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刈麦集
7019600000022

第22章 断想(2)

我很喜欢巴赫的音乐,尤其在头绪复杂、心绪烦乱时,一听到巴赫的音乐,一下子心就不烦了,就像他的理性音乐一样,感情的波动就被平息得风平浪静了,不过也不能一个劲儿地听,好像听多了人的感情都要麻木不仁了。无独有偶,我有个插队同学可是真正的音乐发烧友,家里有一间屋子专门用来存放光盘、设备,还有欣赏音乐的各种设施。一次他用车接我参加同学聚会,在路上顺手播放了巴赫的音乐。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音乐很有特点,一听就知道是巴赫,我还以为他是巴赫的粉丝,他说那倒不是,开车时经常碰上堵车,心里老容易起急,开车时听巴赫,最能缓解着急的情绪。他的感觉和我一样,巴赫的音乐就像是情绪缓释剂。

不管是什么样的心境——愤懑、忧伤、平静、高兴——最让我百听不厌,而且可以一遍遍地认真欣赏、反复咀嚼的音乐,就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其他三个是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门德尔松)。大约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刚刚有了光盘,我在家门口的书店买书时,第一次看到了光盘,货不多,但都是进口原版。我让售货员给我拿了几张我比较感兴趣的光盘挑一下,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一下就映入我的眼帘,果断地买了下来。当听到第二首小提琴协奏曲时,那娓娓道来、抒情而不失激情、旋律极有魅力的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么多年来我不知听了多少遍,只要有一段时间不听了,总要温习一遍,但下次还能听出其中更新的韵味。后来从白伯伯那里才知道了这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并且在中国当代杰出的哲学研究者之一赵鑫珊的著作中也着重作为一篇文章,专门讲述和赞美了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可见人类对音乐的感受真的都是相通的。

有时候看书疲劳了或者其他原因,想找点儿音乐调节一下气氛,我的首选就是斯特劳斯的《蝙蝠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这两支曲子都不长,而且共同之处就是以多变的节奏型和欢快巧妙的旋律,营造了轻松的气氛,带给人愉快的享受,每次听到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愉快,又很有美感,其实要我看,就是交响乐中的轻音乐,和一般的轻音乐不同的是音乐里充满了韵律,或者说有恰到好处的激情。

我很喜欢在看书时听音乐,经常播放的乐章有莫扎特钢琴协奏曲No.21的第二乐章、罗姆斯基《天方夜谭》的第二乐章、贝多芬钢琴协奏曲No.5《皇帝》的第二乐章、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No.2的第一、二乐章……越是对这些音乐熟悉,就越能够起到调节单调和枯燥的环境气氛的作用。

我也曾经在几年前,一个人在网上买了一张480元的音乐票,在一月份最冷的寒冬腊月,乘公交车到国家大剧院听英国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贝多芬专场音乐会,现场听音乐的感觉是别样的,是最能领悟音乐的魂魄的,也是最震撼人心的。尽管由于返回时,在车站等的时间太长,到家第二天就发烧了,我心甘情愿,下回还是义无反顾。

小华阿姨曾经对我说过:“我这辈子能有这么多美好的音乐供我欣赏,就不算我百来人世一趟。”

我的感受是:欣赏音乐既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熟悉音乐也是在掌握一门特殊的语言,更是在搭建一座看不见的音律桥梁,将这冷漠世界两端的陌生人彼此沟通,从此不再陌生,四海之内皆兄弟,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云赋

东方,海边,浩瀚的海平面上跳出了红彤彤的旭日;西边,山丘顶上的残阳留给大地最后的一缕金光,都是爱好艺术的摄影者全神贯注捕捉的最美好瞬间。然而,蓝天,白云,更赋予了成熟的探索者博大的胸怀和坚持的信念。

第一次被云的神奇所触动是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我一觉醒来,面对生活的艰难而不得不继续躺在床上认真思忖、判断和权衡。窗外,我看见在密集如林的高楼缝隙间,白云像骏马一般在蓝天中奔驰着,那样放荡不羁、自由自在,一时心中的压抑和烦恼荡然无存,两眼紧跟着白云,细细地注视着它形状的变化,并期待着后边的白云跟上来,以便前边的白云从视野中消失后,还可以继续从高楼的缝隙中间欣赏和观察这变幻莫测的白云。我发现白云是最能转移注意力而排解忧愁和烦恼的事物,无意之中结识了这个最忠实的朋友。从此,几乎只要是碰到晴天,我总是要不厌其烦地抬头看看老朋友在不在,只要它在,我就会从心里产生一种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的豪迈情怀,因而心情舒畅、信心十足。

