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苏宁管理模式全集
7095600000003

第3章 战略管理模式(2)

3.构建和谐共生商圈

作为商家,苏宁也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和2006年与厂家的关系颇为紧张的渠道争夺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步,厂家也逐渐认识到商家的营销力量,苏宁经过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逐步确立起与厂家共生共荣、和谐共生的模式,力主建设和谐共生的商圈新秩序。

相生相克,厂家与商家永远是辩证矛盾,二者之间是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产品因为商家的推广和营销才能产生利润,同样商家也只有依靠厂家才能生存。利益是二者的联结点,实现共赢关系才能长久。

20世纪90年代初,空调行业掀起了一场渠道之争的大战。1996年之前,包括空调在内的家电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因此各大空调生产厂家都不断增加生产线,开足马力扩大生产规模。那时,全国有300多家空调生产厂家,市场上销售的空调品牌多达100多种,代表性的有春兰、海尔、格力、科龙、日立、东宝、华凌、美的等。此时的空调市场鱼龙混杂、产品参差不齐,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各厂家砸重金做广告宣传,一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即将上演。

巨额的广告费、大幅度的价格让利,这些招数使得行业利润急剧下滑,这时渠道成为厂家获利的另一个障碍性堡垒。为此,诸多生产厂家纷纷向苏宁、国美这样的大卖场渠道开刀,开始开发自有渠道,“砍大户”“封杀大户”由此开始。

1996年底,一向与苏宁关系友好的春兰空调,宣布投资10亿在全国建设3000家星威连锁店。美的也不甘落后,1997年,它提出“限制大户、扶持中户、发展散户”的策略;与此同时海尔也表示“不发展大户、发展散户”的口号。面对中国生产厂家揭竿而起的联合抵制,苏宁下游分销商的中小渠道迅速萎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苏宁开始反思,要想做大就不能受制于某个厂家,遂作出转型的决定。

2006年,家电行业的又一次寒流袭来,零售市场相互混战,零售连锁迅猛扩张,连锁的力量充分彰显了渠道为王的优势,咄咄逼人的攻势使得许多家电制造商叫苦不迭:进场费、促销费、活动费、店庆费、宣传费、特价费……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面对这种被动局面,许多制造商开始建立自己的专卖店,格力、美的、创维、三星、大金等纷纷布局。2007年度海尔宣布提高三四级城市专卖店的返点,格兰仕表示要在二三四级城市开1000家专卖店……又一场渠道争夺战拉开了帷幕。

2003年,有媒体曾爆出一张家乐福内部收费的清单,这个清单迅速成为当年媒体关注的焦点:“法国节日店庆费:每年10万元;中国节日店庆费:每年30万元;新店开张费:1至2万元;老店翻新费1至2万元;DM海报费:每年2340元,全国34家门店就是79560元,一般每家门店每年要印10次海报,就是79万元;端头费:每家门店2000元,34家门店就是6.8万元;新品费:每家门店进一个新商品要1000元,34家门店就是3.4万元;人员管理费:每人每月2000元;堆头费:每家门店3至10万元;出厂价让利:销售额的8%;服务费:占销售额的1.5%~2%;咨询费:约占2%;排面管理费:2.5%;送货不及时扣款:每天3‰;补损费:产品保管不善,无条件扣款;无条件退货:占销售额的3%~5%;税差:占5%~6%;补差价:在任何地方只要发现一家商店炒货价格低于家乐福,就要给予家乐福相当数额的罚金。”

这张清单直接反映了上海炒货行业协会与家乐福的矛盾。上海炒货行业协会有会员单位52家,作为行业的代表,挑头直面家乐福的高额附加费。此后,事态不断扩大,中国百货行业协会、糖烟酒茶商业协会、冷藏库行业协会、豆制品行业协会、五交家电商业行业协会等上海众多行业协会的“首领”汇聚一堂,共商对策对付家乐福的“乱收费”。

同为连锁行业的国美处处彰显着霸气,一向有“价格屠夫”之称,弄得经销商、厂家怨气很大,双方的关系也很紧张。格力2004年初大力反击退出国美就是明显的例证,到2005年格力董事长朱江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公开说:“我们从来没有为退出国美感到过半点后悔。”

战则两败俱伤。为此,苏宁、国美等连锁巨头开始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苏宁方面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跟上游厂商实现和谐相处,渠道和制造商不应该是对手,非得整个你死我活。对于厂商关系,张近东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家电制造商和和流通商是同一个链条的两个环节,厂家擅长技术和制造,商家精于市场和流通,整个环节是资源的分工协作关系,两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相互融合,达到双赢。

