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小荷尖尖
7019500000019

第19章 稻作发展看农民的经济意识变迁——以广西武鸣县陆斡镇二塘村八队为例(7)

二塘村八队目前总共有水田166亩,在集体化时期及集体化之前,水田全部种水稻。包产到户以后的头几年,情况仍然如此。到1980年代中后期,情况开始变化,一些靠近村庄的田被改成了鱼塘和菜地。一个主要原因是老鼠多,还有鸡、鸭去吃谷子,所以不想种稻谷,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村边有许多高高的竹子挡住这些田的阳光。所以这些田的收成不够好,平均亩产只有500斤,属低产田。另外,武鸣县的群众特别喜欢吃鱼生,即一种生鱼片。二塘村八队的群众也喜欢这一食品,所以不少人都自己养鱼。而青菜是每一户农民都必须种的,主要用于满足人的食用和喂猪,很少人拿去卖。近村的田改成鱼塘的约有3亩,作菜地的约有5亩。

199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和养猪数量都有所增长,需要更多青菜,水田改作菜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总共约有10亩,主要由近村的田改成。因为近村方便去摘菜,有的农民工作到天黑才回家,如果菜地太远,采摘菜就不方便。同时,有少数人将一些田用来种玉米,但玉米占的水田面积很少,一般全队总共在5亩左右。因为种玉米需要排灌条件好的田,而由于田埂修得不好,大多数田受到别的田水影响,不能自由排水。而且种玉米的目的是为了自家养猪用,所需数量也不是太多,所以玉米种植面积不大。

1999年,二塘村开始种植一种完全商品化的作物——辣椒。大约从1996年开始,八队的人看到邻近的下潘屯有人种辣椒,但是八队的人不会种。1999年,八队的一户人从他家在陆斡镇大浪村的亲戚那里得知了种辣椒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就和自己同族的人一起开始在八队种辣椒。八队的人原来很少吃辣椒,种辣椒完全是为了出卖赚钱,所以说它是一种完全商品化的作物。八队的人在自己种辣椒之后,才开始逐渐吃辣椒,他们的说法是,自己种的辣椒,一点都不吃怎么行。这似乎可理解为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一种经济意识体现。1999年八队用于种辣椒田的有3亩。

1999年之后,种辣椒的户数逐年增多,辣椒所占的水田面积也逐年增多。2003年,种辣椒的户数达到了42户,辣椒所占水田面积达到10多亩,有些家庭用旱地种辣椒,总面积约有50亩。由于辣椒经济效益高,有宣传说亩产值达3000元,即使降一半,也有1500元,辣椒亩产值比水稻高,八队的群众大多准备扩大辣椒种植面积,相对而言,水稻的面积将会受到进一步压缩。

但是,水稻面积绝不会无限递减。尽管由于多年来粮价太低,农民已经形成一种种粮不赚钱的意识。从现在农民的价值倾向来看,至少要保证种足自己的家庭用粮。在调查中,同意“水稻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种够家用”的占81%以上,不同意的只有5%,还有14%的人表示说不准。在家务农的农民都表示种粮是最基本的,因为要吃。对他们而言,作为一个务农的农民,如果还要去买米吃的话,是丢脸的事情。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就是糯谷的种植,每户每年都需要一些糯米做粽子和五色饭等,数量一般在80斤至120斤之间,有的家庭每年消费的糯米数量更少。但每家都自己种,而不是买来消费。每年为了种那一点点糯米,需要多种一种水稻品种,比较麻烦。而且,到集市上去买糯米,价钱也不比籼米贵多少。村民的这种行为完全是对传统的坚守,它是传统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的体现。同样,传统上以自我消费为首要目的的作物还有籼稻和青菜、玉米、花生等。农民种植这些作物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自己家庭的消费。即使是在今天,食物消费主要靠自己种植满足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农民的食物自给意识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和不断强化,绝不是短期内容易消除的。

另外,种辣椒需要排灌条件好的田。而且种辣椒所需的人工比较多,种辣椒还有市场风险。因此,农民不可能把所有的稻田都种上辣椒或别的完全商品化作物。农民觉得至少要种够确保家庭粮食消费的需要的水稻面积。

水稻是一种特殊的半商品化作物,它一直是中国南方农民最主要的作物。稻米首先被当作生存保障,用来满足农民自己的消费需要,其次还是国家要求的税收(以公粮的形式)和强制性收购(购粮)的产品,再次才是一种商品。新中国粮食商品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中国的经济市场化同步的过程。从农民行为看水稻的商品化历程,更可以反映出农民的经济意识从自给自足向市场导向转变的过程特点。如果不将强制性征购的购粮和“余粮”算作商品粮的话,毫无疑问,传统农民,甚至1980年代初的农民的粮食生产都很少商品化。农民真正出卖商品粮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确实有了多余的粮食之后。但在水田面积有限的地方,农民种水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为了出卖。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种水稻以自家用为主要目的的占56%,认为自家用和出卖两个目的同样重要的占44%,没有人表示种水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卖。在实际的稻谷用途中,出卖的数量比自家用的数量多的占7%,自家用得较多的占65%,自家用的数量与卖的数量差不多的占28%。

