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7077000000036

第36章

对作家作品的准确定位并非易事,许多时候,这往往有赖于最原始的直感。《冬天》予人的第一感是它的无所依傍,即难以确认其与先后左右别的作品(近说,是新时期的汉语诗界,远说是百年以来的中国新诗)的联系,难以从文学史角度作分类定位(风格流派、美学特征、源流传承等)。

这首诗原拟名《冷天》或《严冬》,如此,对酷寒/冷冽的品咂不消说是题中应有之义:

冻僵我们的风/也冻僵了他们/夜里有多少人/收紧肩头/凑拢火塘

什么时候调整过五官/四肢已不听使唤/一天冷似一天/除了舌头和牙齿/身体已不能动弹

这不是寻常的冷,而是穷山僻壤间无雪冬天的干冷:尖锐、酷冽、漫长、透骨彻髓无从躲避(直到最末,“雪还是没有下/还是没有下”)。

此外是颜色。尽管诗中出现了白、灰、黑,还有“紫黑的枝条”、“草黄的太阳”、“栗色的针叶”,但占据视觉的主要是一片单调的铅灰/灰白。

更多的是声音。简括地讲,主要是风声——

风中的草垛/像啄食的母鸡……风折回来停留在门边/象一堆草鞋

风扑打石头/就像扑打龟裂的土地/石头渐渐变软/没有人留意/哪一刻它突然坍塌/成为粉末

关于风,作者曾写道:“冬日的风冷冽如针,透彻骨髓,撼房拔树……予人铭心刻骨的印象——直到离开故土多年以后,偶受触动,那风声便又如影随形似地重新复活,呼啸盘旋于体内。”⑤孩提时的经历多年后仍梦魇般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自然是铭心刻骨。

气候、颜色、风与风声(还有别的道具)构成了冬天的场景。“对于我以及仍然生活在那里的人群来说,冬天远不止是一个季候的概念,也不止是一种记忆乃至一种氛围,而是一种与生俱来无法逃离无从舍弃的生存处境(出生成长与老去的处境)。”“在冬天的构成里,风作为不可或缺贯穿始终的主要质素,它的宏大喑哑与尖锐高亢,它的粗豪霸蛮、横行暴虐与无微不至、无所不在,都足以使人堕入渺小无助以至彻底绝望的境地……”⑥

可见,《冬天》是对某种生存真相的呈现。而真相并非天然自明,要接近它,必经一个去蔽、发现、敞亮的过程。如何抵达那里?冉冉选择了退让的方式,那便是:听,倾听——

整个冬天/你都在谛听/惟恐风离去/没有风的夜晚/耳朵和皮肤/都会失去知觉

哪家的琴声/匆忙地响起/像野地里的人/反复地焦灼地喊/谁的名字……风也在听/大地的箫孔/插满冰凌

聆听/谛听/倾听,自然只是喻说,它实际上是指与存在沟通呼应时神智的清明、内心的虚寂、身体的松弛、感官的敏感专注。冉冉自称为“活跃的平静状态”。

对《冬天》,人们可以褒赞其设色冷峻、想象独异以及拟构于早年生命记忆的经验世界的真切幽微,更可贵的是其直入现实深处的痛楚尖锐。从接受角度看,诗中的乡村意象或可能使读者误读,但作品并未受到特定地域/季候/人群生成的物质图景的拘限——因为这些已被置于对人类普遍存在处境的感应/体味/观照的背景上。一面是对现实的深潜,一面是精神意绪的飞升,在具体与抽象、日常与神奇、个别与一般、现世与永恒的渗和交融中,澄明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之境了。

