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生命谁做主
6947000000039

第39章 盲目的发育生物学(3)

我还想举人类遗迹的例子。1971年在菲律宾棉兰老岛上发现了与世隔绝的塔萨代人,他们是食物采集者部落,把采集到的番薯、水果、浆果、鲜花、鱼类、螃蟹和青蛙等在族群中平等分配。他们根本就没有“武器”、“敌对”、“仇恨”、“战争”这类词汇。随后不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又发现了芬图人族群,他们都是凶暴的武士,不断用弓箭进行战斗。这种“和平”族群与“斗士”族群的巨大反差现象也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出现过,科曼奇人、阿帕切人、霍皮人、祖尼人等等。这告诉我们,“人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他们的基因,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有的人类学家认识到,“人类的行为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而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一规律的巨大意义在于,“标准生命境”是较容易创造的,每个人来自标准的生命境,就会成为“标准”人,由标准人组成的社会就是人类的标准社会。仅几代人的时间,人类就会产生巨大的飞跃!

在短短千百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就呈现出高度发达与文明,我们都把这种发达与文明归于人类大脑的发达。其实,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一万年时间很短,史前人与现代人在大脑结构上差别微乎其微,社会的发达和文明与大脑结构变化几乎无关,而与大脑以外生命境的发达和文明有关。社会文明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互为生命境造成的。很容易理解,语言、文字、思想是人与人互动的产物,互动中的创新、理论、能力被维系和保存就是文明的积累。这样看,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密集程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根本原因。回顾历史,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及玛亚文明,都是人口密集产生的文明,而人口密集突出体现在城市化当中。这样看,人类的文明就是人口密集的文明,城市化的文明,全球化的文明。文化的多样化不是大趋势,全球的科学技术传承,新技术扩张,创新发明的交流,是人类的大趋势,语言文字逐步走向统一,小民族融入大民族中,落后民族融入先进民族中,这是人类的大趋势。理解这一点,按其规律发展,人类社会新的相互关系将出现新的文明大爆发。

上面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把人放在什么“社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把石器时代的人放在今天,一样会成为研究生或博士生;把今天的人放回石器时代,一样会成为狩猎的好猎手。这也说明,今天社会上存在的有各种问题的人根源在“社会”中,在每个人的“生命境”中,清除有害生命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想真正塑造优秀人类也不难,把握这个系统工程,从优生胎儿,合格母亲,优秀家庭,正确的学校教育,干净的媒体宣传,以及社会上其它良好影响,优秀人才就会大批涌现。

这样说,改造人类,发育出一代新人,只要提供“标准生命境”就可以了,标准生命境会形成标准人,标准人会把标准社会延续下去。人的可塑性大着呢!把每个人都塑造成为追求“智慧积最大化”的人,这应当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学者:发育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

教授:发育生物学就是研究主细胞循环周期中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两种叙述不一样。你说的“本质”无非是想解开谜团的意思,无非是想用基因表达一番的意思。我说的“规律”是从一个主细胞到生物体直至死亡整个过程的变化规律,如果说本质,就是这个主细胞与其各层次“生命境”相互作用的“一生”。意义在于应用,在于造福人生,在于造福全人类。

学者:发育就是研究胚胎和成体的变化原因。研究的是内部而不是外部。

教授:生命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这部分主导着那部分,你非要分出内外亲疏不可,那是你的思维受“雕塑律”影响太重。内外是相对的,以自我分内外是人思维中最顽固的主观意识。我们什么时候眼睛向外看了,承认生命境的主导作用了,人才能真正认识生命。当然,这也是理解发育规律的关键。

学者:我看人们很难理解你这个“环境主导论”。

教授:可以说“生命境”在环境中,但生命境与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说成是“生命境主导论”。生命境的主导作用明摆着。开始时,每个人就是一个受精卵细胞,直径只有100微米大小,大约只有0.5236微克。现在的你是60公斤,从半个微克增加到60公斤,你增加了一千多亿倍。从分子和物质而言,当初那半微克是你,其于部分都是从外环境中索取的,现在你把原本外环境的部分又都算做内,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造就了你这个人。环境主导着你存在的状态,决定着你,牵着你的“鼻子”走,度过一生。这不是明摆着的客观事实吗?再看那些兽孩,原本他们之中有谁可能会当科学家或总统,结果成为野兽,生命境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应当说主导了命运。

有人会说,个人主观努力放在什么位置呀?顺应、适应、创造、改变个人生命境,不管怎么说,个人努力都要落实到摆弄自己的“生命境”上。

读者:生物进化与生物发育他们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是什么?

教授:譬如老虎这个生命体,是进化历史上循环优化的结果,这种结果对于现实生命境变化来说,表现为稳定性,我们把这种稳定性叫遗传。现实生命境不可能完全重复历史的生命境,但也不能太离谱。多细胞的老虎生命体采用“分阶段方法”来应对生命境的变化。胚胎阶段生命境的稳定性由母虎来保证,这阶段从一个主细胞到多细胞胚胎形成,都是进化史中细胞间互为生命境变化的再现,那是亿万年的凝练,几乎没有更改的余地,这是胚胎发育学感兴趣的内容。出生后至成年,一方面由成虎传承“虎境”,另一方面由环境再现“虎境”,这部分被看成是“发育或培育”问题。总之,在个体生物周期内,既决定于主细胞所在重复历史生命境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又决定于所在生命境变化中的变化。从生物整体链条看这种稳定性和变化,是进化研究的内容;从生物个体本身看这种稳定性和变化,是发育研究的内容。

