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7077000000062

第62章

诗人带着自我与个性登场,是中国大陆新诗最近二十年最大的福音,也是中国大陆现代诗最大的收获和重要标志。这在老-代诗人中也有明显体现。作为唱过战歌和颂歌的一代诗人,当他们以“归来派”的身份再次在诗坛亮相,虽然有些诗人最初的几丝依然是言不由衷,带着几股习惯性腔味和几份疑虑与观望,但他们当中具有个性的几个诗人很快就适应了自己应有的角色,怀着莫大的勇气发出了自己的真实声音,终于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写着自己想写的东西,结果写出了一些成功的诗篇,昌耀、绿原、牛汉、蔡其矫、艾青、孙静轩、梁南等诗人,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成功,其实正是“良知,,与“创新”结合得比较好的体现。至于从“今天派”开始,到“第三代”,到“知识分子写作”,到“民间写作”,到“七0后”乃至“第三条道路”等等一批又一批新生代的诗人们的写作,凡是写出了好作品的诗人,无一不是诗人“自我”的充分表达者和诗人“良知”的充分体现者。

至于在怎样对待现代诗的问题上,为什么老是要冒出些像梅烟之类的无知现象呢?我想这与我们的“诗歌教育”跟不上形势有关。其实早已有许多人对中国的诗歌教育现状深表不满了。中国诗歌的审美教育,中国诗歌的鉴赏教育,闹了多少年了,还不是老一套的唐诗宋词,老一套的几首二、三、四十年代的白话诗,几首信天游,就这样灌输了国人整整几十年!而最丰富的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现代诗,从北岛们的朦胧诗到伊沙们的先锋诗,从林珂们的后朦胧诗到义海们的后现代派,从西川们的知识分子写作到于坚们的民间写作,从蓝马们的非非主义到万夏们的莽汉主义,从翟永明们的现代新女性诗到安琪们的新经验写作,从石光华们的口语写作到杨然们的另类写作,从道辉们的新死亡派到凡斯们的原创性写作,从黄礼孩们的七0后写作到谯达摩们的第三条道路写作……统统都是一片空白!我曾经深深地痛感着中国诗歌教育之落后,于1999年在四川《星星诗刊》第一期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下世纪中学生读什么诗”的讨论。那场讨论当然遭到了远比梅烟那种耍小聪明挣小稿费玩艺/L更为猖獗、更为顽固、也更“左”更代表“人民”性的攻击。那场讨论虽然只有一年,但却深深触到了那些僵化诗、“左”派诗的痛处。与我意见相似的毛翰、聂作平等人,自然在那场“左”公们的围攻中成了众矢之的,被扣上“打倒一切”、“否定一切”和类似于“篡党夺权”的帽子。那些口口声声以“我的心和人民一起”、“人民永远记得他们”、“不是刚刚才庆祝过我们建国50周年吗”等等语句为幌子,以“时代”、“祖国”、“人民”等等高大字眼为档箭牌的旧式诗人,除了恐惧他们老式诗歌或“大众诗歌”正在失去自以为是的“正统”、“正宗”地位,倒对他们早已失去诗歌良知毫不在意。这也足以证明在这一群老是以“祖国”、“时代”和“人民”的诗歌代表自居的旧式诗人之中,所谓诗歌的创新已是根本就不可能。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跳出来对新生诗人大加攻击,像当年的臧克家们那样。这也足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中国现代诗“创新”之艰苦。但是真正的诗人们却在受苦、受难、受罪中前进了。

我对诗歌的个人化写作深信不疑。多少年以来,我一直重复使用的“我的诗观”是这样的:“把一切变成诗。狂想,直觉,沉思,幻象,这一切精神状态,指引着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绝不想对诗作出界定。‘肉睛看不见的世界,灵魂都看见了’。而灵魂看见了,就等于诗歌看见了。必须独来独往,敢于自生自灭。与人对话,与神对话,与英雄天才对话,与疯子、乞丐和大师们对话,与植物动物和非生物对话,横竖都是灵魂自由,始终要神交宇宙,深入万事万物,把一切变成诗。一生中,只求百分之一的作品留下来,传下去,这就够了。写出来只要美感、抒情、过瘾,就好,就舒服了。”这种“不管别人怎么说,只管我行我素”的写作方式,使我尝到了诗歌创作的甜头。我的诗歌作品十几年来在中国的诗歌报刊上不断发表。我也高兴我有许多作品多年一直被许多诗选本转载,我自己认为它们都是不可替代的,如《寻找一座铜像》、

《中秋月》、《阳光的孩子》、《海之门》、《父亲,我们送您远行》、《森林狂想曲》、《东方恶之花·围观》、《下午:读马格利特一幅画》、《雪声》、《乡村最后的诗人》、《千年之后》、《祖国之诗》、《死后》、《二0五八年》、《写鹃的梦幻情歌》等等。我每年平均以几十首诗的发表量在中国存在了十几年,确实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伊沙在他的诗作《杨然在四月十三》中写道:“杨然叫我在诗坛没法混饭”,指的就是这回事情。伊沙在他的这首诗中说杨然乃是“官办报刊的常客红人”,“不自觉的功利写作者”,因此常常能用自己的稿子“换取过银子”。这实在是很奇妙的。我的诗歌创作证明了诗歌的“良知”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个人写作。我很喜欢罗中旭的歌曲《星光灿烂》,虽然它远不及《常回家看看》流行,但在我的耳朵里,《常回家看看》难听极了,而《星光灿烂》却非常好听。诗歌也是这样,好的涛,正如好的音乐一样,总是属于少数人。

呼唤诗美创新及其良知的更大空间,其实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诗人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第三条道路”在我的心目中正属于这种象征。为了更加坚定地走这条属于自己的诗歌道路,这么多年来,我发出多少诗的感叹啊!