2003年下半年起,中国的粮食价格开始上涨,到2004年3月,上涨趋势仍然没有停止。2004年3月大米的价格比2003年8月之前的大米价格上涨了约80%。受到这一价格刺激,有的农民表示将会多种一些水稻。相关问卷调查显示,67%的农民表示会多种水稻,33%的表示不会多种。但由于水田面积有限,估计增加的水稻不会多。这一调查的意义在于,农民水稻种植同样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稻米也有商品性的一面。

三、水稻品种:不变的大糯,变化的籼稻

包产到户以来,二塘村八队种植的籼稻品种,经过了传统品种为主——杂优品种为主——传统品种为主的转变,而糯谷品种一直是种武鸣大糯,品种和种植面积都没有明显变化。

武鸣大糯是武鸣县的一个糯稻品种。1998年版的《武鸣县志》记载:“武鸣大糯,种植有100多年,过去仅作中造品种,1956年改作晚造品种,1958年剑江乡那落屯种植,亩产243公斤。迟熟、高杆、耐肥、耐寒、不易落粒、米粒大、油色好、米饭香软。70年代后期因高杆低产被淘汰。”剑江乡即现在的二塘村一带,范围包括二塘村全部和一些邻近村屯。事实上这一品种一直在种,并没有被淘汰,只是种植面积减少了。

现在二塘村八队仍然几乎家家每年种植大糯。大糯(或任何糯米)通常不是用来煮饭吃的,而是被赋予文化意义的稻米品种,糯米的特殊消费方式,可称为糯米文化。

糯米的消费,主要是包粽子、做五色饭。二塘村八队的村民在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包粽子。每户一般一次包十多二十斤米,两次总共大约需要三四十斤糯米。在三月祭祖时要用糯米做成五色饭,每户要做几斤米。七月十四要做糯米馍,每户也做几斤米到十几斤米。另外,家庭在建房时,要蒸糯米饭送给亲戚。所有这些消费糯米方式,都是传统上形成的,具有特定文化意义,农民会自觉地遵从。这种文化消费需要使农民形成了种糯稻的生产意识,尽管种得少,但不能没有。

糯米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传统影响经济意识的例子。由于一些文化仪式性的消费需要,促使人们在进行这种消费时,目的是为了完成文化仪式,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整个文化性消费的过程,包括消费资源获得的过程,其经济效益的一面考虑得很少。

二塘村八队每年种植大糯的面积,约在12亩至14亩之间,亩产量约450斤。这种情况是相当稳定的,它的稳定是与糯米文化传统相对应的,现在看来,这一文化传统还没有要改变的迹象。所以,农民在不远的将来仍将继续种他们的大糯,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会继续保持下去。

壮族人的主要粮食是籼稻,这一点决定了他们种植的水稻绝大部分是籼稻。在1983年刚包产到户时,尽管政府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但杂交稻的种子要买,而且要几元钱一斤,农民种杂交稻的面积很小。到1980年代后期,由于杂交水稻品种比较高产,煮饭又比较好吃,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才多起来,并超过了传统常规品种。除糯米外,杂交稻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70%,常规稻约占30%~40%。以早造的亩产量计算,常规稻品种约为800斤,而杂交稻品种达1100斤。这种情况持续到1998年。

从1998年起,情况有了新的转变,常规稻的种植逐渐增多而杂交稻的种植则呈减少趋势。到2003年,以二塘村八队为例,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面积40%,常规稻占60%。而据二塘村委主任对整个二塘村情况的估计,杂交稻只占20%,80%是常规稻。

目前,常规稻品种有两种是最主要的,一种叫特青,是1987年被引进到武鸣县的,亩产早造可达850多斤,晚造有650多斤。另一种名为珍桂矮,不知何时引进,亩产比特青略少,相差只大约100斤,珍桂矮的成熟期比特青要早一周左右。另外,2003年,县里推广种植优质香米,二塘村种植的有丰华粘,当地人称为细米,但八队很少人种植,面积也很小。杂交稻品种主要是汕优,以汕优××号为名,当地人统一称为汕优。近年种的汕优品种叫做汕优桂99,其在产量上早造亩产达到1100斤,晚造也有900斤。

