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顶级特工行动档案
7047200000026

第26章 以色列猎犬——惊心动魄的“迷雾计划”(5)

萨米拉与迪娜就这样成了朋友。一次,迪娜利用出示一件精致玲珑的钥匙圈的机会,巧妙地把萨米拉的房门钥匙换到了手。她乘对方不注意,利索地在胶泥上做了个印模。后来,摩萨德特工小组人员乘迪娜带萨米拉去美发师处时的空隙,偷偷在哈利姆夫妇的房里安装了窃听器和超微型摄像机窥视镜头,从而掌握了哈利姆的生活规律和萨米拉回伊拉克的确切日期。

1978年8月,哈利姆在每天上班等车的巴黎南郊维尔朱夫车站上,经常遇到一位肌肤白皙、容颜迷人的女郎也在等车,不一会儿她便被一个脸色红润、衣饰华美的男子驾驶着一辆红色的法拉利轿车接走,那女郎高高的个儿,长得挺丰满。哈利姆每见到她,总不由自主地偷眼看一下对方。

那天,哈利姆在等车时发现那辆轿车迟到了,女郎显出很焦急的样子,便先哈利姆一步跳上一辆公共汽车。不料刚过片刻,红色法拉利轿车奔驰而来。那位颇有绅士风度的男子跳下车,四处张望着,显然是在寻找那位漂亮的女郎。“她已搭乘刚才一辆公共汽车走了。”哈利姆忍不住用法语招呼他。

那绅士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态,似乎不懂法语。哈利姆改用英语告诉对方女孩子已经乘公共汽车离去。对方十分感激,很有礼貌地用英语回话:“我叫杰克·多诺万。先生,你去何处?”

“马德兰纳站,离圣·搅扎勒不远。”哈利姆不假思索地道。

“我也是去那里,搭我车吧!”多诺万盛情邀请哈利姆。哈利姆欣然上车,他压根儿没料到自己已钻进了摩萨德设下的圈套。

多诺万侃侃而谈,告诉哈利姆自己是做外贸生意的,临别时还盛情地邀请哈利姆有空的话可到他的乡间别墅玩玩。多诺万的热忱和豪爽博得了哈利姆的好感。从那以后,多诺万还是天天驱车来接那楚楚动人的性感女郎,还常常让哈利姆搭车同行,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多诺万告诉哈利姆,自己正在做集装箱生意,非常赚钱,想哈利姆陪他到非洲跑一趟,一定会重重地酬谢。哈利姆动了心,果真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了1000美元的酬金。哈利姆尝到了第一次甜头后,再也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了。

几天后,多诺万满脸愁云地对哈利姆说,他与德国一家公司有笔生意,是关于医用放射性气动管,要是这笔生意做成功,可赚一大笔钱。但是,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买卖,他本人却不懂行。于是,对方向他推荐一名英国科学家来检验产品的质量,这位科学家开价高倒暂且不论,他所担心的是这位英国科学家是否会与这家德国公司串通一气。所以他正在举棋不定。

哈利姆说自己就是这方面的科学家,可以帮朋友一个忙。多诺万故作惊讶状。哈利姆笑了笑,说自己真实身份是伊拉克政府派来这里从事核反应堆项目的专家。多诺万顿时舒眉展眼,说道:“周末,我要前往阿姆斯特丹会晤那帮人,我派一架飞机来接你。”

星期六清晨,多诺万亲自驾驶着一辆豪华型轿车,把哈利姆接到当地一名富裕的犹太承包商家里。摩萨德特工伊特斯克和装扮成德国商人的以色列核技术专家本杰明·戈德斯坦等人,早已在那里恭候。戈德斯坦从皮包里取出放射性气动管,请哈利姆检查。洽谈了一会儿后,多诺万和伊特斯克等人借故离开说要去另一房间进行价格谈判。室内只剩下戈德斯坦和哈利姆两人,他们在详谈技术性问题。戈德斯坦对哈利姆的核专业知识推崇备至,大加恭维。哈利姆更飘飘然起来,把自己干的事情告诉了戈德斯坦。

晚上,戈德斯坦和伊特斯克在一家环境幽雅舒适的餐厅宴请多诺万和哈利姆。多诺万借口已有另外约会,不能光临这次所谓的宴请。席间,戈德斯坦和伊特斯克一唱一和,他俩诡秘地向哈利姆勾画着一个计划:“我们打算向第三世界出售核电厂,这完全是为了和平目的。你介绍的伊拉克核反应堆项目,正好为我们树立了样板。要是你能给我们指点一下,无论对你还是对我们都能得到很大好处。当然,这个秘密只限于你和我俩之间,作为生意人,我们不想肥肉落入他人口,让多诺万也染指这笔交易。事成后,我们会加倍酬谢你。至于你的好朋友多诺万与我们做的这笔买卖,目前还是按原来合同进行,你俩仍是好朋友。”哈利姆开始有些犹豫,可是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终于下水了。

