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追念蕲王
7130100000013

第13章

颍川郡,秦代设置,治所在阳翟。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间地。东魏武定时移治颍阴(今许昌市)。唐天宝、至德时又改许州为颍州郡。该郡望形成于西汉。出自于弓高侯颓当。当年秦灭韩后,故韩襄王的庶孙韩王信(非淮阴侯韩信),身高八尺五寸,勇武过人,为刘邦的将军,因破项羽有功,刘邦即位后,封他为韩王,以颍川为王都。汉定天下的翌年春天,因忌信有才力而勇武,所封之地,无一不是天下劲兵的所在,于是把韩王信的封地改在山西太原以北的荒寒之地,以晋阳为王都,后改设在马邑,名为防御胡人,实为削弱其势。这年秋天,遭匈奴大军围攻,韩王信怕抵敌不住,多次派使臣求和。汉高祖疑其有异心,派人责备他。韩王信害怕被诛,便投奔匈奴。后来高祖亲率大军,攻打韩王信,在铜鞮大破他的军队。韩王信遂与太子亡命匈奴。至颓当城生一子,取名颓当。不久太子也生一男孩,取名婴。韩王信因惧高祖多忌而不敢归汉,最后战死。颓当与婴也惧怕帝后苛刻,至孝文帝时,才率领他们的部属归降汉朝。汉文帝封颓当为弓高侯,封婴为襄城侯。这就是韩姓史上著名的“信走匈奴,颓当封侯”的由来。吴楚七国之乱时,弓高侯平乱功高,冠于所有的将领。其侯爵子孙世袭,数代封侯。又因军功,子孙累登显仕,地位尊贵,声名显赫。遭王莽之乱后,分颍川、昌黎、南阳、三原(汉池阳县地,今陕西省中部)、阳夏(秦代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之系,虽异地而居,但都是弓高侯的后裔。

颍川一世颓当,居颍川舞阳,为颍川系始祖。六世韩骞,汉、河南尹,避王莽徙居南阳。九世韩术,为韩骞次子之孙为昌黎系始祖。十三世韩均封安定公(安定,西汉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为陇西韩姓始祖。十四世韩宝石,为均之次子,雅州都督(雅州,即今雅安市),为雅安韩姓始祖。十五世韩仁泰,为宝石之子,曹州司马,居河阳(今河南孟县南,第十八世韩俞为其裔孙)。十六世韩睿素,桂州刺史,其辖境相当今广西龙胜、永福以东和荔浦以北地区,是为该地始祖。十七世兄弟七人,均为睿素之子,他们分散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广东北部乐昌县、西安市、易州(今河北易县)等地为官,有的后世子孙即定居这些地方,为当地始祖。十八世韩愈,曾被贬潮州,亦为韩姓最早进入广东者。韩俞汴州开府令,其子孙徙阳夏。十九世韩州仇,为俞之子,富平令,治所在今甘肃庆阳西南,是为该地始祖。俞之子启馀,润州司户参军。润州,隋置,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市、丹阳等地,是为该地韩姓始祖。直到二十一世爽,韩湘之子,其后世系无查。但据《韩俞与孟州》一书载:韩俞尚有五十一世孙旅居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还回过孟州祭祖。上述情况表明,颍川世系不仅是在颍川一带流传迁徙,在唐代有迁往陇西、安定的,有徙居辽宁昌黎、河北盐山、海兴等地的,还有迁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的,亦有不少从东北辽宁迁入朝鲜的。

昌黎郡为三国魏置,治所在昌黎(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区。昌黎一世韩术,汉河东太守,系出颍川。二世韩纯,为汉河东太守(一说为阳郡太守)。三世韩暨,三国魏司徒,其子孙一迁南阳,一迁阳夏,故南阳系、阳夏系均尊其为始祖。四世韩晏,晋员外郎;韩繇高阳太守。五世潜、恬、望均为晏之子,韩潜,安定令,徙南阳;韩恬,元太守,初徙阳夏,其后世迁南阳、徙昌黎;韩望徙阳夏。六世韩偃,恬之子,晋临江令,迁南阳。韩寿,散骑常侍,迁河南尹。七世韩谧;八世韩魏;九世韩播,为偃之孙(一说曾孙),北齐御史大夫,徙昌黎棘城。播生绍,绍生胄,胄生获,获生贤,贤生符,符生大寿、大智、大敏。大智生休,为十六世。韩休相唐明皇,休生滉,为十七世,相德宗。滉生群、皋,为十八世,群为礼部员外郎,皋为尚书左仆射。至此,昌黎系亦由汉至唐历十八世,世代为官为宦,显赫数朝,特别唐代休、滉父子两代为相,盛极一时,昌黎韩氏为一时著姓,成为韩氏一大郡望。文学家韩愈虽系出颍川,著籍河南,亦每以昌黎自称,故后世称为韩昌黎。其后枝叶茂盛,难以尽述。

