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儿童急救手册
7094600000018

第18章 儿童常见急症的家庭处理(2)

3.憋气喝水。将两个食指各插入孩子左右耳内,憋气后,喝一杯水。

4.用力地拉舌头。

5.用水漱喉咙。

6.让孩子抱紧双膝,压迫胸部。

7.咀嚼并且吞咽干面包。

8.吸吮碎冰决。

9.在患儿横膈膜处放冰敷袋。

10.用汤匙抬高小舌头(位于口腔后部)。

11.用一支长棉签按压口腔内前软、硬颚交界处稍后面正中线一点,一般按摩一分钟就有效。(如手边无棉签,可用竹筷的细端包上棉花代替)

12.呃逆频繁时,用手指压迫两侧的“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1cm,在黑白肉际交界处。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产生明显酸痛感。

[专家提醒]

如果发生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就可能是胃、横膈、脑部、心脏、肝脏疾病或者肿瘤的症状,还有其他许多疾病都可引起持续嗝逆,应及时诊治。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指平时听力正常,突然一耳或双耳听觉消失,病孩自觉耳胀满或堵塞感,有时头晕。常因内耳外伤、感染、梅尼埃病、梅毒、药物中毒、听神经瘤等引起,也有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感冒、疲劳,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擤鼻涕,也常可诱发。

[主要症状]

1.耳聋。常在几小时或1周内加重,多见单侧,偶有双侧者。耳内鼓膜大多正常。患者发病时骤然听到“砰砰”或“咔哒”声。

2.耳鸣。70%以上患儿有耳鸣现象,多在发病前或病后出现。

3.眩晕。常出现于耳聋前后,伴有恶心、呕吐、头痛。50%以上病孩子有此现象。

[急救措施]

救治原则是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1.安静休息,保持情绪稳定。

2.不用力擤鼻涕。

3.病因未明前应限制水和食盐的摄入量。

4.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可口服安定2.5mg/次,3次/日。

小儿面瘫

面瘫指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痪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单侧。

[主要症状]

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眼睛流泪等,面肌松弛,鼻唇沟变浅,嘴角低下并向对侧歪斜,说话“漏风”,流口水,食物在瘫痪侧口内滞留。可伴有听觉改变、味觉减退等。

[急救措施]

1.让患儿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外出时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

2.有咽部感染时应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

3.服用强的松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

4.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5.为孩子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3-4次,每次3-10分钟。

6.由于本病使病侧眼睛不能闭合,所以在睡眠和外出时应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结膜炎。

7.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不能用冷水洗脸。

8.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禁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第二节)外科急症

疖是指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他细菌侵入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主要症状]

1.局部红肿、硬结,逐步出现黄色脓栓并可自行破溃。

2.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

3.当疖肿出现在上唇及鼻区等危险三角区时,若挤压可引起颅内海绵窦脓性感染,表现为脓毒血症及昏迷等凶险征象。

4.全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出现全身散发多个疖肿。

[急救措施]

1.早期疖肿时,可采用热敷,也可采用外敷鱼石脂软膏或中药消炎散。

2.晚期出现脓头时可涂2%碘酊。

3.出现脓肿时,可切开引流。

4.疖肿出现在“危险三角区”时,切忌挤压,应早期应用抗菌素。

5.出现毒血症及昏迷严重患者,应速送医院救治。

痈是指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主要症状]

1.局部表现为皮肤呈片状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硬,中间有多个脓头。常见于颈后部(俗称对口疮)和背部(俗称搭背)。

2.全身症状较重,可有寒颤、发热及头痛等。

[急救措施]

1.卧床休息,给予高营养、多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饮食。

2.口服抗生素如乙酰螺旋霉素0.2g,每日3-4次,或红霉素0.25g,每日3次。

3.局部可用50%硫酸镁热敷或外敷消炎散。

4.脓肿形成时,可作“+”或“++”形切开,排出脓液。

5.唇痈不宜切开,可去医院进行放射治疗。

脓肿

脓肿是指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组织或血管内使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液积聚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主要症状]

