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6936400000029

第29章 民间工艺游娱风俗(1)

一、鼓楼“非遗”灿若锦

1.非遗“南京钟”鼓楼造

南京逢重大庆典活动,此前鼓楼市民广场上总会用电子钟显示“倒计时”,以每天向路人发出“钟”告,增加人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前不久被列入87项市级非遗名录的南京钟制造工艺,知道的人并不是太多,于是广泛搜罗资料,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南京钟的开山鼻祖

时钟是一种舶来品。封建社会的中国多用“晷鼓晨钟”、“观测日影”、“铜壶滴漏”、“更夫打更”计时报时。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一年,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京送给万历皇帝的礼物中有了两台自鸣钟。西洋钟新颖、美观、走时准确,皇帝和后妃感到十分好奇,于是,皇帝便下旨在宫中“造办处”内仿造自鸣钟,以供宫廷使用。

仿造的两台自鸣钟

据史载,明末时江宁(今南京)人吉坦然仿造过一台名为“通天塔”的自鸣钟。正如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所描绘,这台三层塔式的自鸣钟,“形如西域浮屠,置架上自以银块填之,塔之下层,中藏铜轮,互相带动,人在塔外看不见内部结构,中层前面开一门,有时盘如圆桶。分为十二格十二时牌,均为篆书。启动时,下层轮带动时盘,每天转一圈,时盘回到原处,每到一个钟点,时牌朝向外面,塔外人都能看得见。此时还有一木制童子手持报时牌,从里面蹦到中层的上面报时,每刻钟报一响,满一时响八响。”这是我国现有最早制成有表盘报时、报刻的自鸣钟的文字记载。因吉坦然是南京人,该钟有别于西洋钟,具有浓烈的东方色彩,故名“本钟”,吉坦然也因此被奉为南京钟的开山鼻祖。

到了清初,宫廷造钟处所制造的西洋钟多采用西洋表盘、发条、机芯,而钟的外壳设计制作大多采用中国传统方法,既可体现皇家的威严、气派,又不失西方国家的洋气、现代,可谓中西合璧。为使皇家满意,制造者不惜工本,竭尽所能,造得豪华、精巧。如乾隆年间为了给皇帝制造一台西洋玩意钟(即陈设工艺钟),从设计、修改到制造完毕,耗时长达五年,由此可见制钟工艺多么复杂精细。

道光以后,西洋钟表的制造工艺和技艺开始传入民间。南京、扬州、广州、苏州、上海等地相继仿造自鸣钟,并以本地名称冠以“南京钟”、“广钟”、“苏钟”等。

精致典雅的南京钟

自明末到太平天国时期,南京造钟业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制钟中心之一。在辛亥革命时期,曾鼎盛一时。

南京钟,又称本钟、插屏钟,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从机芯到零件到外壳,开始全是手工制作。南京钟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长方形的机箱,下部为花式底座,上下可灵活拆装,俗称“两托”。光绪年间,一些工匠又仿造传统的插屏模样,把机箱上部改造为屏芯,机箱中插入屏架,俗称“三托”,至此南京钟的造型基本确定。有的南京钟的机箱两侧还嵌小玻璃,透过它可以看见机箱的内部构造。底座还有个小抽屉,可以存放上发条的钥匙。

南京生产的钟主要有五种。一是插屏钟,但民间通称“南京钟”,此钟是制造最多的一种。二是圆船钟,专为秦淮河游船制造,能防颤动,又称圆摆钟。三是更钟,专为官府定制。四是带字盘钟,钟面上有日月或干支字盘,日盘每12时辰跳一次,月盘每月跳一次。五是打时刻的三套钟,这是用铁链作动力的工艺钟,上有打秋千、翻筋斗、跳加官三种活动玩意,人物多用牙雕玉镌而成,这种钟价格昂贵,生产极少,多为官府和豪富定制。此外还有“指日捧牌”、“奏乐翻水”、“走人拳戏”、“浴鹜行船”以及“观太阳盈虚、变名葩开谢”等特殊工艺钟。南京钟的报时铃,从单铃、双铃到4铃,最多有9个铃。

