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死亡播种机——轰炸机
7005000000015

第15章 英国及其他国家轰炸机(2)

1953年12月,首批25架“勇士”B.MK-1型轰炸机投入飞行。首批25架分为3种不同的标准:674式5架,配置“埃文河”RA.14型涡喷发动机;706式15架,配置“埃文河”RA.28型涡喷发动机;710式5架,配置“埃文河”RA.28型涡喷发动机,此外,710式的武器舱内还配置了可移动式设备,使其具备了昼夜高空照相侦察能力。所有25架飞机均于1954年12月到1955年7月期间交付完毕,其中,军方将710式轰炸机命名为“勇士”B(PR).MK-1型轰炸机。随后,维克斯公司生产了第二批24架“勇士”轰炸机,于1955年8月到1956年3月期间交付,其中包括:16架706式、6架710式双重任务轰炸机和照相侦察飞机、以及2架733式轰炸机。733式装备部队时被命名为“勇士”B(PR)K.MK-1型轰炸机,其武器舱内可以配置与710式轰炸机相同的照相侦察系统设备,也可以加装空中加油设备而成为空中加油机。而且,该机型还可以通过机头安装的受油探管接受空中加油。此后,维克斯公司再行生产一批“勇士”飞机17架,于1956年3月到7月之间交付使用,其中,733式11架,758式6架。

758式飞机是在“勇士”基础机型上推出的第四种改型机,属于双重任务轰炸机及空中加油机,在装备部队时命名为“勇士”B(K).MK-1型,同733式飞机一样,该机型机头也安装了空中受油探管,除此之外,弹舱内还配置1个空中加油系统,最多能将22730升(5000英制加仑)燃油输入另外一架飞机。后来,军方再次订购56架758式飞机,但事实上最后只生产了38架,于1957年8月之前交付完毕。纵观“勇士”系列机型的生产过程,B.MK-1型共生产了36架,B(PR).MK-1型共生产11架,B(PR)K.MK-1型共生产13架,B(K).MK-1型共生产44架。1955年1月,“勇士”轰炸机装备部队,主要用于英国核弹与热核炸弹的战斗发展。1956年10月和1957年5月,“勇士”轰炸机分别进行了空投核弹与热核炸弹试验。图125

当1964年“勇士”飞机开始转入进行低空任务时,由于该种任务并非“勇士”飞机的设计任务,因此“勇士”轰炸机在执行该种任务时极易出现疲劳,由于军方持续使用“勇士”飞机进行低空任务,易导致其翼梁出现裂缝。考虑到性能更高的“胜利者”与“火神”轰炸机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军方并没有认真考虑对“勇士”轰炸机实施重新加装翼梁的计划。1965年1月,“勇士”系列飞机退役。

八、“胜利者”轰炸机

英国汉德利·佩吉公司继二战成功推出“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后,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式的先进轰炸机。一种无尾后掠翼方案成为他们青睐的计划之一。空军对此颇感兴趣,1947年初提出设计要求,官方代号B.35/46。1949年签定原型研制合同,共制造两架原型机。在汉德利·佩吉公司内部,最初的设计编号为HP.75,后发展成HP.80。该机成为三种著名的V系列轰炸机之一。图126

为避免研制风险,汉德利·佩吉公司决定先在一种小型机体上测试他们新设计的月牙机翼/尾翼。他们购买了休泼马林510的机身,短暂停留后运往不莱克本,在那儿安装上月牙型机翼和T型尾翼,代号B.2或HP.88,内部编号VX330。

1952年中期,第一架HP.80准备就绪,因为汉德利·佩吉公司在拉德雷特的机场跑道不够长,所以飞机从陆路被运往伯士康当。在当地重新装配后,HP.80于当年12月24日(平安夜)试飞成功。与HP.75A型最初的无尾设计不同,HP.80拥有巨大的T型尾翼,保留月牙型的机翼设计,此设计可使整个机翼沿展向的临界马赫数保持一致。相对于“火神”和“勇士”,HP.80拥有更大的弹舱和更宽敞的机组座舱。27

“胜利者”轰炸机的主要武器装备有:1枚“蓝剑”核导弹,半埋式挂于机腹弹舱,或35枚1000磅(454公斤)常规炸弹,或4枚美制“天弩”空地导弹(机翼下每侧2枚)。

“胜利者”采用月牙形机翼和高平尾布局,四台引擎装于翼根,采用翼根两侧进气。

其他国家轰炸机

随着各主要军事强国武器的发展,也带动了世界各国军事武器的发展和进步。以轰炸机为例,德国、法国一些新式轰炸机的出现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还有一些军事武器的后起之秀如意大利、日本等,都有性能优越的新式轰炸机不断涌现,这些都使世界轰炸机种类不断增多,队伍不断壮大。

