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不能不现实
6912800000028

第28章 朋友要求太过火,“不”字就是挡箭牌(1)

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找朋友帮忙,所以当朋友有难处时,我们也应该搭把手。这是天经地义、天可厚非的。不仅如此,帮朋友一定要尽心尽力,就像办自己的事情一样。然而,如果朋友的要求太过头了,我们没有能力,或者说办了违背自己做人的准则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毫不犹豫的把“不”字说出口。有些人碍于面子,不愿意说这个“不”字,其实大可不必。如果对方真是朋友,他必然可以体谅你的苦衷,如果他只是想利用你,并且一而再,再而三,这样的“朋友”丢掉也不可惜。另外,从你自身的角度来看,如果朋友要你办的事你做不到,即使当下勉强答应了,到最后就会把局面弄得更难堪。所以,该说“不”的时候就说出来,不要怕得罪什么人。

1.办不好的事就设法推托

“现实”的处世哲学提醒我们:当同事或亲友托你办某事时,当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请你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满口应承。至少也要冷静1分钟,在大脑中转一个圈子,考虑这件事自己能否办得到,办得好。对于办不到或办不好的事,就要想方设法推脱掉。

有些人觉得为同事或亲友办事,应该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果不帮他办,在情理上就不太对劲,所以有时事情尽管很难办,也不得不勉强答应;有时作为下级,对于领导委托给自己的事,虽然不乐意,但又不好拒绝。如果你是这样一类人,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种搪塞性的应承,可能会对你自己产生不利。你可能没有考虑到,如果为了一时的情面接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或无法做好的事情,一旦失败了,同事、亲友、领导就不会考虑到你当初的热忱,只会以这次失败的结果来评价你。

某教师刚分到某中学工作,市教委向该校抽人,要对全市的中学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因某教师还没有安排授课,就抽了他一个。起初,他感觉为难,心想自己刚刚走出校门,不仅对本市教学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又能知道多少呢?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又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交了调查报告,唯有他一个,由于不谙世故,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三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准,更不用说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恼火,责备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而校长回来又把火撒到这位教师身上,某教师面子受不了,又是气又是羞愧,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这位教师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了伤害。这对他是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如果,你认为是上级拜托你的事就不好拒绝,或者害怕因拒绝会引起领导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你的处境就会你把事情应下来而更艰难。所以,办事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说声:“对不起,我实在无能为力,您是否可以另找别人?”或者“实在抱歉,我水平有限,只能让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撑着答应,将来误了事,那才对不起您呢!”这样,你才是真正会办事的人。否则,将来丢脸的肯定是你。

还有些事情,虽然并没有超越你的能力范围。但一旦办了,可能就违法、违情、违理,使自己或别人遭受名誉、经济或地位的损害。这时,你绝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不负责任地答应他,纵容他,一定要慎重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如果有人想整治别人,编造假的事实,求你出面作伪证,或者有人想让你同他一起干违法乱纪的勾当,如果你不想与其同流合污,就应有勇气拒绝这类无理的要求。

另外,有人请你代其完成工作,你的同事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往你身上推,此类情况,都应拒绝。因为,形形色色的人在社会舞台上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承担了某种社会责任或契约,就应该践行。如果当他们不能完成任务时,你就为他们去分担责任,那你是明帮暗害他们,因为那样做就束缚了他们的自信心,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

的确,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有体会。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话,更是叫人头痛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又不希望别人因为自己而不愉快,所以,也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话了。

不过,当你经过深思熟虑,知道答应对方的要求将会给你或他带来伤害时,那么,就应该拒绝,而不要为了面子问题,做出违心的事来,否则对双方都无好处。

2.不要替人“背黑锅”

别人一时有难,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拉他一把,确实是应该的。但是拉他之前先要把后果想清楚,不能不管什么人、什么事都无条件地承担,因为这样有可能会给你自身带来伤害。

一家公司出了一桩严重的事故,上级部门要来追查责任。负责人对下边的人恳求说:“你们就说那天我有事正好不在,是你们自作主张,只要我免于处分,我自有办法保护你们”。

有几个下属竟然同意了。他们中间各有各的想法,有的认为:“头儿对我不错,关键时刻不能出卖他。”有的则想:“这是大伙的事,也不能叫头儿一人承担,他倒了,我们也没个好,不如先保下他再说。”还有人认为:“头儿要我们保他,不保也不行,保就保吧。”

