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道应篇》:“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驺虞、鸡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贝百朋、玄豹黄罴、青犴白虎、文皮千合,以献于纣。”
袁珂指出“首列驺虞,其贵可知矣”,并认为:“驺吾(虞)神话,亦文王脱羑里神话之一细节也。”
《周书·史记篇》记有林氏国先后战胜戎氏、上衡氏,称霸一方。其实,林氏国之强悍,乃得益于其国有日行千里的宝马驺吾,也就是说林氏国可能是首先使用骑兵征战的国家;而商纣王之所以看重驺虞,亦在于它的军事价值。
泛林·从极之渊·冰夷·阳污山·凌门山
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
阳污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
毕沅注:“《淮南子·地形训》有樊桐,云在昆仑阊阖之中。《广雅》
云:‘昆仑虚有板桐。’《水经注》云:‘昆仑之山,下曰樊桐,一名板桐。’
案泛、樊、板声相近,林、桐字相似,当即一也。”据此,昆仑虚南面有梧桐林,正是凤凰栖息的好地方。
从极之渊又名忠极之渊,亦即《海内西经》所说“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其地或即今黄河壶口瀑布;因为只有壶口瀑布才能充分显示黄河之神威,而壶口瀑布正处于陕、晋、豫黄土高原中心,其北即鄂尔多斯高原、黄河河套(《山海经》记载的昆仑丘所在地)。冰夷又作冯夷、无夷,亦即河伯。从“冰夷”的称谓可以推之,他的工作可能与处理黄河中游冬春交替期的凌汛有关,解冻的浮冰在此时往往会堆积起来对沿岸造成严重的水患,大禹采用“积石山”的办法治理黄河水患可能也与此有关。在古史传说里,河伯可指居住在黄河两岸(大约从壶口至洛阳段)的部落,例如在王亥牧牛羊于有易而遇害的故事里,河伯为与王亥、有易相邻的部落。与此同时,河伯亦指黄河之神,《尸子辑本》卷下云:“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
《水经注·洛水》引《竹书纪年》云:“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所谓洛水之神与黄河之神的斗争,既反映洛水入黄河、两水争河道的场面,也反映黄河两岸居民与洛水两岸居民存在着争水利、避水害的长期矛盾。
我国殷墟卜辞中,屡有祭祀黄河的内容。《庄子·人间世》云:“牛之白额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之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所谓适河,即以人(少女)为牺牲祭祀黄河,民间则称为河伯娶妇,这种巫术目的是祈求黄河不泛滥成灾。《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高诱注《淮南子·泛论篇》称:“河伯溺杀人,羿射其左目。”王逸注谓:“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见射之,眇其左目。”所谓羿射河伯,实亦为巫术活动,即强迫黄河之神就范。
《穆天子传》卷一云:“戊寅,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阳纡山即阳污山,河宗氏即负责祭祀黄河的世袭家族,周穆王向黄河祭献的物品有玉璧、牛马豕羊等。凌门山又作陵门山,郝懿行注:“或云即龙门,凌、龙亦声相转也。《艺文类聚》八卷引此经正作阳纡、龙门,与《水经注》合。”
所谓“河出其中”,可理解为黄河发源于此或在此通过。阳纡山在《穆天子传》里,其方位在河套地区(古人曾长期以此为黄河源),研究者多认为即内蒙古阴山(古称阳山)。凌门山之名当指黄河河道呈门状,符合这种地形地貌的黄河中游河道着名者有龙门和三门峡。
王子夜之尸
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袁珂注:“日本小川琢治《穆天子传地名考》谓‘夜’即‘亥’字形讹,疑是。若果如此,则此节亦王亥故事之片段,即《大荒东经》郭璞注引《古本竹书纪年》所谓‘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王亥惨遭杀戮以后之景象也。”又注:“江绍原《殷王亥惨死及后君王恒、上甲微复仇之传说》(见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北平《华北日报》副刊《中国古占卜术研究》)谓齿字与首字形近而衍,亦足供参考。如此,则王亥惨遭杀戮,系尸分为八,合于‘亥有二首六身’(首二、胸二、两手、两股)(《左传》襄公三十年)之古代民间传说。郭璞《图赞》云:‘子夜之尸,体分成七。’则所见本已衍齿字也。”
《大荒东经》记载王亥故事为:“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对比《大荒东经》与此处《海内北经》的记载,不难看出《大荒东经》的记述回避了王亥遇害后的惨象,而《海内北经》的描述则有一种事不关己的冷酷,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记述时代的不同,以及记述者的民族感情不同。
