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7019800000006

第6章 亚洲考古发现(5)

从1278至1279年,宋元军队在海上先后进行了甲子门海战、十字门(今珠海横琴岛与澳门三岛间的狭窄海道)海战,最后对崖门海战、宋军被元军包围,2000多战船只逃脱800艘,其余全部覆没。南宋宰相陆秀夫背负幼帝在临海的奇石上跳海自尽,南宋王朝遂告灭亡。

1991年至1992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员曾先后三次在银洲湖进行水下调查。在第二次调査时使用旁侧声纳对奇石周围的海域进行寻找,确定了几个沉船点。第三次调查时,则在这些地点潜水取了一块船板测定,年代为距今700年左右,正与史书所载的宋元海战年代基本相符。

台风、暗礁等自然灾害曾使那些漂泊的商船沉睡海底,战争等人为因素又增添了无数水下遗迹。据专家估计,在中国沿海有不少于3000艘的古代沉船。然限于人手和财力,目前已着手挖掘的古船遗址尚不足沉船总数的百分之一。

中国领海疆域辽阔,5000年华夏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人类文明。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辉煌无比的古代文化艺术与外交活动,各种原因而消失在领海内的宝藏,简直让人无法评估作为中国人,我们期待着民族骄傲与自豪的历史记录早日浮出水面。

商纣王酒池肉林之谜

考古专家们在商代第一个都城--河南省偃师商城内发现规模庞大的石砌水池遗迹,证实商代帝王池苑确实存在。《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考古专家们在偃师商城内发现的“池”,经研究与史籍记载相近,是供商代帝王娱乐的池苑。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说,夏商帝王沉溺于宫室陂池,以前只1见于古代文献记载,而今在偃师商城内发现大型人造水池,不仅印证了古文献记载之确实,而且相当直观地揭示了商代早期帝王池苑的规模。该水池于1999年被发现,长约130米,宽约20米,现有深度为15米,四壁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池底内凹,水池两端各有一条水渠通往宫城外,与城外护城河相通。

学者们基本否定了水池主要是用来“提供水源”的说法。因为在偃师商城各1个宫殿建筑附近有多处水井,说明人们可就近汲取井水,更重要的是,在水池附近也有多口水井,使用年代与水池相同,井内出土了大量汲水用的陶器。水井与水池并列而存,可证明水池的主要用途不是提供生活用水。但大型水池的存在,无疑会提高附近地下水位,从而间接地起到了“提供水源”的效果,也可用来防火、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

在偃师商城大水池南岸,还发现了临水建筑的遗迹。杜金鹏说结合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商帝王拥有池苑的记载,偃师商城宫池内的大型水池,应是早商帝王池苑的主体部分。而早商池苑已有一定规模,不像是萌芽中的形态,在夏代应当有其更原始的形态。因此,中国古代帝王池苑的出现,最迟可推定在夏、商交替之际。”古代并不缺乏山川秀美、林木茂盛之地’为何还要人工造池筑景学者们认为,夏商时期,国与国之间矛盾冲突相当频繁,而国内利益集团之间,也是争斗不断,帝王们往往深居高墙水壕之中求安,失去了接触自然景观的机会,因此开始建造人工山水。

商代池苑的确认虽有赖于偃师商城的发掘,但是商代池苑的最初发现,却是在郑州商城。那里出土的两个水池遗址,曾一度被认为是“提供生活用水的蓄水,池”。偃师商城建于公元前1600年,于1983年被发现。遗址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50米,内有宫殿、庙宇、祭祀场所、青铜作坊、供水和排水系统等,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并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商代都城遗址。

春秋时期大型车马坑之谜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一处春秋时期墓葬的陪葬坑,坑内出土了大量车和马的残骸。该陪葬坑位于洛阳市二十七中附近市租赁公司住宅楼工地,分车坑和马坑,两坑相邻,面积均近50平方米。

车坑内,共清理出53个车轮残骸和大量的车饰及青铜器件,还发现五只陪葬狗残骸。文物工作者根据发掘出的车轮数量和坑内有盗洞、曾遭破坏的情况,推测坑内陪葬车的数量不少于27辆。

马坑内,共清理出56匹马的残骸。据文物专家介绍,车马坑是古代贵族大墓旁边埋葬车马的附葬坑,用车马陪葬的葬俗主要盛行于商周时期。洛阳以前的考古发掘中也有车马坑出土,但车和马常常在一个坑内,车坑和马坑分开的还比较少见,而且这两座车、马坑陪葬车、马数量之多,更是罕见,它为进一步研究春秋时:期的丧葬制度和车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业之谜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香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工业。有三个重要证据可以证明,香港的工业早在英国统治香港前就比较发达而且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研究发现,香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大量生产由石英和水晶制造成的装饰品,而且主要销往内地。比如考古专家在湖南南部的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里,发现了一套石英环,这套石英环与当时香港制造的一模一样。唐代时,香港几乎每个海湾都有烧石灰的窑,生产的石灰绝大部分销往内地。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几个规模较大的城市,沿海地压也有全国的造船中心,石灰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农业和造船业。

