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个平凡的学生,三次高考让他跌跌撞撞进入大学;他曾经当过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他独具魅力;他曾经创办海博网络公司,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如今的他是一只小蚂蚁,但却领导着蚁群爬遍世界每个角落。他用网络架起了商业的桥梁;他用网络奠定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石;他用网络构筑世界新商业模式的大厦。他坚信自己的团队,称“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他痴迷自己的事业,称“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他就是被人称为“狂人”的马云。
马云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作为“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双料CEO,是当代中国电子商务的“最强人”,他雄心立言要建立102年企业,要成为中国惟一一家活过三个世纪的公司,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帮助客户把生意做得更简单。
1.第一次失败
创业是个艰难的过程,不仅要有顽强的意志、健康的体魄、果断的决策、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接受多次失败的勇气。
李嘉诚有一段著名的话:“互联网是一次新的商机,每一次新的商机的到来,都能造就一批富翁。造就他们的原因是: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人们理解了,他成功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要有能够果断的决策力。”
马云不仅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而且具备下决心的勇气、做决定的气魄。如果说马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并发现网络上的商机,是因为他刚好懂英语,而且又偶然地接触到了网络,那么马云能够在中国开创第一个黄页则足以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成功者勇敢、果断的气魄。
在嗅出互联网的商机后,马云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创办一家网络公司。1995年4月,马云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首先自己翻箱倒柜凑了7000元,然后又从亲戚朋友处“搜刮”了2万元,创建了海博网络公司。从此海博网络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马云说:“刚开始做互联网,能不能成功我也没信心。只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总要试一试,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总走老路子,就永远不可能有新的发展。”
马云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所做的坚持到底。在那段时间里,马云每天出门推销他的网络黄页,试图让那些企业理解网络的有利性,把企业资料放到网上,并为此付一定的费用。然而那时候中国的企业根本不能理解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无凭无据的马云很难得到企业的信任,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骗子”。
然而马云还是把他的中国黄页做起来了,其中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毕竟当时的中国可谓是全民皆“网盲”。在《谁认识马云》一书中记录了马云当时艰辛的历程:那时候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啊,就跟骗子似的。我当时跟所有人都说,有这么一个东西,然后如何如何做。我后来觉得“兔子先吃窝边草”,最初是给朋友做,他们知道我这么多年的信用还是不错的,然后就同意做了,最初做的是望湖宾馆,杭州的一个四星级宾馆,然后是钱江律师事务所,接着是杭州第二电机厂。
我们来到望湖宾馆,请宾馆的工作人员将资料给我们。拿到资料后,我们立马用快件寄到美国,交由美国那边的技术人员负责将信息登入网页。当时网页登入有一个基本要求:一张照片和3000字的文字介绍,收费标准是2万美元。美国那边做好之后再将打印稿用快件给我们寄到国内。我们用快件将资料寄到美国之前,这些资料都由我在杭州翻译好。在做望湖宾馆的网页时,将资料寄到美国,由美方将网页做好并挂在网上,并由他们寄回网页的实际图片给国内老板看,但是老板不信。我们就对他说,这是美国的电话,你可以叫你的朋友打电话,看看有没有这么回事儿,没有这么一回事儿你就找我,有这么一回事儿你就付费。
望湖宾馆虽然答应让马云给自己做所谓的“网页”,但心里一直疑虑重重。幸运的是,马云不久后就可以拿出真凭实据替自己洗清“骗子”的“罪名”。1995年,正好赶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外国代表在来中国之前专门在网上了解中国宾馆的情况。而她们在网站上所能查到的中国宾馆,就只有位于杭州的望湖宾馆。来自美国的代表们到了中国之后,专程从北京飞到杭州,住宿了两个晚上。