一、卡普罗尼公司Ca系列轰炸机(意)

意大利的卡普罗尼航空技术公司和俄国的埃格·西科斯基公司生产出了第一批重型轰炸机,展现了其远见卓识。卡普罗尼Ca.30型轰炸机于1913年首飞;而在此时,英国人还没有专用的军用飞机,也没有使用它们的计划。早期轰炸机Ca.30型机采用了一个短短的中部发动机短舱,内置三台80马力(60千瓦)的格诺姆转子发动机,其中一台驱动一只推进式螺旋桨,其余两台驱动尾桁上的两只牵引式螺旋桨。随后的Ca.31型机于1914年末首飞,安装了三台100马力(75千瓦)的菲亚特A.10型发动机,安装在尾桁前部,该型机的生产型被称为Ca.1型机。Ca.1型机生产了大约162架,随后生产转向了Ca.2型机,中部发动机被替换为一台150马力(112千瓦)的伊索塔·弗里西尼V.4B型发动机。Ca.3型机是主要的生产型号,安装了三台伊索塔·弗里西尼V.4B型发动机。Ca.3型机的飞行性能更好,炸弹载荷更大:Ca.2型机生产了164架,Ca.3型机生产了269架。1914年8月25日,卡普罗尼Ca.2型机执行了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轰炸任务。意大利人在夜间对奥匈帝国实施了不间断的空袭。卡普罗尼Ca.33型机也装备了意大利海军航空兵第一批鱼雷轰炸机中队,以及法国空军两个飞行中队。

二、哥达公司“G”系列轰炸机(德)

在“一战”的最后一年,哥达轰炸机在第一次“不列颠之战”中,日夜不停地袭击英格兰东南部的目标。图12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哥达公司的“G”系列战机(“G”为德语“大型飞机”的首个字母)同齐柏林公司的飞艇和“R”系列战机一起,组成了德国战略轰炸的主要力量。G.1型机的原型机是在德国陆军少校奥斯卡·乌尔西努的指导下建造的。哥达公司在许可下生产了少量该型机,用于在东西线的战术轰炸。G.2型机的机身安装在了下机翼而非上机翼上,并安装了鼻轮,以防飞机因机首着地而翻转。

G.2型机采用了一台直接传动式的梅赛德斯D.4型发动机,其中一些的机身内通道可直达后部射击座舱,覆盖了先前的自卫“盲区”。这在G.4型机上成了标准配置,该型机于1916年12月首飞。之后的G.5和G.5a型机曾短期服役,直到1918年4月德国空军放弃夜间轰炸。到那时,仍有36架哥达战机在服役。在执行跨海峡空袭任务时,这些战机通常携带六枚50千克(110磅)炸弹。G.5a型机和G.5b型机仅在内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和G.5型机相比,前两者采用了双尾翼,机首也更短。总体来讲,哥达轰炸机轻巧灵活,防护严密,很难被击落。

三、萨伏亚-马切蒂公司SM.79“食雀鹰”(意)

该型机称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鱼雷轰炸机,安装了三台发动机,采用了“驼背”机身。SM.79P型机的原型机于1934年首飞,是一种民用运输机,拥有八个座位;由它改进而来的SM.79-1型机是一种中程侦察轰炸机,升级了动力装置,安装了阿尔法·罗密欧126型星形发动机,并在机腹下加装了一个大型吊舱。接下来的SM.79-2型机专为反舰作战而设计,挂载两枚45毫米鱼雷,动力装置为三台1000马力(746千瓦)的比亚乔P.11RC.40型发动机,或1030马力(768千瓦)的菲亚特A.80RC.41型星形发动机。意大利生产的最后一种型号为SM.79-3型机,由SM.79-2型机改进而来,加强了防护,取消了机腹下吊舱。SM.79B型机于1936年首飞,为双发出口型,中部的发动机被极为光滑的机首所取代。巴西空军接收了3架,伊拉克4架,罗马尼亚48架。每种改型均安装了不同的发动机。图130

罗马尼亚航空工业公司也在许可下生产了1230架SM.79B型机,安装了容克斯JUMO211D型发动机,在东线战场充当轰炸机和运输机。二战后,该型机作为运输机在意大利空军继续服役。

四、道尼尔公司Do-17系列型轰炸机(德)

