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7139600000017

第17章 成功心理学(1)

坚定自己的信念

牛津的某位教授认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还没有宣布放弃,你就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只要你宣布放弃了,那么你就已经失败——哪怕你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会迅速跳起,并且跳起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的跳高冠军。随后,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起,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的高度。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会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于是变成“爬蚤”了。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力常常会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受到波动,甚至是彻底改变。决定成功的往往就是最后一步的坚持,但是很多人都放弃了。

就像那只跳蚤,玻璃罩已经存在于它的意识里,将它的思想牢牢罩住了,它本身所拥有的潜能与独立能动性完全断送在了自己手中。

美国电器工程师哈罗德曾经一度被家里的老鼠闹得失眠。为了除掉老鼠,他试过很多老鼠药,可是每种药只在一段时间里管用,过后就失效了。为此,他苦恼极了。一天晚上,哈罗德忘了把电吉他关掉就睡觉了,这一觉睡得很踏实。第二天一早,他起床去关电吉他时,竟然意外发现地板上躺着四只死老鼠。哈罗德疑惑地将老鼠尸体送给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并告知自己晚上睡觉时没有关掉电吉他。专家们经过研究、分析之后得出结论:是电吉他的高频率振动声波将这些老鼠置于死地的。原来,电吉他的高频率振动声波能彻底击溃老鼠的神经系统,受到这种高频率声波刺激的老鼠,会变得躁动不安,并且还不会进食,直到最后死去。

哈罗德受此现象启发,决心研制一种灭鼠器。然而经过上千次反复实验,依然一无所获。百般不解中,他决定再进行一次实验。他给自己打气说:“或许这世上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灭鼠器’,如果实验再不成功就不用责怪自己了。”可就是这最后一次实验,哈罗德终于纠正了以往成百上千次实验中的一个微小的错误,成功发明了一种小型灭鼠器,并在被命名为“阿米戈”之后,在美国取得了专利权。

无论在竞技的职场,还是人生的舞台上,都难免会遇到困难,选好坐标点,走好人生路,不仅需要洞察世事的智慧,还需要一种坚持再坚持的精神,成功有时仅是一步之遥。

有一位女游泳选手,她立志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每天都用心训练,要为这历史性的一刻做最好的准备。

挑战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在众多媒体记者的注视下,女选手踌躇满志地跃入大海中,朝对岸英国的方向游去。刚开始时,天气非常好,女选手很愉快地向目标前进。但是当她快要接近英国对岸时,海上起了浓雾,而且越来越浓,几乎已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处在茫茫大海中,她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到底还要游多远才能上岸。

她越游越心虚,越来越筋疲力尽,她对自己没有一丝自信了。她开始诅咒这坏天气。最后,她终于宣布放弃。当救生艇将她救起时,她才发现只要再游一百多公尺就到岸了,人们都为她感到惋惜。她遗憾地说:“要是我知道距离目标只剩一百多公尺,无论多辛苦,我一定可以坚持到底,完成目标的。”

女选手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在最后关头,她要是能够再坚持一下,实现梦想是轻而易举的,但遗憾的是,她最终失败了——虽然她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

不妨再来看一则经典故事,这则故事也经常被牛津教授们所津津乐道。

在美国海关,有一批被没收的自行车,政府在公告后决定拍卖。在拍卖会现场,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喊价,他总是以五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30、40元买去。拍卖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

男孩说:“我只有五块钱。”

拍卖会又开始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自行车相同的价钱,然后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去。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时间过得很快,拍卖会快要结束了。这时,只剩下一辆最棒的自行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挡、十速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问:“有人报价吗?”

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放弃希望的那个小男孩轻声地说:“我出五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这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部盯住这位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当拍卖员迫不及待地唱价三次后,他大声说:“五块钱成交!这辆自行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话一出,全场鼓掌。当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仅有的五块钱钞票买了那辆毫无疑问是拍卖会上最漂亮的自行车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困难与挫折可能会伴随始终,但永远不要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因为很多时候,成与败往往只是一步之差,如果多坚持一秒钟,你就会成功。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常常在最后时刻放弃了,这也正是失败者总比成功者多的原因。

懂得适时停止的智慧

牛津的一位教授经常告诫他的学生:“生命只存在两种状态:运动和停止。”

年轻人若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拼搏、奋斗精神,但这并不代表要永不停歇地奔波。能掌握劳逸结合点的人才会工作,只知道一味猛冲,而不懂得调节“速度”的人,在人生的某个拐弯处,也许就会冲出跑道,让自己遭受重大损失。

一位教授曾这样形容他的滑雪经历:“很多人在第一次滑雪时都会兴奋,刚开始滑的时候,那种风在耳边疾速而过的感觉会使人感到很刺激,但紧接着就要面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住速度。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只是看别人滑,觉得是件很容易的事,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但真正等你穿上滑雪板时,一下子就溜了下去,结果你不是从山顶滑到山底,而实际上是连滚带爬到山底的。这时你才发现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停下来、怎么保持平衡。最后你需要反复练习如何在雪地上停下来。大概需要一个星期,你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地方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你才算真正学会滑雪,才敢从山顶高速往山坡下冲。因为你只有掌握好如何停下来,你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才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所以说,只有那些能够控制好速度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全速前进。”

