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
7128700000031

第31章 奋起抗击日本的侵略(3)

蒋介石在洛阳经过一个多月的军事部署后,于12月4日身着戎装,带领大批高级将领从洛阳乘专车,再次来到西安,驻临潼华清池,下榻于五间厅。

蒋介石到达西安后,立即着手实施新的“剿共”计划。他把东北军、十七路军师长以上军官一个一个地请到华清池谈话、吃饭、照相,要他们服从命令,进攻红军。

12月7日,张学良请杨虎城到金家巷张公馆,商量停止内战的办法。张学良主张再劝蒋一次,他再不听,就先礼后兵,那时我们也对得起他。杨虎城则不同意,他认为蒋是个死不回头的人,劝不转;如果与蒋说翻了,露出马脚,让蒋走了就不好办了。最后杨虎城同意张学良的意见,答应再试一次。

当天晚上,张学良去临潼华清池向蒋介石哭谏,对蒋介石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您宣布:我们必须有两年的准备时间,然后才能把日寇赶出中国。现在日寇由占领东北进而控制冀察,今又由冀察而进窥绥远。这种节节进逼永无止境的野心,如再不加以制止和反击,将使整个国土全部沦丧于敌人之手,到那时我们都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而无以自解。蒋介石充耳不闻,毫无所动。

张学良三个多小时的慷慨陈词,并没有使蒋介石回心转意,换来的是蒋介石的勃然大怒: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政策也不会改变。

8日上午,张学良对杨虎城说:“我的劝说失败了。蒋还拍桌子同我吵了一阵,你可再去走一趟,看看情况。”

杨虎城心知劝说无效。但还是同意去试试。上午11时,杨虎城去华清池向蒋进谏:“看国内形势,不抗日,国家是没有出路的,人心是趋于抗日的。对红军的事,宜用政治方法解决,不宜再对红军用兵。”

蒋介石又谈了一通剿共为先的论调,杨虎城看蒋态度顽固,再谈下去,恐成僵局,就告退回西安了。

杨虎城回到西安后,立即赶到张公馆,与张学良商量对策,二人认为:劝谏、哭谏均已失败应立即采取行动,不能再失去时机,不能失去人心。他们表示,为了抗日救国,牺牲这两个团体(东北军和和十七路军)也值得。最后张学良说:“我们为了国家,对蒋介石也仁至义尽了,现在只有干的一条路。”他们决定兵谏。

决定兵谏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开始小心谨慎地调兵遣将。张学良决定让自己的心腹部队卫队一营和二营去捉蒋。为了稳妥起见,他又将在固原的第十八团团长刘桂五调回,和已在西安的骑兵第六师师长白凤翔一同参加捉蒋。刘、白二人都是出身绿林,机智勇敢,枪法极好,张学良非常信任他们。

第二天,张学良亲自开车带白凤翔、刘桂五去华清池五间厅谒蒋,蒋介石同他们谈了话。

事前张学良一再强调:“千万注意,不要伤害委员长。把委员长平安带回城里,不到万不得已,不准开枪,委员长一定要活着带到。”

11日晚,蒋介石在临潼举行一个告别宴会,张学良参加宴会,并始终陪伴在蒋身旁,晚宴上蒋介石宣布了新的“剿共”军事计划和对蒋鼎文、卫立煌等人的新任命。宴会结束后,张学良亲自开车送几位军政大员赶往新城大楼,参加以他和杨虎城名义举行的招待会。宴会在晚10点结束,南京来的军政大员们个个酒足饭饱,醉意醺醺。张学良、杨虎城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后,匆匆返回各自公馆,张学良从新城大楼回到张公馆,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在西楼二楼会议室正式向他的高级将领宣布兵谏计划。

部署完成后,张学良遂带领文武大将来到新城杨虎城公馆,一进门张学良就风趣地说;“虎城兄,干不干?不干就取绳子,我把十几员大将都带来了,你赶紧去拴,拴了送南京领赏升官。”杨虎城也笑道:“当然要干,不过领赏升官却干不了。”