20世纪30年代,尽管德国的大多数战机均以伪装成民用飞机的名义进行研发,但Do-17却是唯一一种以民用飞机机型进行设计、到后来被发展成为多用途战机的机型。在Do-17系列飞机中,第一种真正的军用机型是1935年制造完成的Do-17-V4型。从外观看,该机与其前期3种机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机舱窗户,并用双垂尾取代厂单垂尾,以便使飞机具备更高的航行稳定性。在飞机内部,Do-17-V4型将其前期飞机中的乘客舱改装成无线电操作员座舱,在前方翼梁线的下层机舱内设置了武器舱。1935年秋,另外两种机型的原型机Do-17-V5与Do-17-V6列入军事飞行试验计划,其中,Do-17-V6在本质上与Do-17-V4型相同,而Do-17-V5的动力装置为2台“希斯潘诺-斯乌兹”12YBrsV形活塞式发动机,当飞机在海平面飞行时,每台功率为578千瓦(775马力),当飞机在4000米(13125英尺)高空飞行时,每台功率为641千瓦(860马力)。上述早期机型并没有配置自卫武器,因为根据德国当时的战术思想,Do-17飞行速度太快,根本不会遭遇敌方战机的拦截。后来,德国采用了更加主动的作战思想,于是,从Do-17-V7原型机开始在机身上方侧面枪座整流罩内安装1挺自卫机枪,由无线电操作员操纵。此外,Do-17-V7型原型机还增设1名机头轰炸员位置,配置镶装玻璃的半球形机头罩,机头下方安装玻璃镶板。图131

就在该原型机制造的最后阶段,由于已经获得两种初始机型的更大生产订单,道尼尔公司在阿尔曼威勒、勒文萨尔与曼齐勒的分部已经开始为同时生产Do-17E-1型轰炸机和Do-17F-1型侦察机作准备。Do-17E-1型轰炸机与Do-17F-1型侦察机配置相同的自卫武器,分别在机腹舱口与机顶舱口配置1挺7.92毫米(0.312英寸)口径MG-15型旋转式后射机枪,该型机全面配置了轰炸机所需设备,在镶装玻璃的机头位置安装1台投弹瞄准器,在下层的武器舱内安装炸弹架,炸弹架一直延长到机翼主翼梁所在的直线位置。为了使飞机能够快速生产,道尼尔公司将飞机机身分成若干单独的部分,以便能够由不同的转包商来生产各部分,然后再将各部分进行组装。图32

1937年初,Do-17E-1型轰炸机开始交付使用,首先装备第153和155轰炸机大队所属第一联队,同年又先后装备了以上两支轰炸机大队所属第二与第三联队。后来,第155轰炸机联队更名为第158联队。德国空军认为Do-17飞机极其重要,于是在1937年决定派遣数架该型飞机参加西班牙内战,以便对其进行实战评估。

五、LEO-451轰炸机(法)

由于对现代化轰炸机的迫切需求使得法国空军部在1939年2月20日再次鉴订了100架LEO-451的合同,而到了4月18日又决定追加480架飞机的订货。不过实际生产情况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空军到七月底只拿到了两架LEO-451。图13在对德国进行空中侦察中,一架编号六的LEO-451被德军的Bf109E击伤,随后又遭高射火力重创,坠毁在奥伊斯基兴,这是坠毁的第一架LEO-451。

1940年5月10日,当德国开始向西欧发起进攻时,法国空军共有222架LEO-451,不过只有94架装备了一线部队,且只有54架能立刻出动。其他的飞机中除了22架飞机被空军作为预备力量外,其余全都处在维修或改装工作中。

当德法两国于1940年6月22日在雷通德签署停战协议时,法国本土共驻有183架LEO-451,在法属北非还有另外135架。截至当天,法国共生产了452架LEO-451系列轰炸机,其中的360架由空军接受,法国海军则拿到了13架飞机。有130架因为战斗或事故而损失。

当纳粹德国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后,法国在本土和北非共找到了63架LEO-451,但其中只有很少几架飞机还可以继续使用。

其中的11架被当作空中试验平台用于机载导弹的研究,称为LEO-451E型。与此同时,位于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的飞机工厂为一架LEO-451换上了1200马力的普惠R-1830-67引擎改造成六座的旅客机,称之为LEO-453。该机的巡航速度约400千米/小时,航程3500千米。在该机进行了成功试飞后,法国空军订购了39架,并一直使用到1957年。

六、爱知公司D3A“瓦尔”(日)

爱知公司的D3A型轰炸机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和征服东南亚的行动中战功卓著。该型机于1938年1月首飞,在1939年12月至1945年8月间,该型轰炸机共生产了1495架,分为两种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