《冬天》的语言趋向:由热-冷,外向-内敛,诉说-呈现,夸饰-简单,润泽-冷硬甚至滞涩——

冰越积越厚/粗糙的漆树僵在风中/晶莹剔透的冰/比天空要明净

阴沉的天空/压住枝柯/扭曲的树干/满是疙瘩/风从远处吹来/从树根到树梢/松鼠样逡巡/没有发现/有特别的声音留下

同时注意语词歧义、暗示等功能的挖掘,扩展延伸其表现力。

《冬天》语言的独异还得力于删削:“风的严酷与冷冽使大地上的事物减少,这种减法同样也适用于我的诗歌——直逼真实的冷静与客观无疑将剔除表达的赘饰和浮华,使语言变得干净、简单、朴素。”⑦

五、结语

冉冉的写作是以早年的生命经验为根基的,出现在她诗中的物象包括了悬挂的蜂巢、果实、草垛、乌杨与核桃树、淅淅沥沥的雨、星辰、雪天、瓦蓝的穹窿、雪山间蜿蜒的江水、严冬里啸叫的风、阳光下的阴暗角落,还有不为人知的常态或畸态的生命。翻读她的作品,打动人的不仅是其中自然季候民俗人事的陌生新异,更主要的是种种事象在诗意灵光的内映下显露出的宁静、久远、奇幻——那是在追忆/想象中复活的故乡及其后的精神空间:一个超逾物理时空的独立的艺术世界,而非特定地域风物的摹写。《母亲》、《白昼与夜晚》、《冬天》诸作则以女性作者少见的冷静直逼生存真相,呈示出生命的颠踬困苦、混沌沉重,这无疑拓展了她创作的维度。在另一类更为纯粹/内倾的作品中(如《你眼睛里面的光》、《静夜》、《电话》、《短歌》等),我们得以领略诗人面对记忆、面对内心、面对琐碎的日常经验时表现出来的细腻敏锐、从容率真——

想起过去的事/手就忍不住四下摸索/我要的不是笔和纸/也不是杯里的白水/甚至也不是一件事的过程/它是喊(《深夜》)

需要再度强调的是,冉冉诗歌独立纯正的品性决定性地依凭于语言。一方面,她的语言源自天性/内心的敏感丰富,有如率性流淌的淙淙小溪,闪烁着天然的灵光才情;次一方面,在注意保持语言鲜活性的同时也不忽视作适当的锻打,以达到相应的张弛与节制;再一方面,她语言内在韵律及部分作品有意识的谣曲化倾向,又带来了流畅明亮的诵/唱性——一种长期以来被新诗主流忽略的特质。近作《冬天》、《白昼与夜晚》则一趋纯(删减内敛)一趋杂(混沌繁复),语言似又有各自反向拓展的意向。

概言之,冉冉以朴素自然、杂纯相糅的语言,深入早年暨当下的生活经验,向外发现、检视、陈列大地上的人/事/物,向内探寻、体味、谛听心灵起落的潮汐,追随/命名/唤醒它们,在兼具地域特质/个人色彩的精神性“故乡”背景上展开困苦竭蹶又绵长坚韧的人类生存景观。其间无论是生命情态的张扬、生存困厄的缠绕,人与自然/社会的谐和或龃龉,还是在更普泛意义上显现的虚幻与实存、希望与绝望、命定与变数、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悖反/隐忍无奈/暗昧不明,无不表现得曲尽其致、真切动人——而引领/照亮与穿透这一切(存在的黑暗)的是她独有的倾听姿态、追忆方式及源自灵魂深处的神性光辉。她疏离诗坛时潮的写作与作品的异质性改变了人们对“民族诗歌”、“民族诗人”的认识定式,达到了较高的艺术之境。

大哲海德格尔有言云:“诗乃是存在的词语性创建”。“创建”即“命名”,“命名”即“解蔽”,诗人通过“命名”创建“持存”道说“神圣”,物之本质也就得以达乎词语并闪亮。

在此意义上说,艺术(诗)的任务并非创造,而是发现。也是在此意义上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必定是一个怀赤子之心、对天地万物持应有的敬畏并融入其间的谦卑的人,一个归属于大地的倾听者、传信者,它和当下摩肩接踵蝇营狗苟嚣闹贪婪对现世功名趋之若骛的“诗人”毫无共同之处。

