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7139600000011

第11章 交际心理学(5)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已不多。其近范围在46~76厘米,双方刚刚能够互相握手以及友好交谈。这是和熟人之间交往的空间。要是一个陌生人贸然进入此空间,就会构成对他人的侵犯。其远范围在76~122厘米,所有朋友与熟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该空间,但一般情况下,和比较融洽的熟人谈话时,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之间交往时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一端。

第三种是社交距离。它和个人距离相比,无疑又远了一步,它已经超出了亲密或者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社交或者礼节上的比较正式的关系。这种距离的近范围是120~210厘米,人们在工作与社交聚会上通常都保持这种空间距离。

一次,主办人在安排外交会谈座位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摆放茶几。结果,客人一直都尽可能靠向沙发的外侧扶手坐,而且身体也必须经常后仰。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境和关系里,人们就需要调整不同的人际距离。倘若距离和情境、关系不对应的话,人们就会出现明显的心理不适。

从理论上而言,这种社交距离的远范围是210~370厘米。它被认为是一种更正式的交往关系。在公司里,经理们一般使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在离桌子一段距离处摆放来访者的座位,这样他就能和来访者在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距离。相类似,企业或者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或教授与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双方常常都要隔一张桌子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便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也增加了双方的适应程度,显得更得体与正式。

第四种是公众距离。这种距离是在公开演说时,演说者和听众之间保持的距离。它的范围在370~760厘米,其最远范围在25英尺以外。这是一个基本上能够容纳所有人的“门户开放”空间。在此空间内,人们都是可以相互不发生任何联系的,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里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和他们交往。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时,双方之间相距的空间距离是彼此之间是否亲近、喜欢和友好的重要标志。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的空间距离非常关键。

曾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当他去求婚的时候,却被那位姑娘拒绝了,这个小伙子感到很不解。之后,姑娘恼怒地向他解释说:“你怎么会想到在距离我250厘米的地方来谈这件事呢?”当然,像这位年轻人一样,这样远的社交距离很明显并不是谈婚论嫁的最佳距离。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要依赖于具体情境和交谈双方之间的关系、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心境以及文化背景等。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他们的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因人们理解“自我”的不同所导致的。比如,同是欧洲人,法国人就喜欢保持近距离,甚至连彼此的呼吸也能感受到,可英国人却会感到非常不习惯,连连后退,保持适合自己的空间距离。

在交往时,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自我的空间距离也会有所不同。通常而言,有权力和地位的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就会大一点。在我国古代,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和大臣们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独占比较大的空间。在皇帝面前,大臣们都要弯腰低头,双眼不能直视皇帝,退朝的时候还要背朝外退出。这一切都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和地位的人时,一般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可能坐到距离他远些的地方,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因为侵犯了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不高兴。

除此以外,人们确定彼此的空间距离的因素还有性格与具体情境等。比如,性格开朗和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他人,也较易容忍他人的靠近,他们的自我空间比较小,而性格内向和孤僻的人就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人,宁可将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他们对靠近自己的人非常敏感,一旦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了侵占,就会产生不舒服感与焦虑感。

通过以上距离的描述,我们在了解了在交往过程中人们需要的自我空间和适当的交往距离后,就应当有意识地选择和人交往的最合适距离,更好地开展人际交往活动。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以下几点是需要大家必须加以注意的。

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双方有多么亲密的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人们总以为亲密的关系,特别是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关系,越要尊重隐私。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或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交往距离。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你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你迟早会将自己的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最后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是指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把距离缩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便能得到最充分的宣泄。在这里,距离成了情感的添加剂。可见,有时距离的存在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你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没有隐秘虽然能够显示自己的坦荡,但会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交往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关系矛盾种下祸根,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明智。

赞美他人要真心诚意

真诚的赞美能让你与人友好地相处,令你的人际关系非常的融洽。如果你想要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适时地赞美别人是一定要做到的。适当的赞美是每个人都喜欢听的。

