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7082800000014

第14章 注意工作方法讲求领导艺术(2)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如5年、10年、20年),企业必须制定发展目标,如产品发展方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科技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企业的收益状况、职工的收入及物质、文化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状况等。以便对职工群众起到激励、鼓舞作用。同时,经理要领导群众通过辛勤的劳动,去实现长远的目标。我国春秋时代的思想家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长远目标就可能成为一张废纸。特别是对群众生活、劳动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更要重视花大力气去给以关注、帮助解决,使群众得到满足。干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才能激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群众最反感的是“假、大、空”的思想、行为。列宁曾经说过:不要成为一个光想做大事的空想家,要做一个善于同小的要求结合起来的实事求是的政治家,这种小事情有助于争取做大事情。现在,说空话多,办实事少甚至光说空话,不干实事的领导者还有。这些同志应早早改掉这种恶习。

七、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各个企业、部门乃至每一个人相对比较,既有自己的长处,又有自己的不足。经理在管理企业过程中,要对本企业的特点做全面、客观地分析,寻找并发挥本企业的优势,使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财尽其效,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

经理应辩证地看到本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不能把它们绝对化。条件好,优势多,但不能忽视劣势;条件差,也不能片面地强调不足,而应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优势、劣势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优势可以转化为劣势,劣势又可能转化为优势。经理应发动企业职工群众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努力,创造条件,改变原来的不利因素,使劣势变为优势,并使原来的优势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不同,领导者在布置工作任务或提出要求时,不能“一刀切”,而应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尽量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长处。

八、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经理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当把需要与可能、动机与效果紧密结合起来,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工作计划放在可靠的基础上。如果不顾客观实际,不量力而行,实践证明,就不会把事情办好。

量力而行,要真正搞清楚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核准自己的实力;二是核准客观条件。自己的实力可分为显在实力和潜在实力。量力,是指权衡包括潜在实力在内的力量。由于客观条件影响实力的发挥,所以不能忽视对客观条件的分析。

量力而行,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结合起来,即尽力而为。领导者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潜力。创造条件越充分,便能在现有力量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果。有的企业提出:“没有市场,可以开辟市场;没有顾客,可以创造顾客。”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是辩证的统一,前者是强调客观性、稳妥性;后者则强调进取性、责任心、自觉能动性。

九、层次分明,秩序井然

在一个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纵向有上下级管理环节之间关系,横向有同级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各个层次、部门都不是孤立的,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企业的任务。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是给直接的下级人员布置任务,明确目的、责任,提出要求,并给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他们顺利去完成。至于如何完成任务,主要是发挥下级人员的智慧、才干,不必让他们事事请示。只有在不协调或产生矛盾时,才必须由上级协调解决。如果超越层次,就会造成管理功能的紊乱。

经理在日常工作中,会面临许多需要亲自处理的事情,这就要分清轻、重、缓、急,明确先后次序。应先做主要的后做次要的;在同类事情中,要先办费时少的再办费时多的。还应严格时限的要求,每项任务应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有的人采取的办法是:最难办的事先办,大事自己办,小事委托办,新事积极办,一般事兼顾办。这种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经理作为企业领导人办什么事情,都要注意“质”的界限,善于根据质与量的关系,把握最佳适度。我们常说的“乐极生悲”、“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等,说的就是事情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改变原来的状态,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谨防多走这“一小步”,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一项高超的领导艺术。

做到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防止多跨“一小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胸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经理及企业管理人员在取得工作成绩时,不要头脑发热,急躁冒进;当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时,也不要畏首畏尾,停步不前。二是选取最佳适度。所谓最佳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的一般度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最有利于事物的成长、发展,与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选取最佳适度,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防止多跨“一小步”,是使领导工作获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条件。经理在日常管理中,把好“度”既可防止急于求成、欲速不达的倾向,又可防止保守不前、无所作为的倾向。

十一、持之于严,渴之于精

有人把企业家的工作作风比喻为像“楷书”那样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据说,曾荣获日本最出包的“经营者奖”的土光敏夫就因像写楷书那样精”、“严”治业而著名的。他有句名言,说他的全部经营管理学说就是“一部楷书”。他以这种经营管理之道,振兴了面临困境的石川岛公司,使濒于破产、赤字累累的东芝电器公司重整旗鼓。他曾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到处讲池的“一部楷书”的经营管理之道。

精明的企业家对看准的事情,就要像一个人写正惜字一样,认认真真,一点一撇,一勾一捺,都毫不马虎,脚踏实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符合标准,决不放过,要有一种“推倒重来”或“从头做起”的精神。失去这种精神,组织机体就会失去对事业渴求进取的活力,干起事来,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就会遭到淘汰。《卓越企业家的素质》一书讲了日本制造精密切割机的迪斯柯公司靠精严精神创业发迹的故事。

