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7064300000029

第29章 好风凭借力顺势而为(3)

胡雪岩为了中小蚕农的利益,利用手中资金优势,大量收购苗丝囤积。洋人搬动总税务司赫德前来游说,希望胡雪岩与他们合作,利益均分。胡雪岩经过一番算计,认为禁止丝茧运到上海,这件事不会太长久的,搞下去两败俱伤,洋人自然受窘,上海的市面也要萧条。所以,自己这方面应该从中斡旋,把造成彼此不睦的原因拿掉,叫官场相信洋人,洋人相信官场,这样才能把上海弄热闹起来。

但是得有条件,首先在价格上需要与中国这面的丝业同行商量,经允许方得出售;其次,洋人须答应暂不在华开设机器厂。

和中国丝业同行商童,其实就是胡雪岩和他自己商量。因为胡雪岩做势既成,在商场上就有了绝对发言权。有了发言权,就不难实现他因势取利的目的。

可以说,在第二阶段,胡雪岩所希望的商场势力巳经完全形成。这种局面的形成,和他在官场的势力配合甚紧,因为加征蚕捐,禁止洋商自由收购等,都:要官面上配合。尤其是左宗棠外放两江总督,胡雪岩更觉得如负得水。江湖势力方面,像郁四等人,本身的势力都集中在丝蚕生产区,银钱的调度,收购垄断的形成,诸事顺遂。因为他们不只行商,而且有庞大的帮会组织做后盾,虽无欺诈行为,但威慑力量隐然存在,其他商户不能不服。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商人做生意也要借助天时、地利与人和,当生意做大扩展到新的地方时,借助地利是把生意做好的必要条件。

没有一个人能够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外界的力量就能成就大事业,做营销也是如此,每一个致力要发财的人都要善于借助外界力量。你没有“势”不要紧,关键在于你要有足够的胆识,要会谋算,敢于借,敢胃风险。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成为家财丰厚的富豪。

营销领域是一个神秘莫测的领域,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看上去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般做生意的人之所以无法发财,或者没有发财,除了自身的种种原因和社会客观原因之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借势的一种误解,在他们看来,借势就意味着要玩弄无穷无尽的黑吃黑、尔虞我诈。其实,这是对借势的一种错误的认识。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确实是不好把握的,但是,它们的出现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出现、消亡、再出现、再消亡的。因此,对于从商者而言,如果把整个生意场看做是一个庞大森严、固若金汤的宫殿,那么,能够打开这座宫殿大门的钥匙就是借势和谋划。要能够真正把握住营销活动的钥匙,法则有许多,而善于借势,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其重要的。

要知己知彼,寻找可借对象的可用因素,采取灵活机智的策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借力只是手段而已,但要用之做合理合情之事,要懂运用。借力难,用力更难。算计出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再优势互补,以发挥所借之力的最大功效。懂算计的人不仅是一个善借者,更要成为一个善用者。

犀牛和犀牛鸟是自然界中合作最好的一对伙伴,它们往往生活在一起。

每当犀牛进完食后,犀牛鸟便不辞劳苦地负责清除犀牛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并以此为食。同时,犀牛身上的“清洁”工作也由犀牛鸟负责,许多想在犀牛身上寄居的小虫子都成了犀牛鸟的美味。

犀牛和犀牛鸟各自发挥优势,彼此共存传为动物王国的佳话。

在中国的电脑圣地中关村,提起柳传志和他所创立的“联想”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确,百亿元的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身价这都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达到的财富髙度。做生意取得如此成就,头上的光环自然多多,但在这光环笼罩之下的,是他不平凡的创业和发展的历程,其中最为他自己庆幸的就是在联想创业之初就“借”到了一块金字招牌。

198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成立。在当时还属偏僻之地的中关村又多了一家实在不起眼的新公司。柳传志和另外10个被认为不太安分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开始算计赚钱之道。

当时公司的基本状况是: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加上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以及端着计算所“铁饭碗”的11个人。创办初期,与别人相比,这家公司实在不起眼。那时候到政府部门开会,联想的总经理总是早早到场,坐到第一排。如果有机会讨论,一定要抢着发言,目的是引起领导的注意以便得到支持。

很明显,这是一家地道的国营企业,因为投资少、规模小,也许投资者并没有指望这个小公司能干出多么大的事情来。但国有这一点,对于刚刚诞生的这个小企业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柳传志他们非常清楚,国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一点,柳传志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用活用足政策,把联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一个举世瞩目的大企业。

成立前期,柳传志和创业同事们盘算,计算所只投资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应该放权。于是他们向所里提出要三权:第一是人事权,所里不能往公司塞人。第二是财务权,公司把该交国家的、科学院的、计算所的资金上缴以后,剩下的资金支配所里不要管。第三就是经营决策权,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由自己做主。

虽然投资不多,但在柳传志的要求下,计算所将三件宝交给公司:一是下放人事、财务和经营自主权,也就是在机制上保证后来柳传志所说的“民营”。二是保证所里上千名科技人员做公司后盾。这一点在当时可能并不显得有多么重要,因为中科院是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也许还有人觉得是计算所在甩包楸。但是,高素质的创业人员,可能是当时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最大的财富。当然这是双刃剑,众所周知,知识分子是有思想爱思考的人,不好管理,用得好可以带来效益,用得不好也可能出现内耗。三是给一块“中科院计算所”的金字招牌:这是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有了中科院计算所这块国内计算机界的顶尖招牌,对公司发展业务肯定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因此,柳传志一直到1988年还在强调“我们是官办公司”,那是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清楚地算计到了这个优势,也在这上面做足了文章。

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贷款容易、税收优惠,以及有商业信誉等。回顾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国有优势的发挥,在联想发展的关键时刻往往是功不可没的。柳传志曾直言不讳地说:“1988年我们能到香港发展,‘金海王工程’为什么去不了?因为它是私营的,而我们有科学院出来说话,‘这是我们的公司。’”香港联想开业3个月就收回90万港元的全部投资,第一年营业额髙达1.2亿港元,“国有”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体现。甚至在企业发展的后期,联想还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国有”的恩惠,与政府成功地合作、开发并实施了诸多的合作项目。

一次,中国科学院进口了500台[BM计算机,要配给其所属的上百家研究院。王树和、柳传志几位得知后,和李勤天天跑中国科学院。当时的信通公司等也在争这笔业务,但是,李勤他们给出只收价格4%的维修服务培训费的优惠条件,使其他公司觉得没法做。新技术公司有很多人曾经参与过我国大型机的研制,技术力规很强,加上这些人的努力,一趟一趟地跑,终于感动了中科院,于是科学院把这500台计算机的验机、培训、维修的业务交给了联想。

联想就这样迎来了第一桩大生意。500台计算机把两间小屋堆满了。由于场地小,排不开,只好腾出一间屋子验机。其他人便都挤在另一间小屋子办公。这笔业务做得非常不容易,做完之后,扣除3%的成本,只剩下1%的利润,但是,由于李勤他们服务、培训等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最终把他们的服务费涨到了7%,于是他们终于挣到了公司的第一笔巨额利润一~70万元。

赚这笔钱主要靠的是技术,是以验机、培训、维修机器等为主要服务内容,采取出卖技术劳动力的方式赚取的。

联想第一桶金的掘得是因为他们发挥了新技术公司的长处,即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并且也靠着中科院这个背景,这两点优势在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创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