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重生之狂潮
710900000174

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85II重型主战坦克

郑翼翔和二师兄何文远一同搭乘了北京飞往包头的后勤军运机,军机上是禁烟的,所以犯了烟瘾的二师兄至便他是一师之长,也只能嘴里甘叼着一只香烟。不多久郑翼翔也就和机上的另外几名随机的士兵们聊在了一起,当然这些士兵们此时也是多少有一些紧张的和兴奋的,毕竟这次和他们几个小兵同行的还有一位少将将军。肩章上的金星虽然可怜的只有一颗,但这一颗星在所以士兵们的眼里都是一个一生奋斗的梦想和目标。经过了两个小时,军机安稳的停在了包头的某处机场上。虽然前世郑翼翔对包头还是很了解的,但当自己身历其境于此的时候就不是那种感觉了。显然这里完全就是一处空军的基地,数条宽阔的跑到上不时的几架执勤的飞机呼啸而起。

下了飞机后,一辆等候在机场旁边的军车在接到二师兄和郑翼翔后就调头向目的地开去。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郑翼翔再也看不到城市的任何建筑物了,就这样郑翼翔他们被车子送到了某处郑翼翔根本就不知道的地方。看着眼前的群山郑翼翔恍然明白了,原来这里的群山之中还隐藏着一处科研机构。军车经过外面警卫的检查后,一路开了进去,行驶在宽阔的隧道里,郑翼翔心中也不由的感叹到眼前整个建筑群的规模。不用说了,这一定是当年主席他老人家在世时候的手笔了。否则这么庞大的群体建筑,在没缺少重型机械化的下没个十年是搞不出来的。看着眼前的场景郑翼翔也不由的为先辈们骄傲。军车停驶之后两人再次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经过十分钟的路程后到达了此次的目的地。迎接他们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军人和两位30多岁的年轻士官。这位老人其实真实的岁数也只有57岁,但长年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营养状况未及时跟进使得整个人看上去都要老上很多。老军人一身工作服的打扮,所以郑翼翔也看不清楚对方的军衔高低。不过揖让能够主持整个新型坦克的研究,就足以说明了老人在此行业的权威地位。虽然之前这位刘工就听说新型坦克的设计图纸是出至一位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的手笔。但当今天真的见到了这位年轻人时,刘工还是惊讶与郑翼翔的年轻。

何文远把师弟郑翼翔交给了刘工最后,就被这位脾气暴躁的老家伙给赶出了研究所。看着师兄运去时郁闷的样子,郑翼翔别提多开心了。郑翼翔终于发现,自己可能真的是碰到了一个工作狂的队伍,也不问问自己肚子饿不饿,直接就把他给带到了他们工作的实验室内。走进实验室内,郑翼翔看到了实验室内摆放在击中坦克,其中郑翼翔也看到了一辆中国装备的第一代59式坦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各国装备的主战坦克大部分已经进入了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这之中最具代表的便是德国的豹2和美国M1A2坦克了。从中国海外情报人员传回来的相关资料经军工科委专家组分析后,一致认为西方国家的主战坦克的火力性能、机动性能和防护性能都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解放军部队仍然大量装备着第一代的59式坦克,而在在战时也同样的暴露出了一大堆的问题,在陆军重大的伤残率上,坦克的发展即可的提上了迫切需求的地位。

同样,百万裁军精兵高性能装备成为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的先决条件之一。而就在国防工科委在对第三代解放军坦克使用西方坦克设计还是苏式传统风格时,内部产生很大的分歧意见,这样的讨论一时间内部也是无法定论下来。当然,经过一段时间后,讨论的最终方案还是确定了下来,新的设计方案是用已获得的苏联T72主战坦克的技术为设计基础,再辅以某些西方先进的坦克技术,(如当时来至德国豹II的部分技术。)来研制中国自己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就此工程代号为WZ122的项目开始上马了。但就在研究人员们开始对WZ122项目进行研制时,刘工的收到了国防科工委交给他的一份档案。有些纳闷儿的刘工在打开档案袋之后就很快被眼前的图纸和设计说明震惊了。起初刘工以为这些图纸是特工人员们带回来的礼物,但当刘工仔细的研究图纸的时候也发现了另一个让他有些疑惑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图纸的背面竟然是信纸,而且信纸右下角也有着上海纸业生产第一厂的文字标示,这样的话,那么眼前这份坦克的设计图纸就有可能是出至一位本国的坦克制造的设计专家之手了。可自己最近也没听到过那位老朋友设计坦克的事情啊!难道另有其人,果然在刘工的追问之下,他终于知道了原来这份图纸竟然是出至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之手。

