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年(1894)两江总督张之洞力主修建从开埠码头下关至市区的主要大道,这条路完全参照上海租界的马路技术结构标准,石铺路面,可通马车,故取名江宁马路。该路穿过仪凤门,沿娄子巷(今三牌楼大街)、马台街直入鼓楼,绕鸡笼山下,穿碑亭巷一路南下,直到通济门。此路的竣工,成了南京道路向现代城区过渡的起点,要得富,先修路,从此,极少有商业市面、多菜田荒地的鼓楼一带,开始走向繁荣。清宣统二年(1910)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物产博览会——南京劝业会,在丁家桥至三牌楼湖南路一带展出,为了给赴会参观者提供方便,专门在会场外修筑了宁垣铁路,南起中正街(今白下路)北接沪宁铁路,南来北往的乘客,全程票价十枚铜圆,如在丁家桥劝业会大门口下车,正好一半行程,5枚铜圆即可。当时火车头牵引三四节车厢,每节载客八九十人(有座),一小时一趟,十分快捷。另外,劝业会场周长约8里,在外围铺设了轻便小铁路,花几枚铜圆即可绕场一周,会场南北长四里,场内设有马车、人力车,可随时接待观众,游览参观工业、农业、教育、卫生、军火武备、美术、侨商产品等展馆。
清末,南京又动工兴建了全长7.3公里的宁省铁路,从金川门入城,经三牌楼、丁家桥、无量庵(鼓楼)、北极阁、珠江河、督署衙门(总统府)到中正街(白下路),小火车一开,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南京人的出行,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安全。1908年,沪宁铁路全线通车,当年运送旅客300余万人次,铁路列车成了出门远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1928年南京中山大道的建设,从海陵门(挹江门)入城,经山西路、鼓楼到新街口,折东至陵园大道,成了南京人最重要、最有代表意义的国际一流大道。市内主干道更为宽敞通达。
但是上世纪50年代,虽说南京的主干道都已铺上柏油沥青路面,公交车来来往往,编织着都市的繁华,而那些较狭窄的次干道上,都依然是马车的天下,路面不平坦,多为卵石铺成,马车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轮箍发出沉闷的咔咔声,车厢东摇西晃,乘客也随之像墙头草一样,摇摇摆摆,坐这样的车出行,也是活受罪。
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川流不息的车辆,将南京的繁华延伸到古城金陵的四面八方,仅陆上交通工具,就从自行车、巴士、轿车、摩托、轻骑发展到助力车、快捷的出租汽车、宽敞舒适的地铁列车。南京人为家乡百年来交通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自豪,鼓楼人为地处市区中心的“天时、地利、人和”倍感骄傲。
12.江海遍走金陵船
南京有着丰富的水系,襟江带湖,河道纵横,扬子江从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航道93公里;内外秦淮河,似挂在胸前的珍珠项链,一直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江河浩瀚,养育着南京这方沃土及生活于此的人民。“有水必有渡,抬脚得用船”,正是因为有着发达的水系,在商周至春秋年间,南京先民就将大树伐倒、掏空凿成独木舟,用于载人过河。自六朝以来,南京造船业就比较兴盛。东吴时便有了大规模船队出海的记载;至今遗址尚存的龙江宝船厂,不仅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郑和宝船,早在宋元时期就是一座规模庞大的造船场地了;而今天用于秦淮河观光的那些仿古画舫,更让人难忘旧日秦淮河上的风雅……正是这些,构成了南京璀璨夺目的特色船文化。
三国六朝金陵船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他的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徙治株陵”(今南京),次年改株陵为建业,从此建业就成为孙权开国建业的根据地。东吴崇尚水军为立国之本,大力发展造船业,因此造船业十分兴旺发达。作为水军大都督的周瑜督造战船并以长江作为水军训练基地之一,枕戈待旦,准备迎战曹操大军。有很多史料对南京的战船作了详细记载,《太平御览》卷770《舟部·舸》引《江表传》曰:“刘备乘单舸往见(周)瑜”,“孙权名舸为马,言飞驰如马之走陆地也”。这里说的“舸”,是指单只轻舟,单舸用于侦察称之“斥候”,用于冲锋陷阵的狭长舸称“艨冲”、“先登”,船速较快的叫“赤马”,上下双层板的曰“舰”,巡逻用的曰“艇”,两只舸平列连在一起即为“舫”、“航”。此外还有楼船、飞云、盖海、赤龙、驰马、青龙战舰、晨凫等众多的名号。当时曹操采纳庞统之计,将许多战船连接成“舫”,以便不谙水性的北方士卒能在船头站稳,提高战斗力,结果却适得其反,遭遇孙刘联军的火攻,风助火势,火烧赤壁,战船成了一片火海。
到了晋代“舟楫之盛,自古未有”。西晋大将王濬“作大船连舫,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王率水军顺江而下伐吴,东吴大军用千寻铁锁沉于江底,企图封江阻止晋军于石头城下,结果晋军以火烧熔之,石头城上只得打出白幡投降。《晋书·王濬传》载,晋俘获吴国官船就有五千余艘。刘禹锡的名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就高度概括了这一场水上大战。
