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营一生的关系
6919700000031

第31章 真正奉献社会(1)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分工越来越细,谁也离不开谁。在这个资源共享的社会,只有真正奉献社会,才拥有真正的前途。

想赢得众人资源,重要的是自己能够付出,别人才会锦上添花。否则,希望他人雪中送炭,即使有也不能够长久。古人讲:“天助人助不如自己助”,就是这个道理。

1、合作才能双赢

在亚洲市场上,金莎巧克力已成为巧克力糖果行业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受欢迎程度,在同类产品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剖析金莎在各市场的成长过程及成功因索,必须从金莎进军亚洲最成熟、竞争最激烈的市场——香港——一役说起。

在金莎上市时,香港巧克力的主要零售渠道为超级市场、设有食品部的百货公司和便利店,其中最重要的零售商品为惠康和百佳两大连锁超市集团。但这两大集团的采购标准相当苛刻,除商品要有相当的知名度外,商品的定价还须经集团的采购部同意。不过,金莎在当时香港市场上没有什么知名度,而且价格政策非常特别,并不符合零售商一贯的低价大量等要求。

为了全盘牢握金莎的市场策略,确保其价格、产品、陈列、渠道等均能适当反映出金莎的定位,公司采取了突破传统的渠道策略。经小心分析,公司选定了屈臣氏集团旗下的连锁商店作为金莎的主要销售据点,另外再加上各区内愿意与金莎的策略配合的百货公司、超市等零售商作为其分销网络的组成部分。选择屈臣氏作为进军市场的重点,后来被证实是成功突破的策略。因为屈臣氏的形象、经营方针、定位和新产品策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金莎有共通及工补之处。

当时,屈臣氏以出售高级化妆品、高价小儿品及一些高级日用品为主,服务对象为追求高品位、高品质而且愿意付出相应代价的高消费人士,其中又以女性占多数,这与金莎所设定的形象及目标市场大致吻合。屈臣氏约有50间分店,分布香港各高消费、高人口密度的区域,并拥有多年经营高级日用品的经验,对商店的陈列管理、货品选择、本身的形象及顾客服务等方面都非常注重,所以一直深得高消费顾客的喜爱,一般的消费者也将其作为寻求高质消费品的理想场所。在上述种种条件的吸引下,费列罗公司决定将屈臣氏作为打入香港市场的突破口。

金莎在双方经营理念一致的情况下,业务发展十分理想。屈臣氏不像传统的做法那样将金莎放于架上,而是采取落地陈列的方式将金莎遍布于店内的不同角落。这种陈列方式颇有视觉冲击力,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初战告捷后,金莎公司与两大零售连锁集团的谈判便相当顺利,最终金莎得以进入这两个力量庞大的销售网的同时又可实施自己的既定策略。如果当初金莎不惜代价硬闯两大连锁集团,那么即使费尽心血也会事倍功半。

评点:一些大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总是愿意寻找合适的协作配套伙伴。

2、好一个“诚”字了得

“三一”重工是一个神话般崛起的民营企业。其发展历程虽然只不过短短的10多年,可是,其原始积累资产已近10个亿,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位于前3名,产品畅销国内外。

“三一”的成功,归功于起成功的企业文化中,即“先做人,后做事”,不懈地做着真诚的实践,使之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一核心价值取向,为“三一”的发展铺平的道路。

“三一”倡导的“诚恳做人”,堪称企业文化精髓,渗透在三一立世、创业、贡献社会的方方面面:

首先,体现在公司以诚为本的内部管理上。现代企业的发展靠每一个员工的协同努力,同时也为员工个人的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所以,“三一”充分尊重职工的劳动、智慧和能力,关注个人的发展。在“三一”的管理机制里,公司注重工员的劳动回报,出台了各种可操作的奖励政策,如《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管理奖励办法》、《非专业性职工创新激励办法》等。“三一”论贡献大小行赏,大贡献不惜现金、房子、小车等的重头奖励。这样一来,每一个职工的热情、才能得到了挖掘与发挥,人本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其次,高层领导率先垂范。“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更有两件小事一直被人们传颂,温暖着职工们的心。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女服务员小胡不小心将一杯热茶倒在了他的背上,一时全场惊慌。梁稳根急忙奔向卫生间做了应急处理,然后乐嗬嗬回到会场,朝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的女服务员打趣了一句:“今天我什么事得罪你了,小胡啊,要把一杯热水倒在我身上。”这句话立即让一场紧张尴尬化为乌有。还有一次,梁稳根深夜回公司,遇上一位晚归技术人员;问知是加班,当即一番慰问,而且亲自开车把他送到家。

