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都市超级幽默:酒鬼笑话俱乐部
7073100000015

第15章

有个闲汉,家中甚穷。有一天他吃糖后出门,在船上遇到大老官,大老官正在吃饭,便招呼闲汉一块吃。闲汉说:“早晨刚在家吃过狗肉,吃得过饱,有酒喝一杯还是可以的。“大老官便请他喝酒,他喝后就呕吐了。大老官见他吐的全是糖,便问:“你说吃的狗肉,怎么吐出糖来?”闲汉斜着眼睛看了好久,才说:“我是吃狗的,想迻狗是吃糖的。”

杠与红烛

有个县丞不识字,只要想买东西,就把那件物品画在本子上。一天,有个县令来,恰好县丞不在,便掀开他的本子随便看看,一看全是图画,他便拿起红笔在本子上的每行直抹,抹得一道一道的。县丞回来一看,生气地说:“你衙内买红烛,怎么也记到我的本子上?”

吹牛

甲说:“我家里有一面鼓,只要一敲,声能传百里。”乙说:“我家里有一头牛,在江南岸喝水,头一直伸到江北。”甲摇头不信:“那有这么大的牛?”乙说:“没有这么大的牛,怎能溲得你家那面鼓。”

继足

有个人想借马,便写了一封信给马的主人。信上说:“我要到别处去一趟,特向您告借骏足一骑。”主人问:“什么是骏足?”借马人说:“就是马。”主人说:“原来畜牲也有表号。”

落山落

某教师不学无术。有个客人从京师回来,到教馆来拜访他。恰好这时有个徒弟拿书来问“晋”字,教师不认识,用红笔在字旁抹了一道,托言等客人走后再来问。又一徒弟进来问“卫”字,教师还是不认识,就用红笔把这个字画了个圈,也说等客人走了再来问。不一会儿,又进来一个徒弟,问“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乐”字怎么读。教师说:“读作‘落’字便了。”教师这才问京师来客:“最近京师有什么新闻?”客答:“我出京时,只见晋文公被戳了一枪,卫灵公被红巾围住。”教师问:“不知部下军士怎么样了?”客人笑着答道:

“落山的落山,落水的落水。”

馨杂厕

有个官员贪得无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受其祸害的人不计其数。他的朋友开他的玩笑说:“看你的所作所为,将来恐怕除了干个管厕所的差事,别的就没有什么可干的了。”这个官员说:“若让我管厕所,那好办,有钱的想上厕所,我不让他上,除非他给我钱;对不想上厕所的,我则硬通着他上,他无可奈何,还不是也得送钱给我吗?”

知母、贝卿

有个人初开药铺,一天他外出,让他的儿子守铺卖药。这时,来了一个顾客,买牛膝、鸡爪、黄莲。铺主的儿子愚笨,不识药,以为牛膝就是牛的膝盖,鸡爪就是鸡的爪子,翻遍药屉也没找到这两味药,便把自家的耕牛的一条腿、两只鸡的鸡爪砍下来,卖给了顾客。

父亲回来,问儿子卖了什么药,得知上述事情,苦笑不已,叹了口气说:“顾客要是买知母、贝母,说不定你会让他们把你母亲抬走了。”

山人顶锅

有个风水先生,为一富豪家选择了一块葬地。他先欺骗富豪家说:“某月某曰你们到葬地挖墓穴,如果有个人头顶一口锅走过来,那就证明我为你们家选择的葬地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风水先生后来又伦偷地约好一个人,让他在那天头顶一口锅到那块葬地去,这人答应了。

到了某月某日,这人果然头顶一口锅到了那块葬地,他看着那个富豪人问道:‘前几天有位风水先生让我在今天头顶一口锅到这里,不知道该把锅安放在哪里?”

替你爬出馨

有一户人家要进行祭祀,便想请几个道士来设道场。其中一个道士是属于那种贪财不要命的人,他为了一人独得设道场的钱,便对那户人家说:“你家不必请那么多道士,由我一个人承包好了。”那户人家只好同意。

只见这位道士,只是念祭文,又是祷告,又是击法器,一个人不分昼夜地忙个不停,忙得手忙脚乱,没有一点时间稍微停下来休息。这样忙到第三天,道士再也支持不住,晕倒在地。主人家怕出人命牵累自己,便商量请当地的挖土工把道士先抬出去,再想处理办法。

道士在地上听说,拼命把头抬起来,望着这家的主人说:“你千万别雇挖土工抬我,你把雇人的工钱给我好了,等我替你慢慢爬出去吧。”