1.局部红肿疼痛且有波动感,试穿有脓液。

2.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

[急救措施]

1.早期炎症可采取局部热敷,外敷消炎散等中药。

2.全身应用抗生素。

3.脓肿形成后可切开引流。

小儿麻疹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由麻疹病毒引起。其传染性很强,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始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已显著下降。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病,发病年龄也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这与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有关。

[主要症状]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

[防治措施]

1.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

由于麻疹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很快就会丧失致病力,因此,只要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就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家长接触病儿后,只需在户外逗留20分钟,即可不传染他人。

病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晒1-2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状消失。为了使病儿休息好,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居室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湿润,经常要开窗通风,但要避免穿堂风,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病儿的眼睛,窗户拉上窗帘,灯泡用灯罩罩住。给病儿穿衣盖被要适当,穿盖过多,捂得全身是汗,见风反而容易感冒着凉,而引起肺炎。

3.食物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疹子消退,进入恢复期,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粘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粘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做好病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5.高热的护理。麻疹病儿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斯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

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气喘、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炎表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像狗叫声的哮吼性咳嗽。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乏力多汗。脑炎表现为嗜睡或烦躁、头痛、剧烈呕吐甚至惊厥昏迷,如果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请医生诊治,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过滤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易在春天流行,患者多是1-14岁的孩子,在学校和托儿所较易受感染得病。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亦可由于接触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得病。全身症状较轻,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并伴有发热。

[症状及过程]

1.潜伏期:10至21天。

2.开始发病是患儿可有微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或轻度腹泻等症,身上出现小红点,由胸部、腹部,再扩展至全身。小红点变大,成为有液体的水泡。

3.1-2天后,水泡破裂、结成硬壳或疙瘩。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具有传染性。

4.新的小红点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现,重复同一过程。

5.2-6天期间,新红点出现二至四次。

6.10-14天后,红点脱落,完全康复,不会留有疤痕。

[防治措施]

1.水痘传染性很强,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直至全部疱疹结痂。

2.水痘流行期间,未患过水痘的小儿少去公共场所。接触水痘患儿后,应该留检3周。

3.被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及用具,应利用暴晒、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给患儿用温水(不是热水)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4.室内空气要流通,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外邪。

5.修剪患儿指甲,勿让孩子搔破皮肤,以防继发感染。若抓破有感染,可用绵茧散撒布患处,或用2%龙胆紫液涂擦。避免孩子用手揉眼,病毒感染眼睛会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6.患病期间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忌油腻及姜椒辣物,多饮开水,或用红萝卜、荸荠、甘蔗等煎水代茶。

7.患儿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在应用激素的患儿应立即减量或停用。

8.发烧期间,不要服用阿斯匹灵来退烧,因为这样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容易引起一种脑炎,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

疝气

疝气,俗称“小肠串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较为柔软的包块。突出物常见的是小肠,所以也叫“小肠串气”、“肠脱出”、“小肠疝”。一般在下腹部、大腿根部的部位(即“腹股沟”)突出,所以也叫“腹股沟疝”。

疝气多因咳嗽、小便不畅、便秘、生气、等原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是小儿和老人的常见病。有时反复出现的疝气可以被卡在腹腔外,无法用手送回。这种疝叫做“嵌顿疝”。它可以引起剧烈的疼痛,时间长了可导致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后果,“嵌顿疝”要及时诊治。

[急救措施]

当疝气初发时,很容易把突出的肠管还纳。

1.首先安慰小孩,减少哭闹和咳嗽。因为哭时腹部压力增加,更难进行还纳。为了让小孩不哭,可用喂牛奶或洗澡等方法来哄,有时通过洗澡也可以治好。

2.发现包块突出时,让孩子躺平,用手按摩突出物,轻轻推至腹腔。

3.经常观察肿块活动情况,如发生剧痛者不宜自疗。

4.暂时恢复后,尽量减少站立过久或奔跑,适当注意休息。

5.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鸡、鱼、肉、蛋等。

6.大一些的儿童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专家提醒]