该公司在50年代为适应钢笔企业的要求,制成了厚度只有120微米的薄刀片,用来给笔尖切缝。从此,这个公司上下一心,迷上了一个“切”字,简直到了“看见可切的东西,都想切它一下”的着迷程度。集成电路发明以后,为了切割集成电路,要求刀片厚度不超过70微米,公司又向“超薄刀片进攻,终于制成40微米的超薄刀片。超薄刀片必须在高速旋转中进行切割,他们买来大量废硅片,进行多次试验,发现刀片切削硅片的最佳速度是3万转。在此基础上,研制成把许多刀片安装在同一旋转轴上的多刃切割机。现在,他们已经发展到能制造15微米超薄刀片。这种刀片可把头发丝精确的沿它的纵向劈成两半。由此使迪斯阿公司登上了“切”的高峰,在生产精密硅刀片切割机的20多家企业中,成为佼佼者,产品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

这就是“精、严”精神产生的奇迹。当前我国不少产品粗制滥造,有些厂家甚至生产伪劣假冒产品,使得消费者叫苦不迭。因此,提倡“精、严”精神,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十二、不少事并不鄙是“非此即彼”的

在上一节,我们强调了“精、严”精神,在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确有许多问题必须用精确、量化方法去解决,但又有不少事物相当复杂,难以用量化去考察、认识它,就可采用模糊的方法。例如,甲与乙曾见一面,过一段时间,两人在某一公共场所相遇,甲仍然能认出乙。但是,这件事如果让电子计算机来做,那就得测量这个人的身高、体重、手臂摆动的角度、频率、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正压力、速度、加速度等一系列数据,而且非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几位才肯罢休。即使如此,也不容易认出该人是哪一位。因为人体的各种数据并不是恒定的精确值。这一事例告诉我们,精确之中隐含着模糊、模糊之中又包含着精确。二者是相对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世上的问题的性质,并不都是“非此即彼”的,而有不少是“亦此亦彼”的,即除了正确与错误、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明与暗、胖与瘦外,在两极之间,还有一个很长的中间地带。例如,对于猿人,不能不承认猿人是猿,但又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猿。猿人是人,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

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重大原则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严肃处理;但对领导班子内部、上下级关系、群众之间许多非原则的模糊性问题,则应以容忍、原谅的态度去处理,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绝大多数的人皆处于“绝对好”与“绝对坏”之间的某种状态。一个人的某种优点,同时又含有相应的缺点。企业职工给领导者提出的批评意见,其中就有正确部分和不准确部分。对此,领导者采取一概欢迎的态度,都能听得进去,群众就满意,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就融洽。

有些问题“宜粗不易细”。例如,邓小平在1980年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说“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还是过去的话,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现在要一心一意搞四化,团结一致向前看。”实践证明,对于历史事件的总结,采取“宜粗不宜细”的做法是正确的,它既起到了团结群众、统一思想、明确今后奋斗目标的作用,又避免了种种感情因素、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达到实事求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求得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规律性认识的目的。

领导者对有些问题,态度沉默,效果会好。例如,上级到下面检查工作,会发现不少问题。若群众要求谈谈看法,对涉及下属领导者的问题,就不能马上表态。沉默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地点、场合,再把话讲出来。

有些问题可以明确处理,但采取模糊处理艺术,效果会更好。例如,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当时兵多、将广、粮足、地阔的袁绍。在打扫战场时,发现袁绍指挥部里存放着曹操部下半数以上的文臣武将在与袁绍打仗期间,私自给袁绍写的“暗通之书”。曹操的近亲献策将这些文臣武将杀之。曹操没有采纳,却派人把“暗通之书”统统烧掉了。曹操向他的近亲说:“当袁绍强大而我力量弱小时,任何人都担心自己的命运,考虑是随曹还是随袁,我曹某人也不例外。在那种情况下,不能说给袁绍写过信的人都是坏人。袁绍灭亡后,就不能杀掉给袁绍写信的人。”曹操此举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大得人心的,为他以后建立霸业也保存了一批文臣武将。从模糊论角度说,曹操采用了模糊处理问题的艺术。

“模糊”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永远摆脱不了的现象。有些问题必须明确“是”与“非”、“合理”与“不合理”等“红灯”与“绿灯”的问题;有些在它们之间的“模糊”性问题,就不能“绝对化”、“一刀切”。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政治家运用这种理事艺术,卓有成效地解决了一些棘手或重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