随后,张杨二人指定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高级幕僚黎天才、卢广绩、高崇民、王菊人、应德田等人开始起草通电稿,阐明这次行动的宗旨和主张,准备扣蒋后向全国发出。万事俱备,张二人镇静地守候在电话机旁指挥着这场特殊的战斗。

12日凌晨2时许,大地一片黑暗,古老的西安正在沉睡之中。担负扣蒋任务的白凤翔、刘桂五、孙铭九、王玉瓒等分乘汽车、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向临潼驶去。

当王玉瓒率王世民、马体玉等多人冲进二道门时,蒋的侍卫长跑出房门,大声喝问:“什么事?什么事?”王玉瓒等人不予理会,几枪把他击倒在地。顿时,枪声大作,子弹横飞,蒋的侍卫惊醒后,凭借门窗拼命抵抗。这时,孙铭九带领卫队第二营官兵50余人也已到来,加入了战斗。

枪声、炮弹声响彻骊山,王玉瓒和王世民利用黑暗角落、廊柱,翻过荷花池,绕道贵妃池,跃到五间厅前平台上。一见蒋住的三号厅门半开着,他们就飞步闯进卧室。发现床上无人,被子掀着,伏看床底下也没人。但衣帽、假牙、黑斗篷大衣俱在,显然蒋刚刚逃走。

前厅战斗结束后,王孙带兵在骊山展开了大搜索。最后,孙铭九在骊山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蒋介石,只见他脸色苍白,赤着双脚,上穿一件古铜色绸袍,下穿一条白色睡裤,浑身都是尘土,正冻得瑟瑟发抖。蒋抬头看了孙一眼又赶紧避开,说:“你打死我吧。”孙铭九说:“不打死你,叫你抗日!”

12日上午8时半左右,唐君尧、孙铭九、谭海等人把蒋介石押送到新城黄楼。蒋因惊吓过度,不能步行,宋文梅和孙铭九只好搀扶着把他送到房里。

蒋介石面色苍白,赤脚着鹿皮底圆口便鞋,左右足踝处都有荆棘划伤的血痕。因翻墙跌伤,腰直不起来。他们把他扶到椅子上坐下后,孙即辞去,向张、杨报告捉蒋经过。

上午9时半左右,张学良来到新城黄楼,看望蒋介石,向他说明兵谏原因。蒋见张来,神色突变,呆坐椅上长吁短叹。张学良对他说:“委员长,受惊了!”蒋介石不答。

张学良继续说:“我们受全国人民的要求,发动这次事变。我们内心纯洁,完全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为个人利害打算。现在,希望委员长能平心静气,勇于改正错误,联合全国力量,坚决抗日,以争取民族生存,则学良和全国人民于愿足矣。”

当张学良说完,蒋才讷讷地说:“你既为了国家,应先送我到洛阳,送我到洛阳再谈。”张学良继续说:“今日之事,岂容搪塞了事。我们仍希望你勇于改过,群策群力,共赴国难。如果仍然执拗不悟,坚持己见,就只有让群众公裁了。”

蒋介石一听由群众公裁,坐直了身子对张学良叫道:“过去我待你那样好,现在,你竟想把我交群众公裁,你既然说是为国家,你还是把我先送回洛阳再谈。”说完后,蒋就闭目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谈话没有什么结果,张学良辞出。

当天中午,蒋介石向宋文梅提出,要见陕西省主席邵力子。事变后,邵力子被软禁在西安绥署卫士队队长室内。张学良看过蒋介石后,于上午10时看望邵力子,表示慰问,说明对蒋兵谏的目的是抗日救国,并介绍蒋被扣后态度顽固,请邵力子去劝说蒋改变态度,接受抗日要求。恰巧蒋介石也要见邵,邵便去到新城黄楼见蒋介石。

邵缓缓地对蒋说:“今天已经发生了这件事,希望委员长仔细考虑。由于日寇的不断入侵,已经激起了国民的愤慨,如果政府还不想办法去抵抗,自然会酿成变故。现在设法弥补,尚不为晚。”

邵力子离开后,蒋介石向宋文梅要纸笔。他默想了一会,便提笔给宋美龄写了一份像遗嘱式的电文。全文如下:

美龄吾妻:

余决心殉国,经国、纬国吾子即汝子,望善视之。

蒋中正 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另一份是写给蒋经国、蒋纬国的,内容为:

经国、纬国吾儿:

余只承认宋美龄为余唯一之妻,务望汝等以生母待之,则余虽死于九泉下亦瞑目矣!

