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不能不现实
6912800000026

第26章 牛角钻不得,不要一条道走到黑(2)

一次,有位来小店的淘金工人对施特劳斯说:“你的帆布很适合我们用。但如果你用帆布做成裤子,更适合我们淘金工人用。我们现在穿的工装裤都是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用帆布做成裤子一定很结实,又耐磨,又耐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话就把施特劳斯点醒了,他连忙取出一块帆布,领着这位淘金工人来到了裁缝店,让裁缝用帆布为这个工人赶制了一条短裤——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帆布工装裤。就是这种工装裤,后来演变成一种世界性的服装——牛仔裤。

那位矿工拿着帆布短裤高高兴兴地走了。而施特劳斯也已经考虑成熟了:立即改做工装裤!帆布短裤一生产出来,就受到那些淘金工人的热烈欢迎!这种裤子的特点是结实、耐磨、穿着舒适……大量的订货单如雪片似的飞来,施特劳斯一举成名。

后来,施特劳斯发现,法国生产的哔叽布与帆布同等耐磨,但却比帆布柔软多了,并且更美观大方,于是决定用这种新式面料替代帆布。不久,他又将这种裤子改缝得较紧身些,使人穿上显得挺拔洒脱。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矿工们更加欢迎。经过不断的改进,牛仔裤的特有式样形成了,“施特劳斯裤”的称呼也渐渐改为“牛仔裤”这个独具魅力的名称。

施特劳斯没有一条道走到黑,没有执著得做着淘金梦,而是适时的放弃,选择了另一条路,从而赚到了更多的金子。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应该当机立断,放弃那些无法实现的空想,以免徒劳无益;放弃那些不能胜任的职务,以免心力交瘁;放弃那些没有结果的恋情,以免自寻烦恼;放弃那些不会到来的等待,以免空耗光阴……总之,要学会放弃,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因为通向罗马的路不只一条。

5.顺应时势,以变应变

当环境变化或时势变化之后,你的处世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不然你会吃亏或败下阵来。所以,我们必须能顺应时势,善于变化。这也是“现实”之人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是飞速发展变化的,因此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就应审时度势、顺势而变,这时候才能取得成功。清末重臣曾国藩便是一个以变应变的高手,从他一生“三变”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灵活辨证的处世方法。因此,虽然他处世中勤于功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恪守仁义的其宗未改,但在做事为人的“形”上,却是一生三变。而正是这“三变”,使他获得了更大成功和名声。

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熊曾经说过:曾国藩“一生凡三变,书字初学柳宗元,中年学黄山谷,晚年学李北海,而参以刘石庵,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习字的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即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为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尝自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是说学问上的三变。

纵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他是以儒家为本,杂以百家为用。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这些又反映了他深谙各家学说的“权变”之术。

曾国藩扎实的儒家功底,是在做京官时期打下的。他用程朱理学这块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了深入研讨。又由于受到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他的理学素养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身心修养的系统训练。这种身心修养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工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另外,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曾国藩非常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考察,重视研究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

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返回故里,很快就组建了一支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措施又表现了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曾国藩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纳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这个时候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在1852年2月,《与魁联》的信中解释说:我在公寓内设立了审案局,十天之内已处斩了五个人。世风不厚之后,人们各自都怀有不安分的心思,他们希望天下大乱而去作恶为害,稍微对他们宽大仁慈些,他们就更加嚣张放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都市抢劫,将官府君子视同无物。不拿严厉的刑法处治他们,那么,坏人就会纷纷而起,酿成大祸就无法收拾了。因此,哪怕只能起一丁点的作用,也要用残酷的措施来挽回这败坏已久的社会风气。读书人哪里喜欢大开杀戒,关键是被眼下的形势所逼迫的,不这样就无法铲除强暴,从而安抚我们软弱的人民。这一点,我与您的施政方针,恐怕比较吻合吧!

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恪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常表示,于名利之处,须存退让之心。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心头。他写信给弟弟说,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的,而要将权位推让几成,才能保住晚节。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疑忌。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说明曾国藩善于从诸子百家中吸取养分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容闳说曾国藩是“旧教育中之典型人物”。无疑,在曾国藩身上,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基因,但也正是这些基因,才使曾国藩成了封建社会的“三个不朽”人物之一和最后一个精神偶像。

关于曾国藩处世态度由酷峻变柔顺有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即发生在1858年。曾国藩初出治军,严刑峻法,手段非常刻薄,这可以从他杀李金畅事件看出。然自1858年再起,则大变矣。关于这一过程,欧阳兆熊有如下的记载:

