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小荷尖尖
7019500000010

第10章 家族超度——大化壮族超度亡灵的民族志研究罗彩娟(9)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陪葬场的形式、质料发生着变化,而未能改变的是这些事物的基本象征意义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这些纸祭品上,人们给它赋予了象征的意义。它们寄托着亲人对死者最殷切的哀思和祝愿,通过家族超度仪式把这些纸祭品焚烧给死者,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衣食无忧,过上和人间一样幸福的生活。同时也象征着家族这个集体给予死去的族人最深切的关怀,使在彼岸的死者不至于孤苦无依,受到冷落。从生者的角度来说,纸祭品又包含有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物质发展的欲望,因为在纸祭品中,有冰箱、小车等很多在当地人们现实生活中还没有的物品。这些高档用品也寄托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摇钱树

在超度仪式中必须有摇钱树,即是扎在一根长达5米的竹子一端由砂纸做成的“树叶”,然后把这棵“摇钱树”竖立在房屋前的一块空地上,每个死者都有一棵。摇钱树并不是无缘无故就有的,关于摇钱树的来历,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当地文献记载有这么一首叫《摇钱树故事歌》的歌谣。内容是这样:“相传很久以前,大化有个龙钱屯,住着一个名叫韦六和的单身穷后生。他没有田地,只有一间茅草屋,长年靠上山砍柴出卖为生。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一块石头上,想着自己的穷苦生活,含泪地唱起苦歌来:爹娘生我命儿薄,砍柴割草过生活;吃不饱来穿不暖,长年辛苦受奔波。哪日双手成翅膀,飞上天空几快活;六和苦难说不尽,为了解愁唱苦歌。他的歌刚唱完,忽然从密林中飞出一只金色的斑鸠,含来一颗刚发芽的摇钱树种子,放在他的面前,并向他点头唱道:给你一颗银树种,拿回后园入土种;施肥要用老虎屎,淋水一次十担余。夏天要扇七十七,冬天要给树穿衣;护理树苗五年余,树高结果挂满枝。年逢五月初一日,未时你就去摇树;献你一生心肠好,落地白银铺满地。五年过后,五月初一未时到来,韦六和在树下铺上渔网,手摇银树三下,白花花的银子雨点般落下来,发出闪闪银光。他发了家,并救助其他穷人,使龙钱屯的穷人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歌谣流传于大化、流水、六也等乡镇。

在歌谣中,摇钱树成为金钱的象征。有了摇钱树,韦六和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在故事中,韦六和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得到摇钱树后,自己发了家并救助了其他穷人。正是因为摇钱树能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富足,能使人的生活改善,所以后来人们就把摇钱树用在超度亡灵仪式中。仪式一开始就把它竖立在地上,在出殡之前(如果是葬后才做超度仪式的,则是在去死者坟前烧纸祭品之前),师公用手去拉下摇钱树,同时,道公念诵《摇钱树科》这本经书,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超度此亡灵,往生神仙界。上上皇皇,慈云布祥光。银烛辉煌光灿烂。神仙合会下九天。迓迎诸圣出云乡。超度此亡灵,往生神仙界。上上皇皇,顶上放毫光。照微九天辉斗极。神仙聚会降云房。迓迎众圣出芝房。超度此亡灵,往生神仙界。奉请东方震云大将军。钱旛宝塔,大放毫光,准吾太上老君,急如律令。”(钱旛就是摇钱树,而宝塔是用纸和竹子糊成的高耸入云的塔状的东西,这是为男性死者准备的,男性死者必须有宝塔。)而死者的孝女们(男的除外)争先恐后去撕扯“树叶”。固然,这些“树叶”就是财富的象征了,并把抢到的钱放到本家的亡灵的灵车里,随后才一起拿到死者的坟前烧给亡灵,使它在阴间有钱可用。如果说冰箱等纸祭品是生活用品等物质方面的东西,那么摇钱树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金钱了。在人们的观念中,阴间和阳间一样,也有商场,生活上的用品和其他衣物等都必须用钱来购买。抢“钱”的场面很热闹,因为哪家抢得越多就越好,抢得多了,那一家的亡灵在阴间更富有。但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那一家活着的人得到亡灵更多(也就是自己的祖先)的佑护,活着的人得到死者给予的福祉,得以过上平安的生活。在这里,摇钱树不只限于给死者带来好处,更重要的是给这些抢摇钱树的人们自己带来利益。就像在歌谣故事中,摇钱树除了使韦六和摆脱贫困,发家致富还使其他贫困的人远离饥饿,带来温饱。所以更重要的是这些摇钱树对生人有着幸福生活的含义,人们才会在丧葬礼仪中一直使用摇钱树。

二、丧服:家族超度中的身份表达

丧服在家族超度仪式中不仅仅是为了哀悼死者而穿,它还有另外的内涵。“世界许多民族丧葬仪式的内涵,基本上限制在悼念死者和抚慰亡灵这个范围之内。中国则不然,在家族主义支配之下,丧葬礼仪的内涵也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服务于家族至上价值观的行为,以丧服代表社会中的血缘网,就是最为明显的转化。”丧服成为生者和死者亲疏关系的表征,成为血缘网络的标记。