包产到户后的水稻品种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当地人的解释,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消费习惯上,二塘村以至整个武鸣县居住在农村的壮族群众,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早晨起床后煮一大锅粥,大多数家庭往米粥里加上玉米粉,煮成玉米粥,早餐和午餐都是吃玉米粥。晚上煮饭。一般人在晚餐先吃一碗粥,然后才吃饭。煮粥好吃的米,煮饭却不好吃,而用煮饭好吃的米煮的粥又不好吃。因此,家里要同时备有两种米,常规稻的米用来煮粥,杂交稻的米用来煮饭。这样的安排煮成的食物口味很好。目前,煮粥以特青为好,珍桂矮次之;煮饭大都用汕优。细米也是煮饭好的品种,但其市场价值比特青要高出30%左右,农民基本上都将其卖掉。粥的消费量比饭要高,不仅早、中餐吃,晚餐也吃,什么时候饿了都吃。粥在壮族农民家中被用来代替茶水,绝大多数家庭都不烧开水和茶,渴了就喝粥。平时招呼客人也是叫“吃碗粥吧”。因此,每天煮粥的米与煮饭的米的比例为2∶1。一年四季,天天如此,有的家庭年三十晚上也少不了玉米粥,乃至用粥祭祖。

正如前面提到的,自己家的粮食消费全部来源于自家的种植,所以,消费需要决定了杂交稻与常规稻的同时存在。

第二,粮食市场化的影响。1998年之前,二塘村没有人收购粮食。农民吃不完的稻米,只能卖给陆斡镇粮所,但从二塘村八队到陆斡街有18公里,路途遥远,卖粮食很麻烦;另外,粮所的收购价比市场价低得多,所以农民只是在急需要钱时才去粮所卖些稻谷。另外在过去化肥供应不足时,每年都要卖几百斤稻谷给粮所,以买到平价供应的化肥。再一个途径是拿米到二塘街卖,但二塘街的居民大多数也是同时务农的居民,很少人买米吃。这一市场容量太小。因此这一时期农民的余粮主要用于喂猪、鸡和鸭。

1998年开始,二塘村的一些粮食加工点开始收购粮食,主要是收购米,然后卖给做米粉的老板。由于杂交稻的米米粒碎,做出的米粉比较烂,质量不够好,收购点一般不收杂交稻,有时即使收出价也很低。在2003年上半年,特青的晚稻收购价是米0.86元/斤,不收早稻,珍桂矮早晚稻都收,价格也一样,每斤米0.77元,不收购汕优。2003年下半年,全国粮食市场突然热起来。原因是2003年6月1日开始,国家在安徽和吉林两省开始正式实施粮食补贴改革试点,全面放开粮食购销活动。粮食产量连年减少,需求量增加是另一个主要原因,据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为8671亿吨,而消费量为9760亿吨,供不应求,导致粮食涨价。众多粮食流通的中间商为抢购粮食开始提价收购,提价信号被放大,A地涨价后B地也跟着涨,接着到C地,A地看到到处都涨了,原有的价格没有竞争力,就再次上涨……全国性的粮价上涨影响到广西。二塘村粮价的上涨初期主要在10月和11月这两个月。南宁市的粮站在报上登广告,大量收购粮食。二塘村的粮食加工点也受到粮食市场影响,提价收购粮食,原来不收的杂交稻这时也收购了,因为在城市用作口粮时杂交稻米比较好吃,也比较好卖,价钱较高。2003年11月底,二塘村稻谷的收购价格是:汕优0.65元/斤,特青0.65元/斤,珍桂矮0.63元/斤。2004年3月,市场上的米收购价涨到了1.3~1.5元/斤,受到价格刺激,二塘村八队的部分农民表示会多种水稻。

粮价开始上涨期间,村民们互相传递着价格信号,经常谈到“特青××(价格)一斤,珍桂矮××一斤,汕优××一斤”。但值得注意的是,村民们并没有计划要对下一年(2004)的水稻种植作品种上的调整。他们想的是多种些辣椒,尤其是价格更高的辣椒品种。水稻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主要还是作为一种基本生存资源,而不是用来盈利的商品。每年出卖粮食,不过是对吃不完的粮食的一种处理。可以这么理解,水稻本来不是商品,农民过去种水稻的目的是为了家庭需要和完成国家收购任务的需要。卖粮只是农民处理剩余粮食的一种手段,但这一手段受到市场的影响,需求是由市场决定的,农民要想顺利卖粮,就不得不供应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农民的粮食生产,被部分地、强制性地卷入到市场化之中。常规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是农民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它表明农民具有初步的市场意识。

常规稻的出米率要比汕优高,特青的出米率达70%以上,100斤稻谷可得70多斤米,珍桂矮的出米率也差不多有70%。汕优的出米率只有55%。在管理上,汕优的稻秆太硬,不好整田,病虫害较多。据一位60多岁的老农说,汕优每造需打3次农药,常规稻只需打一次就行了。近年的汕优稻种不知是因为混种还是什么问题,使田里的水稻长势不一致,有的青有的黄。而常规稻品种的特性非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