南京钟的造型既方正典雅又大气,它秉承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设计理念,将钟的刻度圆盘和长方形的钟框、外壳完美地结合起来。钟的表盘后面衬以金灿灿的铜饰板,以浅雕方式镌刻上“二龙戏珠”、“五蝠(福)捧寿”、“八仙过海”、“渔樵耕读”、“九獅戏绣球”等吉祥图案,与雪白细洁的珐琅瓷面钟表盘互相映衬,平添一种古拙雅洁的清韵。南京钟不但走时准确,报时声音洪亮,而且品种繁多,按其用途设计不同的造型,如计时的三套钟,带月历日历的钟,为船家量身定做的插屏钟,打更用的更钟等,不管是做成亭台楼阁式样,或是做成台式插屏模样,均富有中国民族特色。

南京钟的基座最常见的制作材质是红木,另外还有一些紫檀、花梨木的,大都饰以精雕细刻,有的雕龙刻凤,有的透雕出玲珑剔透的戏文故事,整座钟十分精致豪华,其工艺水平之高,令人赞叹。其插屏工艺在屏座的站牙和披水牙花板上,表现得尤为精湛,那些缠枝莲、万代葫芦、拐子草龙、寿字纹等,婀娜多姿,富有灵气;屏芯周边的蝙蝠、八宝、花卉等浮雕,古香古色,让人越看越爱看,极具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南京钟的机械传动,采用独特的“收割式擒纵器”,凭一米多长的链条工作,改善发条力矩,钟的走时又稳又准,且用材钢火好,不存在一般机械钟上劲后“先快后慢”的弊端,上一次劲,可连续走上15天。由于南京钟的品质卓越,并用景泰蓝、嵌螺钿、嵌象牙、铜条(丝)以及漆画等中国传统工艺装饰,故深受官宦或大户人家的青睐。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南京钟荣获金质奖章,从此中国制造的南京钟在海外名声大振。很多南京殷实人家,将南京钟和青花瓷瓶、镜子放置厅堂案几之上,取其谐音“终(钟)生平(瓶)静(镜)”,用以祈福。

乐在其“钟冶的有功之臣”

南京钟因纯系手工制作,工艺要求高,又不能批量生产,鼎盛时期的南京制钟业,也只有30·40家造钟作坊,著名的有“潘恒兴、王万顺、易黄茂、陈隆泰”四大造钟作坊,原鼓楼街还有好多家钟表店。但随着战事频繁,制钟作坊一个个倒闭,南京钟产品存世不多,故显得弥足珍贵,收藏家以能珍藏一台南京钟这样的古董宝物而倍感自豪。

现在珍藏南京钟高达70台之多的收藏家刘国鼎是制造南京钟的能工巧匠刘云卿的子嗣。他自小受父亲影响,喜欢摆弄钟表,爱好收藏,于1991年首创家庭“南京钟藏馆”,致力于南京钟的鉴赏、修复和收藏。所藏南京钟,大者如立柜,小者盈盈在握,缤纷多姿。他不但对南京钟的内部结构了如指掌,而且如数家珍,能识别南京钟何年何月出自那位能工巧匠之手,他收藏南京钟的事迹曾被央视、东方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报道过。

在那个“破四旧”的特殊年代,刘国鼎冒着风险,从一个老铜匠准备化铜的熔炉里救回一台南京钟,藏于家中不敢示人。在回海安老家探亲时,他东奔西走不算,还跑到如皋、如东等市县,购回不少闲置多年乃至报废的南京钟,——让它“枯木逢春”,重获新生,其中不乏螺钿嵌钟、浮雕钟、三铃报刻钟、明摆丁字轮钟等精品。无独有偶,南京还有一位收藏钟表达500多台(件)的大家陈仲仁,其中就有15只南京钟。八年前他去浦口,发现一台破旧的南京钟,便一见“钟”情,花1200元买回,后经过修复,已完好如初,现在别人出价数万元,欲购南京钟,他都不卖。这就叫“情有独钟,不为钱所动”。他说,“我们行内对南京钟一直有个估价,从它问世第一天起就价值四十担大米,也算是‘硬通货’了。关键是南京钟不仅是我们南京城的荣耀,也是外国人那时惟一认可的中国钟,卖掉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也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啊!冶陈仲仁为普及钟表文化,在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个人钟表展览,其中珍贵的南京钟就有十多台。”