然而仅凭这一点,望湖宾馆还是很难相信马云是否真的在网络上挂了介绍自己的网页,而且弄不懂这个网页能有什么现实意义。幸好,1995年7月,上海开通了互联网专线。马云特地找来了一台486电脑,然后从杭州拨长途电话到上海连接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把望湖宾馆的照片和资料从美国传过来。结果花了三个半小时,望湖宾馆的照片终于传过来了。他为了记录这一历史时刻,还专门请了电视台记者来进行全程录像。马云说,当时全中国也就只有64K的网络出口,漫长的等待快把他逼疯了。
在走出了最初的尴尬阶段后,马云的中国黄页的发展渐渐有了些眉目。马云成为了上海互联网专线的第8个注册用户。接着,马云前后跑了中国的27个城市,宣传他的网络业务。尽管当时中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网络,尽管大部分人仍然认为马云是一个骗子,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创业激情,他依然不屈不挠地想让社会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他的互联网公司是做什么的。他的这种激情不仅让他冲破了阻力,而且感染了他的一帮学生和朋友,他们纷纷加入到马云的行列中来,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商务的先驱。
1996年,当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各大媒体的视线,马云也为中国黄页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铺垫时,中国黄页却在一夜之间发现周围冒出了许多“敌人”,其中包括田溯宁的亚信与杭州电信,而杭州电信最终要了马云的“命”。
中国黄页与杭州电信之间的较量,是一场不属于同一“重量级”的不公平对抗,杭州电信注册资本3亿多人民币,马云的中国黄页注册资本仅有2万元。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在市场与利益空间都有限的情况下,马云与杭州电信之间必然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杭州电信有着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比如,按当时老百姓的观念,杭州电信才是政府的正规公司,而中国黄页只是私人企业,不正规,是“土八路”;而且杭州电信还利用中国黄页(chinapage.com)已有的名声,做了一个名字很相近的网站“chinesepage.com”,也叫“中国黄页”,活生生从马云“兜里”把一部分市场抢了过来。马云为了让中国黄页继续活下去,最后选定了同杭州电信合作。1996年3月,双方正式合作,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元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元人民币,占70%的股份。
不是建立在双方都心甘情愿的基础之上的合作是注定不能长久的。马云认为做互联网公司是一种长期投资,回报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这种想法却遭到了杭州电信的否认,杭州电信比较急功近利,希望从投资中迅速得到可观的回报。双方意见不合,越闹越大,马云与杭州电信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情非得已,所以没有持续多久,双方就不欢而散了。
与杭州电信分道扬镳对于马云而言,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中国黄页是他辛辛苦苦奋斗了两年的成果,就这样结束,换成谁都很难接受;而且他还不得不与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们分离。有许多人提出要跟马云一起走,但他还是劝大家说:“不行,中国黄页还得活下去,你们走了中国黄页怎么办?”最终马云把当时所拥有的中国黄页21%的股份,悉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同事们,带着初次创业未果的创伤,他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
彼得·德鲁克关于创业有过经典的论断:凡是你眼见的成功事业,都要归因于有人在最初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很有勇气的决定。
中国黄页可以说是马云在创业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尽管这一步最终失败了,但这次失败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次好的经历?这次失败,不仅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当时的环境,而且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一次风雨的历练。从小就具有坚韧个性的马云在离开中国黄页后不久,就重整旗鼓迈出了北上的步伐。
1997年年底,马云在杭州创办中国黄页受挫后,被中国外经贸部请到北京,由外经贸部出面成立一家公司一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由马云组建并管理,马云占30%的股份,外经贸部占70%的股份。不过,实际上马云一个月就几千元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而且一段时间过后,马云发现很多事情在政府的编制里很难做,用马云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领导们要的是‘控制"而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开放"”就在这不清不白的尴尬境地中,在一番内心的痛苦挣扎与拷问之后,1999年3月马云又一次做出了他人生中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南归创业。
