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一则
——探望母校
我的心开始急促地跳动,我又出现在这条经过了整整四年熟悉的上学路上。走进校园的一瞬间,校园里所有能够引起我回忆的一切都使我触景生情,我想哭,然而校园里的孩子们却像当年的我一样快乐、无忧无虑,我只是哽咽了一下。在校园里转了一大圈,一个人默默地温故了几乎所有曾经到过的地方,乃至小小的角落: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教室、音乐教室、图书馆、礼堂、宿舍楼,教务处,特别是上课的教学楼,小时候看是那么大,现在就不觉得大了。所有的这一切,就像旧照片一样撞击着我的情感。遗憾的是壮观而气派的前操场,曾经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大门,大道两旁长着整齐的松树,挺拔地环抱着开阔的前操场,而现在已经面目皆非,正在大规模搞基建,后操场也搬了地方,连学校大门都从前操场搬到了后操场。
我边走边品味着当年快乐的时光,聆听着当年的欢声笑语,然而清晰的回忆在我心中引起了更多的是伤感,因为我真正最美好的时光是从这里开始的,也是在这里结束的。正是由于少年时代的生活中充满了希冀和憧憬,使我必然在伤感之余,认真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人生历程。
我和同代人一样,经历过崇拜的狂热和迷乱,后来又感到失落而觉悟,随着阅历的日趋丰富,我的思想认识也在逐渐提高。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时是盲目的,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从不甘于平庸,并且成绩显著,这使我越来越感到了自己内驱力的强烈而更加自信。我信奉辩证唯物主义,坚信人道主义是全人类的信仰。我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真正做到了一个存在主义者的基本人生态度——忠实于自己。
回到家后,回想起下午拨动心弦的一幕幕情景,我终于忍不住还是哭了,也许是因为美好的回忆令人触动,也许是因为艰苦的人生历程令人痛心,也许是因为反差极大的这两个原因相互碰撞而彼此增强的结果。
日记与写作
小学三年级那年,我向父亲要了一本粉红色硬面笔记本作为日记本,满以为自己的日记生涯从此拉开了序幕,没想到仅仅坚持了不到两周,短命的第一次日记生涯就告终了。
那年不到九岁,手捧漂亮的粉红色日记本,首先想到: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但是我没有自己的书桌,每天的作业都是在父亲的“一头沉”写字台上完成,因为平时写作业时间都是在父亲上班或开会时,而父亲晚上需要使用写字台时,我早已进入梦乡,父亲的房间一般人又不会进,所以父亲的房间我认为是日记本存放地点的首选。经过一番琢磨,发现写字台柜橱门口放着两个点心盒和一个糖盒(父亲经常“开夜车”,所以小柜里总要有零食备着作为父亲的夜宵),这几个食盒的后边就成了我第一本日记藏匿的地点。
过了十来天,母亲突然冲我发火,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受母亲训斥。原来母亲因为我在冷天睡觉时总踢开被子而又气又急,多次拧我的腿以示警告,为此我把对母亲暴力的不满写在日记本里,让母亲看到了。我意识到家里没有自己隐私的地方,而我认为写日记不写隐私就不叫日记,从此的26年中就再没有写过日记。
1986年我35岁那年,一个偶然的契机我读了不少书,与此同时我萌生了写作的愿望,而写作需要有大量的积淀,还要随时记下瞬间的灵感与思想的火花,因此我的日记生涯在26年后又第二次拉开了帷幕。日记中有评论、读后感以及活动记录及感想,但由于生活的变故,日记坚持了不到半年又停滞了。然而这段时间看的书以及写的日记使我的思想达到了一生中第一次飞跃的高度,也记录下了那时很多有价值的顿悟与灵感。
而今又是26年过去了,三年前我又开始动笔写作,不过我发现已经不需要日记本了,因为电脑将所有要记要写得都保存下来了,而且经过两年多的写作,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并不差,怕的不是忘记了过去,而是灵感的枯萎与干涸。
文学创作必须具备五条:一、高尚的思想境界;二、较强的记忆力;三、扎实的文字功底;四、丰富的想象力;五、热烈的创作激情。只要具备了这五个条件,写作就可以水到渠成,创作的生命力就可以无限延长,直到生命的终结。
尊严
一件小小的往事引起我思绪万千。
1959年秋天,按照时间的推断,估计正是因中苏两国关系破裂,在中国的大批苏联专家大举撤回苏联之际,父亲当时正在担任系主任,带着我和其他几个系里同事共六七个人,来到友谊宾馆苏联专家下榻的专家宾馆,参加一个与中方一起合作了几年的一对苏联专家夫妇举办的告别宴会。
当时我不到八岁,大家见了面互相热情地寒暄,然后在专家夫人精心准备好的一桌标准西餐桌上用餐。在就餐开始前,苏联专家郑重其事,分别送给父亲和研究室主任叔叔一个人一只小闹钟,很精致漂亮。开始拿回家很是珍贵,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现,质量还是不如父亲早年从英国带回的那个体积不大却很有分量的铜质闹钟质量好。饭后,大家坐在沙发上聊天,忽然一位阿姨提出要让我给大家唱首歌,我坐在父亲的身边,怎么也不肯唱,而且一句话也不说,叔叔阿姨几个人一再要求,大约持续了一两分钟,终于看我没有想唱的意思,只好扫兴地将话题转到工作上,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尴尬才就此结束。