经过反思,苏宁跟厂家、下游经销商建立的和谐共生商圈的理念,使得国内外许多知名家电制造商跟苏宁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

有了上游的支持,苏宁的发展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

2005年6月,苏宁与三星达成合作协议,建立B2B系统,双方实现信息共享(2007年1月,双方的ERP实现对接);同年6月,苏宁与索尼(中国)加快共同运作平台的建设;2007年,苏宁与摩托罗拉展开CPFR、VMI等合作项目,目的是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双方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实现共赢。

苏宁与三星联办SSMS营销学院。2006年5月25日,SSMS“三星&苏宁营销学院”成立,这是继2005年双方B2B对接后的又一战略性合作,也为国内大型企业进行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专业培训质量开拓了新思路。在志高空调2007制冷年度经销商论坛上,苏宁荣获志高空调2006制冷年度“战略联盟金奖”,并签下2007冷冻年度第一大单。同时,在志高产供销论坛上,苏宁作为家电连锁行业唯一的代表上台发言。

苏宁致力于构建和谐厂商关系的努力,赢得了上游厂商的好感。2010年元宵节过后,苏宁香港大区的“春茗会”吸引了全球家电品牌厂家的高度关注。索尼、三星、LG、佳能、创维、TCL、美的、格兰仕、海尔、海信、诺基亚、博西、惠而浦、宏碁、华硕、佳能等知名家电品牌的60多位全球及大中华区主要高管和200多家合作企业代表齐聚香江,为苏宁助力。香港各大品牌的地区负责人130多人也出席参加,家电品牌高层参会人员超过了300人。

4.先跟随后领先

苏宁和国美这一对“死对头”,向来打得“你死我活”。黄光裕领导下的国美,发展势头强劲,处处抢先一步,占尽上风,其霸气使得经销商、厂家处处退让。相对于国美的霸气,苏宁甘做老二,紧紧跟随在国美身后,韬光养晦,其努力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2008年,苏宁超越国美,成为国内连锁行业的领头羊。

20世纪80年代中期,17岁的黄光裕与哥哥黄俊钦一道,怀揣4000元钱到内蒙古做贸易。一年后进入北京,在做了半年生意后,于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1987年国美成立。国美成立后迅速向全国扩张,打压不同业态的百货商店之类的“地头蛇”。为了更快地拓展渠道优势,国美一口吞下永乐,将大中收入囊中,控股三联,依靠“美元和大棒”砸出了一条称霸之路。

并购永乐,国美占领了上海80%的市场;并购大中,国美垄断了北京市场;并购三联商社,彻底打开了山东市场。实际控制的店面从之前的400多家扩大到1200多家。流通行业渠道为王,谁控制了渠道谁就扼住了市场的喉咙。通过这一系列的并购运作,国美的渠道优势越发明显,对厂家有了更多的控制权,说话也更加强硬起来。

面对苏宁这个“绊脚石”,国美曾放出豪言,家电连锁行业需要尽快统一,苏宁迟早会就范的,收购苏宁是早晚的事情。“下一步将是苏宁进入到这个合作阵营里来。当然,苏宁愿意合并最好,不能合并的话,我们创造条件也要合并。”面对国美公然的挑衅,苏宁不卑不亢。张近东曾自信地说:“苏宁做不过你,我一定送给你。”“入世”以后,国外连锁巨头蜂拥而至,零售行业的竞争形势更加紧张,而优秀的资源已经被国美抢得所剩无几。面对此情此景,苏宁一直坚持扎扎实实开店,在平台管理上下大工夫,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优势。

苏宁曾说比赛靠吃兴奋剂是不会长久的,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全面领跑,市场未来也才会有立足之地,到那时候赢就是铁定的了。张近东有句名言:“马拉松赛跑总要有人在前面,只能说他是阶段领先,绝不是第一。苏宁从来不说自己是老大,但也绝没有说自己是老二。”2008年,苏宁一举座上了家电连锁行业的头把交椅,比国美多收入41亿元,净利润比国美多一半,为21.7亿元,国美为10.48亿元。

市场追随者一般会采取两种战略:一种是向市场领先者发起攻击,从而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一种是参与竞争,但保持市场份额不发生重大改变。百事可乐采取前一种策略,向强大的可口可乐挑战,通过运用广告宣传攻势、新包装、利用对手和包装商的矛盾、寻求可口可乐的弱势市场谋划布局、精心设计CF演绎品牌内涵等方式,争得了自己的市场地位。20世纪70年代,面对历史悠久的阿迪达斯,后起之秀耐克参与竞争,积极进取,签约顶级运动员,尤其是签约乔丹更为耐克带来了滚滚财源和市场,耐克逐渐超越阿迪达斯。

