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用人有心计
7046800000024

第24章 立德不忘威严正己才能服人(1)

德乃个人修养,威乃个人威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管理者有德无威,员工便会放纵;管理者有威无德,便会使员工疏远。只有德威并举,管理者才会有巨大的号召力,将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

1.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管理者如果不能够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就不能使员工信服,更难使企业制度正常运行。管理者一定要做到正直守信。

公元前350年,著名改革家商鞅积极准备在秦国推行第二次变法。他将准备推行的新法与秦孝公商定后,并没有急于公布。因为他知道,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新法就难以施行。

为了尽快实施变法主张,他决定先在众人心目中树立威信,从而表明变法的决心。

这一天正是咸阳城赶大集的日子,城内外人声嘈杂,车水马龙。时近中午,一队侍卫军在鸣金开路声的引导下,护卫着一辆马车向城南走来。马车上除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外,什么也没有。一些爱看热闹的人便凑了过去,想瞧个究竟。不一会儿,一大群人便跟着马车一直来到南城门外。

兵丁们将木杆抬到车下,立在地上。一名带队的官吏高声对众人说:“大良造有令,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赏黄金十两。”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城外来的人问城里的人,青年人问老年人,小孩问父母……谁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搬木杆是很简单的任务,可是如此高的酬金让大家感觉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有个青年人挽了挽袖子想去试一试,却被身旁一位长者拉住了。老人对他说:“别去,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搬一根木杆给十两黄金,咱可不去出这个风头。”

有人跟着说:“是啊,我看这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人们就这样议论着,没有谁愿意七前一试。官吏又将商鞅的命令重复了一遍,仍然没有人站出来。

城门楼上,商鞅正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下面发生的一切。过了一会儿,他把侍从叫到身边吩咐了几句。侍从很快奔下楼去,跑到守在木杆旁的官吏面前传达商鞅的命令。官吏听完后,提高了声音向众人喊道:“大良造有令,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赏黄金五十两!”

众人哗然,更加认为这不会是真的。

这时,一个人走出人群对官吏一拱手说:“既然大良造有令,我就来搬,五十两黄金不敢奢望,赏几个小钱就好。”他扛起木杆,径直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群又跟着来到北门。

此人放下木杆后被官吏带到商鞅面前,商鞅笑着拿出五十两黄金,慷慨地赏给了他。

消息迅速从咸阳传向四面八方,国人纷纷传颂商鞅言出必行的美名。商鞅见时机成熟,立即推出新法。第二次变法就这样取得了成功。

“信”字是立威的前提。只有信守承诺,才能够让他人信服,进而得到支持和拥戴。

朱鲔是刘玄的心腹,更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同时也是杀害刘绩(刘秀的兄长)的元凶之一。当他率领三十万大军据守洛阳的时候,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领王梁、岑彭、贾复等大将前往征讨。

当时更始帝刘玄已经被赤眉军废去帝号,号召力大大减弱,朱鲔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因为他曾经杀害刘秀的哥哥,作为刘秀的仇人,如果投降必定是死路一条;可是不投降也是战死。他衡量一番后认为,既然都是死,还不如战死。所以他坚守不出,让刘秀无可奈何。

刘秀全力围攻了几个月,损兵折将,但洛阳还是攻不下。面对这种形势,刘秀感到强攻不行,就开始劝降。他知道大将岑彭曾在朱鲔手下担任过太守,于是派他到城中劝说朱鲔。

岑彭见到朱鲔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朱鲔也深知当前形势对自己不利,他无奈地说:“大司徒(指刘縯)被害时,我参与其中,如今又阻挡萧王(指刘秀)北伐,我自知罪孽深重,萧王能原谅我吗?”

岑彭听了以后,不敢擅做主张,回来向刘秀详细地汇报了。刘秀表现出宽广的胸怀,他说:“我听说成大事的人,不计小怨。朱鲔如果投降,不但不罚,而且官爵可保!”

刘秀的承诺使岑彭心里有了底,他再往劝降。朱鲔为了试探刘秀是否真诚,让人从城上放下一条绳索,对岑彭说:“如果真是如此,可由此绳上城。”

岑彭毫不犹豫,马上抓住绳索就要向上爬。朱鲔见他很讲诚信,当即口头答应投降。

几天后,朱鲔让人把自己捆起来,到汉军营中投降。刘秀不但没有任何责罚之意,还亲自给他解开了绳索,并且封他为平狄将军。天下统一后,刘秀也没有像有的帝王那样战时笼络人心、得了天下就秋后算账,而是继续市¨信朱鲔,任命他为少府,传封累代。

刘秀对待朱鲔的态度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很多敌对者见刘秀对于杀兄仇人尚且能委以重用,就更没有忧虑了,纷纷前来投靠。

试想一下,如果刘秀不守承诺,在朱鲔投降后就将他杀害,那么与刘秀敌对的那些人肯定不愿意投降,说不准还会与刘秀拼个你死我活,刘秀得天下不知要到推迟到什么时候。可是,正因为刘秀的信守承诺,使他以最小的代价换得了最大限度的支持。

然而在现代企业中,有些管理者却养成了只承诺、不兑现的坏毛病。为了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他们会说:“大家好好干吧,月底多给你们两百元钱!”