三国至唐,南阳世系。

据史籍记载,南阳世系亦源出颍川,并于昌黎世系有交叉。

南阳郡,战国秦昭王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汉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隋初废。大业及唐大宝、至德时,又改邓州(治所在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为南阳郡。南阳郡望形成于三国时期,出于魏司徒韩暨。暨之孙潜、恬(其子都、偃)徙南阳。南阳功孙世系可分为十三世,其中一至十世,生活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十一至十三世生活于隋唐时期。从三国至唐,该郡望亦世代为官。二世韩晏,晋员外郎。三世韩恬,晋元蒐太守(一作元菟)。四世韩偃,晋临江令。五世韩颖,初为晋散骑常侍,后为魏从事郎中。六世韩澄,为文林郎。七世韩播,为北齐御史大夫,有二女,一为神武皇后,一为上党太妃。八世绍(一作邵),为北齐扬州别驾。九世韩胄,为北齐胶州刺史。十世韩获,为北周商州刺史,封洪雅公。十一世韩贤,为隋邓州刺史,袭黄台公。十二世韩符,为唐巫州刺史(《全唐文》说为皇潭阳郡太守)。十三世韩大寿,唐吏部郎中。大寿生三子:长子归仁,次子胐(音配,又音匪)幼子僎。韩僎即为相州韩姓始祖。

前面提到的阳夏系,其始祖韩望,为暨之孙,晏之子,系出昌黎。其后世弘、充徙居滑州匡城。弘为唐宪宗的相,充为大将军。弘子公武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右骁卫大将军。故而阳夏系韩氏在当时亦很有声望。

唐至北宋,相州世系。

相州,北魏置。治所先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周时移治安阳,唐时辖境相当今河北成安、广平和魏县西南部、河南安阳市、汤阴、林县、内黄及濮阳西南部地区。相州韩氏史书载出自昌黎,其实亦可说出自南阳。一世韩胐,本居河北沧州盐山县,避安史之乱,携家徙深州博野县(河北境内)。其三世又徒真定立义坊(河北境内),再徙赵郡赞皇。六世徙相州。韩琦追修谱时,“以博野司户公韩胐为相州一世祖”(《相韩家谱引》语)。相韩功孙世系只列了八世:一世韩胐,唐泝州司户参军。二世韩沛,唐登州录事参军。三世韩全,隐居博野,唐封晋阳处士。四世韩乂宾(一作韩宾),唐镇、冀、深、赵等州节度、判官、御史中丞。五世韩昌辞,唐真定府鼓城令。六世韩璆,为五代后唐广晋府永济令,后因晋天福之乱(公元943年),举族徙相州。七世韩构,为宋太子中允,知康州。八世韩国华,官至大中大夫,行右谏议大夫。九世韩琦,北宋宰相,列为越韩始祖。

两宋时期,越城世系。

越城即赵州,隋置,治所在会稽(今绍兴),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县地。越城世系实际是相州世系的南移。相州韩氏当传至十二世肖胄、膺胄时,正遇上“靖康之乱”(1126年),后宋高宗建都临安(今杭州),兄弟扈跸南渡至越(今浙江),而韩姓显宦士人纷纷随宋室南渡迁至两浙三吴、福建、广东及江西东北部。最早的有绍兴、杭城(杭州)、萧山、饶州、婺州等地。越城功孙世系,史书列为八世。一世韩琦。二世韩忠彦,琦之长子,北宋宰相。三世韩治,为忠彦第三子,宋中散大夫、太师,申国公;韩世仁,御史、徒长州;韩世孝,翰林承旨。四世韩肖胄,治之长子,为宋端明殿学士、副宰相;韩膺胄,治之次子,资政殿学士,节制通奉,左司郎中;韩怡,湖南安抚使,徙江夏。五世韩彬,肖胄次子,宋朝请大夫。六世韩杲卿,为肖胄之孙,其子韩商,后徙居柘林,为柘林始祖;韩一中为监察御史。七世韩承,国子监祭酒,至元庚子,遭红巾乱,徙山西洪洞;韩庠,御史大夫,徒苏州;韩荐,元驸马都尉,徙北平柴村;韩彦,金州太守,为金州始祖。八世韩仲二,汴梁祖;韩季三,平原祖。

纵观相州、赵城世系,由唐至宋,几乎世代为官,高官显宦不绝于史,是韩姓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也因此形成韩氏南北两大辐射源,为官者,迁徙者,辐射东西南北。如与韩肖胄同辈的韩仲廉(从胐算起为第十二世)一支则由安阳迁至山西文水县石家庄。至二十一传,韩左、韩右兄弟又由文水迁居汾阳县东遥庄;传至清道光年间,又有一部分迁居山东济南府平原县城南五里庄。还有为官陕右新平(韩钐)、广西桂林(韩镇岳)、江苏扬州(韩锡咸)等地而定居此地繁衍生息的。