其实,这一时期,船的作用除了打仗之外,还被广泛用来当游船。据《水经注》卷35《江水三》引庾仲雍《江水记》载,三国孙权还专门制造用以游览的大舶,名之“长安”,载坐三千人,与群臣泛舟江津。到了南朝梁武帝萧衍,诏命“新制鳊鱼舟,形阔而短,高祖暇日,常泛此舟”(《梁书》卷50)。梁朝衡州刺史羊侃,还经常在舫上搭建小楼,“盛设帷屏,陈列女乐,乘潮解缆,临波置酒,缘塘傍水,观者填咽”(《梁书·羊侃传》)。
南朝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细致入微地描画了六朝时乘楼船的盛况,船侧宽边有两人撑篙,船后有舵,楼上陈列女乐,惟妙惟肖。后来南朝科学家祖冲之又造千里船(车船),对船只进行技术革新,并“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南齐书》卷52)。
南齐大臣张融返乡后回到金陵,皇帝问他何处下榻,他故弄玄虚,说是“臣陆处无屋,舟居非水”,皇帝一时破解不了,其兄便称:
“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原来当时船也是可以作为家来住的。想来在六朝,早就有了“秦淮水上人家”了。
郑和宝船出南京
宋代南京的造船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建康志》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于出产木植州军收买板木,就建康自置船场,增造一车十二桨四百料战船”。船场设在龙湾,称“都船场”,这里曾为古漕河入江的口岸。古漕河宋时称“靖安河”,明洪武后,这条水道改称“龙江”。龙湾都船场既造新船,也修旧船,从新造到修旧数目观察,宋代的船场规模是相当庞大的。自淳祐元年(1249)至咸淳六年(1265),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共造船、修船3550只,其中新造船857只。到了元代,龙湾(今三汊河中保村一带)船场仍称“都船场”。在宋元都船场的基础上,明初的龙江船厂成为中世纪最大的造船厂。仅永乐二年后的四年时间里,就在此建造海船98艘,改造海船249艘。当时为郑和下西洋建造的宝船,大都出自龙江船厂。目前这里成为世界上仅存的中世纪造船厂遗址,虽历经600年沧桑变迁,仍给后人留下了三个长达四五百米的作塘(造船船坞),无声地昭示着郑和航海时代中国人令人惊叹的造船技术。郑和下西洋船队,船只体量之巨大、数量之众多,当时世界罕见。据《明史》等有关文献记载,大型宝船长44丈,阔18丈,有九桅十二帆冲型船长37丈,阔15丈。郑和的“帅船”,豪华气派,“体势郑和宝船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主船九桅,船长44丈(约合126米),宽18丈(约51米),“有明三暗五厅堂,明五暗七宫殿”,船舱还分“头门、仪门、丹墀、官厅、穿堂、后堂、库司、侧屋,另有书房、公廨之类,都是雕梁画栋,象鼻挑梁”,宛如海上宫殿。
由于宝船长年航行海上,要与狂风巨浪搏斗,因此龙江宝船厂集中了明代最好的造船设计师和能工巧匠,精心建造宝船。船的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在大海上航行,为了能够利用风向,而又能摆脱随风所至的被动局面,水手们便通过操纵帆脚索,变换帆角的方法,配合尾舵和披水板,创造了“八面驶风”的技术,人们常说海上风有八面,即正顺风、正顶风,和船头、船后吹来的左右侧风,左右横风。而当时仅能利用七面来风,“唯当头而不可行”。郑和宝船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造船体,把船做成尖头、方尾、尖底、稳定性好,面对逆风也能采取走“Z”字形的航行方法,为了减少侧风、斜逆风所引起的横向漂流,在船舷两侧还设置遮波板,水密隔舱中开启的小窗只有穴隙一般大小,防止浪涛灌入,以削弱风浪横向的推力,使船不致进水侧倾翻覆。为保证宝船航行得又快又稳,船上使用了上窄下宽的梯形斜帆,有的在帆的下面还加挂“篷裙”,以降低风压中心,这样既可有效利用风力,又能力避风浪大翻船的危险。俗话说:“大将军八面威风”,郑和凭借龙江宝船,便成了“八面驶风”的大将军。故郑和高兴地称赞宝船:“观夫海洋,海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近些年来,在南京宝船遗址出土了长达11.07米的铁力木舵杆,重达三四百公斤的铜锚、铁锚,调制船舱嵌缝用油石灰的大石臼以及残长2.21米的绞关(又称盘车)木等文物2000余件,充分证明了郑和船队的60多艘宝船、马船、粮船、水船的建造技术,“确实达到19世纪以前世界木帆船的顶峰”(英·李约瑟语)。正如孙中山所赞:“当时无外国机器以替人工也,而郑和又非专门造船学家,他能于十个月中,造成64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
驰聘湖海的南京船
和宝船厂隔河相望的龙江船厂,始建于明永乐三年,专门指定建造皇室使用的黄船。
大明王朝建都南京后,为了扩大海外影响,使“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更为方便、快捷,故在京城西北长江沿岸建造船厂,云集沿海诸省造船的能工巧匠,从金水河的渔船、后湖(玄武湖)船到战舰、郑和宝船,有数十种之多。
当时龙江船厂建造的皇室专用贡船,明初称为大黄船、小黄船和预备大黄船,通称皇船、黄船。明代工部派往龙江船厂的“注选主事”李绍祥在他撰著的《龙江船厂志》(成书于嘉靖年间)详细记载了这些黄船的图式、尺寸。
大黄船(俗称南京大),船体总长18间4尺5寸,船宽2间3尺,龙骨长13间3尺9寸,主桅高12间2尺4寸,用料与工程造价,每艘船与三四百料的船型相同,主要供朝廷工部官宦乘坐,而预备大黄船则为皇帝巡视专用。
小黄船(俗称南京小),船体略比“南京大”小一些,造价与两百料以下船形相似,多为内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