近十几年来,北京的天空中越来越充满了阴霾,除了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偶尔见到几天白云飘浮的蓝天以外,几乎一年四季天不蓝了,云不白了,雾气蒙蒙,昏昏沉沉,我为老朋友的消失而感到失落、惆怅。然而在丽江,湛蓝的天空中美妙绝伦的白云,使我产生了与老友重逢时的激情。我不会放过这宝贵的几天,所以每天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天上的老朋友,来到每个景点,也要看看天上的老朋友新换的时装,因为丽江天空里的白云就像爱美的年轻姑娘,一天换一身衣裳,没有一天是重样的:昨天像朵朵白牡丹盛开在蓝天的连衣裙,与水中白云的倒影竞相媲美,今天又像穿上了抽象艺术时装,天上只有简单的几笔画,明天天空中仅仅飘浮着淡淡的两丝云,就像淡妆出场的女演员含情脉脉。丽江的蓝天就是我老朋友的家乡,来到丽江就像见到了思念多年的老朋友,在她的故乡相聚了。

海上的云也是千变万化的,在南戴河看海时,上午还在感叹纹理清晰、方向各异、层次复杂的天空中,好似有人设计好了云层的巧妙布局,下午就阴云滚滚,密集低沉。最神奇的是大海的颜色随着云天颜色的变化,由深蓝色也变成了青灰色,云和海好像一对休戚与共的俦侣,默契让他们遥相呼应。这等奇观也只能在海边长时间观赏才会目睹到。

在南戴河的一天我感冒了,我向一个饭馆的厨师借了一辆自行车,按他所指的路线,到附近的卫生所买感冒药。骑在大道上,微风吹拂着路边的麦田,无比心旷神怡。一大片稍纵即逝的云影掠过,麦田上投下一团阴影之后,太阳瞬间又露出头来,阳光重新回到了起伏的麦浪上,好像是在给我解闷儿,此刻无论谁独自徜徉在这片麦田间,都不会感到寂寞。

云也有愠怒的时候,但脾气越大,发作的时间就越短。一天上午我去商店采购,刚才进商店时仅仅是阴天,买完东西一出来,云层就几乎压到了人们的头顶上,天色暗得就像黄昏时分,不但路旁的公寓楼里都开了灯,居然路灯也亮了起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我怕被雨浇上,急急忙忙往家赶,一进楼门,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但是短短的一阵暴雨过后,太阳又从怒色消失的云层后边隐隐地露出了半个笑脸,彩虹也架在了还未完全退去的云朵上方,在斜阳和彩虹的映衬下,雨后的云显得更加苍美。

在大连参观气象站时,亲眼目睹了用来降雨的炮和弹,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人工降雨的设备。这才知道北京的国庆节如果头一天阴云密布,就要人工降雨,将天上的阴云提前一天变成雨水降下,好保证国庆节那天正常的检阅和游行的天气,所以从我记事以来所有的国庆节都是晴天。云就像人的命运,变幻莫测,但是并不是不能控制的。

人生不能听天由命,人生的命运都把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和决心驾驭自己的命运。人的命运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来的,正像作家冯骥才所说的:“你不去选择命运,命运才选择了你。”虽然厄运的阴云经常让人防不胜防、出其不意地光顾善良的人们,但是真正的幸运只青睐坚定不移寻找它的人们。只要勇于坚持,不懈努力,阴云就会悄悄蒸发或变成阵雨降到地面后渗入土壤,留在蓝天中的,仍然是那奔腾骏马般放荡不羁、自由自在、引起人们幻想与思索的悠悠白云。

女人心

“女人因善良而美丽”,“最毒莫过妇人心。”从这两句妇幼皆知中,人们不难看出,女人心是两个极端。

有个英语故事:一个青年人走进一家肉店打算买牛肉,店主给他称了一快小牛肉,店主问他:“够嫩吗?还行吧?”青年人若有所思地回答:“很tender(嫩),和我未婚妻的心一样tender(软)。”

柔软是女人的普遍特点,她们思考问题主要不是用大脑,而是用心。正是因为女人用柔软的心来思考问题,所以她们和男人的世界观、婚姻观、处世哲学等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一般的男人是很难理解的,能够理解女人心的也只有像孙中山、鲁迅、朱自清等这样“重量级”的男人才有能力懂得,从他们的言论和作品中就能了解到这些精英对女人心的理解。

世界上优秀的女性文学家人才济济,而优秀的女性政治家、女性科学家寥寥无几,这又是为什么呢?文学作品是要用心来体验大自然,体验生活,体验人生,而这正是女人的强项,没有一颗柔软的心,就不可能从无语的天籁之美、千年的百态人生、繁杂的社会现象中,参悟到生活的真谛。政治是要用大脑来决策政局,这又是男人的强项,所以有政治抱负的男人比比皆是,而女人是极少数的;科学也是要用大脑来研究的,尽管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是居里夫人,但是她的聪颖和坚持,只是极少数,而她之所以如此优秀,是因为她既具备了智慧的大脑,更有一颗柔软、对科学真诚的心,两种思维都具备了,所以她比男人、女人都杰出。