……先是文正(曾国藩)与胡文忠(胡林翼)书,言恪靖(左宗棠)遇事掣肘,哆口谩骂,有劝效王小二过年永不说话之语。至八年夺情再起援浙,甫到省,有“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宇,属恪靖为书纂联以见意,交欢如初,不念旧恶。此次出山后,以柔道行之,以致成功,毫无沾沾自喜之色。尝戏谓予曰:“他日有为吾做墓志者,铭文吾已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故予挽联中有“将汗马勋名,问牛相业,都看作纰糠尘垢”数语,盖文正尝言以禹墨为体,以庄老为用,可知其所趋向也。

为什么曾国藩要变得“巽顺”了呢?有人认为,罗汝怀劝勉最有影响。当曾氏请假在家时,罗汝怀曾寄信给他,其书略云:

“独识阁下为奇士,所见四方之士无出其左者,何者?天下为平实坚仆之人可以干事,军务尤然。阁下无大僚尊贵之习,行履部伍亲操细事。庶几大禺之栉风沐雨,手胼无胝,故能船炮坚利,壁垒坚固。即烘厕亦有方隔,所谓道去屎溺,此非高谈涉论在不知而作者所能望见也,乃复温乎其容,抑然自下,慕好贤之雅,循周咨之节,日冀奇士之来于前,然而战胜城弗克,饷弗给,奇士无如何也,阁下本奇,斯不锡太奇之病矣。夫救乏自古无奇策,况在今日糈饷之匮。然生财之道,未尝无良法,尤贵有美意。鄙谚曰:‘官出于民,而民出于土地。’其折拨捐抽之法,要在使民无怨,且使官无怨也,财源无窒塞之患。使民无怨,阁下所知而以为美谈者也;使官无怨,则阁下所不知而以为口说者也。惟共然也,故折漕自我,拨漕自我,捐资舞税皆欲自我,而不复有人之见存焉。虽军务者阁下之专司,而民者疆吏之职守客持其是,易地皆然。阁下军政必自己操,大权未尝旁落,而欲兼掌一方土地人民之事,然别人之设官?”

罗汝怀的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曾国藩对权力的苛求及垄断的毛病。曾国藩能虚怀而接受之,足见其有顺时应变的手段。

纵观曾国藩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所干事业越大,所遭遇的种种人与人的冲突就会越大,一个人如果没有和人打交道的高超技巧,没有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周全的“经验化”的头脑,根本无法驾驭大的局面,这将很难取得像样的成功。

从阅历中提练社会经验,恰恰是我们年轻人最缺少的东西,所以我们走向社会之后,要尤其强化对社会经验的学习。一个人能看清自己的现状,心态就会平衡许多,就能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认识这个世界,并且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的成功之路做好准备。

6.良臣择主而事

“现实”的人都知道,不能把一身才华白白浪费在注定无所作为的主子身上。他们会选择另攀高枝,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地方,让自己的理想再度萌发。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只有主子选对了,优秀人物的才华和抱负才能实现,如果你一时不慎看走眼,没关系,另攀高枝是你惟一正确的选择。不要抱残守缺,觉得另投明主就是“不忠”是“背叛”。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愚忠之臣,他们死守做臣的道德准则,即使面对昏庸无比的皇帝,也死心踏地的跟着,到头来一腔热血最终洒在了崩溃王朝的废墟中,成了那个时代的殉葬品,他们的精神固然值得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却着实有些愚蠢。

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人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跟着前进,姜子牙助周灭纣便成为了永垂千古的美谈,而那个可怜的比干臣相的下场便是愚忠之臣的镜鉴。识时务者为俊杰,择主依时而变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做人准则,穿透千年历史风云,“现实”的人能够悟透这一秘密玄机。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的刘基,便是一位能够“择主而事”、“喜新厌旧”的人。他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最终为大明王朝的开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基少有大志,十四岁的时候便才华横溢了。

少年得志的刘基,颇想为元朝尽忠,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整个社会统治已是大厦将倾。但刘基并没有感到独木难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官清廉,一方面与那些贪官污吏做斗争。可是不久之后,刘基的行为便让他碰了个灰头土脸,因为上文弹劾监察御史失职而得罪上司,被排挤回老家。

官场的第一次失意并没有使年轻的刘基灰心丧气。在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刻苦钻研易经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影响,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知道,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刘基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才干足以与诸葛亮相比,于是很多人纷纷登门求教。刘基觉得,他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适值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杀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寇数千骚扰江浙,朝廷几次派兵都没有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于是,朝廷决定许以高官厚禄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这时,江浙行省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深居简出十几年的刘基,再一次感到眼前出现了光明。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但刘基做梦也没想到,他正在那布置出兵呢,朝廷令下,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管在绍兴。刘基一气之下,头发都白了一半,弃官回青田老家,再度隐居。

这次官场失意对刘基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此时他已年近五十,以为此生将不再有什么机会了,一身的才华抱负也就要付之东流。谁知不久,农民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再度请刘基出山。刘基对朱元璋半信半疑,很不愿意出山,经过朋友再三劝告,刘基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到了朱元璋驻扎的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