南宋以后,散居江南。韩姓的发展流布,从春秋战国的迁地、徙都、拓展,经颍川、昌黎、南阳、相州、越城等各个世系,到南宋以后,就几乎遍及全国。如同大树的主干一样,越城世系已是主干的末梢了,到了这里,分枝分桠,枝叶更加繁茂。仅以越城世系为例,它的大小“枝桠”几乎伸展到了全浙、伸展到其他省份。在这众多的分支中,柘林、羊山、湘南、萧山等,是较大的支派。而《羊山韩氏家谱·序》对这一支派的流布描述更清楚具体:“近而在山会、在诸暨、在嵊县、在萧山、在余姚、在上虞、在慈溪(注: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即慈溪人),在鄞县;远而处仁钱、处新城、处台州、处衢州、处常州、处温州、处湖州、处东阳、处武康、处兰溪、处平湖长兴、处苏州、处扬州与太和;又远而处顺天、北直、山西、山东、荆襄、江西、粤东、甘肃。”这一长串地名,说明越城世系韩氏已遍居浙江、江苏各地,已流布到许多省份。据有关资料介绍,海南省文昌县宋嘉树,乃宋庆龄之父,为南宋相州人、廉州太守韩显卿之二十三世孙,原名韩教准,过继给舅父宋氏而改姓宋,终成为当代海南最有影响的家族。实际上迁徙流布远不止此,这些地名只不过是举其要,以概述流布之大体状况而已。

蕲王嫡派,大别山世系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追封蕲王,陕西绥德人,系本支一世祖。在宋、金战争中,先后调遣和转战于河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等地,他有四个儿子(一说五个),其后裔就定居在这些地方。其中长子韩彦直一支先定居于湖北黄陂蜂子山,后由此辐射到大别山鄂豫皖三省乃至更远的地方。韩世忠六世孙韩荣卿于元之季世由黄陂徙豫,定居河南新县戴咀乡韩家老屋(当时称河南光邑杜横保韩家老屋。)据民国五年(1916年)和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本支《韩氏宗谱》记载:其后裔又流布于豫南光山、息县、正阳、罗山、商城、固始及安徽、江西、湖北麻城等地;另一支于清康熙年间,亦由黄陂徙河南光山泼陂河、文殊寺,进而流布到安徽等地。新、光两县韩姓为当地望族。可见,南宋以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韩姓,有不少系蕲王的支系子孙。

——摘录《蕲王嫡派大别山韩氏宗谱》卷之四

附:重修宋韩蕲王庙碑记李继峤

宋史载王伟绩甚详。当王少时,乘劣马戏槊二郎山,使酒用拳,里人皆以“泼皮韩五”相嘲。知王不凡者,独有席三其人。然,亦窥以术学。王之精忠大略,智勇盖世而邈矣绝伦者,则非方士所能知也。既而,血战沙漠,肤奏中原、遮江淮、扼兀术、擒方腊、定苗刘、勤王复辟,诘秦桧之奸邪、悯武穆于冤狱,王之中立不倚而正直是与者。呜呼!弈冀犹见其功,犹见其心焉!虽然,王高人万万,岂仅在是?其在大易,亢之为言,知进而不知退。当是时,和议既成,宋不可为矣!知其不可,而解重权,甘沉沦,跨驴携酒,隐迹湖山。虽旧时将弁,亦莫能识此。岂非知进退不失正者乎?然而,戒子孙勿讳言忠,是又何心哉?则视归湖之范子,辟谷之留侯,又不类矣!回忆里门拓落,几疑王为两截人。谁识玉藏于璞非卞和莫能明,琴焦于尾非中郎莫能辨?大圣贤、英雄、豪杰,未可绳尺相求,盖亘古及今有如是也。里人之祀王也,止于学宫、乡贤,其他未有专祠。州牧舒公始作庙于此山之上。大中丞毕公谓祀王之意,立懦教忠,附浮屠非宜,命州守吴公专立一祠。乃募资鸠工,岁甲辰为王箍洞一所,前复为抱厦,又前为山门,或有谓其制小,仍未展崇王之意者。余曰:“王,绥人也。土阶石室,梓里风景,王讵忘之?且王因寄所托,遯迹○10西湖,位极人臣,尚尔藉草坐卧。是,岂雕楹刻桷为乐者?绥人祀王,作此庙于此山,即使制更小,亦王所乐凭依也!”又有议者曰:“王之墓遥在于浙,浙人庙祀王甚谨,王岂犹眷绥乎?”余曰:“眷绥甚!季札有言,骨肉归于土,命也!或魂气,则无不之去。此山南八十里,王之母墓在其巅,王之忠之至,岂不孝之至?其骸骨不得归绥者,其时天限南北,王固无如命。何也?若其魂气则无不之。夫既无不之,则必仍于绥,而不专在于浙。此庙之作,夫岂无当?”于是乎记。

