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不能不现实
6912800000027

第27章 牛角钻不得,不要一条道走到黑(3)

刘基到了应天之后,心情仍然很抑郁。朱元璋召见他那天,他懒懒散散地来到朱元璋的帅府,见朱元璋时只略略一拜。当朱元璋问到关于如何建立功业时,刘基随机想出了治国十八策,说得朱元璋点头称是,亲自为刘基斟茶,然后继续向他征求有关军事作战等各方面的意见。

朱元璋为了笼络像刘基这样的文人,专门修了一所礼贤馆,对文人们给予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听到他们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立刻予以采纳。刘基感到终于遇到了明主,便死心塌地地追随朱元璋,他决心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从此,朱元璋把刘基当成心腹谋士,事无巨细,都要同刘基商量。朱元璋称呼刘基,只用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尊重,和别人谈起也常把刘基比做汉初的张良。这就更增强了刘基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后来,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众多武将文臣的辅佐之下,朱元璋终于一统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的几百年基业。

刘基审时度势,不盲目愚忠于元朝,最后得以成为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这与他的“良禽择木而栖”的思想是有相当大关系的。正因为没有抱着无朝这一棵老树,刘基终于在元末乱世中一展身手,使自己的才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的理想之花也在适合的气候与土壤中萌发了。

7.好马也吃回头草

“好马也吃回头草”,因为对于马来说,哪里的草嫩、鲜就去哪里吃,不会管前头还是后头。同样的道理,一个人面对机会,头脑要灵活,要能把握住,该回头时也要回头。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不知使人丧失了多少机遇。绝大多数人在面临该不该回头时,往往意气用事,忍不得闲言碎语,抛不开面子,明知“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以为这样才是有“志气”。其实,在面临回不回头的关卡时,你要考虑的不是面子问题和志气问题,而是把握机遇的问题。

A君因故被炒鱿鱼,一个星期后,老板要他回去,他愤然拒绝:“好马不吃回头草!”

B君被女朋友甩了,过了一段时间,女朋友回头向他认错,要求重归于好,B君无情地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以上两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对于具体情况我们应该做具体分析,吃不吃回头草的是你现在有没有“草”可吃?如果有,这些“草”能不能吃饱?如果不能吃饱,或目前无“草”可吃,那么未来会不会有“草”可吃?还有,这“回头草”本身的“草色”如何?值不值得去吃?

当然,吃“回头草”时,你可能会碰到周围人对你的议论,让你“消化不良”!但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吃,养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意别人无聊的议论!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当你回头草吃得有成就时,别人甚至还会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马”!

曾经有这样一位朋友,年轻时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友,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谁知,他这位女友这山望着那山高,不久又结识一位高干子弟,由于对方甜言蜜语很会讨好女人,再加上人才家境均超过她当时的男友,于是,她便同这位朋友提出分手。

这位朋友正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与幸福之中,听到这一消息后顿时如雷轰顶,陷入失恋的痛苦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整天异常苦闷,彻夜失眠,失恋的滋味恐怕大多数人都品尝过。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为了使自己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位朋友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事业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即小有成就。

在这时,他以前那位女友突然又找到他,痛哭流涕地要求恢复关系。原来,在她与男友分手后,与那位高干子弟相处了一段时间,很快发现此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位品行不端的花花公子,于是断然与他断绝了往来。想起与过去的男友相处的那些幸福时光,这位少女追悔莫及。经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向旧友说明一切,并恳求对方的谅解。

当时,这位朋友颇感犹豫。正所谓旧情难舍,但考虑到周围人的闲言碎语,该不该吃“回头草”呢?令人颇费踟躇。有不少人也劝他快刀斩乱麻,与女友彻底断绝往来,说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天下有的是靓女子,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有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又何患娶妻呢?”但是,这位朋友是位讲义气重感情的人,他想起过去自己与女友相处的那段时光,女友身上的诸多优点,女友在自己面前流下的悔过眼泪……最后,他毅然决定与女友重续旧缘。

后来,两人终于喜结连理,婚后家庭美满幸福,这位朋友得了位贤内助,事业又令人羡慕。

所以,“好马不吃回头草”虽然强调的是一种“气节”,但有时候也应注意利益和结果。同样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原则,出发点不同,结论也就不同。做人不能一根筋,该回头时就回头看看。

