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7077000000004

第4章

之所以将“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诗学思想再次进行转换,而且还将不断进行转换(“第三条道路写作”或许在对西方后现代主义进行由浅入深的批判的过程之中,使自己逐步成为“批判后现代主义”,也就是本文所说的“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是奠基于如下一些重要的诗学文章:赵思运的《关于“第三条道路写作”诗学我之辨析》,胡亮的《从写作到批评:“第三条道路诗学”的泛化与个人化》,李祖德的《论第三条道路》,十品的《一架蔷薇满院香——谈“第三条道路”的诗学意义》,李霞的《第三条道路写作:结束?开始?》,胡磊的《第三条道路写作:当代诗歌争论的延续》,庞华的《第三条道路》,兰马的《第三条道路:一个接近自然数“1”的诗歌“写作分数”》,林韵然的《“第三条道路”发展史纲——从1999到2004》,树才的《第三条道路——兼谈诗歌写作中的“不结盟”》,林童的《第三条道路论纲》,莫非的《第三条道路写作工具箱》和我的《第三条道路:一种思想技术》等,特别是林童的学术专着《文化诗学:第三条道路》。集中研究上述文章,我们发现“第三条道路写作”最初呈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可选择的现代性”。所谓“可选择的现代性”,其目标就是“激发一种解放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社会的未来并不仅仅是现有基础之上的一种数量扩张。我们当然是从一般意义上了解这种思想的,但是,把这种普遍的知识运用到特殊的事例上却不那么容易。我们倾向于以数量标准来思考各种技术性的事物,如更强的计算能力,更多的电,更多的汽车和飞机等。而量到质的转折点却被忽视了,例如,正是不断增强的计算能力使得计算机从一种专业劳动的工具转变为一种消费者的技术。而从一种发展过程向另一种发展过程的最终转变事先是难以预料的。但是,因为迄今为止现代性的含义是根据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渗透来确定的,因此我们技术想象力中的这些可以理解的界限便成了社会理论中难以接受的界限。”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第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三条道路写作”作为“可选择的现代性”这一观念意味着可能性范围的扩展,它主张把更多的行动者包容在现代诗学的决策之中。而行动者,我们的意思是指那些参与到“第三条道路写作”之中的所有诗人和诗评家。这些行动者中的每一个都有一种独特的发展观。他们的经验和主张构成了福柯所谓的“被抑制的知识”(subjugatedknowledge),例如赵思运的“第三条道路的观念,是一种普适性的价值立场,而不是一个流派,一个同盟,一个组织。它是一个‘场’,一个包容性的‘场’,一个诗意充盈的‘场’……我认为,从诗学的角度讲,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场’仍然需要逐渐扩大。我们有必要警惕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之后再度陷入二元对立的排斥性……‘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诗歌论坛和报纸、年刊,不是一个组织,而是面向所有诗人公平竞争的诗艺大舞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第三条道路才通向更为辽阔的艺术世界,这是她的艺术宗旨,也是她的气度所在。”见谯达摩等主编:《第三条道路》(第一卷),第657、658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胡亮的“第三条道路的方向不是明确的,或者更准确地说,第三条道路从来就没有一个现成的方向,第三条道路伸展入乱石和杂草之间,伸展入无路之处……我就这样微笑着走在四通八达的第三条道路上,我知道,当我与越来越多的人背道而驰,我就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同上,第487、490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李祖德的“‘第三条道路’是一个当代汉语诗歌公共话语场域建构的过程。它对世纪末诗歌写作的一些不良状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救正。它以理性的行动对我们固有的文学史和批评模式进行了反拨,为我们的阅读和批评提供了许多被遮蔽的文学事实。”同上,第111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三条道路’是未完成的,它仍然在延伸和拓展之中。‘第三条道路’是一种呼唤。”同上,第111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十品的“‘第三条道路’从外在看是挤压和逼迫的产物,它不满于喧嚣而无益的争执。从内在看是拥有一定创作理想,并勇于坚持个人和个性倾向的创作实践的诗人,内外结合也就成了现在的‘第三条道路’。”同上,第664、665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李霞的“之所以把网络诗歌的兴盛与‘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出现相提并论,是因为后者的出现有可能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同上,第674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胡磊的“‘第三条道路写作’在对‘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论争批评的基础上来构筑自己的诗歌,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造……部分诗论文章很有深度,对权威流派和经典论着不盲从,也不考虑在表述观点的同时会遭到他人异议与反对,孜孜不倦于诗歌探索精神的提升和诗歌建设的实质性发展,为新诗存在的价值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然而有力的说明。在当今这个信仰分裂,以时尚为消费目标的时代,这种姿态是颇为珍贵的。任何其它诗歌群体包括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态度都没有它表现得这么强烈而集中。”同上,第671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庞华的“我们的第三条道路或无限制写作,就是要从根本上去实现诗歌在我们生命中的飞越,在我们生命的这一瞬间全力冲击以至爆炸。”同上,第491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兰马的“如果现在整个中国诗歌的成就为‘分母’,而个人诗歌写作为‘分子’,那么‘第三条道路’写作者越多,‘分子’就越大,不同的写作者又有不同的‘分子’,‘分子’与‘分子’之间自行自我叠加,当然就会越来越接近自然数‘1’了。越接近自然数‘1’,那么21世纪中国新诗的振兴就越发看见希望的曙光。”同上,第496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林韵然的“通往新世纪的诗歌之路——就应该是活泼泼的‘第三条道路’!”同上,第697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树才的“显然,‘第三条道路’是另一些道路,是复数。因为我坚信诗歌的丰富多样正是基于每一位诗人观念和文本上的差异。所谓多元,即差异,即独立,即无领袖欲,即尊重对手,即‘不结盟’。”同上,第442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林童的“无论人们对‘第三条道路’持何种态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现在仍对它采取简单的否定,或者干脆视而不见的话,这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诗歌观念和诗学观念。五年来的风风雨雨,使得‘第三条道路’呈健康和更加开放的态势,成为中国诗坛的一支举足轻重的诗歌力量,参与到中国新诗的建设之中……如果在另一个五年,或十年二十年的时候,我们还在建设‘第三条道路’吗?”同上,第678、690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莫非的“对付第三条道路写作的最好办法,就是走第三条道路”和“你越是走自己的写作道路,你就越是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同志。”见谯达摩等主编:《第三条道路》(第一卷),第655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迄今为止,“第三条道路”所表现出来的声势浩大的集体诗学行动,在当下整个诗坛已呈席卷之势。我想,“盘峰诗会”在几乎葬送“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同时,也完成了它的另一个历史使命,即间接催生了“第三条道路写作”——“这种拟像文化已经彻底打破了传统文化创作的模式及其运作原则。以往的模拟,是先有被模拟的事物,然后才有模拟。现在情况完全颠倒,不但被模拟的事物不是先前地存在在那里,也不是随后跟随着模拟而存在。这就是波德里亚所说的‘拟像的旋动’”高宣扬:《让·波德里亚论“拟像”和消费社会》,转引自冯俊等着:《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第583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第1版。——的诗学思想。尽管“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相互辱骂和彼此诋毁业已破坏了20世纪末期中国诗坛本来就十分脆弱的“道”——“思想之道”和“艺术之道”,“但历史能利用才气平庸甚至鼠辈小人为实现自己的伟大思想服务,如果需要的话。”列夫·舍斯托夫:《旷野呼告》,第32页,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综上所述,为了彻底“旋动”当下中国诗坛的“拟像”,我们别无选择,因此,“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不妥协地开发各种歧见差异,让我们为秉持不同之名的荣誉而努力。”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第211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2004年10月,北京回龙观