蒋中正

蒋介石写好电文后交给宋文梅,让宋转交张学良拍发出去,张学良答应当日发出。

2.宋美龄在南京的谋划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一时乱了阵脚。在如何对待张、杨和营救蒋介石的问题上,出现了主战、主和两派的分化。

12月12日午夜,南京政府要员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当时除张杨通电外,南京对西安方面情况茫然不知,连蒋介石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冯玉祥、孔祥熙、张治中等主张一切以蒋介石的安全为重,应以和平谈判解决问题,不要匆忙做出惩罚张、杨的决定。可是以何应钦、戴季陶、吴稚晖等为代表的讨伐派,在“不能过于瞻顾蒋公之安全,置国家纲纪于不顾”的旗号下,极力主张立即派兵讨伐西安,会议通过两项决议。

会后,何应钦开始筹建讨逆军司令部,临时抽调若干亲信干部担任各级幕僚,以军委会铨叙所所长林蔚任参谋长,军委会高级参谋徐培根为参谋处长,以参谋本部三处处长钱贻士主管后勤等等。主战派的讨逆恶浪,使内战阴云笼罩。

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一片混乱的同时,宋家上下乱作一团。宋子文正在香港,当天下午3点多钟,他接到一份何应钦打来的绝密电报:“西安有兵变,委员长在何处,尚未查明,已派飞机前往侦察。”一小时后,又接到南京政府财政部秘书的绝密电话,转告了当天张学良致宋子文和孔祥熙电报的主要内容。

宋子文一时陷入极度紧张之中,他为兵谏的突发感到震惊,也为蒋介石的安危而感到恐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拨通了桌上的电话通知秘书,准备次日清晨乘飞机回上海然后转南京。

宋蔼龄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惊惶失措,她风风火火地跑到孔祥熙那里,看完电报后,着实愣了半天。这种复杂的局面让所有的人都头痛,夫妻二人商量了好一阵子,于当天傍晚,驱车来到了宋美龄的住宅。

此时,宋美龄正在召开航空委员会的会议,讨论改组全国航空建设会一事。当听到孔祥熙说“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时,宋美龄惊骇万分。她万万没有想到,张学良竟会将蒋介石扣押。她果断决定次日清晨即返南京,并约蒋介石的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同行。

南京方面,12月13日清晨,中央大员又齐集丁字桥中央党部礼堂,召开中央临时紧急会议。会上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主张讨伐,有的坚决反对,孙科说道:“不要紧张。有冯副委员长在此,应当请他表态。”

何应钦不以为然,瞅了冯玉祥一眼,摇头说:“当然这个事情事关重大,应当仔细商量再说。不过,依我之见,应该立派飞机去轰炸西安,以惩叛逆,这才是上策!”会议开到一半,宋美龄等人一头闯了起来。

宋美龄气势汹汹,指着何应钦的鼻子发问道:“何总司令,一切的事情我都知道了!现在我来问你,你这样做是何用意?假使发动战争,你能善其后么?你能救出委员长的生命么?我现在老实告诉你,你这样做简直是想谋害他!”何应钦一听,脸色大变。

“何总司令,这是你在指挥,要是旁人,我一定当他是异党分子看待!”宋美龄毫不客气,板着面孔,一字一板地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旦出了干系,连你也跑不了!”

何应钦也很矛盾,他既想讨伐,又怕万一不成功后担责任,只能一个劲儿搓手,冲着宋美龄皮笑肉不笑地说:“那么照夫人的意思,应该……应该如何……”

“应该停止军事行动!”宋美龄斩钉截铁:“马上停止讨伐!”