8.索取适可而止,莫被贪念蒙蔽

俗话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再聪明的人也有被蒙蔽的时候。一般来说,很多人遭受蒙蔽,都是缘于其内心的贪欲。要知道,欲望是一个永远走不到头的黑洞,并且越走越黑,只有适时止步,才不致被其淹没。

一群蚂蚁发现一个小碟子里有一摊蜂蜜,于是它们排成一路横队,浩浩荡荡地向蜂蜜进攻。不幸,它们一踏上蜂蜜,细细的腿脚就被蜂蜜牢牢胶住,全都陷入甜蜜的海洋而不能自拔。

这时,另一群蚂蚁也闻香而来。它们一见了蜂蜜,也立刻不顾一切,冲了上去,向蜂蜜发起了进攻。

“不要贪吃了!”一个垂死的蚂蚁警告后来者说:“你们没看见我们的不幸遭遇吗?”

但是,后来者只顾大口地吞蜜,连眼皮也不翻一翻。过了不久,提警告的一批蚂蚁也被淹死了,后来的一批又陷入蜜海中不能自拔。当后来者尝到被淹的滋味,十分后悔地警告又一批后来者时,不想后来者听了,和它们刚来时采取的态度不差分毫,也成了淹死鬼!

就这样,在小小一摊蜂蜜中,一层一层地积满了数不清的蚂蚁尸体。可是,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呢?它们大有前仆后继之势,谁都不虑及前车之鉴。

前仆后继的蚂蚁为它们的贪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贪心是害人的,因为物欲是没有止境的,一味的索取,一味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能用“现实”的头脑来分析利弊得失,其结局只能像贪心的蚂蚁一样,被欲望所淹没。

看了《蚂蚁和蜂蜜》这个寓言,不禁有些害怕。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有时候为了一点点的小便宜就被蒙蔽了大脑,从而失去了更加重要的东西。贪心是害人的,因为物欲是没有止境的。

曾国藩曾说过,“贪是人的大忌。许多本来有才能,也有希望成功的人,就是因为一个‘贪’字而毁了自己。所以说,要想走得远,发展得更好,必须克制住贪欲。即索取要适可而止,万万不可被贪欲所蒙蔽而毁了自己”。像这样劝人莫贪的名人名言在我们的世界里数不胜数,这些都是总结前人经验得出来的智慧,然而一到现实之中,面对无尽的欲望,很多人就把这智慧抛到九霄云外。

一天,一个非常穷困的人垂头丧气地走在街上。他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脸色蜡黄,好像几天没有吃饭了,看到食物时,眼睛立刻发出贪婪的亮光。此时,他最想得到的就是一个馒头或者米饭。

他非常痛恨自己的穷困,但是却没办法改变它。这天,幸运女神发了慈悲,决定帮助他改变命运。于是,她出现在穷人面前。看见女神的出现,穷人立刻哀求她帮助自己。

女神和蔼地说:“那告诉我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穷人早就把刚才的愿望丢到九霄云外了,马上说:“我想要金币。”

女神看了看他,说:“你用衣服准备接着吧!但是不要太贪心,否则你的衣服就更加破了。而这些金币只有被你接住并包在衣服里,才是金币,否则就是石头。”

穷人非常高兴,立刻脱下了衣服接金币。

女神手一动,立刻就有金币“哗哗”地掉下来,一枚枚地掉在衣服上,一会儿就满了。

女神说:“好啦!你的衣服快破了,不能再接了。”

但是,穷人早就忘记刚才的话了,只顾着接金币,嘴里还嚷嚷着:“再来点,再来点。”

正在这时,只听“啪”地一声,穷人的衣服破了,裂开个大口子。顿时,金币都掉到地上变成了石子。

穷人呆住了,哭泣道:“怎么可以这样呢?女神,再帮助我一次吧!我绝对不会再贪心了。”可是当他抬头一看,女神已经不见了。结果,穷人依然是可怜的穷人。

贪欲就像是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愈贪婪的人,就愈会一无所有。因为贪婪,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满足,而因为不知道满足,他们反而失去了本应该得到的东西。上面故事里那个穷人以为,再来一点就可以满足,殊不知,即使再来多少,他还是不能满足。