肇酒与配

有个文官,去迎接上司,刚骑上马要走,便碰上他的同乡来拜访他,他没工夫与同乡叙说便匆匆告诉妻子说:“待以菜酒而已。”

他妻子听不懂他这文绉绉的话,搞不淸“而已”是什么意思,便问婢女和仆人。婢女和仆人们也不懂,有的认为“已”就是尾,可能就是指的家里所养的大羊吧。于是他妻子便宰羊,摆上丰盛的酒宴款待了同乡。

同乡走后,文官回家,问是怎么招待的,妻子把情况一说,文官叹道:“这是无端的浪费。”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从此以后,他只要出外,就嘱咐家里人说:“今后如来客人,只用‘菜酒’,切不可用‘而已’了。”

难为东道恋

有个和尚,在夏天夜里,赤身裸体坐卧在山边,让蚊子来咬,舍身喂蚊,口里还念着佛,专求修身做佛。观音想考验他的心诚不诚,便变做一只老虎来到山边,想试探试探他能不能舍身喂虎。和尚见来了一只虎,慌忙起身远走,大叫道:“今晚撞见这么个大的,我这个东道主怎么能做得起?”

敢想吃它、

有个商人,向他的妻子谈起他做买卖跑江湖时的所见所闻时说:“过了黄牛硖蚊虫大如鸭;过了铁牛河,蚊虫大如鹅。”他妻子说:“你怎么不带一些回来煮着吃?”商人说:“它不来吃我也就够了,我怎敢想去吃它?”

藕如

有个主人用藕招待客人,却专用藕梢,而把大段的好藕留在厨房里,自家食用。客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便对主人说:“我常读的诗中有这么两句:‘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我过去一直怀疑,藕哪有像船这般大的?可今天我信了。”主人说:“为什么?”客人说:“你看,我们吃的藕,藕梢已到此,藕头尚在厨房中,这还不是藕如船吗?”

死后不赊

有个乡下人,极吝啬,但却靠吝啬富了起来。后来他得病将死,快咽气的时候苦苦哀求妻子道:“我一生苦心贪吝,断绝六亲,今得富足,死后可剥皮卖给皮匠,割肉卖给屠户,刮骨卖给漆店。”在得到妻子的应诺后,他才断气。可是死了半天又活过来,再嘱咐妻子道:“当今世情浅薄,切不可赊给他们。”

有个偷牛的被官府逮捕而上了枷锁。熟人见他这样,就问他:“你出了什么亊?”他说:“算我倒霉,前天在街上闲走,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就拾起来了。”熟人问:“拾条小绳就有罪?”他说:“绳头还有一小牛。”

一个山里人到水乡,在树下闲坐,见地上有一个菱角,就拾起来吃掉了,觉得很好吃。他以为这是树上结的,就扳着树逐枝摇晃,摇了很久,也没见一个菱角,便诧异地说:“这么一棵大树,难道只生一个?”

不会及谓

从前有个读书人,屡试不第。这次又带仆人挑行李上京赴试,忽然头巾被风吹落,仆人说:“帽落地。”读书人嘱咐他说:“今后说落了什么东西,不要说落地只说及地(第)。”仆人说:“听您的。”说着就将行李牢牢拴在担子上。读书人说:“仔细收拾。”仆人说:“如今就是走上天去,也不会及第(地)了。”

翁是我…:

从前有个知县怕老婆,远近闻名。一天坐堂,忽听衙门院子里喧嚷,便令衙役去看。一会儿衙役回来报告:“是兵房吏夫妻两个在打架。”知县牙大怒道:“若是我,若是我……”这话被他老婆在后堂听见了,便髙声喝道:“若是你怎么样?”知县慌忙答道:

“若是我,我就下跪,看她如何下得手!”

功高而厚霉

袁宏道一次与客人在一起饮?,说起有个小儿患病被庸医给误诊的事。客人说:“我常常思考,我们县有个良医某某能治婴儿病,可他偏偏没有后代;有个庸医某某常误诊要儿,可他偏偏家丁兴旺。假如说要是有上天报应的话,这还有什么公道可言?”袁宏道说:“那无所谓,臂如皇家的军队打完仗,论功行赏,那杀人多的,就是功高,功高而厚赏嘛!