第二年,电影《花儿朵朵》上映了,电影中带着红领巾的童声领唱神态是那样大方自信,歌声是那样清脆嘹亮:
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
万里东风浩浩荡荡;
你看那满山遍野处处春光,
满山遍野处处春光;
青山点头河水笑,
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
我在看这部电影时,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自惭形秽。自己一年前在友谊宾馆,连几个人的面前都不敢唱歌的拘谨、胆小,和那个在剧院里的大庭广众之下都敢唱歌的童声领唱相比,我开始产生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自卑感,而这唯一的一次自卑让我铭记到现在。
现在我已过了花甲之年,在回顾从前发生的很多事情时,能够从很公正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很多当时不很明白或者被自己错误理解的事情,这件唯一令我自卑了大半辈子的事情就是其中的一件。
我想起上幼儿园时的“六一”儿童节上,表演“铃鼓舞”那张大照片中,我因长的漂亮,老师把我安排在第一排,从照片上看,又大方又勇敢,没有丝毫的腼腆拘束;在友谊宾馆“事件”之前,我代表学校参加了海淀区的小学生文艺汇演,小话剧《狗、公鸡、狐狸》还得了一等奖,这些都说明我不是一个胆小、内向的小姑娘。认真回忆当时在友谊宾馆专家套房时的心理状态,还是因为那次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更没有做好表演之前的准备,担心歌词会不会记错,既然没有一首歌的歌词是有把握能从头到尾都背下来的,那我索性就不唱,否则唱到半截忘了下面的歌词,自然会当众出丑,为了不出丑才不肯唱,不像正式演出,事先都排练过多少遍,心里有把握自然就大方而勇敢了,细细回忆起来并不是胆小,而是没有把握的事情绝不干,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把当时的心理状态真正回忆清楚了以后,我就再也不为这件事自卑了,相反发现自己从小做事就很靠谱,无论是说话做事都是谨小慎微的。当我把留存在心中五十多年的这一自卑感彻底消除的同时,才终于发现了我这一辈子延续到花甲之年的自爱和自尊,其实是从不到八岁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而且是自己谨小慎微的天性导致的。
回顾这大半辈子的经历,我只有两次重大失误:第一次是在1973那次非正式的高考之前,听到负责人说分数只是个参考数据而不是根据时,要是能够果断地通过哥嫂在县里工作的有利条件,及时送厚礼,再加上全县第一的总分,上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我过于相信自己的分数那样高,根本不需要送礼,根本不了解社会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第二次是在中专师范毕业时没有给校长送礼,生怕别人说我不是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而是靠走后门留校,所以在校长向我明确暗示的情况下都没有给他送礼,结果即使因学习成绩和与大家关系都很好而全班满票被选为三好学生的情况下、在全校沸沸扬扬传开了我要留校的情况下都没有留校。
两次重大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送礼,真是一步没跟上,步步失误,贻误终生,不敢送礼还是由于过于谨小慎微,自爱自尊,也许正是人们所说的“书呆子气”。然而回想当年的那次高考,回想当年留校没有成功,即使从人生的仕途和事业上来讲是两次重大失误,但是我永远无法改变自己谨小慎微、敏感细腻的天性所决定的自爱和自尊的人格,尤其很难想象,在那个中国最黑暗的年代里,像我这样一个内心细腻敏感的人怎么可能会真正适应呢?要知道放弃尊严要具备忍受“胯下之辱”的勇气,要具备大刀阔斧背叛自己的魄力,我既没有放弃尊严的勇气,更没有监守自盗背叛自己的魄力,然而这一切在我身上形成的又是那样的早,太早了。
音律随想
我很早就听说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被称作“乐圣”,是全世界音乐的巅峰,所以看了两个版本的《贝多芬传》,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身世和经历有了较多的了解。其中一本《贝多芬传》中作者写道:“旋律是灵魂,节奏是骨骼,和声是肌肉。”这句话使我对音乐的理解,有了一个更明确的观点:旋律是一个音乐最重要的元素,没有好的旋律,音乐就不可能成功。正是带着这个基本观点,我开始学着欣赏音乐。
回到北京后,在白家祉教授和欧阳小华教授的影响下,我了解了很多交响音乐的精华,获得了很多欣赏音乐的方法,比如怎样欣赏乐队指挥;不同的交响乐队或演奏家在演奏同一首作品时不同的速度所得到的不同效果;哪些演奏家、交响乐队或指挥是一流的,为什么是一流的等等。我不否认乐队的水平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还是更看重作品本身的内涵。经过多年的欣赏,对我最有魅力的三个作曲家给我带来的震撼最大:德国作曲家巴赫是理性音乐最突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是古典音乐时代的最强音;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是感性音乐的最突出代表,他的大量作品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代表;贝多芬是把感性和理性音乐有机结合的最大成功,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这种有机的结合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是名副其实的“乐圣”。