小离骚

谯达摩

骚之一:十二门,我的心脏是一粒尘埃

“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

是的,弯刀不能再弯了。女人的小蛮腰

是弯刀吗?是的,扁担也不能再扁了。女人的

小胸脯是扁担吗(圆溜溜的扁担叫钎担)?

故乡在什么地方?它又以什么方式存在?

那里有十二门吗:观因缘门,观有果无果门

观缘门,观相门,观有相无相门

观一异门,观有无门,观性门

观因果门,观作门,观三时门,观生门

这些门的机关在哪里?

它们是否也埋藏着许多暗道密室?

唉,尘埃落定,火焰的心脏如影随形

今年九月是一粒尘埃

今年十月是一粒尘埃

今年十一月还是一粒尘埃

在娑婆世界中定居,我目睹辽阔的大地不知所措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唉,谯家岩,这个名词恍若隔世

那年爷爷是一粒尘埃

那年奶奶是一粒尘埃

那年酗酒的父亲还是一粒尘埃

那棵千年古树死了,它腐烂的根仍旧企图抓住点什么

“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枝在从

这堆乱石块里长出?”而阴雨缠绵着阴雨

女巫复活,传说中的绣花针准确穿入

乾隆或康熙时代的方孔铜钱

美穴地至今存在

看吧,骑小泥马的祖先就要搬走天空

天空啊天空,此时不空,更待何时?

实际上天空是空的。众缘皆空,从缘生法亦空

有为无为及我皆空,何况天空?