附:新建韩蕲王庙碑记成定康

余性好读史,而尤乐于观战。钜鹿风云,昆阳雷雨,声留纸上,叱咤如闻。又若功败垂成、天心莫挽、变生叵测,人事难知,每掩卷流连,扼腕太息。因羡生慕,尚友其人如是者,指不胜屈矣!于宋之韩蕲王,重有慨焉。当夫黄天荡之捷也,大将旌旗扼诸要隘,夫人桴鼓壮以声威,倘彼苍者,默眷中兴;则约还二圣驾返黄龙,何至祸起书生,舟填老鹳,网容鲸漏,牢悔羊亡,卒致三字狱成?心伤缚虎十年功毁身隐,骑驴长使,江左山川早沈半壁,湖中风月终老一丘哉!或者谓张元咏鹰,竟投西夏;王猛扪虱,遂相强秦。王果力肆脊,罗礼隆吐渥驯其才气,假以事权,将见智烛先几,功收后效,又安见一介豎儒败乃公事耶?吁!论者过矣!盖未溯乎宋之始终也!夫杯酒释兵、赞成学究;丰碑召寇,衅起党人;深算老谋,信关兴废;拘文牽义,无补沈沦。虽虞允文采石一战,功出书生,而前之沮兀术于朱仙镇、叩马直陈者,彼何人斯?何其巧于相值邪?几若三百年之成败以书生始,以书生终,天实为之,于王何尤?余以巡道统军驻营绥德,访王之祠而谒焉,询之父老,称:“王有祠在一步岩,王之故里也!”日久倾颓,沈沦蔓草。爰捐廉俸千数百缗,购宅城中,敞其轩楹,崇其殿宇,祀王木主,享以馨香。前列义学,岁课诗书,并置地数十,以备岁修义学之费。则曩昔羡慕之忱,亦藉以少展矣。工役既竣,复有慨焉!盛世承平二百余载,偶逢小劫,兵弄璜池。朝廷命将出师,论功行赏,盟坚带砺,典旂重常。余以庸才犹获毕事戎行,扫荡边塞。王如有知,当亦有生不逢辰之叹也,悲夫!

宋·韩蕲王纪念碑

附:

宋·韩蕲王纪念碑刘汉腾

王祖藉吾州南川纸坊沟村,为家贫所迫,少儿之年遂流落于古城中。故民间相传今砭上村即王之故里,亦非谬也。王天性蛮悍,唯好武功,每因忠直侠义而多使酒用拳乡里,及至钳杀巨蟒、降服野马,州城上下莫不慑服。王十八岁以武功超群献身戎伍,矢志报国凡四十余年,数肇新灞府、屯兵滹沱、平定淮海、整肃闽浙,乃至苗、刘伏诛,以八千士卒威镇黄天荡,几致金兀术十万大军于死地,虽唐之汾阳、汉之武侯也莫过者也。王之赫赫战功自有宋史传记流芳百世,万言丰碑光照千秋。宋孝宗皇帝谨以中兴佐命定国元勋盖其棺且特赐谥忠武、宗庙祀祭,吾蕲王生死百年、贵穷人爵,又何愧也?相传承、楚两州,因呵护以恃无恐,立生祠以报,建安之民自以为蒙难更生而“家立生祠,共勒功于石,至今奉香火唯谨。”夫民间崇祀王为神灵,何其早矣!又岂在乎一灵岩古寺?细考吾古州民间祀祭之史实,故里绥德祀蕲王神灵尝始于元、明之季,初止于文庙乡贤祠,继而附诸浮图。清·乾隆三十二年始建专庙于一步岩;由是,遂有纸坊沟韩氏后裔家祠、华岩寺诸专庙遍及乡里,香火会事相沿至今。呜乎!虽然大有功德于民者祀之,如扶苏·高永能诸神庙又何以久已湮灭不见耶?曰:悲哉!南宋诸帝昏庸,奸佞弄权、忠良遭谗、花石纲之役,莫须有之冤,王乞请罢职,杜门谢客十余年,有云“寄意林泉、冠佩翛然而逝”,实乃心存愤慨、肺腑郁结而薨!王之苦衷,唯民心知之,所以神庙祀祭、香火不绝、民心不灭者是也。幸逢蕲王石雕塑像暨纪念馆倡建伊始,慨感于王之生也英名死也神灵,吾谨以此碑石顺应民心岂不宜乎?

公元一九九五年八月二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