哈利姆回巴黎后两天,伊特斯克和他的同伴也尾随到巴黎,他们要哈利姆提供伊拉克核反应堆的施工蓝图、位置、施工进程的详细资料。他们又交给哈利姆一些特殊的纸张,把这些纸放在有关图片资料上面几个小时,便会不露痕迹地把资料复印下来。

一天,多诺万为哈利姆带来了一个消息,“我已同那些德国人打了交道。他们要你再提供一份情报,就答应从此不再找你了”。哈利姆用询问的目光望着多诺万。多诺万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给哈利姆看,同时问:“伊拉克如何处理法国提供的浓缩铀的?”

哈利姆不再对老朋友隐瞒,他说,伊拉克急需浓缩铀和有关设备,近日将派埃及出生的核物理学家叶海亚·米沙德前来巴黎,代表伊拉克方面验收有关项目的完成情况。他也许将同米沙德会面。末了,哈利姆又把伊拉克一套核设备从法国装运到伊拉克的日程安排告诉了多诺万。

1979年4月4日,摩萨德的三名特工持假护照潜抵土伦,第二天上午10时许,三位特工来到塞恩,实地察看那些地中海海军造船厂及其各个车间。他们首先注意观察3个涂成红、白、蓝三色大厂棚的精确位置。接着,又牢牢记住了几架大吊车的位置,并仔细打量了一下厂区四周大约1.80米高的围墙。整个观察没用多长时间,这3位观光的游客未受到任何盘问,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4月6日凌晨2点,从土伦市南郊的那座别墅旁驶出两辆深色的大卡车,朝塞恩方向开去。车子拐上海岸边的公路时,司机熄灭了前灯。路上空无一人。以色列人知道,午夜零点至凌晨3点之前,造船厂值夜的哨兵不巡逻。

卡车在造船厂的围墙处停住了。4个人留在车上望风。另外3人跳下车,把白天就瞄好的水泥管移至围墙,然后敏捷地翻过墙去。他们直奔右边那个红、白、蓝三色厂棚,用安插在厂内的那位内线搞到的钥匙,顺利地打开了坚固无比的大滑门,其中一个立刻动手破坏了报警装置。

根据那位内线提供的十分详尽的第三车间内部平面图,他们对车间内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知道伊拉克的东西藏在车间何处。左边,存放着为比利时的一座核装置和莱茵河下游卡尔卡的核反应堆所生产的成品,他们连碰也没有碰。他们径直跑去揭开了覆盖在伊拉克核反应堆部件上的帆布篷,动手实行第一套方案:卸下其中被称为蜂房的关键部件,然后把它们设法偷运回以色列。

特工们悄无声响地紧张工作着,40分钟过去了,规定的时间已到,他们互相对视了一下,摇摇头,不得不放弃第一方案,这套设备太复杂了,在下一轮哨兵巡逻前这段短暂的时间内实在无法拆除并运走。于是实施第二方案开始。三名特工动作娴熟地在蜂房部位安装了炸药,接上定时引信。然后,他们快步撤出,顺着原路翻过围墙,跳上那两辆深色的卡车,瞬息之间,便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之中。

凌晨3点05分,值夜的哨兵刚刚开始下一轮巡逻,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哨兵立即鸣枪报警,救火车风风火火地开来了,核专家匆匆忙忙地赶来了,但都无济于事,庞大的核反应堆装置的60%以上被炸毁。事后查明,损失高达9000万法郎。

摩萨德特工的爆破技术实在高明,炸药的剂量计算得何等精确,藏在仓库里的准备运往伊拉克的核设备的部件被炸毁了,却没有殃及储存在仓库中的法国人的其他设备,法国专家对此惊叹不已,警方却遇到了大难题,如此高明的爆破人员是谁呢?

4月7日,土伦警察局接到一个自称是法国生态保护组织发言人打来的电话,承认此次行动是他们干的。令人蹊跷的是,警方从来没听说法国已成立有这样一个组织,调查工作搁浅了。

以色列绝不允许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摩萨德一出动,伊拉克费尽心思建立起来的核反应堆便成了一堆废墟。

发生在土伦的爆炸案,不过是摩萨德为阻止伊拉克核计划所采取的两次小行动,只要伊拉克一天不放弃核计划,以色列就不敢高枕无忧。果然,摩萨德不久根据内线提供的情报和观察到的种种迹象,1980年8月又提出报告:伊拉克失去叶海亚·马什哈德教授后,很快又为核计划找到了新的负责人,整个核计划不但进展顺利,而且进展速度也已加快,其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不久,他们又向以色列总理呈交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列举了大量事实,阐述了伊拉克将会在一年半至两年内,成功地制造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摩萨德局长的报告说,德国努克姆股份有限公司已向加拿大订购了11350公斤铀矿石,打算偷偷转售给伊拉克。

