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7057000000022

第22章

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豁达的情怀。不要瞻前顾后、想入非非,不要有过高的奢望,合理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准,有助于走出困境。

要做情绪的主人。通过意志努力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保持乐观的情绪。学会直率、坦诚,不要过分自责、自悲、自怜。

多与人交往。不要拘泥于个人的小天地,患得患失,应自觉地把自己置于集体中,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寻求温暖和友谊。

经常参加文体活动,调节精神生活,消除心理紧张,陶冶情操,开阔心胸。

除此之外,对于其它各种疾病要加强预防,平日要多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68.痛失亲人之后

痛失亲人之后,需要止痛疗伤。止痛疗伤是需要时间的,但不能太久。思念是思念,但不能让其成为噩梦。一定要快刀斩乱麻,让自己早日远离这场噩梦。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占有欲,一旦被剥夺后就可能有痛不欲生之感。这涉及了有形与无形两个局面:有形的局面很容易想象,例如亲人过世;无形的局面较不为人所注意,但却常造成当事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几年前,C的妈妈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去世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C的精神几近崩溃,当时一下子就晕了过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C的精神状态都很不好。直到一年多前,C才慢慢从悲伤中走出来。

可是,C的身体一直都不好,生了很多病,大病小病不断。而且C总是睡不好觉,经常做梦。梦见一些已经死去的亲人,尤其是C的妈妈。梦境大多是以前C和这些亲人一起生活的场景,非常清晰。

无论所遭遇的是有形还是无形的损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事件发生的刹那间会给当事人带来莫大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伤痛逐渐减轻并消退。至于阵痛会持续多久,则要看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出现如下反应。

1.极度震惊

当事人会吓得目瞪口呆,表情显得很冷漠,也可能出奇地冷静。除此之外,也可能宣称感应到某种灵异现象,身体出现了自发性的机械动作;也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但却无法表达内心的痛楚与惶恐。

2.逃避现实

当事人会开始逃避现实。有的人会认为自己的亲人还在世上;有时还会对着遗像喃喃自语。不知情的人,会觉得这个人怪怪的。

有许多年近七八旬的老人在遭丧偶之痛后,往往根本不承认有这么一回事。每天的生活依然照旧。卧室的陈设也不变,吃饭的时候也为对方摆一双筷子,连上街买菜都会记得买几样对方生前最爱吃的小菜或零食。

3.睹物思人

当事人逐渐能跨出阴影来面对现实,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然而睹物思人仍不禁悲从中来,其内心会产生一股可怕的失落感。此时,若能嚎啕大哭及时宣泄负面情绪,对身体会更有利。

4.满怀愧疚

这时当事者会深深自责,痛骂自己为什么在亲人卧病之时疏于照料,在他生前为何没有进孝道等等。

5.焦虑不安

当事人这时已经发觉自己的生活秩序或大好前程受到了严重打击,因而忧心忡忡,甚至想一死了之。他们可能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但却发觉进度落后太多,使得心理调适雪上加霜,也因而为下一个转型过程埋下伏笔。

6.推卸责任

当事人心理上会出现戏剧化的大转变,由原先的深深自责转为责怪他人;等所有的人都骂完了之后,再回骂自己。至于会推卸到什么地方,就要看当事者与事件本身的关联性而定。关系愈密切,就愈容易有这种倾向。

7.重新出发

此时,当事者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心灵整合的过程。他知道过去的只能让它过去,没有必要继续生活在回忆中。然而,每年的纪念日、节日或是其他特定日子会再度勾起当事人内心的伤痛,但那只是短暂的。

痛失亲人之后,需要止痛疗伤。止痛疗伤是需要时间的,但不能太久。思念是思念,但不能让其成为噩梦。一定要快刀斩乱麻,让自己早日远离这场噩梦。

69.越来越害怕死亡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怕死的人越是短寿。因为他们越是处于恐惧、忧郁的精神紧张状态下,健康状况越是低下,死神越会早日降临。不怕死的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没有包袱,很乐观,结果延长了寿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出生是生命的第一站,给人带来欣慰和喜悦;死亡是生命的最后一站,给人带来的却是痛苦和悲伤。自古以来,人们诅咒死亡,恐惧死亡,逃避死亡,然而最终都无一幸免地走向死亡。因此,死亡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不可回避的现实。

杜老太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体力不足,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她不禁私下嘀咕:“我真的不行了吗?我真的老了吗?”

73岁生日时,女儿给她做了一套红衣衫让她穿,她推让不穿,并说“我不信那些事,那些事都是老迷信”。可不知为什么从那以后她整天焦躁不安,茶饭不思。在她的潜意识中,令人恐惧的“73”或许真是个“坎”。

杜老太顺利地走过了73岁,转眼到了74岁,她觉得自己有些不适。儿子就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患有膀胱癌,并已到了晚期。为了给她看病,子女不得不请假四处奔波求医,在医院里日夜倒班伺候杜老太。年届中年的子女不仅为此丢下了工作,还由于连急带累,一起得了高血压。除此之外,医药费也花掉两万多元。杜老太一想到自己给子女们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她就黯然神伤,她开始拒绝看病和吃药,只是一心等死,好为儿女减轻负担,“病榻常伴泪水流”,无论她的子女怎么求她,她都不吃药。