读者:关于个体生物周期的发育问题能说的更清晰点吗?既然发育是全过程,必然与健康长寿问题有关联。

教授:从一个主细胞开始,胚胎期发育、哺养期发育、成体发育,人体一生都在发育中,这都是体与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胚胎期阶段:重复进化中适应生命境过程,是被母体中层层膜保护着重现的。本质上是胚胎细胞间互为生命境的过程。

成熟前阶段:重复进化中适应生命境过程,是在成体哺育指导下重现的。如3个月婴儿初显嫉妒心理,哺育中可塑造去掉。

成熟期阶段:重复进化中适应生命境过程,是在开放生命境中自主重现的。此阶段发育过程更重要的是锻炼过程。

保证人体健康长寿问题,从理论上说,就是标准化地重复进化中适应生命境的过程。举例来说:

①我们身体的细胞是在30多亿年的海水环境中浸泡着进化出来的。尽管今天离开了海水,但体细胞仍生活在五元液中,必须保证五元液的正常,这是保持身体健康长寿的第一位的条件。

②我们两条腿是在几百万年中为适应狩猎需要快速奔跑而造就出来的,今天虽然不再狩猎,但在生活中仍需保持这种百万年的奔跑能力,这是保持身体健康长寿的很重要的条件。

③我们的骨骼自从登上陆地以来,就与重力相互作用,作用了亿万年才形成身体的骨架。我们发现失重状态(太空条件、水浮力条件、躺卧条件、废用条件等)会不同程度地损伤骨骼。

④我们的消化系统是在几百万年时间里处于偏重植物性食物的饥饱交替的情况下造就的,今天食物大大丰富了,拣好吃的肉油类随便吃,使劲吃,把刺激食欲叫美食。我们忽视了植物性食物及饥饿的意义。按着进化规律,掌握人类生命境的科学饮食才能保持健康长寿。脱离进化规律的营养学肯定是“盲目营养学”。

读者:发育生物学这门学科的社会实践意义是什么?

教授:研究《发育生物学》的目的就是为改造人类提供理论依据。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必然要带有动物特性,我们往往认为这些动物特性是天经地义的,是合情合理的,这种认识是很有害的误区。人的重要标志是理性,人的一切行动都要纳入理性,人的一切行动都要用理性来衡量,这样与动物就区别开了。譬如吃,支配人和动物去吃的基本规律相同,今天社会条件下区分理性的吃和动物性吃,就不会有肥胖症流行了。譬如暴力,支配人和动物的暴力行为基本规律相同,若明确区分理性和动物性,人类社会最终会消除暴力。人决不会是天然完美的物种,必需经过改造才能升华。凭着感觉由着好恶发展人类社会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我们远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地球上所有物种都逃不过灭绝的命运,人类必须要闯过这一关!凭什么?凭人的理性!理性不是天然的,理性不是自发的,理性是高度智慧的结果。什么是高度智慧?正确认识生命,正确认识思维,正确认识自我,我看人类能做到这“三认识”就算具有高智慧了。说一千道一万,人类必须经过改造,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经文路,发育生物学就是提供改造的规律。

从习惯、思想、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看,成熟的人是很难改造的。如果运用发育规律,不在成熟人身上较劲,一方面限制他不良生命境的影响,一方面任其自然消失。把主要精力放在新一代的塑造上,这样做事半功倍,功在千秋。

读者:如何才能有利婴儿的发育?

教授:第一从总的方面看,佝偻病是婴儿发育的大敌。人类必须要弄清楚佝偻病的原因,必须要纠正对维生素D的错误认识,西方医学永远都不会解决这个问题,责任落到了基础科学的头上。这个问题不解决,会永远威胁发育过程。第二具体看,出生前决定于胚胎发育,母亲的健康和正确的饮食是关键,必需远离药物及有害物质。出生后决定于婴儿生命境,“适度复杂”刺激有利发育,对婴儿期的各种刺激有助于促进语言能力的开发。婴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互动,说话、读书、出门去玩等,是很重要的抚养方式。母乳喂养比人工喂养有利于发育。总之,父母了解正确抚养方式对婴儿发育大有裨益。

读者:现代人类的发育需要改进吗?

教授:现代社会在发育上存在很严重问题,由于生命科学的误区,由于发育学的误区,我们远没有认识到这个高度。怎样发育?发育为什么样人?这是不能不重视的问题。我们不能盲目迁就动物性发育过程,我们要主动创造理性化发育过程。

不能不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基本上是按父母愿望在培育孩子,生活条件过于优越,大都在溺爱和武断中成长,营养啊,时尚啊,娱乐啊,自由啊……一切是在“自我、自私、自尊”的思维下成长发育的。追求金钱竞争,追求消费过度,把杀戮和暴力看成人生刺激,这是一个培育“垃圾人类”的过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可以热闹一时,但决不会持久。

读者:发育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教授:人生下来不一定是人,决定于生命境,大量兽孩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受精卵细胞不一定会成为正常胚胎,决定于胚胎境,大量死胎和畸形胎说明了这一点。关于“生命境”决定发育问题生活中也有大量例子。这就是为什么人工饲养的动物很难放生野外的原因,这就是温室的花草难经风霜雪雨的原因。我们常常理解为这是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和“锻炼”,若深入研究环境的作用,认识其本质,就会发现是“生命境”决定着生物的发育。这样说,发育生物学的核心就在“生命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