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营销36计
6949200000010

第10章 准确定位(2)

目标市场定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①以特定的产品特性来定位。特别是新产品,产品的某些特性往往是竞争对手无暇顾及的。这种定位往往容易收效。②根据特定的产品用途来定位。如果使老产品找到一种新用途,也是为该产品创造定位的好方法。③根据特定的产品使用者定位。企业常常试图把某些产品指引给适当的使用者或者某个细分市场,以便根据那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建立起恰当的形象。④根据特定的产品档次定位。产品可以定位为与其相似的另一种类的产品档次,或者强调与其同档次产品相比具有某些方面的差异特点。⑤对抗另一产品的定位。可以在暗示另一产品的不利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定位。如一家饮料厂以生产无色饮料来定位,以暗示有色饮料的色素对人体健康不利。

在20世纪60年代末,米勒啤酒公司在美国啤酒业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仅为8%,与百威、蓝带等知名品牌相距甚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米勒公司决定采取积极进攻的市场战略。

他们首先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若按使用率对啤酒市场进行细分,啤酒饮用者可细分为轻度饮用者和重度饮用者。而前者人数虽多,但饮用量却只有后者的1/8。

他们还发现,重度饮用者有着以下特征:多是蓝领阶层。每天看电视3个小时以上,爱好体育运动。米勒公司决定把目标市场定位在重度使用者身上,并果断决定对“海雷夫”牌啤酒进行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从广告开始。他们首先在电视台特约了一个“米勒天地”的栏目,广告主题变成了“你有多少时间,我们就有多少啤酒”,以吸引那些“啤酒坛子”。广告画面中出现的尽是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船员们神情专注地在迷雾中驾驶轮船,年青人骑着摩托冲下陡坡,钻井工人奋力止住井喷等。

结果,“海雷夫”的重新定位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到了1978年,这个牌子的啤酒年销售量达2000万箱,仅次于AB公司的百威啤酒,在美国名列第二。

通过市场的重新定位,米勒啤酒找到了目标消费者群,吸引并全面满足了这个焦点群体的消费需求,最终“套牢”了这个群体,使得其利润猛增。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定位就是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生产不同的产品,实行产品差异化。事实上,市场定位与产品差异化尽管关系密切,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市场定位是通过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个性,从而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来实现的。一项产品是多个因素的综合反映,包括性能、构造、成分、包装、形状、质量等,市场定位就是要强化或放大某些产品因素,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形象。产品差异化乃是实现市场定位的手段,但并不是市场定位的全部内容。市场定位不仅强调产品差异,而且要通过产品差异建立独特的市场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定位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消费者

市场定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市场定位并不是企业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些什么,而是企业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做些什么。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消费者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市场定位可分为对现有产品的再定位和对潜在产品的预定位。对现有产品的再定位可能导致产品名称、价格和包装的改变,但是这些外表变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值得购买的形象。对潜在产品的预定位,要求企业必须从零开始,使产品特色确实符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

市场定位是营销当中关键的一环。它决定着企业的产品一经推出,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区别于其他商品和品牌的明确标志。好的市场定位能够帮助企业尽快发展,建立起成功的品牌,而错误的市场定位则容易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产品或者企业失去信心。因此,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一方面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何种特色,另一方面要研究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然后根据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再选定本企业产品的特色和独特形象。

确立市场定位是指确定目标市场后,企业通过何种营销方式、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应在目标市场中与竞争者加以区别,以便树立企业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市场定位的过程就是企业差别化的过程,就是寻找差别、识别差别和显示差别的过程。在同类产品繁多的今天,消费者如何选择?消费者购买的理由是什么?这些都要靠企业的有效定位来解决。最早提出定位的是广告业,强调广告要在视听者心目中留下一定的位置,而人们往往喜欢先入为主。如果企业能在目标消费者心中确立一定的位置,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那么,企业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市场营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之争。在市场营销中,不存在最好的产品,只存在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头脑中的观念。只有这一观念是实在的,其他都不过是幻觉。因此,所谓定位,就是抢占消费者的大脑。在其头脑里有一席之地。

力士是国际上风行的老品牌。1930年,力士品牌正式诞生,八十年来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用统一策略进行广告宣传,并始终维护其定位的一致性、持续性,因而确立了它国际知名品牌的形象(注意:只是知名品牌而不是强势品牌)。力士香皂的定位不是清洁、杀菌,而是美容。力士品牌的经营者及其顾问们都认为:相较清洁和杀菌,美容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和心理满足,这一定位巧妙抓住了人们的爱美之心。如何表现这一定位,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力士打的是明星牌。通过国际影星的推荐,力士很快获得全球认知。同时,用影星来说“美容”,把握了人们偶像崇拜以及希望像心中偶像那样被人喜爱的微妙心理。八十年来,力士始终执行这一国际影星品牌战略,与无数世界著名影星签约,其中包括胡蝶(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皇后)、伊丽莎白·泰勒(20世纪50年代)、索菲亚·罗兰(20世纪70年代)、简·芳达、奥黛丽·赫本、米雪·菲弗(20世纪80年代)、娜塔莎·金斯基(20世纪80年代)、黛米·摩尔(20世纪90年代)、丽芙·泰勒(20世纪90年代)、凯瑟琳·泽塔-琼斯等,因而保持了其品牌定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它的定位与表现方式相得益彰,从而成功地树立了“力士”的国际品牌形象,使得力士香皂的品牌知名度在很多国家都几乎是100%,当然,其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

在消费者心中定一个恰当的位置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不少产品的定位都是不成功的,因为目标并不那么明确,靶心在何方也并不明显,大部分都还是定位者自以为是的结果。市场营销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需求,没有需求,一切最终的结果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和水中之月。因此,寻找需求、发现需求便成为市场营销的前提所在。

1970年,曾宪梓创办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竖起“金利来”招牌,他立志要办第一流的工厂、生产第一流的产品,创出中国人自己的名牌。经过近30年的努力,曾宪梓实现了他的志向。如今,金利来不仅以极其鲜明、充满活力的产品形象,将欧洲时尚率先引进香港地区,而且也成功地竖立起它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特别在领带方面,除雄霸本地市场外,更畅销于海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金利来公司在“快设计、快制作、快投产、快上市”的口号下,每月更新上市的花样款式不下200种,使欧洲各厂望尘莫及。金利来领带很快占领了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公司,经营范围也从领带发展到男士系列用品。产品包括袋巾、丝巾、领结、腰封、吊带、衬衫、T恤衫、时尚西装、休闲西装、毛衣、西裤、便装裤、皮裤、羊绒大衣、袜子、内裤,以及各种男士皮带、皮包、钱包、皮鞋等皮具制品及匙扣、打火机、领带针、烟盒、名片盒等小五金配饰。1985年,与内地第一家合资的领带厂——中国金利来有限公司成立。1990年,金利来投资360万美元,在内地创立了金利来(中国)服饰皮具有限公司。

后来,金利来在内地建立了广泛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拥有金利来专营店200多家、专卖柜800余间,销售额连年翻番,1997年取得销售额达12亿多元人民币的丰硕成果。1998年金利来在内地市场淡市不淡,全国销售总收入超过13亿元人民币。

随着金利来的发展壮大,金利来博采众长,洋为中用,大胆地升华金利来的国际名牌形象,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金利来产品多元化、国际化的系列拓展战略。

市场定位不仅仅是企业在竞争者中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目当中的心理定位。希望在消费者心目中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就向着那个定位去努力。只有消费者认可了你的产品,你的定位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