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7097700000002

第2章 人体需要什么——营养素是人体大厦的“砖石”(2)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作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可分成两个大类:一大类是人类能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本节将着重加以介绍;另一大类是人类很难或不能利用的纤维素,不过它是草食动物可利用的多糖物质,而且这一类多糖却对人类的消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人体糖的储存及利用

吸收后的糖,一部分进入血流直接被利用,或暂时以糖原的方式储存起来。人体储存糖原的能力有限,约为370克,其中肌肉245克,肝脏108克,其他组织血浆及细胞外液17克。还有一种方式将用不完的糖,转变为脂肪。

人体五分之一的基础代谢能量用于脑组织,它的能量仅来源于糖,它也是神经组织赖以维持及保持正常活动的主要能源。脑对血糖反应十分敏感。例如胰岛素注射过多,神经组织很快出现活动能力的改变,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肌肉中的糖原可以迅速作为能量被利用。在糖无氧分解中产生的乳酸,一旦有氧可被氧化而释放能量。在相对供氧不足时,进入血流的乳酸可在肝脏又变为糖原。

过量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存于脂肪库中,实际上不论何时。机体能量代谢都是从脂肪酸和葡萄糖取得的。

2.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的地位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能量最经济的来源,尤其是淀粉,这类多糖主要来源于谷类。谷类含淀粉量达70%~80%,根茎类(鲜品)达15%~25%,豆类达21%~60%。其它植物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硬果、水果及蔬菜类,但后者含量差异很大,水果含10%~20%,干果可达50%~70%。广泛种植具有淀粉的食物不但经济,同时可伴随获得部分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一些矿物质。故认为人们以谷类为主食是有益于健康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碳水化合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即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会提高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则有所降低,这应引起人们注意。一般认为,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60%,要高于脂肪占的比例。

五、水——维持生命的液体

1.生命之水

正常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成年男性平均为65%,成年女性为50%。

由于饮食需要水分帮助消化吸收,代谢产物需要水溶解排出,体内的所有代谢过程都在体液中进行,因而水对人体非常重要。每天由于小便,大便,出汗,皮肤蒸发,呼吸等都有大量水分丢失,因而必需通过饮水补充。过量与不及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般说来,正常成人在休息状态下普通饮食时,每天饮水约1200毫升左右,摄入的食物约含水1000毫升左右,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生水约300毫升左右,平均每天共需补充水分2200毫升左右。每天由于小便排泄1500毫升左右,大便排泄150毫升左右,皮肤蒸发500毫升左右,呼吸道排出350毫升左右。不包括出汗共排出2500毫升左右。缺水,你只能坚持24小时。

水当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人体若丧失水分20%,就会死亡。一个人可以绝食好几个星期而存活,只感到虚弱;但是一个人在缺水的情形下,只能维持数天的时间。在沙漠里,人类停饮水在24小时即可能导致死亡,普通情况下,则可维持数天。人体一旦缺水(脱水),初期感觉口渴、尿量减少和口唇干燥,继之身体衰弱、疲乏、体重减轻、心理混乱;最后皮肤缺乏弹性、眼球内陷、两颊苍白、唇干呈蓝色、尿量明显减少,最终呼吸停止。由以上现象足可说明水分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饮食中的水与营养

人体内所需水分主要是来自膳食中的液体部分,如水、各种饮料、汤等。但是除此之外,固体食物所含的水分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也是重要来源。一般蔬菜含水量在70%~90%,肉类约40%~70%,谷类约8%~10%,蛋类约有75%。这些食物为人体健康除提供各种营养素外还提供了重要的水分。另外,供能物质分解代谢时也要产生水亦不可忽视。

水与其它营养物质的关系相当密切。水与营养物质在食物中共存。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

但是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水虽不可少,但也不可饮用过量,否则即产生不良的后果。根据医学研究的报道,“每人每日需喝3~8杯开水”。其实并不尽然,因为饮水过量使胃酸稀释,胃抗菌力下降,会促成胃炎、肠痉挛及消化不良,且有疲惫、晕眩感等种种不良的反应。此外,水对胆汁的分泌及代谢也有影响,适量的水可促进消化机能,过量则起反作用。

六、维生素:维持机体健康必备的营养素

1.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有哪些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健康必需的一种营养素,而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少,不能满足需要,需从食物中摄入的一类营养素,目前已知的有20余种。人体对它的需要量虽然极少,它们既不能产热供能,也不是身体组织细胞的构成原料,但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时,生理代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对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维生素虽然不能供给热量也不构成组织,但却是蛋白质、糖类与脂肪分解代谢,释放出热量的辅助成分中的构成成分。它们也是调节机体代谢的重要物质。人体若缺少这些维生素,则代谢不能正常进行,不能获得充分的能量,生长缓慢,发育停止,抵抗力下降,发生特定的缺乏病,导致健康不良。

常见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包括维生素A原)、维生素D、维生素E、硫辛酸;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尼克酸)、维生素B6(吡哆醇)、泛酸(遍多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胆碱、肌醇、芦丁等和维生素C(抗坏血酸)。

2.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和各种内脏中、鱼油、奶类和蛋黄等食物中,植物性食品中不含维生素。但含有胡萝卜素,它又称维生素A原,主要存在于有色蔬菜水果中,部分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包括:动物肝脏、蛋黄、鱼肝油及其他鱼油、奶油、牛奶、炼乳、乳酪。

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包括:

蔬菜类:西红柿、菠菜、韭菜、芹菜、莴苣、南瓜、卷心菜(绿叶)、胡萝卜、紫菜、黄色玉蜀黍、红薯等有色蔬菜。

水果类:香蕉、桔子、柠檬、柿子等有色水果。

胡萝卜素还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如有抗氧化作用等。

进入人体的维生素A主要储存在肝部。维生素A主要功用为:

促进正常生长发育。维生素A缺乏者生长缓慢,发育差。维生素A有激素样作用,可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后作用于染色体,影响细胞分化,促进生长发育。缺乏者,生殖功能下降,骨骼生长不良;

保持皮肤和毛发的弹性、光泽度。维生素A可使上皮细胞正常分泌。缺乏时,皮肤粘膜干燥、粗糙、毛囊丘疹、毛囊角化、鳞皮,易冻裂、破裂等。维生素A酸可治疗毛囊角化、座疮、牛皮癣等;

维持正常视力,防止夜盲症及干眼病。眼睛的视网膜上的杆状细胞中有一种感弱光的物质,叫视紫红质,是由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转化物结合而成的。如维生素A供应不足,就会影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在弱光下就分辨不清东西,这叫夜盲症;泪液分泌减少,眼球发干称干眼病;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抗癌作用;增强抵抗力。

七、矿物质:体液与蛋白质的好朋友

矿物质又叫无机盐。现已发现人体必需20多种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4~5%。体内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钠、氯、镁、硫、铁、锌、碘、硒、钼、铬、铜、氟、锰、钴等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钙、磷、钾、钠、镁、氯、硫含量高而且相对稳定,称为宏量元素;其余含量相对少而且波动大,称为微量元素。体内不能合成无机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矿物质在身体各组织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在以上元素中钙、磷含量最高,大多以称为骨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作为结构成分;微量元素则多以与蛋白质结合形式存在,它们在维持蛋白质的活性参与代谢调节有重要意义。总而言之,维持机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

矿物质的摄入量受地理因素、摄食习惯、食物种植物来源等影响。尤其是微量元素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更大,地壳中的含量明显影响机体的健康状况,这些在地方病、流行病调查中已有更多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