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694500000051

第51章 儿童读物变魔术(3)

最好是照妖镜,老爸不带我去公园,只要对他一照就……

或者,在教孩子鉴别物质的图书中,嵌入真正的棉花、金属,让孩子不仅可以看,而且可以通过触摸感受,效果显然要比只有图片好。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体现在日本儿童图书的设计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多媒体材料的使用。看书还需要电池,这种概念似乎不可思议,但是日本的儿童图书常常带有电子播音器等多媒体设备,用电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些多媒体设备和书页组合成一体,形成与我们传统观念不太相同的另类图书。

有的教音乐的图书带有微型电子琴,家长可以当场引导孩子做简单的演奏;这个不能让老爸教,他五音不全。这个我玩得很溜,你们听,1,2,3……

有的讲动物的图书,下方可以看到一排按钮,分别画有不同动物的头像。家长给孩子讲到牛,只要按一下标有"牛"的按钮,便可以听到牛的叫声;同样,讲到狗,只要去找"狗"的按钮就可以了。看到这样的书,有的家长自嘲说以前很少有几个爸爸妈妈没有学猫叫狗叫的经历,但真学得像的并不多,这回,可以不必担心误导孩子了。

又按错了,笨丫头……

而其他在书页上打洞以便孩子可以轻易地"透视"后面的情节,或者在书页里加入立体折纸等手段,就更是司空见惯了。

这个俺见得多了,撕这家伙的嘴巴吓唬老爸……

有这样多丰富多彩的图书,难怪带着孩子买书的时候,容易无所适从了。日本儿童图书做得如此巧妙多样,其原因何在呢?

根据笔者的观察,这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随着日本在20世纪末进入高龄少子化社会,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重视日益增加。日本的儿童图书,通常是在日本设计,中国生产,成本低廉,价格却远远超过普通书籍,一本只有十几页的书,售价多在两千日元上下。但家长们为了孩子,购买的时候很少吝啬。因此,儿童图书的利润丰厚,引发了商家在这一市场的激烈竞争。有需要就有产品的经济杠杆,在日本儿童图书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日本儿童图书的设计上,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则,那就是并非出于"教育"的立场设计制作产品,而是本着"服务"的精神做这一工作。因此,设计出的图书以有趣、有吸引力为第一要点。即便带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配合家长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让孩子学习感兴趣的技艺为出发点。设计师把自己放到和孩子一样低的位置来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够生产出更适合孩子的图书来了。这一点上,应该说,日本的有关人士用心良苦,走出了一条效果不错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