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没错,吃会错
7072200000019

第19章 膳食保健理念正误(1)

1.中国传统的膳食养生保健理念

即便“时空隧道”永远只能停留在幻想中,但传世的文字记录却能让我们去揣摩和了解上古先民们的思想及蕴含其中的“真谛”。从那些驻留在破碎的骨甲、腐烂的竹简及发黄的故纸上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华夏祖先建立的“自然”宇宙观,创立的以自然为坐标的文化科学体系。这种以自然为坐标的理念必然地影响着中国千百年来的膳食保健养生活动,其间尽管也有不少人试图以人力去改变生命的自然过程,却都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到今天还有人在进行无望的努力。

谬传千古的“药物养生”观

先回到更久远的古代,就会发现我们的先民是在迷惘中探索。他们也曾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徘徊。其实,笃信世间有“长生不老药”的秦始皇并不是“药物养生”观创始人。早在秦帝国建立之前,就有了一个“药物养生”体系,世间也有“服石延年”的风气。传说上古神农氏着有《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有:“丹沙,味甘,微寒。,久服,通神明不老。”文中的丹沙就是人们很熟悉的“朱砂”,在当时是作为炼就长生丹的主要原料,所以在《神农本草经》中丹沙被列为“上品”药的第一味。“朱砂”是一种矿物类药物,所含的主要成分硫化汞对人体是有毒的。这也就是凡长期服食丹药的人都只能作短命鬼的原因之一。

读过《西游记》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其中一个情节,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炼的仙丹。据说凡人吃了这个仙丹就能长生不老而成仙。这部成书于明朝的神话小说仍在延续吃丹药就能长生不老的故事,说明千百年来“药物养生”观始终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尽管当时就已经知道丹药有毒。

其实,在传统中医药学体系中,药物和食物的界线是很清楚的,如有“药以治病,食以养生”、“药以治病,因毒为能”等提法。传说扁鹊就说过:“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之不愈,然后用药。”说明古代医家用药治病是很谨慎的,原因就是药物有毒。很显然,当时的医学界人士也主张养生用食物。我国民间早就流传着“是药三分毒”

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看来古人正确的自然养生理念正是通过对“药物养生”错误观念的批判而建立起来的。但为什么直至今日“药物养生”观还有如此顽强的影响力呢?这正是常人追求“长生不老药”的潜意识在作怪,它虽能满足人们的幻想,但却妨碍了人们对正确膳食保健养生理念的接受,以致今天的很多人不知道吃什么才能活得更好、更长,如何吃才算合理、健康。

穿越时空的“养生之道”

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理念中的最高准则和境界就是“养生之道”,懂得此“道”的人就能长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就突出了这一点:“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这段文字中不仅告诉我们“知道者”可以长寿,还向我们透露了长寿的秘诀。所谓“知道者”在《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

中被解释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也就是指那些通晓天、地、人三方面知识,懂得如何能顺应自然,不为世俗所诱惑,自觉做到趋利避害的人才能长寿。但其中只提到了“度百岁而去”,并没有提到“不老”、“不死”,说明当时的人非常尊重自然,不去讨论自然界不存在的事物。在我们祖先的心目当中,自然规律就是人类应该敬仰的和遵从的神,“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如此深邃而睿智的论断具有强大的时空穿越性,至今仍不失其鲜活的生命力。

我曾翻阅过几组关于百岁老人的调查资料,从它们的统计数据和结论中看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比如在被调查的百岁老人中,多数都有自己长年不变的生活规律和习惯,不少老人家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生活条件一般,能吃又吃得不多,少有山珍海味,清心寡欲但是自得其乐。可不可以认为这些百岁老人就是古人推崇的“知道者”呢?

可见,中国传统“养生之道”的“真谛”就在于“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是对这种正确理念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应遵循的最高原则。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指导下的膳食保健养生理念人类是在天地形成之后出现的一种地球生物,只是天地间万物中的一种。如《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论述也很精彩,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人必须要去顺应自然规律变化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应”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其中的核心是人要主动地去“与天合”、“与天应”,而没有逆定律存在。于是就产生了“顺时养生”、“同气相求”等原则。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长之门。”