凭我的直觉,“大境界”与“第三条道路”是相通的。“条条道路通罗马”。写诗也是这样,在宽阔无比的中国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上,所有诗人、所有诗人之诗都是通向诗神的,通向美的创造与真的永恒。现在,我想用我的“诗即表达灵魂的最佳载体”的观点来结束我的此信,作为我对所有《第三条道路》诗人的祝福:

在情爱、物质、精神这三大生活之间,灵魂起着主智与主情的中心作用,宏观依托和微观渗透在美学、哲学和神学这三大境界。这就是说,深入万事万物,肉眼看不见的世界,灵魂都看见了。在审美意识、思想体系和精神世界,灵魂显示出至高无上的自由价值。在灵魂和世界之间,发生着一切诗歌故事。把一切变成诗,是这灵魂对这世界的高度依托和深刻渗透。因此,抒情,意象,韵律,结构与解构,黑色幽默与反讽,音乐般的飘逸感,建筑般的凝重感,绘画般的展开与伸延感,星星般的折射与暗示,烈舞般的跳跃与煽动,这一切的一切,对诗歌而言,都是必要的。但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诗歌的目的最主要的在于灵魂的显示与表达。作为语言而言,关键在于自在显露与交流,在于自然的倾述与共鸣。精、气、神,这三位一体的灵感要素,在诗歌中尤为突出,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生共灭。诗歌的整体性也恰好体现在这些意象、抒情与韵律在精、气、神的内在谐调与外在配合的运作与流畅之上。任何技巧都不能破坏诗歌的这种整体性。着意使诗破碎、松散,猴子迪斯科式的跳跃、刻意留下毫下毫无想象与联系的空间,无底之谜式的玄浯和断句,这一切,都是不成诗歌气候的。气,贯穿于诗歌的始终,是诗歌内涵外显的隐蔽特征。没有气,一切意象等于拼揍。韵律是气的表露过程的体现形式,我强调的不是押韵,而是诗歌内在的空间韵律。诗歌的本质是自由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只要抒情、美感、惬意、过瘾,就好,就快活。诗歌的产生就是这么回事,无论热爱、追寻,还是叛逆、抗衡,灵魂总是高高在上的,感觉总是无拘无束的,仙然而来,魔般而生,神似而成,不解释诗歌是谁,诗歌从何而来,诗歌向何而去。但是诗歌的形式却是不自由的。虽然生活语言和学院语言均可入诗,但是表现形式却要受到限制。而作为诗歌的精与神,在气的驱驶和运载下,却使语言产生魅力,吸引与进入的魅力,倾听与共鸣的魅力,到达自由自在的表达境界,犹如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声音,盼来期待已久的倾述时刻,一触即发,一发便个可收拾厂。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声音,一旦进入诗歌的内壳,便成为灵魂最好的表达方式。诗歌在人类文化世界,属于深层次现象,诞生得很早,并且至今依然活着。诗歌在未来世界也只能是诗歌。而伴随诗歌陆陆续续在历史上出现过的词、赋、曲,现在都停止了呼吸。唯有诗歌,在这生活与心灵之间,承担了一切痛苦,一切激情和忧伤。诗歌一直走在人类生活的前头,留给世人一些永远的企求,一些终极关怀最古老的命题和最初之谜。在情爱、物质、精神这三大生活空间,心灵,会永远选择诗歌作为她永生永世的倾述载体。

最后,祝《第三条道路》越办越好!

2004年5月30日于斜江村。

【作者简介】杨然,1958年1月出生,四川成都人。着有诗集《黑土地》等。现居四川邛崃。中国新诗黄金时代的回归

——评《第三条道路》第一卷侯平章我之所以要说《第三条道路》第一卷的出版发行标志中国新诗黄金时代的回归,是中国新诗资源优势在不结盟中的大结盟、不统一中的大统一、不规范中的大规范的原则下进行的整合,是当下新诗实力的充分展示,是思想和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诗歌文本直抵诗质内部核心的有效彰显,是一次强大的进行新诗实践和研究的群体在诗歌环境日益边缘化、荒漠化的背景下,为扞卫诗歌生态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诗歌环保行动。