寒低

有个秀才租赁和尚的房子读书,实际上是假借读书之名,终日游览罢了。

一天,秀才忽然中午回房,招呼书童取书来。书童取来《文逊》,秀才看了一眼,说:“低。”又取来《汉书》,秀才瞥了一眼,仍说:“低。”又取来《史记》,秀才还说:“低。”在旁的和尚大惊道:“这三种书熟读其中一种,就足称饱学了,您为什么都说‘低’呢?”秀才说:“我是取书做枕头!”

留它坐继

有兄弟二人,弟很穷,哥极富。弟弟问班舟道:“哥哥,您为什么这么富呢?”哥哿说:“我时常用猪羊祭土地神,所以能富。”

弟弟把这话告诉给妻子。妻子说:“这不难,我房中有踏脚凳二条,一共八只脚,咱为什么不用発子代猪羊祭土地神呢?”丈夫听了赛子的话,扛着二条踏脚発去祭土地神。土地神大怒。土地婆忙劝说道:“虽然没给送吃的,这発子咱暂且留下,在凳子上坐坐也好嘛!”

有个医生,家迁新居,他向老邻居们告别时说:“过去有幸与你们做邻居,我现在就要搬走了,也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就奉送给每位一服药吧。”邻居们都说无病不要药。医生说:“你们只要吃了我的药,自然有病了。”

剩个叫花子与我

张、李二人同行,见一富翁坐轿过来,还带着许多奴仆,张就拉李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个坐轿的,是我的亲戚,我若不避,他就要下轿行礼,彼此挺麻烦的。”李说:“这是应该的。”

避过之后又一块前行。一会儿又见一个骑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过来,还带着随从多人,张又拉李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马上穿戴豪华的那个人,是我从小就很要好的好友,我若不避,他看见我,就要下马行礼,彼此也是怪麻烦的。”李说:“这也是应该的。”

避过之后又一块前行。偶见一个破衣破帽的叫花子走过来,李便拉张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个叫花子是我的亲戚,又是我的好友,我要回避他;不然,他看见我怪不好意思的。”张吃惊地问:“你怎么会有这样的亲友?”李说:“那些富贵好些的,都被你拣了去,只好剩下个叫花子与我混混。”

零巴说话

有个叫花子,假装成哑巴,在街市上要钱。他常用手指指木碗,又指指自己的嘴,嘴里不停地“哑哑”。一天他拿钱二文买酒,吃完后说:“再给我添些酒来。”酒家问他:“你每次来,都不会说话,为什么今天说起话来了?”叫花子说:“我以前无钱,叫我如何说得话?今日有了两文钱,自然会说了。”

有个秀才快七十岁了,忽然生了个儿子,便取名叫年纪。过了不久,又生了个儿子,想将来培养这个儿子读书,就取名叫学问。过了一年又生了个儿子,秀才笑道:“到了这样的年纪,还生了这个儿子,真是笑话。”于是就给三儿取名叫笑话。三个儿子都长大了,一天,秀才让三个儿子上山打柴。等他们回来,秀才问妻子道:“兰个儿子谁打的柴多?”麦子说:

“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些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砍虎皮

有个人见父亲被虎衔去,就拿刀赶去杀虎救父,父亲在虎口里高喊道:“我的儿,我的儿,你要砍,只砍虎脚,不可砍坏了虎皮,这样才能卖得银子多。”

有个人专好讨便宜,凡亲朋好友有事,他就倡议敛份子,把敛来的钱用于吃吃喝喝,而他自己的那一份却常常瞒昧不出。不仅如此,还把办完事余下的钱装人自己腰包。阎王恨此人心太黑,就把他逮到阴间关在黑牢里受罪。那人一进牢门,就高喊道:“这屋子太黑暗了,现有几个人在这里,咱们赶快敛份子开个天窗,也好明亮明亮。”

陕西人作诗

三个陕西人,同在花园里闲坐,忽然一人说道:“咱们今日闲着,何不各作一首诗耍耍?”他们商定就以园中的石榴、竹子、鹭鸷为题,一人作一首。

一人题石榴道:

“靑枝绿叶开红花,咱家园里也有它;三日两日不看见,枝上结个大疙瘩。”一人题竹子道:

“靑枝绿不开花,咱家园里也有它;有朝一日大风刮,革落革落又革落。”

一人题鹭鸶道:

“惯在水边捉鱼虾,雪里飞来不见它;它家老子咱认得,头上有个大红疤。”

