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7139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什么是人文?所谓人文就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人文的核心指先进的价值观,人文的主要内容指先进的规范。

对于社会而言,主要指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主要指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则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来看,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

简而言之,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潮流,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即更多的人、更大的人群共同具有并更为稳定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则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时期,反思于19、20世纪初的马克思、尼采、罗素所处的反思期,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时期。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是人文革命——文艺复兴,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并诞生两大观念:

人文观念——尊重人,科学观念——尊重规律。紧接着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等三个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全球化,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从过去的工具人、经济人,发展到现代的社会人、文化人。

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与认同得到更好的实现,自信、平等和价值感等现代国民素质得到更广泛的提升。

《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节录了“田自秉讲工艺美术学”“朱光潜讲美学”“陶行知讲教育”“冯友兰讲哲学”“费孝通讲社会学”。阅读这些经典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这些人文大师们犀利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以及不同时代的滚滚潮流,而且也能感受到中国两千多年人文历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