有一件让马云一生都感到骄傲的事:马云北上时从中国黄页公司挑选了八个伙伴一起到北京,而这八个人又一个不少地跟他从北京回到了杭州。这是旁人无法理解的,因为这八个人必须要克服的困难在旁人看来几乎是无法克服的,他们必须跳过类似雅虎等知名企业的高薪诱惑,以及继续在外经贸部干下去的前景诱惑和跟马云回去前途迷茫所带来的恐惧等障碍。然而他们毅然决定跟随马云返回杭州,这是怎样一个团队,怎样一个集体,怎样一个信念,成为谜一样的答案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马云在失败中得到的比成功之后获得的东西更多,更宝贵。
2.互联网的低迷
在互联网最冷的冬天,马云说过一句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2000年7月10日,《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将马云作为封面人物报道。在此之前,该杂志还将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评为全球最佳B2B(企业对企业)站点之一。马云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一《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2000年9月10日,由马云出面组织的第一届“西湖论剑”召开,以后的五年里,每年一次的“西湖论剑”成为中国网络界的盛会。在这前后的两个月里,马云赚足了国内外媒体的眼球。可是在一片欢歌笑语声中,“互联网的严冬”正悄悄地逼近,一个大大的网络经济泡沫破碎了,造成了众多网络公司关门破产,处于依靠网络开展电子商务的马云当然也处在这个风口浪尖上。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马云就想打造一个“国际公司”,他把总部设立在中国香港,把研究中心放在美国硅谷,并且在韩国、欧洲成立了合资企业,只把自己留在杭州。如此一看,阿里巴巴也算是一个“跨国企业”了。
1999年后,马云开始拿到了风险投资金,腰杆子顿时粗了起来,花钱的底气足了。迅速把摊子铺到了美国、韩国,并在伦敦、中国香港快速开展业务,可是问题随之而来,管理如此大的公司有些力不从心了,管理层内部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众说纷纭,始终不能形成一个统一观点。
“硅谷同事觉得技术是最应注重的,当时硅谷发展是互联网顶峰,硅谷说的一定是对的。美国跨国公司500强企业的副总裁坐在香港,他们认为应该向资本市场发展,当时我们在中国听着也不知道谁对。大家乱的时候我就突然想,公司大了如何管理?当人才多的时候怎么管理?”马云无奈地说。
“屋漏偏逢连阴雨”,对于管理员工已经头疼的马云,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当时我们有个很幼稚的想法,觉得英文网站应该放到美国,美国人英文比中国人好。结果在美国建站后发现犯了大错误:美国硅谷都是技术人才,我们需要的贸易人才要从纽约、旧金山空降到硅谷上班,成本越来越高。这个策略是一个美国MBA提出来的,人很聪明,当时提出来时想想真是有道理,到了一个半月我们才发现这是个错误,怎么可能从全世界空降贸易人才到硅谷上班?然后赶快关闭办事处。”
马云自己事后回忆说:“冬天的时候,我们当时犯了很大的错误。一有钱,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我们请了一大堆人。可最关键的时刻又要做决定请他们离开。我们清掉了很多高管,这是最大的痛苦。就像一架波音747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面,结果拖拉机没飞起来,反而四分五裂。”
随着2000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严冬”,之前红红火火的互联网界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带动IT产业整体下滑,市场一片低迷。据统计,自2000年泡沫破灭以来,全球至少有4854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关门。
2000年1月,阿里巴巴的账面上只剩能维持半年多的700万美元,更可怕的是,当时的阿里巴巴并没有找到赚钱的办法。在阿里巴巴的资金链即将崩断时,所有的风险投资商都不愿再掏一分钱了。
马云说:“如果没有投资者的支持,我们不可能走下去。但投资者在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市场启动时,他们绝不会再投入。”
为了活着,为了活得长一点,阿里巴巴的当务之急是开源节流,是控制成本,撤站裁员、全面收缩就是必然的选择。
于是,在2000年1月召开的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上,马云和决策层做出了三个“BTOC”的战略决定: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
所谓回到中国,就是撤掉国外分部,全部机构搬回国内;回到沿海是指将业务重心放在沿海六省市(广州、福建、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回到中心是指回到杭州。正是在这次会上,第一次确认杭州为阿里巴巴总部。
1月底,刚刚任职阿里巴巴COO的关明生挺身而出,出重手裁撤阿里巴巴员工。在美国硅谷办事处的人几乎都被解雇了,30个工程师,只剩下3个人;韩国办事处全部裁掉;香港办事处30人,裁得只剩下8人;把昆明办事处关了;把很大的上海办事处调整到不到10人,把办公房间分租了出去;北京办事处也从中国大饭店搬到了泛利大厦。
不单单要裁员,而且马云、蔡崇信等也把自己的工资减了一半,并且在公司中提出零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