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揭秘添加剂的真相
7020100000006

第6章 遭遇致胖物(1)

如果街头碰上一个痩痩的孩子,

你们肯定会觉得那是受了多大的虐待,

可惜没有。

我们都奔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了吗?

看起来似乎是这样。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天天嚷着要减肥?

是不是真的营养过剩?

还是一一另有一番天地。

被滥用的添加剂

距离公主的巢穴越来越近了,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邪恶公主的气味。小彭宇知道,这些是添加剂的味道,还有福尔马林、双氧水的味道。我们必须得让大家一想到福尔马林和双氧水就警惕起来,这片苦心希望各位理解啊。

我理解你。

坚持。坚持。只要消灭了公主,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好的。我到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一天。

风和日丽,我踏入了一家商店一一食品添加剂专营店。

说真的,在这座城市我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注意到这家卖添加剂的商店,所以当我走进去看到货架上满满的各种添加剂的时候,我的震惊……你懂的。

那里有成箱的巧克力,黑的、白的……还有巧克力色的。

废话,巧克力不是巧克力色是什么色?

除了成箱的巧克力,还有成箱的黄油。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小到大吃的最大的巧克力也就是两个巴掌那么大,可是这个巧克力超级大,和屁股一样大,我就有些惊讶了。

平时特别喜欢的蓝莓口味,在这里也遇见了最大号一一水桶那么大的蓝莓果酱,当然,这也是添加剂。

同样的,什么樱桃、黄桃、橘子、葡萄等都是成桶供应。

在里面还看见了许多其他添加剂,给面包里加的,给油条里加的,给肉馅里加的……只要我们吃什么它就能加什么。

现在油条里直接加洗衣粉了,谁还加添加剂啊?

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次进入添加剂商店的人来说,这可是开眼界了,当时还傻乎乎地问了老板一句话。

“啊?这些都是用来做吃的吗?”

“你吃的每样东西都是它们做的。”

我瞬间石化,对添加剂产生了恐惧感。

关于添加剂,我们都有所耳闻,各类相关报道也时常出来说事,好与不好我们可以本着一种客观的精神去对待。我们一起看看对于它的解释。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不过这里我得说一句,世界各国对于添加剂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上述定义只适用于我们的国度。

童话世界吗?

通常,食品添加剂强调三个特征。

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可是现在食品添加剂基本上都是主料了,真正原材料沦为鸡肋,变成了“配料”,这才是可悲的事。

我们前面讲过的防腐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一一关于食品,水是很深的。

再一起看看官方的说法,这添加剂有哪些优点。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第一,利于保存,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一一特别是水果、蔬菜的一一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第二,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第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均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现在市场上巳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产品,大多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正是这众多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第五,有利食品加工,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3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第六,满足其他特殊需要。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呵呵,听起来这添加剂简直就是食品工业的拯救者,怪不得他们说这是食品工业的灵魂,功劳巨大啊!

群众对于添加剂的认识可能有一些误区,实际上,就是盐也算是添加剂,所以不要见到“添加剂”这三个字就那么激动紧张。

有些东西本身对人体无害,可以提供能量让我们健康成长。嗯,姑且这么通俗地解释一下,这些就算作是食品原材料,如蔗糖等,就不能说它是添加剂。

在市场上常见的添加剂种类繁多,一一解释也不一定全面,不要看名字像是动植物就认为是动植物制品,可能那就是添加剂。比如我们常见的柠檬酸,这就是一种增味剂。还有很多着色剂一一也就是染色剂——它们的名字也很好听,比如“柠檬黄”、“樱桃红”、“苋菜红”,等等,听起来都是各种食品各种好看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色素,没什么好讲的。色素是用来着色用的,所以称作“着色剂”,除了这个,还有“护色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颜色持久不掉。