如果不是给自己材料的是自己的老朋友的话,他险些以为是对方是在和自己开玩笑。直到后来这份图纸经过专家组的认定后,一致认为这是一辆超越第三代坦克,可以说是达到了第三代半坦克性能的新型坦克。根据坦克的设计图纸可以明确的看出,这是一辆重型主战坦克的设计图纸。全新的设计风格和综合性能超前的配置无疑将成为未来所有坦克的终结者。在WZ122的项目的启动研制之后,这项新型坦克的研发就由刘工亲自挑起了担子。而北京军区战略快速机动师的何文远在新型坦克研制开始后就老是往这里跑,催促着刘工让他加快研制的速度,上次这不把刘工惹毛了和他打赌让要是请来坦克的原设计师来他就能加快速度。这不这次刘工从电话中得知,这老小子还真把那位清华的高才生给请了过来,这下自己也终于可以和这位设计者进行一些探讨了。郑翼翔就这样慢慢的融入了这个零时的集体中。随后的半个月里郑翼翔随遇而安的与刘工带领的这个研发小组一起进行着各种数据的演算和测评。

首先进行的便是WZ123项目坦克的总体布置,85II重型主战坦克战斗全重超过52吨,火炮向前时,车全长约12米,车长8米,宽4米,高2.5米。加速时间为9秒钟。最大公路时速120千米/小时,越野最大时速100千米/小时。与以往的国产坦克相比,85II式重型主战坦克的几何尺寸增大了许多,为了容纳125毫米火炮、大功率发动机、先进火控系统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85II式重型主战坦克除了使用X型特种钢外,同时坦克也加装了大量复合装甲,防护水平比起西方现役的所有第三代坦克都有了质的飞跃。85II重型主战坦克采用了传统的坦克布局,从前往后舱室依次是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正中,车长和炮长位于战斗舱,炮长在左,车长在右。动力传动舱在后,和战斗舱用装甲甲板隔开。在外观上,85II式重型主战坦克的炮塔没有采用苏式传统的卵形铸造炮塔,而是采用焊接结构的西方式炮塔。在复合装甲的时代,焊接炮塔开始展现优势,因为比起T72的卵形铸造炮塔,焊接炮塔利于布置大厚度、大倾角的复合装甲模块。M1A2、豹2、挑战者等西方三代坦克正是因为采用了此焊接炮塔方式才确立了对T72、苏式坦克的防护优势。

火力配置85II重型主战坦克主要装备有一门50倍口径的国产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装备三种弹种,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以及炮射导弹。弹药基数估计超过60发,该炮装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5发/分。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该炮能发射本国仿制的俄12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现今因为仍然处于冷战时期,所以中国长期面对前苏联装甲洪流的强大压力,因此非常重视坦克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研究。所以郑翼翔才特异将这种破甲弹配置与85II上。辅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备弹1000发),7.62毫米并列机枪,一挺(备弹3500发),外挂式防空短程导弹两枚。

火控系统85II重型主战坦克装有车长与炮长独立观瞄装置与热像仪、激光测距系统,和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与导航系统,包括热成像仪、稳定式测距瞄准具、弹道计算机、车长控制面板、横风传感器、倾斜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等。其炮塔左后方的组合式光电系统,包括有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机。而这种夜视夜瞄能力相关的研究机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探测距离号称可达9~12千米,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达到5~7千米,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使得85II重型主战坦克具备了在行进中对活动目标的射击能力,首发命中率在90%以上。此外,85II还采用了国际上先进而流行的猎-歼式火控系统(也称双指挥仪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车长可以对火控系统进行超越(炮长的)控制,包括射击、跟踪目标和指示目标等;在坦克炮塔后部装有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最大作用距离5000米,独有激光致盲系统,4000米内可让敌军坦克瞬间变成瞎子。就目前而言,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的主战坦克,这套系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独具中国特色。

在85II重型主战坦克的防护上,整车先进的全特种钢模块化冲压,以及复合装甲的应用已经无需再担心现现今一般火炮的打击了。8月1日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85II重型主战坦克的理论预研终于告了一个段落,剩下来的就是需要生产样车进行实际的研发了。而郑翼翔也终于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郑翼翔走之时,刘工更是一个劲的拉着他的手不舍的让他离开研究所。用刘工的话说,郑翼翔这小子天生就是工程师的料子,不好好培养肯定要浪费这个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