员工们听到这样的许诺后,自然兴奋不已,于是开足马力,不辞辛劳地工作。工作的过程中,员工们会做各种各样的打算。比如,“我要用多发的钱请朋友吃一顿”、“我要为女朋友买条裙子”、“我要给小孩买个玩具”,等等。

然而,当他们等到发工资的那天时,管理者却忘记了自己的承诺。此时,员工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肯定是糟糕透顶。他们的心中不仅充满了失望,而且充满了对管理者的愤怒。在下个月甚至是以后,员工们肯定没有多少工作热情了。

为了保证员工有持久的工作热情,有些管理者同样采取了向员工承诺的方法,只是他们的承诺比较长远。他们会说:“大家好好干,只要你们好好表现,到了年底我给每人多发一千元的奖金。”

有些员工会想:现在离过年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如果在这期间稍微有一点儿不好的表现,说不准就会拿不到奖金。于是,他们不愿意去争取。有些员工却不这样想。他们认为:一千元太诱人了,家里正缺钱花,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拿到更多的奖金。

那些想拿奖金的员工好不容易熬到了过年,几乎每天都在幻想拿到奖金的那一刻是如何激动。可是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管理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管理者总是用一些虚无的承诺来换取员工的真心付出,那么,管理者便是最大的失败者。他不仅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威信,而且彻底失去了人心。

管理者一定要信守承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过,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承诺员工自己没有能力办到的事情。

第二,为了不忘记承诺,最好不要做长期承诺。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把自己的承诺记下来。

管理者最好不要轻易给员工承诺,一旦承诺了就必须做到。这不但是在维护管理者的信誉,更是做人的根本。

2.有错必改,威严仍在

很多管理者因为自己在公司处于领导地位,便一意孤行,不听员工的建议或劝诫。有了过失,也碍于面子,不肯改正。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于威严并无增益,只能是错上加错。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昭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他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不小心就会泄漏国家机密。也正是因为这个坏习惯,弄得韩国一些治国大臣左右为难。因为如果将辛苦规划的治国策略告诉昭侯,昭侯将其泄漏后,他们的努力将会白费;可如果不告诉昭侯,无疑是犯下了欺君之罪,他们承担不起;如果直言进谏,弄不好人头不保。

正在这些治国大臣一筹莫展之时,堂谿公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堂谿公是一位有智慧的人,见了韩昭候后,两人便聊了起来。在谈得比较投机的时候,堂谿公说:“玉是非常珍贵的宝物,如果用它做成一只无底的酒器,请问大王,这只酒器能否盛水?”

韩昭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不能。”

堂谿公接着又问:“用瓦做的罐子非常廉价,说不准扔在一旁都没人要。请问大王,它能否盛酒?”

韩昭侯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

听到韩昭侯两次利索的回答后,堂谿公进入了正题:“大王的回答非常正确,事实也正是如此。不值钱的瓦罐虽然卑贱,却可以盛酒,根本原因在于它滴水不漏;价值连城的玉制酒器虽然尊贵,却连水都不能盛,更不能够盛香醇的美酒,根本原因在于它会漏。

“这个道理与做人一样。一位不会保守秘密的国君,正如同一只无底的玉制酒器。他除了会把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告知天下外,还会在不经意间将治国大臣费尽心血制定的治国方针和策略一并泄漏,导致国家的法令或政策延迟颁布甚至不能颁布。”

听了这番话后,韩昭侯知道了堂谿公的用意。他非但没有责怪堂谿公对自己的指责,还称赞了堂谿公,并表示以后一定改正这个坏毛病。

韩昭侯说到做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仅说话变得谨慎起来,就连行动也变得异常谨慎,避免自己的言行出了差错,影响忠心耿耿的治国大臣们的工作。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误,有错不改。作为管理者,犯了错误后,更应该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特别是在错怪员工时。

秦朝末年,陈平脱离楚军、投靠汉营后,托与自己交往很深、又受汉王刘邦重用的魏无知帮忙引荐。魏无知讲述了陈平的才华,刘邦将信将疑。由于当时前来投奔汉营的还有六个人,刘邦就把他们一块儿留下来吃饭。饭后,别的人都先后告辞了,陈平仍端坐着不动,他请求刘邦尽快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刘邦对陈平做了认真、全面的考核,所问之事,陈平无不对答如流,其知识的渊博和才气的横溢使刘邦惊叹不已。当听到陈平说自己在楚营的时候担任都尉一职后,刘邦当即宣布:封他为汉军都尉,兼刘邦参乘,同时执掌监护汉军将士的职位。

刘邦破格录用陈平,在汉营掀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从沛县就跟着刘邦起兵的老将领们很不服气。