水真浑啊,门道真多!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或保护食品的色泽,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对食品进行着色外,有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发色剂,使食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讲到这里,我们再拿个例子出来,讲讲亚硝酸盐。有的人觉得熟悉,那是,你仔细看看火腿肠、卤肉之类的肉食品,它的配料上基本都会有这个东西。

为使肉制品呈鲜艳的红色,在加工过程中多添加硝酸盐(钠或钾)或亚硝酸盐。硝酸盐在细菌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亚硝酸。在常温下,也可分解产生亚硝基(NO),此时生成的亚硝基会很快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稳定的、鲜艳的、亮红色的亚硝化肌红蛋白,使肉保持稳定的鲜艳色。在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对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了解到亚硝酸盐是添加剂中急性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是一种剧毒药,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其次亚硝酸盐为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它的致癌性甚至引起了国际性的注意,因此各方面要求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在保证发色的情况下限制在最低水平。

这样一说还真可怕!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火腿肠之类的外包装上通常也还有这个东西——抗坏血酸钠。

抗坏血酸钠与亚硝酸盐有高度亲和力,从而几乎能完全抑制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所以在肉类腌制时添加适量的抗坏血酸,有可能防止生成致癌物质。

虽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但至今国内外仍在继续使用。其原因是亚硝酸盐对保持腌制肉制品的色、香、味有特殊作用,迄今未发现理想的替代物质。更重要的原因是亚硝酸盐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具抑制作用。

什么东西都是双刃剑,我们只能先去了解,再想对策。

添加剂中的酶制剂,说起来复杂了,简单讲,是一种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的东西,例如红曲酶,这些东西可能不是很常见,就不讲了。

继续讲,下面就是增味剂了,例如糖精。说出这个大家心里基本都有数了,就这么个概念,它重要的就是“有味”,有味儿就是增味剂。它是一种为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的物质——有的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

很多食品都添加谷氨酸钠,它就是增味剂。但我们强调一点,谷氨酸有低毒性,用量大的话会很麻烦。至于它们是什么味道,我不知道,不敢去尝,虽然吃一口毒不死,但是没那爱好。

还有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甜味剂,就是糖精一类的东西,也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其实所谓天然,也是经过人工提取,后期处理的。)天然甜味剂有一种我们大家都熟悉,就是木糖醇,现在大大小小的食品都喜欢标榜自己是木糖醇的,不含蔗糖,对身体无害,其实谁知道呢?记得早先看过报道,也有专家说木糖醇吃多了不好,会生成另外—种细菌什么的,那就说明不要动不动就拿个新东西出来忽悠群众说那多好多好,好坏还不一定呢。山梨糖醇我想大家也很熟悉,对于常吃零食的朋友们来说这个不陌生。

至于“甜蜜素”大家就更熟悉不过了,饮料、蛋糕、面包什么的,连肉制品里面都偶有看见,这也算是一种甜味剂。在美国是禁用于食品的。有人认为有害,有人认为无害,我们保持中立,还是糖精好,从发明到现在都没人抨击过。

剩下的就是阿斯巴甜了,在泡泡糖中常见。还有诸如甜叶菊甙之类的,不常见,也就不说了。除了某些东西“可能”有害,基本都还好。

讲了这么多,有的朋友可能认为,人工的就很差劲,天然的就很好,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我之前也是想那天然的多好啊,自然的总比人工的强。后来才明白,那可不一定。首先你觉得那是天然的,可是那也得经过人工处理啊,况且你根本不知道在处理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它的性状也许都发生变化了,而我们却无从知晓。根据专家的答复,很多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检测因为检测手段的落后都无法准确判断,有没有毒我们根本不知道。而且,就巳检测出的结果比较,天然食品添加剂并不比合成的毒性小。