这种替上司“背黑锅”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

一般而言,有关工作的指示和命令,是由上级发出的,下属只是执行而已。照理说,责任是在上级。希望通过帮助上级逃避责任来解救自己,是十分幼稚的想法。责任是大家共同承担的,这好比很多人抬一块大石头,一个人扔掉了,另一个肩膀上只会觉得更重些,而不可能感到轻松,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大家共同来承担责任,每个人所得到的才是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事情有大小,责任也有轻重。有的下属习惯替上级“背黑锅”,万一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作为下属,平时就该对工作的责任界限分辨清楚,各办其事,各行其责。

不要以为替上级“背黑锅”将来总会有些好处。“好处”应该是光明正大的争取来的,用“背黑锅”的办法去换,既不光彩,也未必合算。或许,上级能给予你的好处,比起你“背黑锅”所受到的损害来,只有百分之一。所以,如果有人来求你,让你替他分担责任时,你一定要搞清这种责任的性质,不可随便答应,以免后患。

当然,在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请求、帮忙的事儿像这么严重的毕竟不多,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事情无论大小,都应小心对待。为人处世,首先要懂得自我保护,使自己的利益、名誉等不受损害。以下几种情况必须积极为自己辩解开脱,千万不可轻易“背黑锅”:

(1)如果是一些十分重要的恶性事故,是某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政治影响的事故,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据理为自己申辩。这里已经不存在什么情面和技巧的问题。如果你仍然为顾全上级的面子,而把苦果往自己肚子里吞,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在涉及到触犯国家法律的事情时,也应该毫不客气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有力的申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要为上级或某人掩饰,就只能是害了自己。而且,在法律面前,谁也不可能徇情保护你,也不要寄希望于那些虚假的承诺。

(3)如果是某些其他人为了推卸责任而往你身上栽赃,或者是有人对你有意见而故意向上级打小报告,陷害你,那么,你完全可以进行申辩,以有力的事实向上级证明你的能力和忠于职守,并揭露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的种种诡计。否则,你就只能吃哑巴亏。

3.说“不”是一个人的权利

如何拒绝而不得罪人,是做人的一大学问,拒绝很难,说“不”更难,但如果别人的要求不合理,与其答应,还不如尽快说“不”,因为拒绝可能造成一时的难堪,而勉强答应则会留下长久的伤疤。要知道,说“不”是你的权力。

与人交往,说“不”是非常困难的事,其实说出来也可以避免许多麻烦,尤其是那些你根本做不到的事。

明人潘游龙的《笑禅录》里有一则小笑话:甲和乙是朋友。一日甲病了,愁眉苦脸的。乙来探望,问:“兄是何病?有什么需要我办的?我都能为你办。”甲说:“我是害了银子的病,只需要二三钱便够了。”乙即假装没听清,咽了咽唾沫说:“你说什么?”

笑话本意是在讽刺虚假的朋友,但从中我们也可体会到,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时,人通常会产生的尬尴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他人的请求,比如借钱,帮忙做事,下属提出加薪的要求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请求并不是愿意接受的,却又不好意思说“不”,我们就会使自己陷入十分为难的境地。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因为乐于助人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但帮助别人不能没有原则。对方的请求,有的是不合时宜或不合情理的,有的是我们没有义务一定要承受的。

比如有的人明明自己有存款,还向你借钱,原因是怕自己提前取款会损失利息。这样的请求就明显太自私了。有的人好贪便宜,见你有好东西,比如好字画、盆栽摆设,便大大咧咧张口:“送给我吧!”这种“夺人所爱”的“请求”也是让人反感的。

还有些请求,是强人所难,或根本就是无理要求。对这一类请求,我们心里老大不乐意,却为什么常常点头答应呢?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1)接受比拒绝更容易;

(2)担心拒绝后会触怒对方或受到报复;

(3)为了给人一个好印象;

(4)不了解拒绝的重要性;

(5)不知如何说“不”。

其中,不知道如何拒绝,是令人们最犯难的事,但如果你掌握了一些技巧,也就不难了。总结了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借鉴一下:

