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
7094400000037

第37章 与朋友相处的艺术(4)

(2)重视小事情。朋友遇到困难时助一臂之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给朋友打生日电话等表面看起来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却是保持友谊必不可少的行为。

(3)敞开心扉。有些人不愿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恐惧、失望以及消极的情绪暴露出来。可是,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有时必须要敞开心扉。

埃琳在学校与两个女同学非常要好。某星期天,这两个女同学没叫埃琳就一块逛街去了。这件事使埃琳十分伤心。当她俩回校后,埃琳想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说:“我真痛苦啊!”她们知道实情后才突然意识到,友谊对埃琳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俩十分诚恳地向她表示了歉意。16岁的埃琳从自己的经历悟出了这样的哲理:只有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别人才会感到你和他们在心灵上的沟通。

(4)注重人的差异。每个人由于性格、脾气和修养的不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各异。对朋友不必吹毛求疵,更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朋友的某个“缺点”在某方面来说也许是优点呢。

艺术家安妮曾给我讲过这样一段往事:“我70岁时,感到心情十分沮丧,因为我已是个老态龙钟的人了。然而我的一位81岁的朋友却独出心裁,举行了一次‘70岁年轻人’聚会。在聚会上,她坚持让我们玩跳绳游戏,跳方格,扔飞碟等。这可把我们的大儿大女们吓坏了,他们个个捏着一把汗,生怕有人会摔断胳膊或扭伤脚。然而,这是我进入老年人行列后惟一的乐趣,我痛快极了。”

马萨诸塞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韦斯说,建立友谊的诀窍之一就是要把共性的东西有机地溶为一体,从中了解到许多共性的东西,就能达到相互沟通。

(5)切忌斤斤计较。有的人既要朋友,又不想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些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纽约市旅游代理人斯特拉·沃尔夫在外国旅游期间,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诀窍何在?因为她实践了法国小说家亚历山大·杜马的交友艺术:“忘记所付出的,牢记所得到的。”

斯特拉无论何时发现朋友遇到了困难,她都会全力以赴去帮助。一位朋友被解雇了,她就在自己的代理处给安排了一份工作。当未婚夫的朋友抱怨生活孤寂时,她就为其当红娘。她为了朋友放弃了许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然而得到的只不过是一束鲜花或一封感谢信。她却感到十分快乐和幸福。

(6)接受帮助。有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人成为你的朋友,就请他帮助你。”付出固然比获得重要,但重要的是要让朋友明白你也需要得到他们的帮助。正如你帮助朋友而感到幸福一样,也要为朋友能帮助自己创造机会。

有一次,莱森的汽车出了毛病,可当时他急需到另一城镇去采访。玛丽知道后,主动提出要开车60英里专程去送他。为了不给她添麻烦,莱森婉言谢绝了。

挂上电话后莱森才意识到,她肯定很失望。果然不出所料,他们的关系就随之冷淡了。另一次,莱森给她打电话说,他准备外出度假,正愁不知如何安排他家的小猫。“让我来照料吧!”她很高兴地承担了这件事。这一次,他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接受了她的帮助。事后,他们的友谊又恢复如初了。

主动与人联系,勤打电话

建立“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就可能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

因此,主动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试着每天打5到10个电话,不但能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还能维系旧情谊。如果一天打通10个电话,一个星期就有50个,一个月下来,便可达到200个。平均一下,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大概都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为你打通环节。

经常进行感情投资,加强联络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遇到了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你后来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因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绝?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平时不烧香”了。

法国有一本书名叫《小政治家必备》,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人当起总理来,自然就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

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太聪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的。一本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十几名阁员(部长级),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去适合自己?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除了有适当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要和别人有交情才好办事儿,不然的话,任你有登天的本事,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

很多人都有忽视“感情投资”的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

而更糟糕的是人们关系亲密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就有怨言。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也不可似有似无,从生意场到日常交往,都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儿,从小处细处着眼,时时落在实处。

“关系网”要好,不一定求大

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认识很多人,整天为应付自己找来的关系而叫苦连天。网织得很大,但漏洞百出,而且又有许多死结,结果使用起来没有实绩,撒进海里网不到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时就要理顺关系网,该增的增,该删的删,该修的修,该补的补。要织一张好的关系网,应遵循以下步骤:

(1)筛选。把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记在另一个本子上,这就像是打扑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无用的埋下去。

(2)排队。要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这就像打扑克中要“理牌”一样,明白自己手里有几张主牌,几张副牌,哪些牌最有力量,可以用来夺分保底,哪些牌只可以用来应付场面。