就像前面我们说的一样,标榜自己不含防腐剂,不一定是好东西,现在要说的是,标榜自己是天然色素、天然添加剂的,也不一定是好东西。

添加剂的危害,还是那句老话,一点点可以,多了就不行。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吃着精美点心、快餐盒饭、香喷喷的热狗时,瞟一眼印刷精美的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你就会发现每种食品中都有添加剂成分。据了解,转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食盐、高果糖浆四种成分在加工食品中是最多见的,这几种成分危害着人体健康。

有些若过量也有危害,如: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芬兰白色素、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看看这些添加剂,有哪一个真的是完美的?没有,可是我们每天都在吃,而这些所谓的“食品工业的灵魂”给我们带来的却不仅仅是美味体验,也带给我们许多健康隐患,甚至是毒素。为了健康该怎么去做呢?要注意一些习惯的培养。买东西务必养成翻过来看配料表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请不要忘记,光线越强,影子也就越深。不要直奔便宜货一一便宜是有原因的,在价格战的背后,有食品加工业者在暗中活动。“为什么这种果干的颜色这么漂亮?”“为什么这种面包会这么便宜?”具备了“简单的怀疑精神”,在挑选加工食品的时候,真相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记住不要购买颜色过艳、味道过浓、口感异样的食品。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对于我们的健康自然就会有很多好处了。

饮料知多少?

穿越了弥漫添加剂味道的平原,小彭宇也终于能体会到公主的孤单了。因为长年被各种有毒物质侵袭,一路上所见都是草木凋敝、荒芜凄凉。越是靠近公主宅邸的所在越是荒凉,刚开始上路时候那是熙熙攘攘的大街,走到这边连客栈都很少见到了,看来这食品国被污染得太厉害了。

这是什么?生化危机?什么时候又冒出来一个食品国?你这个无厘头也太离谱了吧?很多观众朋友跟不上套路啊!

不单单是食品添加剂在挑战我们的健康,还有其他东西也在试探,如果我们的世界像童话中的食品国一样的话,那么现在它巳经是千疮百孔了。

你说每天要吃多少糖才合适?多少色素多少香精多少糖精才能满足我们的食欲?

炎炎夏日,走在路上时不时往两边的冰柜瞄几眼,那些带着碳酸气的饮料是多么解渴啊,真想立即来上一大瓶!还是冷静一下想想饮料的真面目吧,薄纱下面可能是狰狞的面孔。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出去,我说:“渴了,你喝点什么饮料?”

“你不是平时都告诉我不要多喝饮料的吗?我还是喝水吧!”

我笑笑,“你的健康意识比我还强。”

“不光是你说,网友也在说,现在给可乐起的外号叫‘杀精乐’,或者什么‘断子绝孙汤’,还有什么‘色素达’、‘三精水儿’……多了去了。”

听到这些,我突然觉得有趣了,原来关注饮料的人还是挺多的呀!可是再看看路上那些不明真相的小朋友们喝着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饮料,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总是被各种漂亮包装迷惑,被各种香甜口味吸引,很多大人不知道,所以也无从阻止,殊不知这些饮料喝多了可都没好处,对身体真的有益的还是凉开水。

好吧,我们拿几种熟悉的饮料开讲。

先讲碳酸饮料。

首先,我得说这个东西绝对不适合女孩子、中老年人、小孩,我的意思是你如果是身强体壮的猛男,喝点吧,最多就像网络上说的一样杀精一一实际上杀精只是一个玩笑,并不是真实的,大家不必害怕了。关于“碳酸的影响”什么的,你也可以忽略。

我有个堂弟,年纪很小,过年的时候见到他,满口的黑牙齿(说真的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在我的记忆中好像只有我国某地有人习惯涂黑牙齿,可是这小孩不是那地的啊!吓了我一跳,就问他妈妈那是怎么回事。

“他啊,就喜欢喝可乐,每天都要喝好多,有时候晚上喝了还不刷牙就睡觉,结果满嘴的黑牙齿,真难看!”

“喝可乐喝得?”

“是啊!得等换牙了,要不然这样黑下去谁见了都以为他怎么了,再不让他喝可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