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刈麦集
7019600000023

第23章 断想(3)

我曾经认识了一个朋友,我开始发现她用钱非常抠,当时不知道这是误区,反而觉得这人很聪明,会攒钱,于是很快也模仿她抠起了钱,然而在以后的一两周后,从周围同事的反馈信息中,我发现抠的缺点失去了别人对自己曾经的好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我的敏感又帮助我恢复了理智,只用了一两周的时间就结束了抠的模仿。然而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悟性,没有能力从别人的反馈信息中发现“铁公鸡”一毛不拔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负面效应。我还有个老朋友,在她父亲“吃亏是福”的教诲下,她在很多场合出手大方,给大家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家都夸她聪明、够朋友。

我母亲有一个原则:克己厚人。就是自己花钱时一定要精打细算,对别人一定要大方。不知是否是外婆的教育影响,我舅舅也是这样的人。而我的观点有二:一是用小钱不要太认真,即活着自己不会太累,又不会培养自己抠的习惯而乱得罪人;二是在花大钱时一定要精打细算,省一笔大钱够你省小钱时花费多少倍的力气。

金钱买不来真正的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钱就会寸步难行,没有钱就会饥肠辘辘,正如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所说:住在茅草棚里的人,连填饱肚子的食粮都没有,他们拿什么来充当精神食粮。金钱的确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也决不是唯一的、最高的生活目标,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金钱买不来真正的幸福,因为人和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有思想。所以真正的幸福最终是靠思想而不是靠金钱决定的。

有这样一种人

人群中有一种被称为“官迷”的人,尽管这类人在人群中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估计也就只有5%,但是极让人反感,至少我就非常鄙视这种人。

有一个笑话:曾有一个“官迷”既热衷于开会又总希望领导找他谈话,别人知道他这个特点,一天有人告诉他领导找他开会,在四层一号房间,他满心欢喜得意洋洋地来到四层一号,一看是公共厕所,也许就因为这个笑话,“一号”就成了厕所代名词。

这类人的特点很突出:他们整天围着领导团团转,经常给领导“上贡”,还时不时给同事打小报告来换取领导的信任,领导爱听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把领导的任何话都捧为圣旨而违心地服从;不管是什么职务,只要有机会担任某项工作的负责人,他们总要尽力争取,可是单位里只要有出力气干活的时候,能躲就躲,如果单位里有了需要给病人捐钱的时候,能逃就逃。总结一句话就是:一不出钱,二不出力,三不凭良心,却削尖了脑袋蝇营狗苟。

有道是“人心自有一杆秤”、“得民心者得天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会自有公论,所以他们不懂得像这样争取仕途,虽然也会有一定效果,会当上个什么七品官,六品官,但是由于他们下作的特点必然要触犯众怒,而没有群众基础的“官迷”什么时候也上不到太高的位置,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即使挣扎着上到一定高度,早晚还会掉下来。

人生的事业、仕途,固然能够体现自身价值,但无论是搞事业还是奔仕途,做人是第一位的,只有首先做到了有良知、品行端正、身先士卒、无私无畏,才有资格争取领导地位,否则即使当了官,不是赃官,就是恃强凌弱的小人得志。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有决心做一番大事,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争取上层领导的信任,更要打好群众基础,这两条腿少了任何一条都是个不健全的“残疾人”,自然就无法担当重任,也只能有资格参加“残疾人”运动会了。

谈“空巢”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母亲十月怀胎将我们带到人间,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有道是“天下之道孝为首”,说的就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需要善待和敬重的就是父母,其他的人都要让位于父母而排列致第二、三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的不同,周围人需要亲近的先后顺序位置就不同,甚至颠倒了,这实质上就是忘恩负义,而且是典型的利己主义。

他们把配偶和自己的子女放在第一位。认为夫妻是最亲近的,他们感情上耳鬓厮磨,利益经济上休戚与共;子女是自己的希望,自己未来的一切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完全忘记了是谁给了他生命,给了他幸福的童年使他健康成长。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小家庭的利益,而把父母的生活、感情、所思所想抛在脑后,尤其是多子女的家庭,孩子一多,互相推托,结果父母身边一个孩子也没有,形成空巢。很多子女出国的时候父母还都健康,但是当父母重病缠身、或寡居、或年迈的时候,他们都会找出各种理由拒绝回国,如:孩子在国外比在国内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回来不好找工作等等,他们考虑自己的去留完全从个人和小家庭的利益出发,而没有把父母的存在考虑进去。有的子女互相之间商量谁回国照顾父母,结果是谁也不肯,好的是轮流回来照看父母,差的就把父母放在家里雇个保姆,或者花钱送进养老院。然而人们不妨站在老人的立场上考虑:他们满怀喜悦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每个孩子都是他们身上掉下来的肉,他们希望的是共享天伦,然而经过多年的抚养,他们得到的只是耄耋之年的孤独。

