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中国当代武术之传承与使命
7075600000010

第10章 武术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8)

传统武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武德的道德精神表现实质上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的体现。它的内容虽然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中华武德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价值主要集中在弘扬民族的道德规范,以其独特的社会控制功能弥补法制社会硬控制的空缺和不足。道德可以使人从内心产生对各种社会、文化规范遵从的积极意识,该意识不仅是理性的表现,更逐渐成为非理性的潜意识,帮助人们“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使人纯洁、高尚。具体的武德要求对于习武人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多重控制,长期的积累有效地提高了这类人群的道德水准。通过这类人群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形象、生动地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辐射影响,带动更多的人群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流俗,树立正气,弘扬民族精神,自觉遵纪守法。中华武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去其糟粕,焕发着时代的朝气,对现代人的影响必然是积极向上的。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变化需要的伦理道德,为武术走向世界和世界化发展提供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论证与价值支撑,从而促进传统武术伦理道德新的飞跃。简而言之,传统武德中一些思想内容在当代仍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做好传统武德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其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髓部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用;吸取现代奥运精神所需的精华,为世界体育盛会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武德的含义也在不断的演进和发展。传统武德中的一些落后的封建思想渐渐的被人们所淘汰,但是,忠于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仗义济民、诚信谦让、修身养性、尊师爱徒等等,这些传统武德中的精华部分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总之,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武德作为一种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指导习武者共同的武术生活及行为准则,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价值系统,传统武德的各结构系统间必然是相互渗融缠联,从而形成一个特有的文化图景。只要一种文化有生命力,它对传统的解释就不会停止。中国的传统武德应该是个耗散结构。在岁月更替中,有的内容或许已经丧失了它的指南作用,但更多的可在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下,为今天所继承和弘扬”。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武德的含义也在随之变化。当代武德精神概括起来有正直、责任、诚信礼仪、仗义济民、忠诚奉献和自强不息等。

七、中华民族精神与武术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中华各族人民所普遍认同和共同追求的、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富强的内在精神因素。古往今来,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五十六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高度凝炼和科学概括。吴邦国在第五届亚欧议会伙伴会议开幕式上说,中国政府高层就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总结的三条成功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依靠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得到了集中的发扬光大。爱国主义精神赋予了中华武术强大的生命力。

自古以来,中华武术特别注重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对外敌入侵和地方腐朽反动势力,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忧国忧民,匡扶正义”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颁布告示:允许人人持刀与英兵战斗,招募渔民、滨海居民等数千人习武以助军威;两江总督裕谦也颁布告示,招募武术人才;武术教师韦绍光、颜浩长参加三元里人民抗英战斗。在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华民间武术团体在积极发展,积蓄力量。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国难当头,“义和团”爱国义士能顺应时局变化,“助清灭洋”,前赴后继,不惜牺牲生命,为国捐躯。此爱国精神得到了广大爱国民众的支持,全国各地遍设拳场,教习拳棒,抗辱救国。辛亥革命后,各界人士倡导“强国强种”,中华武术受到国人重视,清末因“庚子事变”而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古老的中国武术被纳入现代教育范畴。1909年,霍元甲应邀到上海创办“精武会”,震慑了英国艺人奥皮音,挫败了日本“武道馆”,激发了民族斗志,弘扬了民族精神。孙中山先生为其题写了“尚武精神”的条幅。随后大批的中华尚武学社迅速在各大中城市成立,中华武术再次体现出她的时代价值。1943年,华拳传人--著名的武术技击家蔡龙云先生,在上海打败俄国拳击手马索洛夫。1946年,再一次于上海打败美国拳击手“黑熊”,使国人精神振奋、扬眉吐气。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军旅还是在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他们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暴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甘洒热血。岳飞抗击金军,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慷慨就义,“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诗章,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彰显。武术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儒家经典《中庸》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落后”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深入人心,让全社会所接受。其主要指中国人在人生态度上要“发奋图强,乐以忘忧”,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千百年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交织汇流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成为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

在武术的训练中,训练者都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形成了经典的戒训。如少林武术强调:“习此技术者以强体魄为宗旨,宜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辍。”(《少林十戒》)。“吾辈研习武事,期在深造,必须持之以恒心,刻苦练习,勿要以求速,勿半途辍业”(《武士须知》)。同时在练功过程中,常以孔子的“诲人不厌,学而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名句,作为武术人士的座右铭。另外在民间还流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要练武,不怕苦,要练功,莫放松”等等武术谚语,激励习武人自我培养吃苦耐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武术训练过程中能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囊括四海、刚健有为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当今“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而以武术为载体的尚武精神正是对这种精神的具体实践。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他明确地把和谐视为全社会应当遵循的共同价值准则。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就是谋求民族、国家内部的和谐以及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和平相处。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倡导“中庸”,讲究“忠恕”的思想影响下,儒家“和为贵”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爱好和平是民族精神重要的内涵之一。中华武术也正是受这种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武德”。

中国文化不仅十分重视宇宙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和谐原则处理人与友、君臣、父子、师徒等常伦关系,以个人与及国家、民族的关系,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追求“合”,讲求独立,不向外扩张,通过道德教化,协合万邦。与西方竞技项目讲求的快、狠、猛,技法简单,重打击效应不同,武术注重“养”,练就是为了养,养练结合,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健”、“寿”需要。力求稳妥性、自娱性、安全性;道德规范性强,讲求以柔克刚,舍己救人等;顺其自然,保护自己,而不强争胜负的打法,即所谓“点到为止”,这是其他运动项目所没有的。由于受中国传统哲学中庸之道影响,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武技特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可见这种中国文化和谐的价值观明显地体现于武术之中。在中华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术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德。其主要作用,就是要求练武之人与他人相处时要真心诚意,彬彬有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量避免武林之中的矛盾激化,使武林整体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武术实质上是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世人灌输、宣传、倡导、实践这种“和为贵”的民族精神,所以说,武术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对民族精神的集结和升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讲“止戈为武”。即在宣扬习武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对抗而不是对抗本身。我们常言,传统武术的目的是为了“防身自卫”,自然突出的也是“防”与“卫”,而绝不是“攻”和“击”。传统武术的这种“和谐目的论”,是与渗透到传统武术习练者骨子里的中庸观念有着极大的关系的。在中国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深受儒家“和为贵”思想的指导,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本着当代武术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武术的训练可以培养“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个基本的构成方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的人本和民本精神以及厚德载物、修身克己的重德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武术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随着中国悠久历史的不断演变、发展,它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家、道家、兵家和佛家思想,与中医、宗教等关系密切,“天人合一”观、“知行合一”观、阴阳学说、太极说、五行说、传统武德、民族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充分体现在武术中。因此,可以说武术中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