大量媒体对《第三条道路》一书出版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推介,《第三条道路》于2004年6月5日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后,《法制日报》首先于6月7日进行推介,紧接着有中央电视三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报》、《中国文化报》、《新京报》、《人民政协报》、《文学自由谈》、《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等众多媒体给予《第三条道路》的大力宣传。从媒体对《第三条道路》宣传的积极参与,充分说明《第三条道路》这一让人们接受的文学事实,展示了当今诗域场中的既不归派、也不划类的进行诗歌文本实践和诗歌理论研究的庞大群体的实力。由此可以窥见中国新诗正在从寂寞冷清的边缘化、荒漠化向鼎盛的黄金时代回归。

《第三条道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打破了疆界、流派和主义的束缚与限制,这就更适合和适应于“百花齐放”的方针。从《第三条道路》一书入选作者的地域看,东起上海,西至天山脚下,北边从中俄边境的绥芬河,南到南海岸边的东莞,覆盖了整个中国疆土,同时,还渗进了美国、加拿大的华人区。作者地域的无垠广阔,才有诗歌文本内容的无限丰富。从新诗的生态环境来看,诗歌的域场和汉诗式微的处境、诗人和诗歌理论研究者的生态景况都在从边缘化、荒漠化和低谷中回归。从诗歌文本被交流、阅读的范围广阔,彻底打破了陈旧的“小圈子”、“小社团”、“小集聚”、“小门派”、“小主义”的地域界限和“人以类聚、物以群居”而形成的诗歌交流、交往的障碍和阻隔。营造了从诗歌理论的建构、诗歌文本的创作实践二元高度统一的一个庞大的、开放的、包容的、尊重个性的新诗现场。在这里,无论是诗歌理论大家到诗歌文本的践行者,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学位的界定、没有所从事的职业的锁链、没有诗艺和风格的统一规定、没有人员性别的歧视和偏见,在作品的收录方面充分体现了“坚持以诗歌理论的创新和突破,诗作的质量和运用语言的技艺上乘,摒弃霸权和霸气”的原则。让人在阅读《第三条道路》的过程中有一种崭新的感受,无论从诗建设理论的推陈出新、诗史的理论文献参考,还是就诗歌文本的阅读,都给人带来阅读的愉悦和快慰,给人以越过混沌的智慧启蒙,同时还给人以无期的沉甸甸的思索。这些无不表明中国新诗的黄金时代正在从《第三条道路》上走来。

《第三条道路》一书可看到第三条道路的发展走的是双轨制道路。从靠动力装置进行运动的机械来看,飞机有双翼,火车靠双轨,汽车靠两边的轮子,才使其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使其永远保持着活力。《第三条道路》从观念的提出,到诗歌文本的创作实践的发展过程,无不体现理论建设同文本实践“二元”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先看在诗学理论的建构上,上个世纪末,莫非、树才、谯达摩的《反对秘密行会及其它》、《第三条道路——兼谈诗歌写中的“不结盟”》、《我的诗学:1999年冬天的思想》,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诗歌写作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和观念。2000年谯达摩的《第三条道路写作提纲——我的诗学:2000年冬天的思想》对“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定义等给予了全面的阐述和解读,2002年林童的《当下中国新诗的三个代表:谯达摩、于坚、王家新批判》在比较中凸显了第三道路写作思想的先进性和具备的无限活力。2003年谯达摩的《第三条道路写作,或曰21世纪中国新诗的开端》对“第三条道路写作”的理论给予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使得第三条道路写作的理论日臻完备,随后林童的《第三条道路论纲》、李祖德的《论第三条道路》,老巢、飞沙的批评,更进一步擦亮了第三条道路上被遮蔽的闪光点。再加上第三条道路论坛(版主:庞清明、林童)有力的宣传、推介与资源的整合,《第三条道路》2003年卷(主编:庞清明、林童)的及时强势推出,使第三条道路掀起新世纪中国诗歌的狂飙巨浪。与此同时,四川的胡亮、张放,北京的林韵然,上海的赵思运、罗云锋,江苏的十品,河南的李霞,江西的庞华,广东的兰马、胡磊等,积极参与到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建设上来,起到了第三条道路思想理论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旗帜下,簇拥了活跃在当下诗坛的诗歌文本实践者。他们是华北板块的莫非、树才、谯达摩、林童、李祖德、温皓然、简宁、刘文旋、安琪、洪溟、西北龙、楚楚、斯如、邵风华、路也、席君秋、郁葱、李岱松、毛梦溪、车前子、谷禾;华南板块的庞清明、马莉、卢卫平、兰马、庞华、老德、林林、刘汉通、侯平章、阳阳、梁山剑客、司童、李明月、徐晓宏、郑小琼;华东板块的赵思运、十品、玄鱼、徐慢、汉江、冰儿、吴情水、子梵梅、沈河、姜宇清、罗唐生;中南板块的红杏、张作梗、严家威、杨晓茅、墓草、张建新、王征珂、仲彦、苍耳、讴阳北方,西部板块的凸凹、胡亮、梁平、杨然、喻子涵、杨通、张选虹、娜夜、丁燕;东北板块的刘川、马永波、金辉、杨拓、孙慧峰、阿拜以及海外的汪文勤、姚园、李维、张耳等135位诗人的诗作300多首,可谓洋洋大观。同时还收编有我国目前最活跃的诗评家的诗评34篇。更增大了《第三条道路》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