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揭秘添加剂的真相
7020100000009

第9章 遭遇致胖物(4)

我想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大多数是,“嗯,不错,挺好吃的!”或者是,“孩子爱吃,我就带他去吃。”要么就是,“平时工作忙,吃快餐方便也快捷,味道虽然一般但是还过得去啦!”……这样的回答折射出的问题就是快餐巳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它巳经成了日常饮食的一部分,甚至还有很多人把快餐变成了正餐,一天三顿都要吃,那就真的不是个好消息了。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美国的纪录片,讲述关于食品方面的一些事情,其中说到快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问题。确实让我有些出乎意料,不过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我们所吃的汉堡中夹了一张肉饼,实际上你根本数不过来那是多少头牛或者猪的肉搅碎再混合而成一一听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其中一头牛有病呢?

美国有因为吃牛肉汉堡而致死的案例。

我们这个神奇的美食王国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例子,所以大家从来不紧张。

可是有没有看到满街的胖小子、胖丫头?那些把快餐汉堡、鸡翅拿在手里吃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

曾经的我也是喜欢快餐到爱不释手,可是自从我发现自己吃了快餐就长痘痘,体重还一直上升之后,就果断放弃了。

前面我们讲过激素养殖,这也许能说明点问题。

现在的鸡上市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几倍,难道都是基因改良的结果?我看不尽然,真正人工饲养又不加激素的鸡不多了,谁又能保证这些快餐中所使用的鸡肉是纯正绿色的?

在美国,因为垄断等缘故,许多农场主被迫按照市场要求去养殖小鸡,那些鸡从出生到死可能只见过一次阳光,平时就是一动不动吃食,还有等着被喷洒消毒剂等东西。它们一动不动不是因为黑暗,而是因为身体的过度发育和爪子的短小,使得它们无法成功行动,走两步就跌倒了。

当然我们的养鸡场还没有这么严重,每次广告中出现的鸡场画面,那些小鸡个个活蹦乱跳的,只只天然绿色……可是快餐行业不会给你用这些鸡的。

既然是量产化,追求的就是快,都用放养的……万一这条供应链断裂了,谁去负责?

某些快餐标榜自己“绝对不使用激素养殖的鸡肉”,我们姑且信之,还有一些问题谁来解释?比如,用来油炸食品的油。

你得承认它一天到晚不停地在煎炸着各种食品的事实。看过做饭的人们可能都知道,食用油煎炸过东西之后就会变色或者在里面留下渣滓,如果想再次使用,就得撇除渣滓,等到它黑糊糊的,也就不再使用了。

可是为什么没见快餐店换过几次油呢?

因为有滤油粉啊!

滤油粉是一种白色吸附性化学物,能够有效地在煎炸过程中撇去可能转变成有害残渣的食品碎屑,减缓烹饪油的变质,同时能够防止食品表层变黑,保持亮丽的外观,若用在食品加工中能起到助滤作用。

那在其他油炸食品中使用也是一样的功能喽!

这个东西也引发过争议,有人说它应该继续使用,但也有人说它没有好处,应当禁止。

可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了解到,它的使用只是“治标不治本”。滤油粉确实把食用油过滤得清亮透明,但本质上讲它并没有过滤掉那些在煎炸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那些对人体有害的丙烯酰胺等物质并没有被“滤掉”。

还有一些地方在快餐店用油中检测出超量的金属砷等成分,这就另当别论了。

撇去滤油粉不说,单是这样天天油炸,有些油质也会因高温而酸败变质,还会生成反式脂肪酸,以致影响身体健康。

别的我也许还怀疑,可是你说的这个油炸的问题我也想过,每天那么多东西下油锅了,那锅油都成万年油了。

再说说别的吧。

快餐店里提供的其他食品,非油炸的很少,薯条、鸡翅、鸡块、鸡排都是油炸的。它们提供的饮料,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含糖量丰富,致胖效果一流。冰激凌等甜品中又不仅是糖分了,还有丰富的氢化植物油和食品添加剂,口感特别“醇厚”。

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冲进快餐店点下一大堆薯条、鸡翅之类的食品,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开心,还要看到他们变得虚胖和与体形并不相称的抵抗力。

有的人说这是不是说洋快餐不好啊,现在的中式快餐那么多,是不是会好很多呢?

我觉得应该会很不一样吧!

不是这样的。

洋快餐中用的东西,很多中式快餐也用。饮料大同小异,大家都在供应,这是一个事实。况且现在很多洋快餐也大打中式牌,推出各种中式饭类产品一一你们总说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今天就给你们吃中式快餐,看你们怎么讲。

可是中式快餐中不也有大块大块的油炸肉类在里面?鸡翅什么的也不见少,炸肉串也大行其道。

有的快餐店摈弃汉堡、薯条等产品,专打饭类牌,看起来确实比洋快餐好了不少,也许我们是看见了新鲜的蔬菜,白白的米饭,可背后的故事呢?

