的墙体为木墙或夹泥墙,倾斜严重,保温隔热效果差,加之采光、通风条件普遍不佳,与现代的基本生活要求相去甚远,居民普遍有拆除修建砖房的意愿。上述这两类矛盾是在现实的巴蜀古镇中是非常突出的。在保护中应该如何有效地协调这二者的矛盾,迄今为止,我们还尚未找到一条可行之法。

3)机遇与挑战的关系思考不深

当前的巴蜀古镇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密切关联,区内实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必然会对巴蜀古镇的保护造成影响。然而我们的保护实践却习惯于孤立地开展,忽视或是回避外部时势的影响作用,很少重视和研究外部时势给保护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割裂了古镇保护工作与时代背景的天然关联。如何应对当前时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当前古镇保护工作面前的一项紧迫工作,需要加强研究并迅速作出决策。就巴蜀地区来说,目前重大时势包括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它们分别对巴蜀古镇保护形成了全局性、局域性和层面性的影响作用。

“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初我国作出的一项国家发展决策,是国家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促进西部整体发展所进行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自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包括巴蜀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这些年来的具体工作,其主要的成就体现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几大领域。巴蜀古镇的保护乃至发展与西部大开发密切关联,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利用各种机遇与迎接各种挑战,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并予以回应的课题。

“三峡工程建设”是20世纪末我国启动的一项举世瞩目的水电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一项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作为三峡库区的主体部分,巴蜀地区的重庆东北部是受到工程影响的主要区域。尽管三峡工程的水利工程已经竣工并实现机组发电,但这一区域的人居环境变迁与建设至今还在持续,并对区内古镇形成了局域性的影响作用。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库区的城镇搬迁与移民,库区生态环境变迁和文物抢救性保护。三峡库区是巴蜀古镇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如何因应如此剧烈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与人文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三峡库区的巴蜀古镇保护需要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近年作出的另一项战略部署,其目的为了缩小我国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扭转农村长期发展滞后的局面。巴蜀地区拥有广袤的农村腹地,是我国城乡关系的缩影,在巴蜀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巴蜀古镇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浓郁乡村文化特质的聚居地,作为联系广大农村和城市的一种聚居类型,它肩负着建设新农村的部分使命。而对于巴蜀古镇保护来说,新农村建设所该涵盖的具体内容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些具体内容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文化建设。如何在巴蜀古镇保护中应对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是一个需要回应的紧迫问题。

2.3.2保护技术适用不当造成古镇破坏加剧

保护技术是关于遗产保护的技术理论与方法。在历史城镇保护领域,我国已经总结形成了一套“普适性”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巴蜀古镇的保护实践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巴蜀古镇保护本身的一些问题无法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中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加之参与古镇保护的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遗产保护实践中还存在着技术方法适用不当的问题,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古镇的破坏,亟待解决。

1)巴蜀古镇保护决策缺乏科学的技术手段支持巴蜀古镇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众多且特色迥异,这与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古镇情况有一定差别,其保护决策需要从宏观上来加以把握和统筹。然而在当前的保护体制下,保护决策的拟定却往往显得轻率而随意,主要表现在古镇保护时序的安排和古镇自身保护强度的定位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