2.鼓楼名人剪春风

年半前,南京市政府拨专款为百岁剪纸艺术家胡家芝出版了一部厚厚的个人剪纸作品集,体现了人民政府对民间艺人艺术成就的肯定和对南京剪纸的关怀和保护。最近南京剪纸不但名列87项市级非遗名录之中,而且新入选第二批23个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之列,2008年12月鼓楼区政府批准区文化局,公布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剪纸名列其中,令人感到无比欣慰。

剪纸为生活添彩

南京剪纸的历史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民间在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妇女会用彩色幡纸刻剪花卉和人的模样,或悬于帐帏或贴于屏风,或剪成燕子作为头饰,以祈求吉利。正如唐李商隐所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到了明代,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人们美化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逢到过年,金陵人以红色长方纸“镌天官、财神等像”,谓之贴黄钱(《金陵岁时记》),这黄纸就是门笺。元宵佳节,人们喜欢玩走马灯,对普及剪纸艺术更起到助推作用。一幅幅镂空透光的骏马和戏曲人物图案,演绎出活灵活现的戏曲故事:《三英战吕布》、《萧何月下追韩信》等,使得剪纸艺术更深入人心。300年前,藏书家甘熙在《白下琐言》中称,“正月初,鱼龙杂沓,有银树火花之观,然皆剪纸为之。”“旗帜、伞盖、人物、花卉、鱗毛之属,剪纸为之,五光十色,备极奇巧。”这种层次交错的原生态剪纸给人以小巧、

清新、吉祥的感觉。中秋节几乎家家点斗香,以香扎成束,插上色彩缤纷南京特有的“斗香花”剪纸;重阳节还要在重阳糕上插上剪纸三角旗。在广大农剪纸:“松鹤延年”

村中,剪纸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姑娘、小媳妇普遍爱以剪纸当刺绣花样,凡有可上图案的门帘、帐沿、鞋垫、枕套、帽花、肚兜、围涎、围裙、绢帕、香囊等生活用品,都可见到剪纸“花样”。在婚嫁、贺寿的日子里,正如《白毛女》里喜儿所唱的:“鸟成对,喜成双,半间草屋做新房。”喜花无所不在,新房贴上双喜,窗户贴上窗花《鸳鸯成双》、《喜鹊登梅》,箱、柜、被、枕乃至子孙桶上的喜花,更是充满喜气。老南京新娘子过门,是否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抑或会剪花样、会刺绣,还作为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早已突破了小打小闹的范围,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剪纸作为底样被广泛应用于刺绣、印染、装饰,甚至书刊、报纸、邮票和各种轻工业产品上,通过剪纸艺人的设计运剪,剪出象征吉祥、如意、喜庆、福寿的大幅作品,令蓬荜生辉,让更多的老百姓终日生活在喜庆的气氛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遗存。

浑厚饱满的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和南京文化一样,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她融进了北方剪纸粗犷有力、天真深厚的特点,糅合了南方剪纸清新细腻、小巧玲珑的特长,刀剪针并用,形成了自己浑厚饱满、工整挺拔、疏密结合、健康朴实的优美风格,剪纸大师马连喜曾用“喜滋滋,胖乎乎,圆嘟嘟”来概括南京剪纸的艺术特色。