考古专家还在香港发现了明代中晚期至清代的青花瓷窑址。它主要出现在明代万历年间,并与当时政府开放海禁有关。香港生产的青花瓷主要销往南洋。这些考古发现也充分说明,香港自古以来就和内地的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山东省最完整的战国古墓群在新泰市一建筑工地施工时被挖掘出来,埋藏了2000多年的棺椁被打开后,经过专家鉴定,确定为战国贵族墓群。

墓群共有三座墓葬,呈“品”

字型分布,都距地表8米左右。

三座墓葬都是东西走向,1号古墓由于挖掘机破坏,文物已被挖出,共出土战国时期编钟、车马器、兵器等文物50余件。据初步统计,被发现并发掘的3座古墓,墓葬结构均为棺椁墓。据考古人员介绍,从这个墓群中出土完整和可修复的器物近300件,以戈、矛、剑等青铜兵器为主,还有少量的陶器、玉器、带有铭文的“车戈”以及墓主人熠熠生辉的玛瑙配饰等文物。

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发现3号墓保存相当完整,棺椁的整个结构清晰,没有盗墓者“造访”,这在山东省尚数首例。在棺椁的南侧,还有两具完整的殉人骨骼,两具骨骼并排着,一具头东脚西,一具头西脚东。另外,在2号墓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墓葬不在一个平面上,一个高,一个低,这在同类战国墓中是非常少见的,在棺椁的东侧,有戴着项饰的殉狗骨骼,专家断定为夫妇合葬。

这座墓群的发现不仅再次证明了古代墓葬的分布状况,同时为该地区的文物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众多精美随葬物品的出土,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埋葬制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重庆云阳县旧县坪遗址之谜

三峡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重庆云阳旧县坪遗址取得重要成果,已发掘出土文物千专家认为,这些文遗存不仅勾画出汉晋朐忍县城的端倪,而a填补了古巴国历史进程的一段旧县坪遗址位于云阳县,城西南15公里的双江镇,面积约100万苹方米,海拔高凌145~175米,在三峡文物保护规划中被列为A级发掘项目。

出土遗物最多的是与冶铸相关的铸范、模具、残炉等,同时出土大量的绳纹瓦、陶豆、罐等。铸范多是陶质,也有石质。出土的器型有刀、镞、锛、凿等。其中戈的造型为典型中原战国时代风格,而斧则为巴式的钺型斧。陶器中也见有楚式鼎、绳纹瓦、豆和川东地区常见的花沿罐共存的现象,反映出当时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学家在云阳李家坝发现“朐忍丞印”封泥之后,又在此遗址发现一件底部刻有“朐”字的陶钵和一件“口君”字样的封泥。专家认为,这些成果为下一步确认汉朐忍县城的位置、城市布局、建筑特征,进而研究遗址功能,复原遗址面貌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欲成仙之谜

中国考古学家在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附近发现了13只2200年前的青铜鹤,其中两只已证明为仙鹤。他们说,这可能是反映秦始皇有“升天梦想”的实物证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专家刘占成指出:“仙鹤脚下云状青铜踏板,与古代仙人伴鹤乘祥云升天的传说有关,它应该是体现秦始皇有死后升天思想的证据。”

鹤是中国人传统的吉祥鸟,象征着长寿,跟鹤有关的礼物至今仍受中国老人欢迎。史籍记载,首次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痴迷长生,曾为寻找不死药,派遣大批方士出海苦觅。这是中国首次出土单独青铜动物雕塑,出土如此大批量的青铜禽类十分罕见。刘占成说相比以前在秦始皇陵内出土的珍禽异兽坑里的动物遗骨,為青铜禽类更完整地体现了秦始皇陵的陪葬风俗。”

此次出土的两只青铜仙鹤中一只头直立回望,体长102米;另一只低头觅食喝水。其他禽类在踏板上或立或卧,姿态各异,由于其头部较小,已破裂人土中,考古人员正在进行进一步清理。此次发现的仙鹤坑距离秦陵中心3公里,是迄今发现的最远陪葬坑。据悉,秦陵所展示的文化现象比想像的要复杂得多,30年的考古工作还只是个开始。

秦皇陵地宫布局之谜

奉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査表明,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的布局之谜已经解开。

史记勘察

关于秦地宫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所《史记》记载:“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之。”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猶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砸山里,麵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信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信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

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信道。考古学家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发现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据专家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严寒的冬季,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工显。“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周小虎解释说。

宫墙坚固墓室未坍塌

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专家介绍说,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

超出人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地宫有道“防水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