《拾遗记》卷七记有魏明帝曾下令建造昴毕之台,祭祀昴星和毕星,因为他相信这两个星宿管理着他的王朝所在地(河南洛阳)。事实上,在二十八星宿文化里,昴宿、毕宿正是王亥遇害“二首六身”之像,而殷民族的活动中心也是在洛水与黄河交汇一带。在美洲印第安人的民间故事里,昴宿、毕宿、参宿构成了一个单腿人的形象,另一条腿被他的恶毒妻子砍掉了,这很有点像是王亥的遭遇。
亥字意为十二地支、十二时辰之一,古代常以亥日集市交易,亦称隔日集市为亥市。古史文献里王亥的亥字,据袁珂考证又作该、核、垓、胲、眩、冰、振、鲧等字。
所谓王亥之尸“皆断异处”,郭璞注:“此盖形解而神连,貌乖而气合;合不为密,离不为疏。”其实,这是古代一种巫术观念,即分尸而葬,以防止遇害者灵魂复活。
登比氏·宵明·烛光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所谓“登比氏生宵明、烛光”,这是我国古籍有关人造光源的最早记载之一。也就是说,登比氏乃人工光源的发明者,其名原当作“灯比氏”。她发明的灯有两种,其一为宵明,当属于强光源,可用于夜间户外;其二为烛光,可能属于弱光源或方便移动的光源,既可用于夜间室内照明,也可用于户外行走时。制造光源的材料,当取自牛羊(包括鱼类,特别是娃娃鱼油,为优质灯油。娃娃鱼一度因此而捕杀殆尽。娃娃鱼为龙的原型)等动物的膏脂或其他矿物燃料。这两种光源由登比氏的两个女儿分别掌管,并以光源的特点给她们起名,这种命名方法是古代经常使用的。
所谓“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明确指出登比氏二女的工作主要是照明河道和湖泊。据此,宵明、烛光可能包括船用照明灯、航道标志灯、码头照明灯,以及灯塔用灯(登比氏的登字有上升到高处之意)。
这也就表明,在帝舜时代,人们的夜间活动已经相当多,而且水上交通相当繁忙,以至于需要夜间照明,来确保航运的安全。与此同时,在河流、湖泽上使用人工光源,也可能与捕鱼有关,因为有些鱼类具有趋光习性。此外人工光源还可用于夜间捕鸟、拾鸟卵、收集鸟羽时的照明。
袁珂注:“《海内西经》:‘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即此大泽。
该节及已下二节亦应移于此节之前,始与方位大致相符。”实际上,所谓“处河、大泽”,即今黄河流经的河套一带,前套、后套古均为大泽,两套之间河道密布,黄河之水在这里流势平稳,对发展水上交通极为有利,而河套南北曾是古人栖息的青山绿水、良田沃土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天然牧场,并有候鸟换羽的大面积湖泽、湿地。
舜妻除帝尧二女娥皇、女英之外,又有登比氏,这表明所谓“妻”者实际上是相互通婚的部落,一个部落可以与若干个其他部落通婚;同时也表明帝舜可以指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可能有多个名“舜”的首领,而并不特指一个唯一的“舜”。
盖国·钜燕·倭
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袁珂注:“此节及以下九节均应移《海内东经》‘钜燕在东北陬’之后。”
郝懿行注:“(《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云:‘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后汉书·东夷传》同。李贤注云:‘盖马,县名,属玄菟郡。’今案盖马疑本盖国地。”
郭璞依据《魏志·东夷传》注谓:“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以女为主(王),其俗露紒,衣服无针功,以朱涂身,不妒忌,一男子数十妇也。”
《汉书·地理志下》:“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倭国又称倭奴,《后汉书·东夷传》云:“中元二年正月,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时在公元57年,此印至今尚在。紒,束发为髻,《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紒。”倭字意为迂回遥远貌,《诗·小雅·四牡》:“四牡腓腓,周道倭迟。”又指一种发髻样式,古乐府《陌上桑》:“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古称日本人为倭或与其发式有关。
朝鲜·列阳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郭璞注:“朝鲜今乐浪县,箕子所封居也。列亦水名也,今在带方,带方有列口县。”郝懿行注:“(《汉书》)《地理志》云:‘乐浪郡朝鲜又吞列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入海。’又云:‘含资带水,西至带方入海。’又带方、列口并属乐浪郡。《晋书·地理志》列口属带方郡。”
我国东汉后期设带方郡,带水即今朝鲜半岛的汉江。《尸子》卷下称:“箕子胥余,漆体而为厉,被发佯狂,以此免也。”箕子名胥余,乃商纣王的叔父,为躲避纣王加害而装疯。后来,周武王伐纣,以周代殷,相传箕子率众逃往朝鲜半岛,被当地人奉为国君。笔者认为《易经·明夷》卦爻辞“箕子之明夷,利贞”云云,即叙述箕子率族人迁徙朝鲜的故事。“明夷”