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顿饭的口味都一样?永远是那样的甜味那样的咸味那样的辣味。”

其实快餐和家里面做的饭巳经不一样啦。

你喝的汤由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添加剂兑水而成,由工厂生产,这才是保证口味千年不变的原因。

那些菜品也是经过配方一一有没有防腐剂大家自己思量一一口味保证都是一样。

而这些东西正改变着大家对传统餐饮的理解……我们的味蕾上承载着太多的味精、鸡精,各种食品添加剂构成了我们的菜谱,这与传统食文化背道而驰了。

小彭宇在快餐店只吃了一口饭就敏感地觉察到这饭里有古怪,突然想起了上路时妈妈说过的话:“出门在外,病从口入,小心吃饭,认真打怪。”

什么时候妈妈也出来了?而且这句交代也太离谱了吧?不是应该说什么取得胜利、快点回家之类的吗?

权衡利弊,小彭宇决定只吃白米饭,放弃配菜,至少这样安全一些。

你还是吃了。唉,万一这样也不安全呢?这故事的主角也太没防范心理了吧?这样不中阴招才怪呢。

吃过了饭,小彭宇决定继续赶路,刚跨出快餐城的门就听见“咻”地一声,那城市整个消失了。

聊斋志异?海市蜃楼?

不知道这又是为何,幸亏这城市没向自己发难,能活着出来算是走运了。

这样想着,小彭宇又迈步向前了。

起云剂,疑云四起!

以往的历险中,小彭宇从来没有遇到过坏天气,太阳总是恰到好处地藏在树的后面,可是今天却有些不对劲。

原来天边突然飘过来一大团乌云,转眼间天雷滚滚,飞沙走石,伸手不见六指。

是五指好吗?你这是在哪里啊?奇幻世界?还六指,六指琴魔吗?

小彭宇心想不妙啊,这样一来是不是有BOSS要出场了?风云际会定有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一声炸雷并着一道闪电,小彭宇看见了面前的人物。居然是个小女孩!

“呔!何方妖孽,挡我去路,速速报上名来!”

“我乃常山屁孩儿。”

好“霸气”的BOSS,这名字我都惊呆了。

小彭宇狂喷鲜血,“好名字!你想作甚?!”

“把你口袋里的泡芙给我,我就放你过去!”

原来是一劫道儿的,还以为要过招呢,小彭宇心想着,掏出了前面氢化植物油城镇长送的泡芙,递给了那屁孩儿,“给你,拿去便是,莫要激动。”

屁孩儿一见泡芙,高兴得眉开眼笑,一口就囫囵吞下,连嚼都没嚼,当真有些王霸之气。

“嗨,我说这位小兄台,方才那片乌云可是你召唤而来?”

屁孩儿擦擦嘴边的渣滓,然后舔了下手,刚才的戾气全无,竟变得可爱起来,“不瞒您说啊,哥哥,那正是我召唤而来。”

“这等奇术,你如何使得?”

“因为我有起云剂。”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起云剂事件又一次给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可能还是有些同志不是很清楚,我们接着补充一下。

首先要澄清一点,起云剂之所以成为主角,并不是它的错,而是生产商加了不该加的东西,这才酿成大祸。

起云剂(又名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化稳定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剂。起云剂是指将具有一定香气强度的风味油,以细微粒子的形式乳化分散在由阿拉伯胶、变性淀粉和水等组成的水相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水包油体系。起云剂的常用原料为风味油、单体香油、增重剂、乳化稳定剂、乳化剂、阿拉伯胶、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用来帮助食物乳化,经常使用于奶类制品、运动饮料、果汁及果冻中,也会用在优酪或柠檬果汁粉末等食品内。

看起来只是一款新鲜好用的添加剂而巳嘛!怎么闹得沸沸扬扬的呢?!

是啊,所以说,这次又是黑心商人的创意。起云剂和塑化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

在起云剂中我们不是需要添加棕榈油吗?结果黑心商人因为利益的驱使,使用较便宜的塑化剂DEHP代替棕榈油,加到食品中后,能达到和正规起云剂比较相似的效果,所以有不良商家用DEHP来生产“起云剂”。

利益,是驱动一切罪恶的根源啊!

就是因为在正规配方中添加了非法原料,所以污染了产品。现在我们可以撇开起云剂不讲了,我们巳经知道它暂时是无辜的,因为这种东西完全是不法商人“新发明”的,那么就来看看罪魁祸首塑化剂吧。

在广播新闻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塑化剂(内地的叫法是增塑剂,因为是从宝岛那边曝光的大事件,所以沿用了宝岛的叫法)。

增塑剂又是什么东西呢?

增塑剂(英文名:Plasticizer),或称塑化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墙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等。同一种增塑剂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对象上,但其效果往往并不相同。增塑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塑胶添加增塑剂依据使用的功能、环境不同,制造成拥有各种韧性软硬度及光泽的成品,其中越软的塑胶成品所需添加的增塑剂越多。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冷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增塑剂,用以让PVC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这么说来这个东西根本就和“可食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