有一次在饭馆里遇到一位老同学,还没等我开口,见面第一句话她就说:“又要批判我了吧?”我不明白她指的是什么,一问她家里的情况才知道她心里有愧。她父亲得了肝癌,母亲得了帕金森斯症,她和弟弟两个人的家都在国外,只给父母请了一个保姆,平时偶尔回来看望一下。像她这样的情况现在比比皆是,这样的子女在父母重病的情况下不肯回国的大有人在,理由很多:回国找不到好工作,子女教育得不到保障……这正是所谓的“空巢”。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我听到很多人在父母去世后说,最大的后悔就是没有满足父母的某个要求;最大的遗憾就是在父母过世时没有在身边……为了不后悔,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力孝敬父母,而不是在父母过世之后无穷的后悔。

我这里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看看这个世上还是有真正做到孝道的子女。

一个老教授中年丧偶后,三个孩子中的两个姐姐也陆续结婚并出国定居了,小儿子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中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经过热恋结了婚,不想婚后妻子坚决提出要出国,小儿子不顾新婚燕尔,毅然决然地和他离了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家中无人照顾的老父亲。按照他的水平,出国深造对他来说驾轻就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出于孝道,决不能让孤寡老人独处,他牺牲了自己刻骨铭心的初恋,牺牲了自己出国深造的大好前程,这件事在人们中间已传为佳话。

我想,如果每个做子女的都能像这个小儿子一样,把父母放在小家庭利益(准确地说是个人利益)之上,我们这个国家的空巢现象就不会那么严重,自己也不会总是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实质上是个重利还是重义的问题,是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没有人替你买单》的利与弊

《没有人替你买单》讲的是美国的“AA制”能够培养独立和坚强,可实际上,大量社会现象表明,“AA制”能够培养独立和坚强,但同时也在人与人之间筑起了冰墙,所以“AA制”有利也有弊。

有一个26岁的美国朋友曾对我说,他父亲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作部门经理,他家的生活水平相当高,但是他父亲从他8岁起,就让他凌晨3点起床送报纸挣钱,还对他说:“你要穿新衣服吗?自己去挣,你要穿新鞋吗?自己去挣。”他父亲很少给他零花钱,都要他自己去挣钱,培养他的独立能力,这与《没有人替你买单》提倡的利用“AA制”来培养人是异曲同工,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欧美人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由于家庭中物质利益的独立性,造成了亲情的疏远。我父亲60多年前在英国留学时住在英国人家里,房东的儿子因妻子回娘家,就到父母家来吃饭,吃饭要交饭钱,抽烟要交烟钱,互相之间的关系比房客与房东之间的关系都冷漠。中国报纸也经常刊登,欧美国家老人因晚年无人赡养而自杀的比比皆是,因此,“AA制”在培养了了独立和坚强的同时,也助长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我的一个亲戚离婚后,孑然一身来到美国,一开始美国优越舒适的生活水平、比国内高很多倍的收入深深地吸引着她,不久又和一个美国人结为伉俪,然而人际关系的冷漠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她越住的时间长越感到孤独,她丈夫对此也很不理解:明明是两个人共同生活,怎么还会孤独。其实这就是欧美式简单而冷漠的人际关系给一个过了不惑之年的华人中年妇女带来的困惑,因为她早已适应了中国既复杂又温暖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既有两、三个人的组成的小家庭,又有40多人、90多人组成的大家庭。绝大多数父母从孩子呱呱落地,就百般呵护,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爱、精力和财力,而从小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了形式各异的关爱与呵护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长大以后都会对周围的亲友回馈情谊,所以,尽管中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既有尔虞我诈、恃强凌弱,更有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亲情和友情,这就是中国人际关系复杂的原因,所以在两、三个人一起吃饭时,很少“AA制”。在中国人看来,自顾自就太生分了,因为中国人比欧美人多了牵挂和仗义,这也是中国圣贤孔子的后人与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后人的差异。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固然简单,也能培养人的独立和坚强,但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也就荡然无存了。

自私与无私

在有些人看来,人人都自私,都是商人,更有甚者,还提出了“无奸不商”的观点。而在我看来,社会上的“商人”、“奸商”大有人在,这是一个事实,但是还是有好人,这些主张人人皆自私的人孤陋寡闻的原因,是他们所寄以生存的社会阶层的圈子局限了自己的视野。