市场跟随者要变成市场领先者,最关键的就是要练好内功,并采取恰当的策略。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说,在一个产业中,企业为了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并超越其竞争对手,有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可供选择,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蒙牛尽管诞生比伊利晚10年,但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面对伊利的强项——高端的利乐纸盒包装,蒙牛采取差异化战略,生产低一个档次的利乐枕塑料袋包装;伊利的主战场在一线大市场,蒙牛就从二三线市场做起,做一个跟随者的角色。而后通过精准产品定位,大胆引资,做大牛奶市场,蒙牛也从市场追随者变成了领头羊。

依靠成本领先战略,沃尔玛和家乐福两家零售巨头并驾齐驱。这一战略也使双方具备两大优势:一是有效防御和牵制竞争对手,可以制定更低的价格;二是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增强,在议价博弈中处于主动地位。

先跟随后领先的战略充分体现了苏宁的战略管理智慧。苏宁创始人张近东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家电连锁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竞赛,我们让别人冲在前面,我们跟在后面。往前冲的代价很大,因为别人在前面开路,枪口就对准了他。像国美那样,到哪里都是厮杀,搞得硝烟四起,结果确实是赢了,但也给上游厂商、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自身声誉损伤很大。苏宁跟随在后面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难堪。

5.战略定组织

战略需要决定组织架构。战略与组织结构有效结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家企业就要制定战略以达到目标,通过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贯彻其战略。苏宁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调整自身战略,与此同时也对战略结构进行了调整,从职能型向矩阵式、集团军式组织架构演变,目的只有一个,强化自身的竞争力,做中国的沃尔玛。

20世纪60年代,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一书,提出环境决定战略,组织结构适配战略的思想。他把组织结构分为几个阶段:起始阶段,企业执行的职能比较单一,常用的是直线型结构;第二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专业化要求提高,具有分工协调和技术管理作用的职能组织结构便应运而生;第三阶段,企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多种经营体,组织结构呈半独立状态,这种半独立的机构有事业部型、区域型等;第四阶段,企业发展表现为多元化,此时往往采取独立经营体与职能部门共存的结构或集团型组织结构。

20世纪90年代,家电行业的竞争一度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苏宁、国美等连锁大腕依靠反季节打款“圈地”,圈住了厂家和消费者,到21世纪逐渐形成了渠道为王的新局面。历史再次沿着大规模采购—大规模销售网络—大规模销售—更低价格—更严格的采购政策的模式循环,家电连锁竞争再次陷入价格战,并通过链式反应传递给上游的厂商,当价格战从商业道德打到法律边缘的时候,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出路。

为此,苏宁重新构建其从上到下的组织管理体系,重新规划总部、大区到店面五个层面结构的权责体系,突出区域和店面的作用,树立新形象,为客户做出更贴心的服务承诺,尽量避开价格战;打造信息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准。1994年,为了提供良好的服务,苏宁建立了基于DOS的完整的售后服务管理体系;1996年又进行了销售与财务信息化,形成了商场、物流配送、仓库、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局部网络架构。

2000年,苏宁的战略定位是打造以服务为导向的全国连锁品牌,在这种定位下,组织需要支撑苏宁的全国连锁战略和服务战略的运营。这个战略要求苏宁的组织结构:必须满足跨区域扩张和管理需要,必须满足经营多品类的需要,必须满足连锁经营的标准化拓展需要,必须满足消费服务导向的需要,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系统基础上。通过这一战略,苏宁形成了总部—大区—分公司三级结构,初步形成了14个管理中心、28个管理大区、上百个分公司的组织架构。

2006年,苏宁又进行了一次变革,将14个管理中心合并,增加部分关键职能,形成四大管理总部、8个地区管理总部、35个地区分公司的组织架构。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足不出户的全方位远程监控体系,建立客户管理系统,整合实现数据化营销,与上游厂商实现B2B直接对接。通过这次改革,组织的整体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迅速提升。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持久卓越的公司在恪守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和商业目标的同时,不断转换商业策略和运营方式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商业世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艾尔弗雷德·斯隆出任通用公司CEO,为改革子公司各自为政、尾大不掉的局面,他把政策制定和执行分离:前者权限归总部决策委员会,后者由各经营单位自由运作。两者的交接则由“运营指导委员会”协调,其成员由经营单位的经理和决策委员会成员组成。另外设立财务委员会主理财务决策,确保投资效益和重大投资按总公司的战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