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夜雨夜话
6910000000001

第1章 自序

毫无疑问,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记录个体生命的经历,我却选择了文字。

我坚持认为,大多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等等,只有当其成为写作者一种心理需要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写作。而散文则不然,它更多的是寻常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写散文,而且每个人的散文都是散发着个人气息的并且组成其生命的零部件。正是这样的观点支撑着自己在每当面临的抉择强烈而模糊时,能够稍微安静下来,写一点文字。这些文字尽管散乱且难成体系,但却都是组成我生命的零部件。

屈指算来,这种选择已经陪伴我二十多年了,初学写作时稚嫩的文字,至今还有一两句偶尔会栖落心头,便生出一星半点儿的惬意,鼓励着自己继续。

构成我四十多年生命的部分零部件终于可以归纳在一起,编为一本书了。我知道就生命经历中所有得到的来说,这一本册子远远不够用来报答我的父母、老师、亲人、同事、朋友以及我自己,还有我的故乡——天水。这座历史深厚、文化悠久、民风淳朴、景色清秀的古老城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百多万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家园,古城日益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景象来。

因为对故乡深深的热爱,我的这些文字之中,不乏念及故土、思恋家乡的篇幅。情深系之,言则偏之,所以在感情体会和认识当中,难免有失公正。但拳拳之心尚在,我想家乡父老必定能够理解,也一定能够原谅了。就像故乡漫山遍野种满了的土豆一样,这本书中的每个字,也都是一颗颗的土豆。不管是饱满完整的还是青涩丑陋的,都是个人生命的收获。我的生活之中不存在完美,完美就成为我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文字是盛放美丽的容器,美丽的文字便成为我写作的向度。对如我这样一个只是喜欢通过文字来消遣的人来说,或者就已经足够了。

我常常是在夜晚写作,无人打扰,无事纷争。忙忙碌碌的工作告一段落,长长短短的应酬曲终人散;或读几页书,或写几段文,夜静身亦静,雨幽心更幽。喜欢这种状态,一直认为人生也是一本书,被白昼的太阳和夜晚的灯光轮流照耀,夜晚灯光下的人生不是白昼太阳下的人生续写,而是生命另一种色彩的呈现。夜色清幽,灯光素辉,面对的是真实的自己。打开心事,畅所欲言;设计未来,尽善尽美;描摹景色,真情实意。

我的所有文章,大多属文饭小品。书中所选篇目,皆当时当地的心情或者感悟,虽有多篇曾在杂志报纸上发表过,今天再度检视,仍不乏偏颇之处。

或不足以登堂入室,但偶有闲暇,不妨展卷消遣,间或有会心一笑;长夜不寐,任读数页,也许会有情感共鸣。蓦然回首,生命已经挨近第五十个春秋,人生真的是恍若如梦,幸亏在生命已然经历了的许多岁月中,留下了这些不成曲调的一堆散乱文字,既是对往事的一种怀念,也是对未来的一个鞭策。

断断续续的笔耕,二十余年不辍,攒下许多。念及前人有枟秋灯琐忆枠、枟围炉夜话枠等等脍炙人口之篇,笔不能至,心向往之,亦如东施效颦、蟆母临镜,权且邯郸学步,就取枟夜雨夜话枠为名。虽媸颜陋质,然册中文字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感想、感悟都是真实的,仍有迹可寻。

毋庸讳言,上班的时候需要为稻粱谋忙忙碌碌,以求在生命的物质条件上有基本的保证,八小时之外读书、写作的生活令我平和安静知足。虽然从没有想到通过文字来改变命运,但是今天来看,与文结缘,却真是我的幸运;那么,又通过本书与读者结缘,就是我的福分了。

知足,惜福,感恩,我对自己说,如是为序。

巴陵儿

二〇〇九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