杜老太说:“我说过不信七十三,八十四的。这不,我过了七十三,却活不过七十四了。”虽然她很畏惧死亡,但为了少花钱,她根本就不吃药。她有时希望快点结束生命。

杜老太在病魔的折磨下,越来越苍老了。她总是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树叶一片一片地随风落下。

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树荣就有树枯。机体日渐衰老,最终走向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死亡,把死亡与自己的生命融合起来,这样才能理解生命的全部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怕死的人越是短寿。因为他们越是处于恐惧、忧郁的精神紧张状态下,健康状况越是低下,死神越会早日降临。不怕死的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没有包袱,很乐观,结果延长了寿命。

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有两种情况:一是惧怕死亡,谈死色变。平时就感到日落西山,风烛残年,总觉得生命即逝。看到亲友或老同事去世了,更是终日惶惶。二是有些老年人确有诸多未了之事,而自己又体弱多病,怕过早死去,诸多事务无法处置,放心不下。

对死亡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人在晚年面临的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把死亡看作人生的必然归宿。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应在有限的岁月让生活充满阳光,过一个安康的晚年。如果人都不死,孔老夫子到现在还活着,不要说他坐车子周游列国,恐怕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据调查,老年人一般是因疾病而死亡的。因此,当疾病落到自己身上时,应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坚定生活的信心,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持心理上的平衡,配合治疗,积极地顽强地同疾病做斗争。当疾病已无药无法可治时,就要服从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泰然瞑目,悠然离去。

当一个人处于濒死阶段时,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人在为自身,为他人,为社会,为下一代拼搏了一生之后,在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阶段,是痛苦的。所以,人类应该设法减轻自身将死时的悲惨境遇,尽量安详、舒适,并且无痛苦、无牵挂地离开亲人,离开这个世界。

生死是生命过程的始终,没有生就无所谓死。不要把精力投放在忧死之上。与其害怕死亡,不如反过来珍惜生命,发挥生命的潜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社会的奉献中去。谢觉哉老人说得好:“我不怕死,如果怕死可以不死或晚死,可以怕;怕死反而促死,所以,我不怕死。”

70.用自杀来结束一切

过去常有人说“自杀是弱者的表现”,但大量的自杀现象表明并非如此,其中不乏天才和伟人,如歌德、穆勒、甘地、傅雷、高尔基、屠格涅夫、罗曼·罗兰等,他们在年轻时都曾想过自杀,有的还付诸过行动。

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端,对失败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自我保护手段。自杀在现代社会中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自杀人数的增加,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据调查,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特别是18-30岁年轻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某大学一大三女生凌晨跳楼自杀,让老师和同学们既惊愕又惋惜,自杀者的成长道路原本是很令同龄人羡慕的。她的父亲是某大学副教授,母亲是某高校校长助理,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自小成绩就十分突出,高中毕业被保送进大学。在大学里她不仅担任学生干部,成绩突出,而且连续两年获奖学金,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并参加了党校学习,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竟然放弃了生命。

从她的日记中可以了解到她自杀的原因来自于对生活的厌倦:“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就是学习、考研,考上研究生能怎样呢?不过还是学习,没有娱乐,没有轻松,这样的生活我实在厌倦了。生活的意义难道就是学习吗?”

过去常有人说“自杀是弱者的表现”,但大量的自杀现象表明并非如此,其中不乏天才和伟人,如歌德、穆勒、甘地、傅雷、高尔基、屠格涅夫、罗曼·罗兰等,他们在年轻时都曾想过自杀,有的还付诸过行动。

自杀是一种与社会有重要关联、极其复杂的个体心理现象,无论是对当事人及其家庭,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可怕的悲剧。那么,自杀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自杀的发生与自杀者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当人们头脑中的信息加工由于依靠单向渠道简单化的推敲,往往导致谬误,产生片面、狭隘的认识。

2.个性品质的特殊性

自杀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许多人的自杀是个人的“性格悲剧”,另外,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及变态心理的人也容易自我毁灭。

3.人生观、世界观的偏差

自杀与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是密切相关的。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一旦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想入非非,愤世嫉俗,产生悲观厌世念头,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4.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如意

社会生活环境能改变人的个性,也能助长或抑制人的生存、发展。恶劣的社会生活环境容易使人自卑、无力、疲劳、郁闷、萎靡不振等。而这些都是自杀的前奏曲。

明确了自杀的原因,才能做好预防工作。心理学家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情绪的宣泄

消极情绪的过度积累往往是迈向轻生的第一步。为了解除内心的过度压抑,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可采取合理的、适当的开放性方式,倾泄出受压抑的消极情绪,以求得外界的信息反馈。采取倾诉谈心、记日记、打球、跑步等方法,都可以使消极情绪得以宣泄。

2.保持长久的耐心

克服悲痛的心情需要时间。一般来说,在伤痛的早期阶段,人的情绪很不稳定,随后会渐渐进入一个抑郁期,容易触景生情,想起自己的不幸。这些全是人们受到伤害和挫折之后的正常心理反应。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悲痛的心情是不合实际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苦难、艰险、灾害和祸患。在逆境面前,消沉、悲伤和绝望都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认识到生活的哲理,并进行有意义的生活追求。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生观,全面理解科学理论知识,要懂得如何正确地看待人生,尤其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

4.防止自杀发生

出现自杀的念头后,要避免独来独往、个人独居,力争把委屈、怨恨、内疚、愤怒尽情地倾诉出来,以减轻内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