我国古代对丧服很有讲究,周代丧服有“五服”之制,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并且按亲属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来确定不同的服制和服丧时间。服丧时间自三个月到三年不等。布质有粗生麻布到细熟麻布五等。一般来说,丧服布质越粗糙,哀痛之情越深。从周代至清代,历代法律对五服之制皆有规定,内容大同小异。如今这种服丧制度已有很大的变化,丧服也有所简化,一般多为白色和黑色。“现今社会,服丧时多为头缠白布,腰束白布条,臂戴黑纱。戴黑纱,原系外国民俗,近代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逐渐流行。历代丧服多为白色,但三代至南朝皆有用黑色丧服的。周代,凡父母丧,孝子不得任官、应考、娶亲,要在家守孝三年,称守制。”这段话概述了中国丧服的变迁。

对于定皇屯来说,已没有这么复杂的丧服区别,但他们的丧服也有男女之别,与死者关系亲疏的区别。在他们的丧服中,死者的男性近亲,如死者的弟弟、儿子、孙子等,所穿的丧服是一件白色的长袍,腰系一条白腰带,同时背后腰带多出的两截分别打结,右边打两个结,左边打一个结。还在丧服外的肩膀处批上一条白色的披肩,披肩的布料和丧服的不同,它是蚊帐布做成的。戴披肩意思是这些孝子孝孙们可以挑起生活的重担了,可以肩负持家的责任了,死者放心地去吧,不要为子孙担忧。主孝男头上则戴一顶白帽子,其他孝男头扎一条白布。而女子的丧服又有所不同,这些孝女(包括死者的女儿和儿媳、孙媳)穿一件白色的上衣,有的是右衽,壮族传统服装的样式,这些往往是较年老的妇女穿,而年轻或中年妇女只是穿平时的白衬衣而已。此外,她们也在腰部的丧服外系一条白布腰带,但不打结。头上扎一条白布条。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跟随道公做法事,绕灵堂走时,作为死者未出嫁的女性晚辈及儿媳妇必须在身上披一件特制的白帐篷,即由一块长白布做成,在白布中间用一小截棍子绑住,一端再用三根小棍子把布扎成一个三角形,而这就是她们戴在头上的一端了。意思是自己还小的时候,父母把自己背大,现在父母离开人世了,作为女儿、儿媳的要背着父母上路,这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

以上是死者的孝子集团的丧服,而非孝子集团的,如邻居、远亲、同事、朋友等则只需在右手臂扎一条白布就可以了。这些在道事活动中不同的丧服向我们展示着他们与死者的关系,他们的性别。所以丧服具有表达身份的象征意义,成为有无血缘关系和族内血缘亲疏的符号。

三、道公和师公的角色

“道教分为不出家的正一派和出家为道士的全真派,前者亦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壮族的道教属于正一派,这符合壮人的环境及生活需求。”这种“俗家道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公了,他们并不是专职地从事道事活动,平时以农民的身份出现,也去干农活,只是当哪家有事需要他们去做的时候,他们才以道公的身份呈现。师公的来源是巫、佛、道相结合而形成的师教。“佛教、道教传入壮族地区,对壮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影响,壮族巫教吸收佛、道的成分,巫、佛、道相结合而形成师教,壮族人称为师公,师公自称‘梅山教派’。”关于师公和道公的区别及其来源有学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对师巫或师公影响最大的是稍后的‘梅山教派’和‘茅山教派’。这两个教派都集合于正一道之下,以行符为其共同特征,主要活动是符箓斋醮,降神趋鬼允许道士有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道观,清规戒律也不甚严格。”由于这种宗旨、教规和壮族巫教有较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壮族巫教将其接受过来为己所用。“梅山教派的驱邪赶魔仪式,着重跳神舞蹈,多弄枪弄斧表演,壮人称之为‘武教’;而茅山教派从事画符箓念经驱魔赶邪、祷福祷祝,与‘梅山教派’相对而言,人们称之为‘文教’。”如同当地一个师公所比喻的那样,他说:“道公相当于法院和检察院,师公是公安局、派出所,法院和检察院有命令下来,师公就得去执行,该杀的就杀,所以说,道公是文官,师公是武官。比如在这次道事活动中,有一个死者生前当过兵,杀过人,所以在他死后,必须请师公到田里去把他生前杀人的罪行赶走。之后,回到道场,道公把该亡灵引入棺材,再开道场,开道场后,师公才开光,原来不见光,开光后就可以见光了。开光后,给亡灵吃饭,等亡灵吃饱后,就去见道公三宝。”师公是“一个有师承、有教规、有组织、有经书,但无统一修行仪轨的半职业性小型宗教群体,……‘师’的师徒传承一般分为拜师、度戒和安台三个步骤。”一位师公说如果自己的家属中有人是道公或是师公的,不能给家人做师傅,如果自己的父亲是师公,自己要想成为师公,师傅要另外找一个与他的父亲是同行同辈的人,父亲是同行,但不能做儿子的师傅,平时可以教,教怎么做,但只是继承人而已。在他家就是这种情况,即他父亲也是师公。