在天空之下,女巫复活,她点亮左边的小圆山丘

一盏神秘的灯笼

她点亮右边的小圆山丘,另一盏神秘的灯笼

唉,谯家岩,这个名词

这个名词在两盏灯笼的温柔乡里孤零零的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那是屈原:“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现在看来,屈原也好,离骚也罢,都是空的

生住灭空故有为法空

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

因有为故有无为

有为无为法空故一切法皆空

两手空空离开谯家岩,离开这个恍若隔世的名词

离开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大山,我的心脏是一粒尘埃,漂泊的空无处不在

“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从水到水,从泥到泥,从土到土,

薄胎瓷器的命运需要一些火

需要一点釉

需要死去活来

需要空。相可相空故万物亦空

一不可得,异不可得,更无第三法成相可相

是故相可相俱空,何况本来就空的一个薄胎瓷器?

骚之二:薄胎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从薄到薄,从胎盘到胎盘

中间只有空

芸芸众生只有空(有无空

故一切有为空,一切有为空

故无为亦空,有为无为空故众生皆空)

在薄得不能再薄的胎里

空气的尖叫

使众鸟跌落

或者鸟的方向就是空气的方向

在空中,所有的鸟无法改变自己倾斜的命运

当然撒进土地里的种子也是空的

水是空的,阳光是空的,氧气是空的

根,芽,以及后来的叶子都是空的

肥而美的花朵也是空的

它的花瓣、花蕊、花盘、花心

花瓤、花粉都是空的

由花而果,果子也是空的

果空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

故无为法亦空

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

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

推开时间之门(闲适的、撕裂的、人性的),我在回忆

糯米糍粑,油腻腻的红烧肉

油豆腐,菜豆腐,玉米,红薯

还有好像总是吃不完的土豆

那时,或者这时,我似乎在回忆

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康僧会,朱士行

竺法护,鸠摩罗什,僧肇,瞿昙僧伽提婆,佛陀跋陀罗

他们最早翻译汉文佛经,最早把空,翻译成空

“我就照现在这样跑出去,走在街上

披散着头发,就这样。我们明天该做些什么?”

明天仍然是新的薄,新的胎,新的盘

你出生了吗?你死了吗?

无数的村庄被城市吞并

而城市被沙漠吞噬。此刻你在哪里?

此刻你是幽灵,是微生物

是卵,是一颗小小的精子,是玫瑰

是红罂粟,是雨夹雪,是施灵者,是地铁来回倒腾的

风,风啊,你吹吧你吹吧你吹吧你吹吧

每天的胎盘需要你吹,每天的婴儿

需要你吹,每天的灯心草

也需要你吹灭

骚之三:地狱之门

灵鹫盘旋三次告别天葬台。带着别人的灵魂

上天入地,它的爪子多么愧疚

“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

此刻地狱之门开始堕落,开始笼罩所有人的头颅

什么人在沉默?什么人在微笑?又是什么人

在疯狂大笑?什么人在争夺帝王宝座?

什么人在沿街乞讨?什么人在跑官

卖官?道没了,德没了,羞没了,耻没了

廉没了,脸没了,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都没了

此刻地狱之门洞开,全部洞开(此刻我知道在阎浮提的

东方,有一座山名叫铁围。此山黑邃,无日月光

有大地狱,名叫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

又有地狱,名四角;又有地狱,名飞刀

又有地狱,名火箭;又有地狱

名夹山;又有地狱,名通枪

又有地狱,名铁车;又有

地狱,名铁床;又有地狱,名铁牛

又有地狱,名铁衣;又有地狱,名

千刃;又有地狱,名铁驴;又有地狱

名烊铜;又有地狱,名抱柱

又有地狱,名流火;又有地狱,名耕舌

又有地狱,名锉手;又有地

狱,名啖眼

又有地狱,名铁丸;又有地狱,名诤论;又有

地狱,名铁;又有地狱,名多

铁围之内,有无数这样的地狱

更有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

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

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

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

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

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等等)

“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面对地狱洞开的门,我们用土碗喝酒吧

孔子喝的是什么酒?屈原喝的是什么酒?

司马迁喝的是什么酒?曹操父子喝的是什么酒?

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喝的是什么酒?

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喝的是什么酒?

那个写《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兄弟喝的是什么酒?

李白杜甫喝的是什么酒?苏东坡黄庭坚喝的是什么酒?

千古绝代美女诗人李清照喝的又是什么酒?

关汉卿喝的是什么酒?“前七子”“后七子”喝的是什么酒?

徐渭喝的是什么酒?郑板桥等“扬州八怪十四家”

喝的是什么酒?曹雪芹喝的是什么酒?

他、他、他们到底喝的

是什么酒?管、管他们喝什么酒,我、我们

喝我们的苞、苞、苞谷酒,高、高粱酒,红苕、红、红

苕酒,地、地、地瓜、瓜酒

去、去、去他妈的啤、啤、啤酒,鸡、鸡、鸡鸡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