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射速之王——机枪
7006200000009

第9章 重机枪(2)

M134的设计寿命为发射60万发子弹。服役以来,它受到了美军各军种的欢迎,先后装备到武装直升机、轻型战斗机以及装甲车辆上,如OH-58A、AH-1S直升机和AT-37、AT-38攻击教练机等。美军的特种作战飞机AC-130也装备它,这种对地攻击机号称能够“挥弹如雨”,其中就有M134的功劳。

M134还有一种发射5.56毫米枪弹的改进型——M214“Microgun”机枪,仅重10.2千克,带1000发弹时全重38.6千克,单兵即可携行,射速不减,被美军特种部队广泛使用。

六、美国XM312重机枪

XM312只是XM307的12.7毫米口径型,零部件大部分通用,只有5个不同部件,因此开发成本很低,开发时间也极短,其目的是为了取代M2HB重机枪。

XM312的口径较大,弹道低伸,射速较高,可达260发?/?分,能够对付2000米以上距离的有生集群力量,摧毁1000米处的轻型车辆、舰船等目标。

XM312重机枪由于质量较轻,因此又被人称作“轻型重机枪”。XM312由于采用了新材料,所以全枪仅重13.6千克,即使加上三脚架也不到19千克,比美陆军现役的M2HB重机枪要轻66%,长度也缩短了18%,从而提高了机动能力。

在5分钟内,XM312能被快速更换包括枪管在内的零部件,变身为25毫米XM307自动榴弹发射器。

其他国家重机枪图鉴

现代重机枪装有重型固定脚架,现代口径一般达到12.7毫米,部分型号为14.5毫米,又称大口径机枪。重机枪一般装备到营一级,主要射击2000米以内的火力点、薄装甲防护的目标和车辆。可以分解搬运。一般为2人制或3人制组成机枪小组。改装高射专用脚架后可以射击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称为防空机枪。部分型号为了达到提高连续射击能力,可以改装为2联装、4联装等形式。

一、英国维克斯机枪

维克斯机枪是英国克雷福德的一家兵工厂仿照美国马克沁机枪改制的一种重型机枪。与马克沁机枪相比,它的性能更优秀,质量更小,但仍然比较笨重。该枪1912年定型并投入生产,随后被英国陆军装备,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1968年退役,但仍在英联邦国家里继续使用了一段时间。

在一次战斗中,10挺维克斯机枪以平均每小时10000发的速度在12小时内发射了100多万发子弹,尽管在这期间更换了100余根枪管,使用了相当多的冷却水,但没有出现一次卡壳,如此优良的性能令许多人对维克机枪刮目相看。

二战中,英军通常对维克斯机枪进行如下编制:每个步兵营拥有4~6挺维克斯机枪组成的机枪排,一名军士一般负责指挥两挺。另外英军还按照“三三制”编有维克斯机枪营,即每个营拥有3个连,每个连下属3个排,每个排装备6挺维克斯机枪,每挺机枪配有3人机动组。

二、前苏联DShK重机枪

DShK重机枪是前苏联在1938年装备的重型防空机枪,在战时被大量采用,通常被固定在转轴三脚架上作防空用途,或装在装甲车上。二战后期,DShK也被装在部分坦克及自行火炮上。近年来,俄罗斯军队仍有装备。

1929年,前苏联军队对防空机枪的需求日渐增加,第一种防空机枪为DK防空机枪,最初只用30发弹鼓供弹,射速很低。后来,斯帕金将其改为转鼓形弹链式供弹。1938年,改进后的DK被正式采用并命名为“DShKl938”,即DShK机枪。

DShK重机枪是一种弹链式供弹、导气式操作原理、可全自动射击的武器系统。该枪采用开膛待击方式,闭锁机构为枪机偏转式,依靠枪机框上的闭锁斜面,使枪机的尾部下降,从而完成闭锁动作。由于转鼓式弹链供弹机的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所以俄罗斯在战后对DShK进行了改进,主要是用旋转的弹链式供弹机构代替了原始的套筒式动作机构。

DShK重机枪使用不可散弹链,弹链从左侧装入枪机,当拨弹轮在枪机框的带动下转动时,枪弹在转轮内同时旋转并作直线运动,每射击1发枪弹,就有10发枪弹在转轮内参与运动,枪弹被逐渐从弹链中拉出来,最后被推进弹膛。

三、前苏联SG-43重机枪

SG-43重机枪也被称为“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该枪由前苏联设计师郭留诺夫在1943年设计研制成功,并大量装备前苏军,成为德普系列轻机枪的火力补充武器。

SG-43重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击发机构为“击锤”平移式,通过枪机框上的击铁来起到“击锤”的作用,击铁利用复进簧的能量撞击击针,击发枪弹,且击针上不带击针簧。

在二战临近结束时,SG-43重机枪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命名为“SGM”,配用西多连科·马利诺夫斯基框形三脚架,也可变换成高射状态射击。这两种重机枪均被作为营级武器配发。