一天,周勃和灌婴跑来对刘邦说:“陈平的长相固然不错,但这就像帽子上的明珠,外表光亮,内部并不怎么样。听说他在家里和嫂子私通,侍奉魏王不忠,才叛逃到楚国。在楚国干了坏事,又来投奔我们。大王非常器重他,按说他应该知恩图报,但是他却贪心不足,以权谋私,收受诸将贿赂。谁给他送的东西多,他就给谁安置好地方;谁送的东西少,便给谁安置坏地方。像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大王可要多加提防啊!”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刘邦对陈平的信任动摇了,他责问魏无知为什么要推荐如此品行不端的人。

魏无知对这些传言的真实性也说不清楚,只能从道理上开导刘邦说:“臣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而大王责怪的是陈平的品德。眼下是两军对垒、你死我活的非常时期,即使有像尾生那样守约、像孝己那样孝顺的人,其品德固然高尚,可对赢得当前这场战争能有什么作用?臣推荐奇谋之士,是为了打败楚军。至于和嫂子私通、接受贿赂的事,还是请大王问问陈平本人吧!”

刘邦听完魏无知的话,觉得有道理,火气已消了大半,但他仍把陈平叫来查对。

陈平从容不迫地回答:“臣的确侍奉过不少人,只是因为他们信不过臣,臣才离开他们。臣:之所以来投奔大王,是听说大王跟他们不一样。”

至于“盗嫂”的事,本属子虚乌有,陈平一笑了之。

对于“受金”,陈平则直言不讳:“臣离开楚营前全部退还了项王赏给的黄金,两手空空到了汉营。但是,没有钱就办不成大事情。所以,臣又想办法积攒了一些金银。现在,如果大王觉得臣的计谋可以用,臣留下;如果大王觉得臣的计谋不能用,请大王准臣辞别归乡。所有的钱财都放在库里,臣分文未动,大王随时可以收回。”

刘邦听了,大受感动,离开座位拉着陈平的手说:“我错怪您了,请别介意。”随即赏赐给他丰厚的钱物。汉军将士也渐渐消除了对陈平的成见。

刘邦知错就改,挽留了陈平。以后的事实证明,陈平不仅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杰出人才,而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谋士,他为刘邦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离间项羽和范增。范增是项羽手下的第一谋士,项羽起兵之时就跟随项羽左右,被项羽尊为“亚父”。范增谋略深厚,项羽对他言听计从。刘邦要想战胜项羽,必须先除范增,但是除掉范增又谈何容易!陈平却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向刘邦献计,为除掉范增立下大功。

第二,荥阳救驾。“计毒莫过绝粮,功高不过救驾”。刘邦用陈平之计逼走范增后,项羽又羞又愧,命令士兵加紧攻城,一定要活捉刘邦,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楚军里三层外三层围攻荥阳,城中的汉军粮草用尽,危在旦夕。万般无奈,陈平想出一计——刘邦的部将纪信长相酷似刘邦,陈平让纪信冒充刘邦投降项羽,然后刘邦乘机突围。

第三,脱身白登山。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率军讨伐匈奴,被困白登山。当时正是隆冬时节,汉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刘邦急得跺脚,却一筹莫展。

这时陈平献上一计,就是给单于的爱妃多送金银珠宝,同时还送去一幅美女图,请单于的爱妃从中调停讲和。

单于的爱妃见了珠宝自然喜欢,但是对美女却很反感,怕争了自己的宠。于是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刘邦再次脱险。

刘邦死后,陈平与周勃平定了吕氏作乱,依旧忠心辅佐文帝,对汉室有再造之功。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管理者做了错事后,就是不愿意主动认错。因为,在他们看来,向员工认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有损形象。

实际上,管理者大可不必如此多虑。向员工认错不仅不会影响到管理者本人的形象,反而能够体现出管理者的威信。相反,不肯认错、知错不改则会带来负面影响。

管理者犯了错误,就应该主动承认,包括向员工承认错误。这样做,员工会觉得管理者很不容易,进而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不但会原谅管理者,还会更加敬佩管理者。

3.以法立威,政令严明

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必须有明确的制度。这样员工才会有一个行为准则,才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管理者也才能够应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正确处理违纪现象。

春秋时期,齐国在与燕国、晋国的战争中惨败。为整顿军队,齐国国君齐景公急需用人。在谋臣晏婴的推荐下,景公任用了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接受任务后,对景公说:“臣一向身份卑下,地位卑贱,恐怕难以服众。为了保证整顿军队的顺利进行,希望陛下派一位有权威的人去做监督。”

齐景公同意了司马穰苴的请求,派宠臣庄贾与他一同前往。

司马穰苴与庄贾约定于第二二天正午时分相见,然而庄贾却在傍晚时分才赶到。司马穰苴不动声色地问道:“为何这么晚才来?”

庄贾答道:“来的时候,亲戚相送,耽误了一些时间。”

司马穰苴义正词严地说:“大将军一旦接受了任务,就应该忘掉家人和家乡;一旦到了军中,就应该接受军队的约束,而不应该与亲戚难分难舍;一旦拿起了鼓槌,就应该投入战斗,将生死置之度外。”

说完这些话后,司马穰苴召来军正询问军法:“如何处置军中不守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