有一些现代年轻人看起来诘奥难懂的谚语,其实在民间百姓中广为流传,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等,正是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指导下具体的膳食保健养生措施。有权威文献记载:萝卜有寒凉之性,生姜属温热之品。一般认为,夏季酷热理应多食寒凉,冬季严寒常食温热为宜。其实不然,中医认为夏季酷热时人体阳气即外散,阴寒则积于内,过食寒凉易患腹泻之病,而生姜有散寒助阳的作用,可防止过寒伤身,夏季常食理所当然;反之,冬季严寒时人体阳气收闭于里,过食温热易助阳生火,易患便秘、口舌生疮之疾,而萝卜能清热下气,生津养阴,可防止过热伤身,冬季食之于人有利。再者,萝卜以秋冬季成熟者为最佳,打霜时节的更是清甜可口;而生姜则盛产于春夏之季。大自然的安排如此精妙,只能让人叹为观止。“顺天则昌,逆天则亡”,人类惟有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健康长寿。

今天应如何按“顺时养生”的原则去进行膳食保健养生活动呢?

其实很简单:相信自然“天赐”。生活中多吃自然生长的时令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反季节或人工配制、含化学合成物的食品。自然人吃自然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不然的话,超市里的时令菜、时令水果、野菜、土鸡蛋、野猪肉为什么会卖得这么贵呢?

“治未病”与膳食养生保健

先秦时的一本名为《鹖冠子》的着作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话说有一次扁鹊拜见魏文王。文王问他:听说你家有兄弟三人,都在行医,不知哪一位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我大哥最高明,二哥也比我强。

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有名呢?扁鹊回答:我大哥是在疾病还未显露出来时就将病根除掉了,一般人都不知道,只有我们家人心里清楚。

二哥能在病症出现的初期发现并治好它,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小病,只有同乡的人知道他不简单。至于我,多半是给病情严重的人治疗,一般人都能看到我施用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以为我的医术高明,一不小心我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故事的主题就是推崇“治未病”——未病先防,也就是现代人很熟悉的预防思想。从今天的认识角度来讲,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会受到致病因素的威胁,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带来的损害应该是第一位的大事。中医在后续的发展中将“治未病”的观念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三原则。显然,“未病”就是没有病,未病之人应如何“治疗”呢?当以养生保健为第一要义。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就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也就不会得病了。

有道是“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养生保健是不能追求短、平、快的,而应是人们一生都必须去做的事,也就是日常的饮食起居。

如我国唐代医圣孙思邈,寿及隋唐两代,活了101岁(也有专家考证说其活了141岁),他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药忌者,不能除病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苛、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从孙思邈的这几段论述中可见,圣人无论是养身对己或治病救人时都始终坚持以食疗为先的原则,更认为食物为安身养性的根本。孙思邈的膳食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活动给了后人无尽的宝藏和启迪。

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不少人都耳熟能详,殊不知它还是一个用食物养生保健、避疾却病的经典范例。当年郑和曾七下西洋,每次航行时间为2~3年,带有随从、兵勇、水手两万八千余人,却从未有过部属罹患坏血病的记载。在故宫档案中记载,郑和船队携带的大量生活物资中有绿茶和黄豆等品种。他们可以在船上喝茶,用淡水发豆芽和种蔬菜,从而避免了威胁西方航海者达几个世纪的坏血病发生。中国传统的膳食养生保健作用之显着于此可见一斑。

关于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在《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

中是这样描述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段文字强调了谷、肉、果、菜等四大类日常食物的互补关系,在日常食谱中的主辅地位及合理摄入所能发挥的养生保健作用。2000多年后西方世界所推崇的“平衡膳食”方案也不过如此。现代科学的发展使西方的健康观与中国传统养生观殊途同归。

2.西方现代的膳食保健养生理念

西方现代膳食保健养生理念的形成是以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属于以“人”为坐标的西方自然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们习惯立足于“人”的立场,只尊重在现有科技水平下所能认识到的客观事实,更重视具象而精确的表述。西方的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人工制造的“强化营养素食品”并不能使人更健康,反而还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痛定思痛,人们开始改变,如1992年,美国农业部向民众推荐和倡导的平衡膳食方案中就有很明显的回归自然的倾向,目的是期望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来降低流行于该国人群中“现代病”的发生率,以维护国民的身体健康。这一转变中既包含有现代人的深刻反思,又有先哲们的“启迪”。

先哲名言的“启迪”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医生希伯克拉底一直被尊为西方“医学之父”。他认为人之所以得病与其居住地的居所方位、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等自然因素及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而与神的惩罚无关。由此而使医学脱离了神学的控制,走上了以“自然”为坐标的发展轨道。

他曾指出:“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要让食物变成你的药物,不要让药物变成你的食物”;“你的食物就是你最好的药物”;“寄希望于自然”等等。

被誉为西方哲人的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来减轻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