风雨纤

参蘑

有个教书先生喜欢喝酒,喝了酒就耍酒疯。一天,他和学生对对子。他出一个字:“雨。”学生对:“风。”他又添成三个字:“催花雨。”学生对:“耍酒风(疯)。”他又添成五个字:“园中阵阵催花雨。”学生对:“席上常常耍酒风(疯)。”先生说:“对虽对得好,只不该说我先生的短处。”学生说:“您要是再不改过,我就是先生的先生。”

乡下人进城

有个乡下人想到城里逛逛,就拉一个城里人陪他一块去。

快进城的时候,看见城门外高竿木架上悬挂人头,乡下人很惊奇,就问城里人是怎么回事儿。城里人说:“这是强盗劫夺人的财物,被判了砍头的罪,这是把强盗杀了,将头悬在这里示众的。”

进城后,走到一官府衙门前,又看见悬吊木匣,木匣外画一靴子形状。乡下人自己点头道:“是了,是了,城门外挂的是强盗头,这衙门上祖内盛的一定是强盗脚了。”

龟鹤结拜弟恋

喜鹊与乌龟结拜把弟兄,喜鹊是把弟,乌龟是把兄。

一天,乌龟对喜鹊说:“我二人结成这样的莫逆之交,我想带你到水晶宫里看看龙门贝阙,奇珍异宝。”喜鹊说:“我也想带你到云筲殿,看看广寒宫、兜率宫,还有月亮姐姐嫦娥。”乌龟说:“那你就先带我上天,然后我再带你下海。”喜鹊应允,就让乌龟饥在它的背上,喜鹊双翅飞起。

这时偏偏遇到打弹弓的,开弓一弹,正打中乌龟盖,乌龟翻身掉了下来。喜鹊不见了乌龟,飞来飞去到处找,找了半天,忽然看见乌龟掉在烟囱上,四脚悬空,在仰头观望呢。喜鹊上前问道:“把兄受惊,你天也没上成,反在此悬空了半曰,想必肚子早饿了。”乌龟说:“此处虽没有什么可吃,还有几口烟过瘾。”

恋武官看戏

一武官与一文官同席看戏,看三国戏《七擒盂获》。武官说:“这孟获如此蛮野,不腺王化,七擒七纵,还是不服。想不到盂子的后代,竟会有这样桀骛不驯的人。”周围人听了,都掩口而笑。文官说:“老兄说得对极了!你看这孔明,是孔子的后代,孔子的后代就比孟获强多了。”

曰饼

一店中秋节卖月饼,招牌上错写成“曰饼”。有个人指着“曰”字兑:“你把‘方’字写成白字了。”店主说:

“你别骗我了,‘白’字还有一撤哩。”

田主见

有个富人把多余的田数亩,租给一个叫张三的人耕种,但是每亩地得交一只鸡。张三把鸡藏在背后,田主没有看到,以为张三不给他鸡,于是就用吟诗的声调吟道:“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忙把鸡献出来。田主又叹道:“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说:“您开始说不给我,后来又给我,这是为什么?”田主说:“开始是无稽(鸡)之谈,后来是见机(鸡)行事嘛!”

馨色酒吧

一名男子喝得醉醺醺的回家,晃到家门口刚好被老婆逮到。

“你整个晚上死到哪儿去了?”她质问道。

“在新开的那家很棒的酒吧。”他说,“金色酒吧,那里的一切都是金色的。”

“放屁!哪有这种地方!”  “当然有!金色的门,金色的地板。连马桶都是金的!”

老婆当然不相信他的鬼话,第二天拿了电话本,找叫金色酒吧的地方。她打电话到那里査证老公的故事。

“这里是金色酒吧吗?”她问道。

“是的,这里是金色酒吧。”接电话的酒保回答。

“你们的门是孝色的吗?”

“没错。”

“你们有金色的地板?”

“当然!”

“还有金色的马桶?”

电话那边停顿了好一会儿,然后女人听到酒保对另外一个人大叫:“嘿,伯爵!我可逮到那个在你萨克斯管里小便的家伙了!”

生意

一对夫妇,在车站边开了一家酒店,每天总是开到深夜12点,等客人喝完酒,乘上最后一班车,才关门打烊。一天,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2点,一个男客仍然没有离开,他伏在桌上睡着了,还打着鼾。老板娘太困了,便要丈夫去叫醒他。她丈夫走到厅里又走回来,过了一会儿又走出去,又走回来,如此来来回回好多次。老板娘不耐烦了:“你已经出去6次,为什么还不叫醒他?太晚了,快请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