正像《从秋天到冬天》吟唱的那样-

我怎样变得简单/怎样变得干净/怎样变得简单又干净//从秋天到冬天/我是被风吹尽的一块空地/被雪铺满的一块空地/我们怎样开端/就怎样保持

注释:

①邹郎:《水边的林妖》

②③马丁·海德格尔语。

④瓦茨拉夫·哈维尔语。

⑤⑥⑦冉冉:《关于冬天》。大风吹送孤独的骑士

——庞清明诗歌阅读札记柳冬妩我偶泊的东莞渐趋丰满/它坐南面海两条大江曲里拐弯/开山劈地三艘货轮已驶离虎门/回环往复我于此一呆多年。《东莞(之一)》。

作为新兴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曾经有许多偏见遮掩着文化的东莞——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经济的发达与文化的匮乏对立起来,把东莞称之为“文化沙漠”。而事实的另一面却是,经济发达的东莞反哺着文化的东莞。东莞以其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着一大批作家诗人躬身其中,他们守护着纯粹的精神,延续着不灭的理想,传递着深切的文化关怀。来自四川达州的青年诗人庞清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东莞“一呆十年”,常以隐忍之躯打通会众的经脉,抒发对永恒故乡、天真章年、寥阔自然的爱和工商业时代人性沦丧、环境污染的隐忧,逐渐步入果实累累的诗的伊甸园。他先后在《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潮》、《绿风》、《山花》、《四川文学》、《安徽文学》、《文学自由谈》、《萌芽》、《延河》、《新诗界》、《雨花》、《作品》、《时代文学》等几十家省内外文学期刊上发表诗歌、评论500余件,并出版了诗集《时辰与花园》。最近两年,庞清明又“从传真与互联网敲打出平凡诗意”,与青年诗人张敏华、刘汉通创办跨越诗歌论坛,策划并编辑了一部《跨越》诗选,收集了六省八位实力青年诗人的佳作,引起诗坛广泛注意。

为寻找精神家园而不断求索,诗人庞清明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他置身的经验和现状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他用梦境和幻觉创造的感性世界。诗是他的影子,彼此相依为命,互为一体。“当初由大巴山麓起航历经八闽/如今落迹于南粤一个莞草不生的地方/如今我带着满身的蟋蟀继续歌唱……//一个孤人年岁不小/这些日子我依然心系南方/我唯一的行囊是躁动的灵魂/同世上所有的行者一样/我热情未减的是漂泊的向往(《日子》)。寄居在东莞一个名叫大岭山的繁华小镇,庞清明一直坚持着内心的漫游和对灵魂的拷问,“用粤曲劲歌搭建新生活的舞台”。在现代文明和古老艺术构成的两块夹板中诗人怎么存活是一个实际问题。诗人需要“净土”,这块净土存在于庞清明的内心,孤独的品质使它得以保持。“我的生活有着现实的四面楚歌/有着万物的理性的焦虑/坚守着抵抗着命运的危城”(《孩子》)。在一个充满危机和诱惑的时代,物化世界所导致的心灵挣扎比其它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而强烈,他必须坚守。他孤立无援,没有来由。如今的庞清明在东莞安家立业,拥有漂亮的妻子和非常可爱的儿子,但他依然是一个朝圣路上的诗歌狂徒,“时过境迁缪斯依旧萦怀”。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庞清明“肩负孤独的行旅”,一直跟语言作着宁死不屈的斗争,从而拥有自己的语言操作方式。翻阅时下的诗歌报刊,除了少数人真正把握到诗的脉搏,不少所谓诗人正在将诗的反传统简单地归结于反语言而大张旗鼓地进行“口语诗”写作,诗从沼泽走向狭谷。绕开中国主流文学、波澜壮阔的诗潮诗派,庞清明始终以一个荒废正业、离经叛道的民间写作者自况,持续自己的勤奋操练,在孤独中寻找着一种和谐、优雅、真切、形象的诗。与那些快餐式的“口语诗”相比,读庞清明的诗,就像赴词语的盛宴,使人感到亲切而高贵。亲切,并不是对生活现象的罗列,也不是对理念的图解,而是对现实的平和的弘扬、对人间的温情的怀念;所谓高贵,不是站在缥缈的云端对芸芸众尘和大干世界指手划脚或视而不见,而是对另外一个完美世界的憧憬和肯定。作为一名真正的诗人,庞清明的诗具有了这种双重性。具体深入到他的诗歌文本,我喜欢这样的句子:划过窗外的鸟/小小的天使在湖泊上/嫩绿的果肉渐丰的葡萄/鸟的情欲被露珠磨得锃亮//黎明时翻转的光/一只缩回的手被鸟鸣击伤(《划过窗外的鸟》)。谁家新燕衔新泥修补窗棂/轻柔的短贴怀春的猫咪/三月的地坛复活的木棉/我顺水推舟遭遇山花烂漫(《转瞬即春天》)。佳人留在世纪的风景里/守住一堆奇石两丛灌木/条条小径通往一块翡翠三道拱门四面鼓/佳人操起碎步意念中一阵紧追(《献诗:佳人》)。