对于来自他人的赞美人们是很难拒绝的,人们对他人赞美的语言也是十分喜爱听的。对他人真诚的赞美是对他人的认可和激励,可以激发他人的无限激情。

通常而言,人人都爱听他人的赞美。如果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赞美,你就会感觉充满了自信,得到了他人的肯定。但是,如今有很多的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往往把赞美的功效给忽略掉了,他们对于运用赞美去激励他人、去赢得友情的方法根本就不了解。虽然人际交往中赞美非常关键,可是,你也要适当地使用它,并要在使用时运用以下一些技巧。

第一,赞美须真诚。任何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长,他的身上都存在许多的优点,在赞美他人时,你千万要准确无误地抓住他人的优点,而后再去赞美他人,只有这样,被赞美的人才会觉得你的赞美是真诚的。如果你的赞美只是信口开河,完全不符合实际,他人就会感觉你非常地“虚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真诚的赞美是你对他人的认可,是出自你内心的赞美。假如你只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敷衍了事地违心奉承或赞美他人,那么,他人对于你的赞美是不会相信的,并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第二,赞美要具体、明了。像“你真棒”或“你太伟大了”等一些笼统、抽象的赞美是不可能收到好效果的。要想使人认为你是真正的赞美他,你必须要抓住一些他人具体明了又实际存在的特点,适时地去赞美。

假如你对他人的赞美缺乏具体性和明确性,被赞美者就有可能误解你的用意,那么你赞美的目的也就不会达到。

没有具体性和明确性的赞美会让人感觉有“拍马屁”的嫌疑,如果你想要对你的上司说出赞美的话语,记得千万要具体明确,你可以赞美你的上司非常善于调动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很好地将每个员工的优点发掘出来,让每个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员工所犯的错误有相当好的处理方法,从来不是拉过来就狠狠地训斥,而是引导性地让员工明白错在哪里。

第三,赞美要适时、适度。对于赞美千万要适时、适度,假如你非常频繁地总是去赞美一个人,收到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赞美得太多或太随意的话,它的价值就会减小;当然,过少的赞美也同样不会有好的效果。人们喜欢的赞美方式是不断地增加赞美,由低至高的赞美过程是最佳的。

第四,间接的赞美最受用。借用第三者的话语来赞美对方就是间接的赞美,使用这种方法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选择本人不在场的时候说出对其赞美的语言,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当第三者将你的赞美传达给你所赞美的人时,效果是非常显着的。

第五,紧抓要点进行赞美。这正是赞美艺术中非常关键的一点。

有一位女士算不上漂亮,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歌唱得非常好听,有人却赞美她:“你真漂亮,是我遇见的女士中最漂亮的一个。”这样的赞美由于没有抓住要点,所以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无论怎样来说,赞美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需要,也是尊敬他人非常好的表达方式之一。适时、适度地赞美他人,能得到他人的好感,有助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因此,你一定要牢牢地掌握赞美他人的技巧。

学会换位思考

“了解他人”和“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必不可少的要素。首先就是要了解对方,然后尽量让对方了解自己,这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急急忙忙去建议或处理问题的习惯。

现如今的人自我意识特别强,人们都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事物,常常看到一句话或者一件事就片面地用自己的主观意识作出定论。所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极少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让自己多站在他人所处的位置去想一想,去感受他人的感受,这样才能找到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情,在沟通以前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会体会彼此的想法与心情,就可以相互体谅与支持。不能总是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观点就是最正确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其结果只会是偏执与激进。换位思考能有效帮助自己更加清晰彻底地看清事情的全面性、合理性,同时也会让自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

我们一定要养成设身处地“换位”沟通的习惯。想要得到对方的理解,首先就要理解对方。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了解,也急于表达,但是却往往疏于倾听。

大家都知道,有效的倾听不但能够获取很多准确的信息,对双方情感的积累也大有帮助。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够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够抵御外界干扰与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很多时候,在社交活动中,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容,不妨学会换位思考,先尝试去理解和宽容别人的行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交流的前提是理解,是情感共鸣的能力。理解他人有助于更好地体会到对方的情感和处境,与他人建立更深厚的情感,如果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与其责备或抱怨,不如宽容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