由此,你自然就会明白,哪些关系需要重点维系和保护,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联系和关照,从而决定自己的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3)对关系进行分类。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事情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你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援,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

比如,有的关系可以帮助你办理有关手续,有的则能够帮助你出谋划策,有的则能为你提供某种信息。虽然作用不同,但对你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进行分门别类,对各种关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鉴别,把它们编织到自己的关系网之中。

设计“联络网”也许不难,但是把它的内容落到实处就不那么容易了。一是要识门。也就是说,对于与自己求助的事情有重要关系的部门、人员一定要清楚、熟悉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二是要识路。也就是说,要熟悉办事儿的程序,先从哪里开始,中间有哪些环节,最后由什么部门决定,都应非常清楚,省得跑来跑去,重复找人。

有了一张好的“联络图”后,聪明的人就会懂得如何保护和维系这张图,使它一直有效。他应该不断和图上的人保持联系,加深彼此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保持旧的关系,发展新的关系,使自己的“联络图”越来越丰富。

这时,你就可以画一张“求人联络图”了。

一个人托人办事儿的实力和资历也往往体现在这张“联络图”上。有能耐的人,他的这张图质量高、价值高,在需要托人办事儿时左右逢源,无所不能。

随时调整关系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我们的人际体系,如果不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就会逐步处于落后的、陈旧的、甚至僵死的状态。因此,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动态原则反映了人际结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前后联系上的客观要求。

所以,要不断检查、修补关系网,随着部门调整、人事变动及时调整自己手中的牌,修补漏洞,及时进行分类排队,不断从关系之中找关系,使自己的关系网一直有效。

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调节人际结构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1)奋斗目标的变化。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变了,比如弃政从商吧,这需要你及时调节人际结构,以便为新的目标有效地服务。

(2)生活环境的变动。在当今这样的信息社会,人口流动性空前加快,本来在A地工作的你,忽然到B地去工作。这种环境变动,势必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

(3)某些人际关系的断裂。天有不测风云,朝夕相处的亲人去世了,在悲哀的同时,不能不看到人际结构的变化。

可见,调节人际结构有被动调节和主动调节两种,不管是何种调节,都要求我们能迅速适应新的人际结构。

83.与朋友进行真正有价值的交往

交往是人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之一。交往能使人产生多种兴趣和爱好,例如,它能推动人去学习和模仿;反之,也能对此起阻碍作用,这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在选择朋友方面没有什么要求,相互关系也不太协调,经常在一起谈些低级趣味的“信息”,这是令人满意的交往。欲进行真正有价值的交往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对人有什么益处,能为别人做点什么

大文豪高尔基劝诫人们说:“任何时候也不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即认为对方的缺点多于优点。”在交往中经常会碰到对别人的态度问题。态度傲慢、居高临下的人很难与人交往;与此相反,那些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则广交好友。这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条件。人们的交往应该是主动的,这种主动性不仅应当表现在语言上,而且要体现在行动中。

要善于正确地了解别人行为的内在因素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以后曾这样描写过不理解他厄运的人:“你们认为我是个凶狠、精神失常的人,或者是个仇视世道的人……但你们并不了解,由于人所不知的原因,我才成为你们想像的那种人,我怎么向你们解释呢?我丧失了听力,而它应该比其他人的更完好,更灵敏……”生活中的确经常有人错误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人们正常的相互关系不仅应当具有合理性,而且要有理解别人、同情别人、与朋友同甘共苦的热情和愿望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为了在人们之间建立正常的关系,交往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交往文明除了诸如尊重别人,友好相处,有忍耐性等特点外,还需要具备恭谨谦让和接人待物有分寸等品质。恭谨谦让是一种性格特点,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交场合下维持某种行为原则,遵守礼仪。

人们的交往文明与其交往的习惯特点有关,它们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对待第一次见面时对方给自己留下的最初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印象的产生都受信息不足的限制,即我们还不知道对方“实际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表面一看;对方看你也是一样。一个人的外貌,包括长相、举止言谈、衣着打扮、发型、口才都会影响人们对他最初的印象。从凭“衣着打扮”做出评价到对其“才智”和内心世界做出评价还相差甚远。如果发现上述最初印象不可靠,应善于及时加以改正。

其次,还要善于不带任何偏见地结交朋友,这是交往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偏见会使人们对一个人的具体性格特点产生错误的认识。

不要把自己的特有爱好和习惯强加给别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一种信念,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性格和行为是最符合规范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能自觉地经常检查自己,正确地评价别人。在生活中,在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维护他人的利益是很必要的。相互关系,甚至与最亲近的人的相互关系之所以遭到破坏往往是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过于认真。

84.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地和朋友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