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7097700000003

第3章 主食吃什么——日常基本实用食物(1)

谷类食物,特别是禾本植物中的大米和面粉,是从古到今多数中国人传统食品中的主食,人们日常所需的大部分热能及相当数量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均来自这些食物,既经济又有益于健康。

但是,谷类食物的营养是很不全面的,它所含的磷、铁是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磷和铁,钙又很少。所以在主食结构上应加大玉米、荞麦、燕麦、豆类、薯类以及芝麻等杂粮的比重,米面要混合食用,更不要过多过久地食用精米和精面粉,尤其要适当搭配动物性食品、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豆制品以及果蔬食品等,增加含钙质高的奶品,不吃被黄曲霉素污染发黄的所谓“尚未霉烂变质”的谷物。

对于希望延缓性衰老和惧怕糖尿病的人来说,全小麦、玉米、小米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这类谷物被称之为食物中的“伟哥”,是性衰退的预防剂;而纤维素则是糖尿病的大敌,它可以抑制碳水化合物对糖尿病的促成作用。

一、大米:南方人的最爱

大米,又称白米、稻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有白色的,也有乌白色、红色、绿色和黑色的;有的较细长,有的呈短胖型。

从黏性程度上分,大米有糯米、粳米和籼米三种,糯米黏性最强,籼米最弱,粳米居中。喜欢吃粳米的人最多,籼米次之,糯米多用来做年糕、包粽子、酿酒或做汤圆等。从米质的区别来看,生长期长的要比生长期短的好,常规稻米要比杂交稻米好,中晚稻米要比早稻米好,略带青乌色的粳籼米要比纯白的粳籼米好,米亮透明的要比粗糙混浊的好,硬度强的要比硬度差的好,腹白小的要比腹白大的好,有纯正香气的要比无香气的好,新米要比陈米好。另外民间有“青籼白糯”之说,即糯米越白越好。

[营养]每100克一级标米(粳)约含水分14.7克,能量约为1411千焦,蛋白质7.3克,脂肪0.3克,膳食纤维0.9克,碳水化合物76.3克,维生素B10.35毫克,维生素B20.05毫克,尼克酸(烟酸)2.6毫克,维生素E0.49毫克,钙7毫克,磷120毫克,铁1.1毫克。

大米中的赖氨酸含量极少,如不能从其他食物中得到补充,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就会降低,不仅影响儿童长个儿,也对成年人的新陈代谢带来不利。

[宜忌]中医认为,中国人食用量最多的粳米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的功能。粳米煮粥可以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强壮筋骨,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泄,是人间第一补物。

籼米和糯米的营养略同于粳米,但籼米生长期有长有短,以迟熟的籼米品质为优。糯米含磷质略低于粳米,黏性大,较难消化吸收,因此不宜做主食,多做副食和甜点心等。

[用法]粳、籼米入馔,多以蒸米饭、煮米粥和煮米糁或下米粉条为主。在蒸米饭或煮米粥时,可以分别加入无数种其他果、蔬、肉、禽、蛋、食用菌等,做出风味和营养各异的数百种米饭、米粥、米粉、点心和小吃。例如香菇滑鸡米饭、海带绿豆粳米粥、牛肉米粉、蛋黄糕、杏仁米茶等等。

糯米除了做点心外,亦可入馔,一般以蒸糯米饭为常见。在蒸糯米饭时,如加入莲子、红枣、红薯和白糖适量,吃起来也很有风味,不亚于粽子。如将糯米、莲子、大枣、淮山药一同煮粥,熟后加适量白糖,适宜于脾虚泄泻者食用。如将糯米酒、鸡肉、红枣(去核)各适量,加几片生姜共蒸,至鸡肉熟烂时食用,对产后、病后体虚心慌者尤有补益作用。

大米中还有一种特殊品种叫做黑米,又名补血糯,是一种营养更为丰富的保健食品。黑米的外部包裹着一层坚韧的种皮,不易煮烂,而未煮烂的黑米积留胃肠中会引起急性肠胃炎。食用黑米时,一般先将黑米浸泡一夜,煮粥时一定要待汤汁非常黏稠时方可食用。也可以加少许食碱再煮,这样所需的时间要少一些。

但是,就一般大米而言,大米的加工精度越高,皮层人工上光越亮,则营养损失越大。市场上的精米与标米相比,粗纤维、钙、铁以及其他矿物质损失了一半,维生素Bl也将近损失了一半,蛋白质、烟酸和维生素B2约损失了20%,只有糖类和热能变化不大。因此,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和人群,如果人们常吃精米,同时又不注意补充其他副食,就会因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1而患“脚气病”等。

由于水稻在生长期中经常被农药喷施,所以大米难免会受到农药的污染。要减少这些污染,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烹调米食之前先将大米浸泡10分钟左右,多淘少搓,即可保留大米皮层、糊粉层的营养物质,又可去除相当一部分有机磷物质。

大米煮粥时,上面有一层浓滑如膏的稀黏之物,这是米油,也称粥油,是补益填精的上品,对病人、产妇、老人及体弱者最宜食用。如单取此米油,加上少许食盐空腹服下,效果更佳。