世界上女性英烈和男性英烈相比丝毫不逊色,而且只多不少,按道理说,女人软弱,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巾帼不让须眉,尤其在死亡和磨难面前不屈不挠呢?还是因为她们的心柔软,而所有真正柔软的心都是真诚的,由于她们对人格的真诚、对真理和正义的真诚、对祖国的真诚、对信仰的真诚,在屠刀和死亡面前,女人心的真诚被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肉体所能承受的能力。在我的记忆中,男性英雄确实大有人在,可男性叛徒实在是数不清,而女性叛徒不要说没有听说过,好像只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见到过唯一的一个女叛徒。

世界上最毒的也是女人心,中国的慈禧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咸丰皇帝在世时,终于了解了慈禧的狠毒,所以写下遗诏交给东太后(慈禧是西太后),就等于把大权交给了东太后,慈禧知道此事,不但不露声色,反而和东太后姐妹相称,有一天她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东太后留着咸丰皇帝的遗诏是对她的不信任,东太后被感动,交出了遗诏,慈禧找机会下药将东太后毒死;儿子同治夭折后,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她没有让咸丰皇帝的后代继位,而是找来自己的外甥登基,登基后的光绪在大婚后,才貌双全的珍妃对光绪影响很大,慈禧不容,将珍妃治罪投入井中;戊戌变法虽说不是光绪皇帝发起,但是大力支持者,六君子斩首午门后,将光绪关进了颐和园,并且在屋外垒砌了一堵高墙将光绪软禁,死前也没有出来,另有新说:慈禧在去世的头一天,用砷将光绪毒死,揭开了光绪死之谜。慈禧自己家里就有三个人死于其毒手,所以说“最毒莫过妇人心”。

柔软的女人心、狠毒的女人心,两个极端一旦遭遇将会发生怎样惨烈的悲剧呢?不言而喻。

钱这个东西

金钱是万恶之源。

埃及电影《走向深渊》,讲的是埃及的一个年轻姑娘来到美国留学,一开始认真学习,轻松愉快,和其他留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后被美方特工收买并严密控制,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窃取了很多机密并卖给美方,终被埃及当局发现,被骗回国后逮捕入狱,结束了美丽的人生。

美国电影《弗兰西斯》,讲的是美国好莱坞女影星因拒绝在镜头前作肉体交易而离开好莱坞,并到百老汇从艺,使好莱坞导演失去了一棵摇钱树,在经济上受到了重大损失,因此设计将她投入精神病院八年,一个电影巨星就这样在别人对金钱的贪婪中陨落了。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人生的毁灭,往往不是毁于自己的贪婪,就是毁于他人的贪婪。

金钱是无底的海。

果戈理的小说《肖像》,讲的是一个青年画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了笔意外之财,并发现给富人画肖像可以赚大钱,于是就用这笔钱开办了肖像画馆。许多年以后,在一个画展入口,当他看到门口的巨幅油画的署名是他的同学,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了,又想起了当年老师对他们不要被金钱迷失方向的教诲而恍然大悟,极度失落的打击使他当场晕倒,不久去世。

这部小说就是告诉人们,金钱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使人的才华埋没在对金钱的欲望中。

金钱是冷峻的山。

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讲的是一个青年因父亲破产后来到亲戚家,同欧也妮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他将母亲遗物——纯金镜框的母亲小肖像作为信物送给了她,她也将自己仅有的每年生日一个金币攒下的二十个金币送给他作为对他前程的支持。若干年后,当他得知她的庄园已经大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决定放弃富翁女儿的未婚妻,同欧也妮重归于好,欧也妮得知他已同未婚妻订婚,便选择了独身,并将金质镜框还给了他。

巴尔扎克的这部名著是在告诫人们,有很多人拜倒在金钱脚下,海誓山盟变成了泡影,随之替代的是冷峻的山,使曾经相知的人们之间形成了隔阂而变得从此陌生。

金钱是社会的财富。

正当的经营和赚钱本身就是在创造社会财富。美国的比尔·盖茨和不久前过世的乔布斯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赚得了金钱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他们同样和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道路上辛勤耕作的精英一样伟大。同样,在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不同岗位上,只要使用正当的手段赚钱的同时,都是在创造社会财富。然而重要的是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记住辨别一个重要的关系:到底人是金钱的主人还是金钱是人的主人。如果仅仅为了钱而活着,做了金钱的奴隶,甚至为了得到金钱不择手段,金钱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金钱得来容易花着难。

在花钱的问题上,有两个误区:一个是省小钱花大钱,这种思想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很大,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往往结果是:一分钱明白,一百块钱糊涂,花小钱时精打细算,花大钱时出手大方;另一个误区则是为己大手大脚,与人小里小气,正所谓挥霍者必吝啬。这两种误区都是很常见的,这样于人于己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