1.儿童疝气在一岁以内是有可能自愈的,但一岁以后的疝气就不可能自愈了,应该手术治疗。所有成年人疝气都需要及时手术。

2.儿童身体比较稚嫩,器官发育还不完全,因此,家长在选择疝气治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权衡考虑。

落枕

大多数落枕疼痛一般持续2到3天,不作治疗亦可自己康复,如果希望尽快恢复,可做以下处理。

[急救措施]

1.冷敷。一般落枕都属于急性损伤,多见局部疼痛、僵硬。因此48小时内只能用冷敷。用毛巾包裹细小碎冰块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一次。

2.热敷。当炎症疼痛减轻时,再热敷。可用热毛巾湿敷,也可用红外线取暖器照射,还可用盐水瓶灌热水干敷。轻轻揉捏、敲打痛处。

3.按摩。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劳。患者取坐位,暴露颈肩部,救护者站在患者后面,在患肩处涂少许红花油或舒筋油,将左手扶住患者头顶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处轻揉按摩,并向肩外轻轻推捋以分离痉挛痛点。每天推3-6次。

4.按压穴位。患者张开手掌背,在食指与中指之间有个落枕穴。用大拇指尖对准此穴用力按压,连续按压3-5分钟,直到有酸胀感为止。同时,患者可自己尝试活动颈部。半小时后,再用上述方法按压一次。

5.将食醋100克加热,以不烫手为宜,用纱布浸热醋敷于疼痛部位,同时活动颈部,每日3次。

[专家提醒]

落枕时,不要让非专业人员来“复位”和用力按摩,否则可能造成更大麻烦。

(第三节)内科急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感冒,也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

[主要症状]

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部分患儿有发热及全身症状,肌肉酸痛、畏寒、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

[急救措施]

1.卧床休息,多饮开水。

2.须戴口罩、隔离、避免传染。

3.注意口、眼、鼻的清洁。

4.发热期间宜给流质或易消化食物。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的温、湿度。

6.如有续发细菌感染,则适当依医嘱抗生素使用。

7.如有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高热烦躁者给退热剂。

婴儿溢奶(吐奶)

刚出生的孩子由于胃容量小、食道短、且食道与胃连接的贲门也尚未成熟,因此特别容易溢奶和吐奶。此外还有一些病理性原因,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分类及措施]

(一)非病理性原因。

1.可能原因:喝母奶时,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贴,造成过多的空气吸入。

处理方法: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

2.可能原因: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

处理方法:更换奶嘴。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

3.可能原因: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

处理方法:少量多餐。

4.可能原因:刚喝完奶后哭、咳嗽、动得太厉害。

处理方法:刚喝完奶,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运动。

5.可能原因:刚喝完奶就马上躺下。

处理方法:喂完奶,躺下时稍微抬高头部30度左右,维持30分钟。

(二)病理性原因。

孩子溢奶如果呈现持续性或喷射状,就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病理性原因。

1.“胃食管反流”。

由于新生儿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不全,无法有效地阻挡胃内容物的反流,尤其是在喂奶后,胃内容量增多,压力增大,则更容易反流。因而,新生儿食后出现的溢奶,应该首先考虑是胃食管反流,也可进行胃食管的反流监测,以便确定食管反流的程度。国内报道新生儿食管反流检出率高达60%以上,其中有20%会出现溢奶、吐奶或呕吐等症状。

虽然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期常被认为是生理性的,大部分患儿的症状可在12-18个月内消失,但如没有得到治疗,就可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窒息以及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加和贫血等)。所以,对于小儿胃食管反流,还是应该早期认识并加以治疗。都应该选择体位、饮食和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