现代人发明了高压锅后,在蒸大米饭时用高压锅烹饪,可以不再剔除米汤,这样原汤焖蒸的米饭较传统做法做出来的米饭,营养价值高。如果用清泉水做米饭、煮米粥,味道则更香。

大米对诸类人群均无禁忌,只是不可同马肉同食,否则可诱发痼疾。

二、小麦粉、麦油、麦苗粉:北方人的伙伴

小麦粉,又称面粉,也是我国北方人的主食之一。

由于播种期不同,北方为冬小麦,南方为春小麦,冬小麦的品质优于春小麦。从保存的时间与品质的关系上看,小麦与大米恰恰相反,存放时间越长则面粉的品质越好,因此在民间有“麦吃陈,米吃新”的说法。当然,前提是不变质。

麦苗粉是从小麦嫩叶中提取的汁类物,脱水后加入海藻中制成的粉末,可做成饼干等,含铁量要比菠菜多出18倍,钙的含量要比牛奶多出5倍,因此极具开发价值。

[营养]我国的小麦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其面粉分为全麦粉、标准粉和特制粉。全麦粉含麸皮中的粗纤维较多,颜色深,口感差,目前加工量很小。标准粉基本消除了粗纤维和植酸及灰分,营养全面,但又不如特制粉的颜色好看,口感和消化吸收率也不及特制粉。特制粉也叫富强粉、精白粉,又分为特一粉和特二粉。

每100克标准粉中含糖类78克,粗纤维0.2克,蛋白质12克,脂肪1.5克,钙25毫克,磷153毫克,铁2.8毫克,其他矿物质1克以内,维生素B10.24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烟酸1.6毫克,维生素E0.42(福州)~6.22(唐山)毫克,热量约1444.4千焦。所含蛋白质虽然高于其他谷物(大米、玉米、高粱和小米),但营养价值较低。面粉经加水揉成面团并放置一段时间后所形成的面筋,可以将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封存在面团中,使面粉中的植酸被酵母菌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率。

[宜忌]常食面粉(或其他谷物),人体可以从中获得60%以上的热量和蛋白质,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很少,这比以动物食品为主的膳食结构既经济又有益于健康,可以大大减少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和某些肿瘤等疾病。

精制粉也同精米一样,有不少营养被损失掉了,所以应将精粉与标粉参半食用,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纯食用精粉而产生的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脚气病”等营养缺乏性疾病。

用面粉制成的各种食品中,以用酵母菌发酵的食品营养价值最高,因此人们应有意识地多食用这类面食。但应注意少放或不放碱,因为碱能使所有面食的营养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尼克酸等破坏50%~100%。

除患有“脚气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应少食面粉外,其余人皆可食之。特别是患有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者,宜食用浮小麦(嫩小麦),连同大枣、龙眼肉,加水煮熟,连汤饮下即可。脾胃虚弱者,宜将浮小麦、淮山药捣碎煮成糊,加白糖食之。麦仁与羊肉炖烂,适合于身体虚弱,风寒咳嗽和肺结核病人食之。溃疡病人应多吃烤馒头片。

面粉与大米搭配着吃最好。

[用法]用面粉制作的食品有蒸食、煮食、烙食、炸食、炉食和凉食等。因面粉中的赖氨酸含量很低,以小麦为主食的地区,应注意搭配动物性食品或豆制品,如用发酵的面筋包肉包子、豆包子、饺子、馄饨、馅饼、烧饼等,这类蒸煮食品可使赖氨酸得到必要的补充。

面食经烙炸后香味袭人,焦酥可口,很受人欢迎。但在烙炸过程中,如果油温过高,超过200℃,且烙炸时间超过2分钟时,会形成强致癌物杂环胺,食后对人体不利。另外,面食在做成油条、油馍筋的过程中必须掺入明矾,而明矾含有大量的铝,儿童和孕妇食之过多也有害。面食的吃法还有很多,如用微波炉炒面条,用电烤箱烤面包、烤面点,搭配荤素食物煮面条、蒸面条等等。

三、玉米:抗癌之神

玉米又称包谷、包米、棒子、玉蜀黍、玉茭、玉麦、珍珠米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1.5~2.5米,叶子长而大。其子粒可食,比黄豆稍大,色泽更黄,多以玉米面、青玉米棒、爆玉米花等物品上市,以色正、饱满、含水率低且无霉变者为佳。玉米的花丝(中药称玉米须)有药用价值。

[营养]每100克玉米中含蛋白质8.5克,脂肪4.3克,糖类72.2克,能量1398.4千焦,钙22毫克,磷120毫克,铁1.6毫克,还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E,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硒、镁等;其胚芽含52%不饱和脂肪酸,是精米精面的4~5倍;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卵磷脂及镁等含亚油酸高达50%。上述物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天然维生素E可增强体力及耐抗力,中老年人常吃玉米及其花丝食品可延缓衰老。

玉米除了含有较多微量元素硒、镁外,还有丰富的赖氨酸、木质素以及被称为致癌化学物“手铐”的谷胱甘肽等多种抗癌物质,能催化有机过氧物还原,加速自由氧基的分解,破坏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因而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抗癌食物,特别能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

[宜忌]除了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疾病外,玉米适宜于一切人食用。特别是那些长期食用精米精粉和精制食品的人,更应该食用一些玉米。

当然,玉米也有弱点,即容易发霉,发霉后易产生黄曲霉菌(又叫黄曲霉素),多食有致癌作用。

玉米面有粗细之分,一般以粗磨玉米面为佳,这类玉米面中含有较多的赖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