最后,自然是社会奉献意识。当然,这与“三一”的超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不开。

“三一”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产品在前期的市场中,其反响并不怎么好。1995年,公司曾一度陷入停产整顿的灰暗状态。那时,总裁梁稳根和高层领导班子肩负重任,分头下到各地做市场调查,请教客户,才发现自己的产品失利在停留在传统型上,跟市场期待存在很大差距,产品形象更显平庸。“三一”深切地感触到了顾客希望的是优良和先进的产品,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立足市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从此以后,“三一”始终视市场是企业生长壮大的唯一空间,视顾客的需求是产品不可违背的至高原则。几年来,他们新开发产品如雨后春笋,其中十多个品种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一切创新,都源于对市场需求的快捷反应,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科技创新就象甘冽的生命活力水,使产品、使企业很快焕发出来前所未有的生机。

“三一”真正将“急客户之所急”、“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落到实处,不能不说是件具挑战性的事,付出的是真情和牺牲精神。“三一”常年能源源不断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顾客的感谢信和锦旗、牌匾,他们以此为安慰和自豪。“三一”人流行着这么一句口头禅:“金奖银奖,不如顾客夸奖”,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价值取向,他们产生一种真诚的自觉行为,努力赢得客户的心。一位客户在大雪纷飞中按时接到货时说:“这回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你们‘三一精品与真诚同在’的实际内涵了!今后,我们一定会同你们长期合作。”

评点:许多契机编织在你的人生剧本之中,这个剧本好坏取决于你心中怀有信念。一位保险公司总裁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最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的每一件平凡事。”

3、人才就是资本

知识经济是一种人本经济。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掌握着知识技术和信息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无尽的财富。

一切企业的效益都是人创造的,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重要,世所共知。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你可以把我的资金、厂房、设备拿走,只要人不动,十年后我还是世界第一。”

北宋苏洵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商场中,盘物先盘人,得财先得心。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用人问题──善于育人,善于用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与保证。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

在一次工商界聚会中,几位老板聊着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位老板说:“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还有一个经常摸鱼,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

另一位老板听后,想了想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

第二天,三个人到新公司报到,新的老板开始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管理品质;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喜欢摸鱼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

三个人一听职务的分配和自己的个性相符,不禁大为兴奋,兴冲冲地走马上任。

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三个人的卖力工作,居然使工厂的营运绩效直线上升,生意蒸蒸日上。

评点: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让人本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企业家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将人才放在最能够充分显示其才能的岗位上,让智者尽其谋,勇者尽其力。只有盘活手中的人才,才能在恰当的位置上发挥人的价值。

4、“表扬”先行暖人心

对于平时的员工行为管理,怎样既能“善语待人三春暖”地巧妙批评员工的工作不足和业务失误,又能避免“恶语伤入六月寒”地公开指责员工所造成的消极效应和负面恶果。这,确实是让每一位工商超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一道难题。假如对员工的过错不闻不问,一概采取袒护策略,则极有可能纵容员工养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恶习;相反,对员工的失误训斥有加,不讲技巧不分场台,极有可能迫使员工生成“怎么干都不对,还不如不干”的失意。

美国的“化妆品女皇”——玛丽·凯,凭借女性的天性,从“人有脸,树有皮’的人之常情出发,发明出了“三明治”式的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的批评技巧,游刀有余地化解了“批评多了伤人心,批评少了不顶事”这一员工治理中的“双刃效应”,最终实现了“温情治人”。

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她就以母亲般宽容的胸怀来善待每一位员工。但是,她并不是无原则地惯宠员工,而是不时指点员工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和业务上的失误。值得称道的是,她的“指点”绝技完全超脱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指责,从不顾及被指责人能否受得了”的批评定式,将中国的一句俗语活化为——“良药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从而找到了赞扬在批评之前、叫好在指责之后的“三明治”式批评绝活。