或即朝鲜的古名,时在三千年前。
列姑射·射姑国·大蟹
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
大蟹在海中。
郭璞注:“山名也,山有神人。河州在海中,河水所经者。《庄子》所谓藐姑射之山也。”《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或许,庄子之遐思,乃出自其地名之“姑”字。
袁珂认为列姑射即《东山经》的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此言甚是。可以补充的是,《东山经》记述这几座山时均称“无草木”,当时此地并不适于人类居住。
《大荒东经》曰:“女丑有大蟹。”袁珂认为即此处大蟹,并注谓:“《周书·王会篇》云:‘海阳大蟹。’孔晁注云:‘海水之阳,一蟹盈车。’此大蟹见于先秦古籍者也。《玄中记》(《古小说钩沉》辑)云:‘天下之大物,北海之蟹,举一螯能加于山,身故在水中。’《御览》卷九四二引《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洲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岸,爨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
遽斩其缆,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则传说演变,愈出而愈奇也。”
陵鱼
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袁珂认为此即《海外西经》龙鱼。郝懿行注:“《初学记》三十卷引此经云:‘鲮鱼背腹皆有刺,如三角菱。’《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七卷亦引此经,而云‘鲮鲤吞舟’。疑此皆郭注误引作经文,今本并脱去之也。”《太平广记》引《洽闻记》:“海人鱼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皆为美丽女子,皮肉白如玉,发如马尾,长五六尺。”《搜神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鲛人或即采珠女。
大鯾·明组邑
大鯾居海中。
明组邑居海中。
郭璞注:“鯾即鲂也。”鲂,又称三角鲂、三角鳊,为淡水鱼类,武昌鱼即团头鲂。鲂鮄,俗称火鱼,属于底栖性海鱼,在海底爬行,食甲壳类、软体类动物和小鱼,我国沿海均产。此种并无特点的鱼类,在海中比比皆是,似乎不值得记入《山海经》里,因此,所谓大鯾,当另有所指。
郝懿行注:“明组邑盖海中聚落之名,今未详。”笔者推测,明组邑可能是乘冰山漂流在海洋上的部落,而且这应当是古代中国人迁徙美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途径,原因如下:
(1)冰山的体积和出水面积远比古人能够建造的木筏和舟船要大,因此相对更稳定,更能抵御风浪,从而漂游的时间更长,漂游的距离更远。现代冰山,体积大的,可在海洋上漂流两年之久;远古时期的冰山体积更庞大,漂流的时间会更长,更有利于古人利用其达成远途迁徙。
(2)推动冰山漂游的动力,主要是洋流,其次是海风,当时的人可能还没有能力推动冰山朝着自己希望的目的地移动,因此古人在冰山上的漂游是被动的,但是仍然有规律可循。
(3)古人乘冰山漂游,有着天然的充足的淡水供应。对比之下,乘坐木筏越洋,淡水供应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
(4)乘冰山漂游,食物能够长时间保鲜不变质,这也是乘坐木筏所不具备的重要优点。
(5)在庞大的冰山上,往往有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随着一起漂游,它们会成为乘冰山漂游者的活的食物来源。古人登上冰山,当初正是为了捕捉冰山上的猎物,例如流波山上的一足夔。现代北美因纽特人仍然在冰山上捕猎,偶尔也会随断裂的冰山漂流到远处。
蓬莱山·大人之市
蓬莱山在海中。
大人之市在海中。
今山东蓬莱县城北丹崖山有蓬莱阁,相传当年徐福受秦始皇之命,在此乘舟入海寻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后入日本而不归。《史记·封禅书》:“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拾遗记》卷十称,蓬莱山又名防丘、云来,高二万里,广七万里,有细石如金玉,仙者服之;其东有郁夷国,窗牖皆向北开;其西有含明国,那里的人以鸟羽为衣,其上有冰水、沸水,饮者千岁。
古人关于海上仙山的传闻,当与出海远航日益频繁有关,其中既有海市蜃楼,也有真实记录而今日不能理解者。例如蓬莱山、流波山、波谷山,可能都是已经消失的大冰山。
《大荒东经》称东海之外:“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臂)。”袁珂认为即此处大人之市,乃现实场景,而不是虚幻的海市蜃楼。或许,大人之市可能是一处海上物产交易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