纵观庞清明的诗歌,可以看出他是个营造、编织意象的高手,调制词句像组合各种液体,知道怎么浸染读者的目光并引起心灵反应。他的诗歌里面通常都有新奇美妙的意象,这些意象浑然天成的整合,能唤起我们的情绪和沉思。庞清明笔下的意象,就是被诗人意化了的景象,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他写月,却非真月,而是水中之月;他写花,却非真花,而是镜中之花;他写山水,却非真山实水,而是海市蜃楼……总之,那是将一切景像置于水中雾中镜中梦中霓虹灯光之中,并选择最佳角度,呈现给读者。庞清明的诗歌显示了他独有的点化客观景象为诗之主观意象的魔法。用《老子》里的话来评价他的诗却也恰如其分:诗之意象,唯恍唯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庞清明的诗歌有古典式的深刻,一种色彩、声音与质感的美,完美的细节就像用了好几百年的成语。

现在的诗歌创作已到了一个冒险的时代,冒险可能失败,不冒险绝对不会成功。保守于完美谨严是悲剧的,容易成为一件漂亮的牺牲品。庞清明显然不愿意守住故有的辉煌大殿,他对诗的追求一直处在过程之中。他的诗里大胆地吸收了现代派的一些技巧,如变形、时空转换,丰富了他自己独有的向这个世界倾诉的语言色彩和表现手法。他站在当代意识的高度,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审视着我们司空见惯的古典物象,使作品更臻完善成熟。他的诗歌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色块、景点和装裱华丽,它以哲学为蓝本并将蓝本击碎,以情感为轴心并将轴心扭曲或摆脱,以达到一种完全自足似空似盈的境地。在他身上,让人看到了现代汉语面对诗歌时高贵、华丽和自如的一面。在《花园》和《它们之诗》系列中,花园、水池、曲桥、香径、喜鹊、燕子、鹰、蜗牛、羊、阳光、蝴蝶,这些纯净美好的事物都被庞清明和谐而有效地安置在一起,构筑起一首首精致的诗歌,诗人的生命和心灵在具象物中得到洞悉。两阵鸟语擦洗天空/三只粉蝶翩跹蜻蜓点水/一个巨大的身影特立独行/它垂下高贵的头颅/在生命一角舔噬火焰(《春天花园》。这些句子呈现出一种潜沉、奇幻而又生动的气韵。以气为扬,诗人舞出了一种风景。在美丽风景的过程中,完成了一种意义。一种生命的的意义。庞清明的不少诗歌都呈示出一种新颖的图案与文化气质,也呈示出一种内在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