“三明治”式批评的内涵何在?效果怎样?用她的话说,就是:“每一位员工如果犯了错误,就应该毫不护短地迸行批评教育,这是让员工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不过、如何进行批评教育,却是大有文章做,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果批评不讲技巧,一味直来直去,不仅会大大降低批评的功效,而且极有可能使批评成为一种让员工泄气的破坏性行力,由此大大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人为地使公司的发展大大受阻。因此,必须采取‘三明治’式的批评技巧,在批评员工之前和之后,找出其自身的长处来给予肯定和表扬,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种“三明治”式的批评绝活,以其“润物细无声”的巨大效能,不仅大大增强了每一位职工的有过即改自觉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她的人见人爱的人格魅力。

例如,在一次公司举行的美容师营销大会上,有位美容师的化妆箱脏兮兮的,让参加营销大会的顾客们非常反感,大大影响了这位美容师的销售业绩。在营销大会的总结讲话中,她井没直接点名批评这未美容帅,而是旁敲侧击地对美容师们的不整洁习惯提出了批评,祥尽阐述“整洁就是神圣”的服装观——一“美容师给顾客的第一印象就是美。美体现于衣着打扮的得体上和工具箱的整洁上。如果你穿得不得体,工具箱也不干净,怎会讨得顾客们的欢心呢?”她刚刚演说完毕,那位美容师就热泪盈眶地站起身来公开表态——“衷心感谢总裁教诲!我-定尽快改掉这毛病,在一个月时间内提高化妆品的销售率,以不负总裁的厚望。”闻听此言,她心满意足地微笑道——“你能放下面子当众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决心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我和其他人都十分欢迎。不过,你并非一无是处,你在其它方面也有别人比不上的优点和长处。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那聪明的才智和踏实的干劲,的确值得公司所有员工好好学习一番。”这些入情入理、功过分明的话,说得那位美容师心中热乎乎的,不知不觉中树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和信心。

这不胜枚举的典型事例,从一个个侧面验证了玛丽·凯那“三叫治”式批评绝活的神奇魅力和超凡功效。真是“有理不在言高”,才逐渐拉近了玛丽·凯与每位员工的心理距离,使得玛丽·凯化妆品公司呈现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齐心协力闯市场的火爆局面。

评点:一个人能否充分发挥自己,就看他的包容的心态。一个人不要害怕犯错误,但必须时刻检验对错。很多东西都需要检验,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掉进失败的泥潭中。

5、种瓜就会得瓜

林肯年轻的时候,在家乡当一名律师。

有一次,因为一个重要案件,林肯来到芝加哥。在芝家哥,那些年长有名的律师,都一致认为同一个外来的后生律师在一起合作,将有损失尊严。于是,他们将林肯抛在一边,无论去什么地方都不请他一同前往,更不和他一块吃饭。林肯受到了冷遇,几乎无人问津。

林肯怎样面对这种情形呢?是否针锋相对来一番理直气壮的争论呢?不,他,根本没有。他回到自己律师事务所后说:“我到芝加哥才晓得自己所懂得是多么的浅薄,而我要学习的又是多么的多。”

林肯用行动来促进自己改进,后来他升到了很高的地位,那些轻视他的人还是一无长进。他做了美国举世公认的最伟大总统之一,那些律师还在为生存而奔波不停。林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比任何言语都掷地有声,并且具有最重的份量和最强的说服力。

评点:一个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绩不一定成比例,有的人毕生辛勤,所获得甚微;有的人种下了是豆子,收获的是大瓜。如果一个人顺应事物规律,得到了较大的效益,这就是事半功倍。

6、两个医生

两个人同一年在村里开了药铺,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村东头从卫校毕业,村西头毕业于医科大学。当然了,在村民们的眼里,村西头的医术要比村东头的高明得多。一开始,村东头的药铺难见人影,而村西头的药铺人来人往。

渐渐地,村西头就有些得意。他在给病人称药时总是自作聪明地贵药少称,便宜的药多称,混合后总量不变,而且天衣无缝,无人能发觉。不过,作为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村西头也知道这样做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他这样做只不过想让病人多光顾两次。

然而,村东头没有这样,他不想像小商贩那样在一杆称上大做文章,觉得不能欺骗病人——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人命关天。他依然称足分量,该磨碎的磨碎,该切片的切片,按要求把每一剂药处理得妥妥当当,一些变质的药哪怕自己扔掉蚀本也不配给病人,即使大部分病人根本看不出变质。

如此过了半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都说村东头的医术提高了,且高过了村西头,在村西头那里几次看不好的病,在村东头那儿一次就治好了,真是明显不同。

于是,找村东头看病的人明显地多了起来,他的生意自然一天比一天红火。相反,村西头的生意越来越差,最终关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