贝京一方面立刻命令摩萨德想办法阻止这笔交易。摩萨德与加拿大情报部门进行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协助。加拿大政府得到以色列方面的暗示后,很快做出反应,该国原子能机构以最后的收货人不详为理由,最终撤销了与德国签订的合同。不过此时,法国和巴西却仍在向伊拉克提供着浓缩铀,意大利也向伊拉克提供了研究设备。

另一方面,贝京总理将来自摩萨德的报告送给美国总统卡特,并告诉他,除非美国施加压力,采取行动,停止伊拉克的核发展计划,否则萨达姆·侯赛因将成为第二个希特勒,犹太人将会遭到第二次大屠杀。卡特总统看完贝京总理的报告后,同意为以色列人做点事,与巴格达方面进行谈判。但伊拉克人矢口否认将制造原子弹,还指责这纯粹是捕风捉影,美伊谈判陷入困境。

由于一系列迟滞行动都受到阻止,以色列上层及情报部门策划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空袭伊拉克核设施。1980年9月爆发的两伊战争对于以色列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特拉维夫眼看着自己的宿敌伊拉克打得如此热闹,真是乐不可支。

于是,一个混水摸鱼的计划酝酿成熟了。摩萨德方面利用获得的施工蓝图以及较长时期的情报的收集和积累,早已查出了伊拉克核反应堆中心部门的正确位置,并测量出反应堆掩体的大小及控制反应炉操作的电脑所在地。同时摩萨德通过多年合作的老朋友——美国中央情报局——得到了一卷只有20克重的微缩胶卷。这是一卷关于伊拉克核反应堆内部设施的绝密照片,经过特殊处理放大拷贝,清晰地显示了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各种关键设施安装分布位置及其经纬坐标。在摩萨德首脑霍菲亲笔签字下,这些绝密情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各有关部门。同时,这一年,美国已把F—16战斗轰炸机交付以色列,这就使伊拉克核反应堆处在以色列空军轰炸的范围内了。

空中打击的任务交给了摩萨德首脑伊扎克·霍菲将军和以色列空军司令戴维·艾弗。贝京总理明确表示,为了以色列的安全和犹太人的生存权利,必须彻底摧毁伊拉克的核设施。但有个原则,袭击的对象仅限于伊拉克核设施本身,不得攻击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伊拉克目标。贝京对空军司令艾弗里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国援建人员和周围平民的伤亡。就像动手术,既要摘除毒瘤,又要避免大出血。”

以色列的F16战机在高空向伊拉克的核设施扔下致命的重型炸弹。

打击日期原本定在1981年4月底,不料以色列的一家报纸披露了一条消息,说埃泽尔·魏茨曼向朋友披露贝京正准备进行一起大选前的冒险行动。后来,佩雷斯也规劝贝京放弃打击伊拉克的念头。于是只好一再拖延空中打击的时间。1981年6月7日,贝京总理在耶路撒冷的官邸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宣布要对伊拉克的核反应堆采取军事行动,内阁部长们点头同意了贝京总理的决定。

为了完美地完成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的任务,贝京挑选了24名第一流飞行员,由参加过1967年、1970年和1973年3次阿以战争的一名上校担任指挥员,组成突击队。在绝密的情况下,艾弗里将军指示空军依据摩萨德所提供的精确情报,在西奈齐埃拉翁空军基地建造一个与“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大小一样的模型,以便进行高精度轰炸演习。此次行动代号为“巴比伦行动”。

1981年6月7日下午,以色列8架F16和6架F15飞机在齐埃拉翁空军基地已做好起飞准备,一字排列在跑道尽头。飞机的垂直尾翼上,全部漆成了约旦空军黑白灰三色军旗。当攻击机群正在隐蔽地接近目标的时候,三名摩萨德特工也正在一个隐蔽的制高点上,通过一架西德蔡司公司制造的高倍望远镜,监视着核反应堆周围的一切。特拉维夫收到的一切正常的密码电报正是由他们发出的。

以色列轰炸机经过千里飞奔抵达了目的地。尽管伊拉克核设施进行了精心伪装,但以色列飞行员凭借着准确的情报,一眼便认出了那个长32米、宽25米的大工棚,“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就在里面。这个核反应堆三面被土质的马蹄型掩体包围,并有高射炮和地对空导弹保护。

直到这时,伊拉克防空部队才发现了敌情,并首先用高射炮发起攻击。以色列的6架F15歼击机首先拉起,在目标与最近的伊拉克空军基地之间的空域执行警戒任务。而8架F16轰炸机群则迅速爬升,爬高到大约610米,迅速进入轰炸航路,自西向东地用俯冲姿态进入目标区投弹轰炸,一举摧毁了这个对以色列构成心腹之患的核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