欣赏音乐的能力受性格因素的影响很大,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把交响乐视为天书,而有的人很年轻时就会无师自通迷上音乐,但是人的阅历丰富和经历坎坷对真正理解音乐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1975年,“文革”还没有结束,我在姐姐家里第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唱片,被封闭了将尽快十年了,这十年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和漫长。美好的音乐勾起了我对美好童年时代的怀念,我当时真想哭,可是我并不伤心,其实准确地说是被感动得想哭,这是被《田园》美好的意境拨动着心弦,被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包容而混为一体的感动。
1976年底,我在大哥家的收音机里听到了一部外国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当时我正在经受着感情的磨难,感情忧郁到了一生真正的低谷。优美、细腻、柔和的小提琴声让我心碎,随着音乐的涓涓流淌,眼泪像小溪一样从眼睛里夺眶而出,我受不了了,只好关上了收音机。
自从回北京后,更有机会到白伯伯家请教。他的专业不是音乐,但是他不但是解放前公费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而且英语的水平了不得,对音乐的熟悉和理解更是如数家珍,尤其可贵的是,他总能非常热情、耐心地向我推荐他最喜欢的作曲家和乐章,并且非常慷慨地借给我转录,可以说他是我在交响音乐方面真正的启蒙老师。后来成了我的忘年交的欧阳小华阿姨,就是白伯伯带我引见的,小华阿姨也是个同样热心的人,她也给我讲她最喜欢的作曲家和乐章。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她对我说,当年音乐学院毕业时,班里的毕业生只有她和另一个同学被指定举办了个人钢琴演奏音乐会,她的演奏曲目是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然而她觉得很遗憾,因为她认为肖邦的钢琴独奏曲才是真正气势磅礴,完美得就像一个交响乐曲,而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单调得倒是像钢琴独奏曲,说着,她就打开钢琴盖,给我弹奏了肖邦的《幻想即兴曲》。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开始是到处借原版录音带转录,并且将原版带上的封面复印后上色,虽然一看就是假的,但是毕竟是原版第二代,所以格外小心珍藏。后来有了光盘,就开始到处买光盘,有的是书市上买的,有的是在音像店里买的,最后为了听起来方便,索性就把非常精华的favorite都输进了电脑,随时移动和点击鼠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挑选和改变音乐内容,尽管效果不如音响播放的音乐好,但是太方便了,还可以边看书边欣赏许多第二乐章的慢板,这对缓解阅读的疲劳很有作用。
1983年底,我买了第一台收录机,一天打开收录机,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交响乐,听了一会儿,我觉得曾经听过一次录音带,就告诉父亲,这可能是贝多芬第三交响乐《英雄》的第二乐章。音乐结束时,播音员说:“刚才播放的是贝多芬英雄交响乐的第二乐章。”父亲幽默地说:“咱们家出了贝多芬了!”这倒也不至于就是贝多芬,只是又一次发现自己的音乐记忆还是很准的,只听过一遍就记住了。
鲁迅曾说过:“人类的喜怒哀乐本不相通。”这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我觉得人类对音乐的感受可是完全是相通的。
由于我的经历很坎坷,我不但用写诗给自己寻找力量来支撑自己,更能够给我带来力量和安慰的就是音乐。生活教会我听懂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音乐中我听懂了同命运抗争的力量,听懂了不屈不挠,听懂了再坚强的斗士也有温柔的一面。198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因歌喉嘹亮、人送外号“石”瓦罗蒂的博士生,食堂吃饭时聊起了交响乐,他也说最喜欢《命运》,尤其是在痛苦压抑时,最有感受并能从中得到力量。原来他刚生下来不久父亲就因政治问题被关进了大牢,由大哥嫂一手养大,出身的卑微与强烈的上进心使他很早就体验了痛苦的滋味,“文革”结束后,他父亲回家来,他开门就问:“你找谁?”说到这里,他眼里满含着晶莹的眼泪。当然,也只有我们这些饱尝了人间的痛苦和艰辛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贝多芬的《命运》,我们的遭遇虽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然而对音乐的理解却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