首先,人分为“普通人”、“好人”、“高尚者”和“卑鄙者”四种人。

“普通人”不会去伤害任何人,也不会主动帮助任何人,但是在是非问题上是墙头草,没有是非观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没有什么人喜欢他们也没有什么人骂他们。这样的人据抽样统计,占人群的95%,而有一件事情还是他们大部分人都明白的,那就是都懂得自私是不体面的。

“好人”据抽样统计只占人群大约3%,从数字统计上看还是真不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中间。由于长期的自我修养,以及父母优良基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养成了凡事先为别人着想的好习惯,无条件地帮助人,而“好人”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无条件主动热情地帮助别人。

还有很多“高尚者”,他们不但平时助人为乐,到了生命攸关的危急时刻,或者大义凛然地牺牲幸福,为了社会、为了真理、为了他人,忍辱负重,或者在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甘为人梯。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新闻里听到这类的报道,据抽样统计,这样的人只占1%。

最坏的人就是“卑鄙者”,据抽样统计,这类人也只占1%。诗人北岛的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难道从这句名句中不就能品出一个道理:卑鄙尽管无处不在,但高尚正气与天地共存。

我个人认为“卑鄙者”之所以堕落为“卑鄙者”,主要有三个原因:一、自私的天性;二、孤陋寡闻,生活圈子太小;三、感受迟钝。

试问:如果人人都是自私的,那么“无私才能无畏”又怎么解释,怎么还是有那么多勇敢地舍己救人、坚持真理的人能存在呢?难道他们不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群中?如果人人都是自私的,那些无条件地帮助别人甚至奉献社会的人都是“精神病”或者“白痴”?要我看,这种“精神病”和“白痴”还是越多越好,我们的社会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社会就好比这24小时,既有光明也有黑暗。冬天的确黑夜较长,夏天的确白昼较长,但24小时不可能没有黑夜,也不可能没有白昼,同样,动荡年代与和平年代里,不管社会多黑暗,多光明,也不可能人人都坏,也不可能人人都好,地球上的24小时,即有不见天日的长夜,也有阳光明媚的艳阳高照。因此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都是错误的。

我很喜欢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身边的大将黄兴的名言:“无我时有我,有我时无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那世界大同的日子就为期不远了。

呼唤爱心

曾有人说:“没有经历过痛苦是一种耻辱。”这句话是把人生道路不坎坷的人说成是耻辱,不但太片面,而且隐含着对人们的嫉妒。曾有人说过:“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人,把直路走弯的人多看了几道风景。”

关于童年。

童年的幸福和痛苦,就像在人身上安置了炸弹,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随时随地都会引爆。如果一个人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就基本上奠定了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基础,即使生活道路很坎坷,不但能够在逆境中苦中作乐,而且即使绝望了,也能乐观的面对现实,从不消极,曾经的幸福永远能使人的心灵随时随地发热放光。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正常的幸福童年,反而在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和伤痕,就像炸弹一样,随时都会引爆。我接触过三个从小父母离异的人,单亲生活对成年人来说痛苦还是有限的,然而对子女来说是一生的痛。他们不是每当在提及儿时的父母离异时泪如泉涌,就是一辈子责怪父亲或母亲拆散了自己完整的家,有的居然在与父母吵架时就满腔怒火向单亲发泄。痛苦也好,怨言也罢,尽管天性都不坏,他们的心灵由于不正常的童年生活,从小内心就有一种得到双亲疼爱的渴望和绝望的痛苦挣扎,使得心灵往往是变形和扭曲的。由于非正常心理的成长过程,他们后来形成的性格不是咄咄逼人,就是多愁善感,或者孤僻。所以,建议感情不和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尽量想办法解决矛盾,努力沟通,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轻易离婚,即使无法调解,也尽量等到孩子长大些,能自立了,成熟了,再离婚,虽然可能自己重新建立家庭、重新寻找幸福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父母对孩子更有义务和责任,所有要离婚的父母都要懂得:单亲家庭的痛苦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病。

关于成年。

对于成年来说,学业和事业的顺利或坎坷,恋爱和婚姻的顺利或坎坷,只要正确对待,都不应该成为人生最彻底的变故。

马克思一生就很顺利,事业上有恩格斯的大力支持,又娶了一位非常赏识他才华的妻子燕妮,他并没有因此就碌碌无为,正因为他非常顺利,才不会在经济上、婚姻上浪费精力和时间,而是潜心工作,成为人类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