其实道公和师公不仅为亡灵超度,他们还给小孩起名字。以前村民文化水平低,起名字的事也交给了道公;给老人做“补粮”仪式,说是做了该仪式后老人的身体就会强壮起来,健康少病;道公还主持给死者的祭祀仪式,特别是死者去世的前三年的每年鬼节仪式;此外,还看房屋、坟墓风水,找建房的好日子等等,道公和师公的活动范围几乎包括了人们从出生到去世所有的人生礼仪以及建房等重大事情。而且依据当地的风俗,在这些活动中,必须有道公,但师公却可有可无。他们要参加即相当于道公的助手,不能单独行事,而有些时候,道公可以带上师公也可以单独行事,也就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师公是道公的保镖,如果道公自己厉害,也可以不带保镖。”但是有的活动却规定师公不能参加,如鬼节只是道公的职责范围;有的活动又必须要师公跟随道公一起完成,如“大扫荡”,即驱赶家中的鬼神。下面举“补粮消灾”仪式和鬼节祭祀仪式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补粮消灾”仪式指的是道公通过该仪式给60岁以上体弱的老人增添力气和消除灾难,使老人能够健康长寿,过上幸福安详的晚年生活。在这一仪式中,老人的所有儿女、儿媳、女婿都来参加。同时他们还带上了一袋米,或者一袋谷子。道公来后,径直来到主人家的香火堂前,而主人早已在香火堂前的地上摆放了满满一桌的供品,有三只熟鸡、一只熟猪头、五杯酒等等并点燃了香火。道公就戴上他的帽子,坐在这些供品前开始他的工作。四周是一个76岁的老人(他是今晚的主角)和老人的儿女等亲人。道公一边翻看着他的书,一边唱着经文,还不时地敲打手中的器具。最关键的时刻来了,主人拿来一个坛,然后在道公的指挥下,老人的子女、儿媳、女婿等亲人轮流往坛里添加粮食。即每人用杯子从旁边的一袋谷子里舀三杯倒进坛里,之后用一只手抓三把谷子放进坛里,最后再用五个手指轻轻地捏住三小抓谷子放到坛子里面。当所有的亲人都做完这一仪式后,主人把余下的谷子全倒入坛里,随后,这些亲人们又纷纷往坛里塞钱,有10元、20元不等。之后,道公又吩咐子女们给老人(他们的父亲)洗脸,即轮流用毛巾象征性地给老人洗一把脸。洗了脸后,老人的大女儿捧着一碗米饭并拿着一个熟鸡腿当做筷子喂老人吃饭,喂了几口后,老人自己捧着饭碗,拿着鸡腿自己吃了起来。但吃的同时还围绕着祭桌转圈来回走动,直到把饭吃完。至此,子女们把那坛装有谷子和钱的坛子搬到老人的房间里,并把刚才老人已吃了一个鸡腿的那只鸡一同拿去,说是一定要让老人吃完它,但若当天吃不完,可以留到第二天再把它吃完。老人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必须从这个坛里取出米来煮吃,至于里面的钱可随时花掉。在房间里,道公带着老人来做相关仪式,随后,又到原来的地方。道公让老人站在一个竹子编成的小圆网状物上面,头戴一个“捞鱼网”。道公说这就是所谓的“天罗地网”。同时道公在老人身后左手端着一碗酒,拿着一只点燃的蜡烛,右手拿着一把小刀,口中念念有词,有时挥舞着手中的刀,有时他又喝一口酒并向空中喷洒,最后他把口中的酒喷向蜡烛,致使蜡烛熄灭,即完成了一个程序。最后一道程序是烧掉“天罗地网”,同时用一个小坛装刚才杀鸡留下的鸡毛、鸡头、鸡脚和翅膀,并在上面插上五根针(代表五个方向),做好这一切后,主人把坛口封好,并把这个坛子埋在有众多行人来往的地下任由别人踩在上面。至此,“补粮消灾”的仪式方告结束。人们相信,经过这一仪式,老人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以后才会少一些灾难和疾病。这也是仪式的最主要的目的,但同时它也显示了作为子女一辈对老人的孝顺,是年轻人对老人的一片孝心的表达。

在每年的鬼节,即农历七月初七,又是道公忙碌的日子。当地人们非常重视对死者的祭祀,尤其是对刚去世不久的亲人的祭祀。在当地,人死后前三年里,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都要请道公来给死者做鬼节活动,第一年请道公到家里来做这样的活动,为了祭祀死者;第二年家人自己做,道公就不来了;而第三年七月初七道公一定要来,而且做完仪式后烧掉那个已摆放在家里三年的纸做的灵位。

我有幸得以目睹了一次道公为刚死去一年的老奶奶做鬼节活动。七月初七一大早,道公就来到了这一家,这时家人已经把熟的鸭子、米饭、酒等供品摆放在死者灵位前的地上,等候道公做法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