“夫人,”何应钦故作为难状,意在推卸自己的责任:“讨伐这是会上大家通过的,不是一两个人的意思。”

"Damnit!”宋美龄用英文骂了一句:“要不,你就重新召开会议,我和子文、祥熙都出席!免得让你为难。”

“不不不,夫人不必劳驾。救出领袖,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何应钦满脸堆笑,狡猾地试探道:“但今天已经通知20个师出发了!”

“20个师也得马上调回来!”宋美龄毫不退让:“何总司令,这种事能闹着玩吗?你以为武力讨伐真有把握吗?你未免太乐观了!好多外国朋友告诉我,为这件事一旦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西北方面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四川、山东、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和宁夏等各地的军事政治负责人,眼下都在相机而动,谁愿意花气力帮助你发动战争,我看到时候也许他们全会跑到张、杨那方面去!”

“这个!”何应钦讪讪答道:“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戴笠那边可以派人前往各地设法收买。”“收买?”宋美龄冷冷地说:“别做梦了!现在他们每个人都想在这次冲突中扩充势力,谁还会等着被你收买!”

“是的,夫人。”架不住宋美龄的咄咄进逼,何应钦不得不做出让步,“那么照夫人的意思,现在我们应该先做什么?”“派人到西安去!”“这怎么可以?”何应钦假装吃惊:“那不太危险了么?而且西安附近已经开始轰炸。”

“我说过我要你停止一切战争措施!我明天便派端纳到洛阳,转赴西安。子文也去,我也要亲自去!”“夫人,”何应钦还不死心:“我看夫人就不必去了。那太危险了。冯焕章副委员长愿意代替委员长做人质,就让他去一趟好了。”“不!谁也代替不了我,我要亲自去。”宋美龄说一不二。

何应钦表面上迎合宋美龄,暗地里继续向西安调兵遣将。宋美龄得知消息后,于当天夜里气呼呼地找到何应钦。何应钦见宋美龄三番五次责问,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他冲着宋美龄气哼哼地说:“你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国家大事?!”

宋美龄愣了一下,随即定了定神,冷笑道:“好!好!好!我倒要看看我们的何敬之先生能耍出什么花招!”说完,举起封电报,话锋一转,“我实话告诉你吧,委员长并没有给共产党杀死!张学良刚才还发给我一个电报,欢迎端纳到西安去!他没有死,出乎你的意料吧!”说罢,扭头就走。留给何应钦的,是一阵“得得得”的高跟皮鞋声。

何应钦怔住了,等他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后,一个箭步抢出去,追上宋美龄的汽车,摆出一副勉强的笑脸,朝宋美龄挥了挥手,说:“夫人,不送了。领袖很安全,这真是个好消息。”

宋美龄回到自家官邸,端纳等人已在等候。她提笔写了一封给张学良的信交给端纳,嘱咐端纳到西安后与张学良面谈,并表示自己不日也将赴西安会合。

12月13日傍晚,端纳的飞机抵达洛阳。在那里他收到张学良拍来的“欢迎到西安来”的电报。第二天下午,端纳从洛阳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到达西安。张学良派他的私人管家、美国人杰米?爱尔德到机场迎接。

端纳此次前来西安,带来了宋美龄两封信:一封是给张学良的,大意是希望张能顾全蒋个人和国家大局公私两方面关系,请求释放蒋介石,另一封信是给蒋介石的。给蒋介石的信经过检查记录以后,仍交给端纳。随后,端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来到新城黄楼见蒋介石。

当时,蒋介石见到端纳,激动得双眼流出泪水,说:“我知道你会来的。”端纳将宋美龄的信交给蒋介石说:“我来了,蒋夫人也要来的。”听到宋美龄也要来,蒋大声对端纳说:“你不能带她来这里。”看完宋美龄的来信后,蒋介石颇为伤感,信中说“南京现在是戏中有戏”触动了他,使他的态度变缓和下来,开始以“十分精明和现实的方式”来对待事变,平心静气、推心置腹地同端纳交换意见。

蒋介石根据他被扣后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已逐步地了解到张学良的真实意图,知道自己的生命已没有什么危险,现在听了端纳的一席话,又看见了宋美龄的信,顿时轻松了许多,并露出了笑容。他同意当天晚上由新城大楼搬进金家巷高桂滋公馆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