(1)耐心地倾听对方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在他述说的半途你已知道非加以拒绝不可,你也应该认真地听他把话讲完。这样做,既是为了更确切地了解他请求的内容,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2)如果你无法当场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你就要明白地告诉对方,你还需要考虑,并告诉他所需考虑的时间有多长。你可以说:“明天我再答复你。”或“让我先了解一下情况,过两天给你个准信儿。”但是你绝不可以把“需要时间考虑”作为拖延下去的挡箭牌。

(3)当你拒绝时,应该表明你对他的请求是认真考虑了的,你也了解了对方提出的这一请求的重要性,你可以把你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拿出来,这表明虽然你不能解决,但已经尽量想办法了。

(4)拒绝时,你在表情上应和颜悦色。最好说一声:“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不过……”你可以略微表示歉意,但切忌过分地表达歉意。那样,对方会认为你不够真诚,因为你如果真的感到那样的过意不去,那么你为什么不接受请求呢?

(5)拒绝时,你对对方和颜悦色,但同时也要显露出坚定不移的态度。这就是说,你要暗示给他,你不会因为他再三的请求而改变你拒绝的决定的。

(6)最好能给对方说一说你拒绝的理由。这是为了取得对方的理解和谅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在每一次拒绝时都要附以理由。有时不说理由反而会显得真诚。你可以说:“真抱歉,这一次我无法为你效力,希望你不介意。”相信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你讲了理由,对方试图推翻你的理由,你切记不可和对方争辩,只需重复拒绝即可。

(7)要让对方了解,你拒绝的是他所请求的事,而不是他本身,你是对事不对人的。这次拒绝了,不妨碍下次提出别的请求,也许下次就可以帮上忙了。

(8)切忌通过第三者来拒绝某一个人的请求。这只会让对方认为你既缺乏诚意,又怯懦。

关于拒绝的技巧,有个人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法,叫做“破唱片法”。损坏的唱片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句歌词,“破唱片就是不断重复一种拒绝”。

有一次,几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来向“破唱片法”创始人推销大百科全书。他说他对大百科全书不感兴趣。这些大学生就采取迂回战术来说服他,以达到他买书的目的。而“破唱片”也就开始“唱”了——

大学生:“你对教育感兴趣吗?”

“破唱片”:“感兴趣,但我对买百科全书不感兴趣。”

大学生:“你有小孩吗?”

“破唱片”:“有一个,但我对买书不感兴趣。”

大学生:“你对你孩子接受的教育水平满意吗?”

“破唱片”:“也许是满意,也许是不满意,我说不好,但我对买大百科全书不感兴趣。”

最后,大学生们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了,只好善罢甘休。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要想使拒绝的话真正起到作用,必须不带感情地使用这种技巧,只有平静地重复自己的观点,才能躲避操纵性的言语陷阱、辩论。

如果你遇到了一位请求者。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无理要求,并试图说服你,你不妨当一次“破唱片”来拒绝他。

4.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该拒绝就拒绝

每个人都具有个人的感觉,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待世界。面对现实的无理要求,你应该学会拒绝,不要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否则你将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很多人做事喜欢依着别人的意见而做,听到一种意见就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人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结果导致大家都有意见,而且谁都不满意。这样做事的人,本身就是没有主见的,无法分辨是非对错,或者是耳根子软,又不想得罪任何人,极力想讨好每一个人。

实际上,做人做事想面面俱到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需要各不相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持的观点、立场也不同,这就导致他们之间的意见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这就决定了你的做法只能取悦某一类人,而要得罪另外一些人。

所以,做你该做的,不要一味听从别人的意见,对一些人的意思或要求要学会说“不”,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没有人能做到让人人都满意。

当你说“不”的时候,所拒绝的是事而不是人,所以你必须尽全力将人与事区别开来。与其说“我不能为你做某事。”不如说:“我不能做某事。”要想正确地说出“不”字,你还需要学会以下的一些法则:

(1)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去说服人

如果有什么人逃避自己的责任,而你通常的反应就是抱怨几句然后自己去做,那么你就可能助长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如果你打算通过一次冗长的讨论来让人理解你,那么你会发现那是无效的。必须等到你学会了有效的行为方式,否则你仍然会受到被欺负的困扰。这就表明,你的行动胜过千百万句深思熟虑的言语。当你遇到应该别人做的工作而他忘记的时候,就提醒他一次。如果他置之不理,就给他一个期限。如果他无视这一期限,你就应该给予他一些惩罚。一次教训,要比千言万语更能让他明白你所说的“职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