要切记,不能因为一时的小得,而失掉更加重要的东西。或者有时候,你并没有故意去贪,但是别人故意给你设下陷阱,哪怕只产生了一点点这样的心思,你都会不自觉地掉进去。

9.给人留条出路,自己才有出路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越来越多,同行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惟有击败对手才能取得胜利。但“击败”并不等于“击垮”,给竞争对手留有生存的空间,适可而止,你才成为真正的赢家。

天津某区有一条主干线,车水马龙,人流络绎不绝,十字相交有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那年,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发展第三产业,在小马路临街盖了一溜房子,沈强抢先进驻,干起了酒楼,而且规模较大。不少人纷纷跟进,一时间小马路两旁餐馆林立,自发形成了“饭馆一条街”。各家招牌、布幔、灯箱各异,招来了不少主干线上往来的人流,生意普遍说得过去。尽管开饭馆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但在经营上沈强的酒楼仍然稍占上风。

但是,这种共同繁荣的局面没维持太久,沈强便挑起了事端在小马路。既然客流量相对恒定,大家心照不宣地竞争就可以了,但沈强偏要“消灭”对手。

其实,像沈强这家高档次的酒楼,哪个菜系的菜肴都有“借”来的。有人来酒楼说某某饭店某菜受欢迎,这好办,让大厨去要盘菜一看一吃,第二天照猫画虎一炒,招牌都写好了“本酒楼隆重推出特色莱肴”。

沈强十分留心地将小马路各家餐馆拿手菜列了明细,他是大厨出身,这难不住他,略加改良,照单“克隆”推出。抢了别人不少生意,酒楼更火了。

老百姓图实惠,价格上也要有优势。沈强采购原料精打细算,别的餐馆在市场上进牛羊肉,不仅价格贵质量还没有保证,他从屠户那里直接进,因为量大总有优惠。别的餐馆都在市场上进河鱼,他的酒楼自有几位钓鱼迷送鱼,进货比别人便宜一半。因此,在小马路上,沈强的菜肴价格最低,店堂最大,外装饰灯光最抢眼,总是爆棚,这人也怪,越热闹越凑热闹。

顾客买单,沈强另有一招,培训服务员报价时必须暗中加一块钱,然后再告顾客零头那几毛钱抹了,比如说39.80元,报40.80元,“您给40元凑个整,老顾客了,8毛抹了”,这种雕虫小技,往往讨顾客欢喜,还真没碰上有人找来说这里有猫腻。

在沈强的挤兑下,小马路上其他餐馆的生意都不好做,但还是上一些座,以微利维持。沈强的酒楼火,他们的餐馆不温不凉,小马路上因为饭店多才人流不断,沈强是“君”,他们是“臣”,沈强赚钱多,他们虽赚钱少但毕竟也赚钱,大家共同培养着小马路这个餐饮市场,都是受益一方。

但是,沈强还在不断地采用各种方法排挤竞争对手,让他们无利可图。伴随着街道办事处提高房屋租金的消息出台,部分餐馆终于从小马路消失了。望着新开张的花店、租书店、电脑房,沈强心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

福倚祸兮,餐馆少了,“饭馆一条街”渐渐变味了,专门来溜街吃饭的日渐冷清,沈强的酒楼上座率较以前非但没增加反而下降了。更让他尴尬的是相邻两家饭店,一家改成了加工铝合金门窗的企业,整天电锯轰鸣;另一家转让给了寿衣店,晚上卖寿衣的灯箱在主干线上都能看到。酒楼四周这种环境,试问哪位食客还有登楼就餐的雅兴?沈强真后悔……

“现实”的人,做人不会只进不退,关键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个人牺牲。像沈强,如果他肯退一步的话,也不会让他的酒楼生意如此冷淡。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为了能够战胜对手,获取利益,会充分利用自己固有的优势,集中力量把对手击溃。但是,在对手没有丝毫还手之力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对手留有一条生存之路。这种在他人不利情况下,不落井下石的友善行为,在将来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所以要适可而止,不击垮对手,有时只有退几步,方能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