南京剪纸注重构图,“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十六字诀,浓缩了南京剪纸的艺术精髓。剪纸艺人只凭一把五寸长的剪刀,不用打草图,从里剪到外,从下剪到上,由右剪到左,手随心运,三五分钟就能熟练地剪出花鸟虫鱼来。纵横交错的线条,如行云流水,一丝不乱一剪到底,只要剪子一停便大功告成。纵览南京剪纸,总是大花套着小花,花中有花,在各种线条流畅的轮廓内填充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赋予吉祥如意的寓意,造型饱满、厚重而富有情趣。尤其是那幅“和气吉祥”的南京团花,构图就是一个硕大的圆,图中形似无锡大阿福的胖小子,胸挂长命富贵锁,身着红袍、宽袖,双手展开书轴,眉开眼笑,满面春风,连眼角鱼尾纹也是那样亲切动人,仿佛在向人们讲述和睦和谐、和气生财、

家和万事兴、和和美美的道理。

再如南京传统剪纸中的“吉庆有余”(橘子加鲤鱼)、“福在眼前冶(蝙蝠加两枚铜钱)、“马上封侯”(猴子骑在马上)、“福寿双全”(佛手里嵌寿桃)、“事事如意”(两个柿子加如意)、“必定如意”(毛笔加银锭和玉如意)、“岁岁平安”(谷穗加瓶子和鹌鹑)等,通过剪纸剪出的实物,含其谐音,一语双关,寓意吉祥,使得传统剪纸配上中国吉祥文字,显得更有情趣,更富有人们青睐的装饰效果。设在鼓楼的金陵工坊里就陈列有不少剪纸艺术作品。”

鼓楼区,神剪辈出

提起鼓楼区剪纸名人,首先是大名鼎鼎的胡家芝。

百岁老人胡家芝在剪纸

家住北京西路的胡家芝老太太,已高寿112岁,是南京乃至全国剪纸艺术家中岁数最大的老寿星,她出生于浙江桐庐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胡传泰是著名书法家。自幼聪慧手巧,酷爱民间艺术,擅长剪纸,由于她的勤奋好学,每日剪纸不綴,并兼学绘画、剌绣,学着“用五彩手工纸糊成戏文里的小旦,并用描金小笔给她开脸”,从而成为小山村一名剪纸能手,在民俗活动中用活了手中一把“金剪”。1952年胡家芝来到南京定居,在料理家务之余,倾心于剪纸艺术,她爱利用旧时喜花的样式,在特定的花纹轮廓内,围绕主题,采用形状不一的块面和纵横交错的线条等要素造型,赋予时代气息浓、健康而优雅的内容,藏巧于拙,从而创作出一大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剪纸作品。1957年胡家芝以一幅民族特色浓郁的《中苏友好,和平万岁》剪纸作为礼品,赠送外宾赢得了著名工艺美术家陈之佛的赞赏。从此胡家芝更是热情高涨地投入剪纸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祖国万岁》、《百花齐放向太阳》、《万象更新》、《美满人间》等作品,她的剪纸贵在将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融入文人的书卷气息,严谨、粗犷、清秀、精致、丰满,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青春,成为人民为之倾慕的艺术。2005年南京市政府授予胡家芝“终身成就奖”。老寿星的名字,已载入《世界名人录》等典籍,誉满中外。

张方林是我国著名剪纸艺术家、金陵神剪张吉根的儿子,为第四代传人。父亲张吉根曾代表南京剪纸界与吴山教授等美术界人士在上世纪为郭沫若的《百花齐放》诗集创作了南京剪纸《百花齐放图集》,诗艺和剪纸艺术珠联璧合。郭老还专门赋诗表达自己对南京剪纸的赞美之情:“旧说东风似金剪,今看金剪运东风。百花齐放翻新样,万紫千红庆大同。”张方林深得父亲剪纸精髓,在继承先辈高超娴熟技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潜心剪纸,把剪纸作品做成了大幅的装饰画,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南京剪纸再创辉煌。他曾20多次出访,带着南京剪纸走出国门,让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为之惊叹不已。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成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项目南京剪纸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