四、前苏联ZPU系列机枪

ZPU系列14.5毫米口径高射是前苏闻枪械设计师弗拉基米诺夫在1949年研制的,能够射击2000米内的空中目标和1000米内的地面目标。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装备苏军以及东欧国家部队,极大地提高了其他地面部队的有效作战空域,增强了对空作战的能力,与西方主流12.7毫米相比有压倒性优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联邦军队在车臣进行的作战中也经常出现它的身影。

ZPU系列高射机枪可多管联装,枪架装有轮子,便于用汽车牵引,机动性好,配有光学瞄准镜,大大提高了射击准确性。

该枪的闭锁方式为机头回转式。闭锁时,机头的断隔螺与枪管上的断隔螺扣合。弹方式为弹链共弹,属双程进弹,单程输弹。发射方式为边发射击,为了提高射速,装有膛口助退器。击发后,枪管与枪机一起后坐,走完自由行程时,加速器上的外滑轮在机匣上的开锁加速槽上滚动,迫使机头回转,实现开锁。同时,由于加速器的作用,加速枪机体后坐,从而使枪机体进一步带动机头一起后坐,并完成其他自动动作。

该枪采用光学瞄准具,由斜距装定器、斜距修正器、航路航带装定器、平行瞄准器、航路确定器、高射瞄准镜以及平射瞄冷镜等组成。此外,在枪身上尚有机械瞄准具,准星为圆柱形,表尺正切型U形表尺。

该枪的四联枪架由底座、托架、摇架、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及瞄准具平行架等组成,整个枪架与炮架构造相接近。

ZPU系列机枪存在着体积大,过于笨重的缺点,只能以牵引方式在公路上或在平坦的地形上进行作战任务,一遇到山路,丛林,峡谷等复杂地形时则显得极不适应。

五、前苏联NSV型重机枪

苏联开发的NSV重机枪,其优越的整体性能和多处创新结构可与西方国家广泛使用的勃朗宁M2重机枪相抗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勃朗宁研制出了使用大口径机枪弹的M2重机枪,并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开发了与美式M2重型机枪相类似的DShK重机枪。但该枪的供弹机构复杂,而且体积庞大,不易于携行装备。因此,苏联又于20世纪60年代制成了NSV型重机枪。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独特的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目前,该枪整体性能仍是同类机枪中最好的。

大多数机枪的闭锁方式都是通过枪机前端、后端偏转与机匣闭锁,即枪机偏转闭锁方式。而NSV重机枪则采用了独有的侧向偏移式闭锁方式。枪机设计迥然不同,枪机的前、后端不是左右偏转,而是整体平行移动闭锁。机框与枪机通过2个卡铁联结成平行四连杆闭锁机构。当机框在火药燃气作用下后退时,卡铁使枪机左右平行移动完成开锁动作。这种闭锁方式可以使机枪机体大大缩短。虽然枪机短而轻,但NSV的设计中增大了机框的质量,从而确保了射击时枪体的平衡。

NSV重机枪的活塞与活塞筒的设置与众不同。一般的导气式武器的设计是在机框前端设置活塞,在导气箍后侧设置活塞筒。而NSV则恰恰相反——在机框前端设置了活塞筒,导气箍后面设置活塞。活塞尾部装设调节器,可对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燃气量进行适当的调节。抛壳装置也有独到之处。NSV没有传统的抛壳挺,由抽壳钩将发射后的弹壳从枪膛拉出。枪机后坐时利用机匣上的杠杆,使弹壳从枪机前面向右滑动,以偏离下一发弹的轴线。枪机复进时,将下一发子弹推入膛中,复进到位后,枪机左偏闭锁,弹壳脱离枪机槽,被送入机匣右侧前方的抛壳管,排出枪外。由于机匣上无抛壳孔,因此具有火药燃气后泄少的优点。当该枪车载使用时,抛壳管排出的火药燃气易被导向车外,而且这种向机匣前方抛壳的方式,使弹壳落在车内而不易散乱。后来俄罗斯研制的无托式突击步枪的抛壳机构,大都采用了这种前抛壳的方式。

NSV重机枪的枪管前端装有喇叭式的膛口防跳器,这一装置还兼有消焰作用,以防止夜间发射时的火焰伤害射手的眼睛。该枪枪管的更换较为迅速,每射击1000发子弹就需要更换一次,更换枪管时只需拨动杠杆将机匣右侧的枪管锁拉出便可将其卸下。

六、法国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

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是由奥地利设计师冯·奥德科莱克设计的一款非常著名的重机枪,后来被售给法国。早在1897年,冯·奥德科莱克设计的机枪就开始装备法国军队,并被命名为“M1897哈奇开斯机枪”,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研发成功的导气式机枪。M1914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

成的。

改进后的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将射程从原来的2400米提高到了3500米,改进了枪架的操控机构,能够实现从水平到仰角90度的射击,而原来的枪架射角只能达到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