懂得控制生活的速度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如果一股脑儿地追求高速度,或许并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冲劲用得越大,有时对自己的损伤也就越大。这个结果是必然的,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喘息的机会,才能保持体力做好下一次的飞跃。有过登山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

山很高,需要分很多步才能登顶,而中途的休息非常重要,如果不停下来休息一下,就可能会在最接近终点时摔落。

生活如同爬山,有上坡就有下坡,上坡容易下坡难。这其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呢?上坡时大家都会一鼓作气地向前冲,这时劲头很足,可以不用休息,但下坡就不行了,如果不懂得把握好速度,就很可能摔得遍体鳞伤。

在平地上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不过在平地的时候控制速度更加重要,因为你看不清楚前面的方向,所以能够适时停下就显得更为关键,或休息调整,或稳定前行,这是不可缺少的。

停止并不等于停滞不前,这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休息调整。学会停止并不意味着永远止步,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全力向前。

停止亦是一种总结,是对过去经历的归纳和概括。只懂得埋头向前,一味向目标奔波,就有可能会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作一下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这样才不至于在生活中迷失自我。通过自我总结,你可以发现自己工作和学习中的得失错漏,发现哪些是今后生活与学习中可以借鉴的。通过自我反省,就能够培养与锻炼自己的思维方法、分析能力,而这也是自我提高的捷径。就如一位哈佛教授所说的那样:

“认真总结一次,认识就会提高一次。”

懂得适时停止,是聪明人的一贯做法,虽然他们看起来像是在放缓前进的脚步,却总是能够笑到最后。

停止的更高一层境界是:知道什么时候拿得起和放得下,也就是在该拿起的时候拿起,在该放下的时候放下。一拿一放之间,你就能聆听这个世界的心跳,迈向无比辉煌的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美国着名的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说:“做人要以自尊和自信为准则,这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

很多人可能都会这样想: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自己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的。

在他们看来,生活中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少部分幸运者的。一旦人有了这种卑贱的心理后,自然也不会有积极进取的思想。许多年轻人本来是可以建功立业的,可实际上却一辈子做着微不足道的小事,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其根源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他们没有怀抱远大的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心。

相对于金钱、势力、出身和学历而言,自信有着更强大的力量,是人们从事各种职业和事业最可靠的资本。自信能排除各种苦难、克服各种障碍,让事业取得圆满的成功。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假如我们分析一下那些伟大人物的特点,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深信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必定能成功。所以,他们在做事的时候,投入了百分百的努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

玛丽·科莱利说:“假如我是块泥土,我也绝不会甘于平凡,而是要预备给勇敢的人来践踏。”

如果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时候,处处表现得很低下,在每件事情上都不相信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呢?

自信是人永不衰竭的动力,是战胜失败和挫折的坚实基础,是造就成功人士的第一要素。建立积极心态的奠基石,就是树立自信。

很多着名的心理学家都把积极的自我形象,看成是成功人生最好的奠基石。

他们发现,对自我的期望值太低,是很多国家社会问题形成的根源。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认知是其性格的核心,同其他影响人生的个别因素比较起来,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自我评价作用如此重要呢?因为你对自己的评价水平影响了你寻找伴侣、选择职业,以及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决定了你对自己以及周围人的态度,你发展与学习的空间,你的行动与反应,以及你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都将深深影响你和你的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

然而积极自信的心态并不表现在下面几种态度中。

第一,积极自信的心态并非唯我独尊。有人说,“世界上最小的包裹就是那些唯我独尊的人。”实际上,有些人之所以成为不幸的人,最首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只顾及自己。那些只考虑他们自己的人会发现,即便得到了一切也不会有幸福的感觉。对他们而言,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会非常糟糕,经常会感到压抑。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的心态一定是拙劣并消极的。

第二,积极自信的心态并非自视清高和自以为是。每一种人际关系中都包含着风险因素,那些有着强烈的、积极的自我形象的人都宁可冒着被伤害与失败的风险去成为他们能够成为的人。

第三,积极自信的心态并非目中无人。具有强烈的、上进心态的人,绝不会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或者那些地位、声望不如他们显赫的人。自卑的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他们以为通过诋毁别人能够提升自己。

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才是积极的心态呢?

第一,树立“我就是我”的思想。着名喜剧演员菲力普·威尔逊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成功地塑造了杰拉尔丁的形象。杰拉尔丁常常说这样一句话:“你看到的,就是你将要得到的!”杰拉尔丁的这段话说得非常风趣,不过这种态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倒是非常有意义的。

要想树立积极、自信的心态,首先就是要完全地、无条件地接受你自己。

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自己不喜欢却又无法改变的特点。例如我们认为自己的鼻子太大、两只眼睛不够漂亮、个子太高或太矮等。

难道因为长得不够漂亮就比别人低一等?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那么你又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地去追求完美呢?

“没有人完美无缺,但在很多方面我是优秀的。”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孩,在自己的T恤衫上印着这样一句口号。这个口号所传达的就是接受自己的基本思想。你要坚信自己身上存在着很多优点。当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优秀的方面时,你也就拥有了树立积极、自信的心态的基础。接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自己,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自己。

第二,与人交往要友善、不戴“有色眼镜”。当你完全接受了自己,也要试着去完全接受别人。事实上,对那些自信心不强的人来说,他总是有一种对别人不信任或者反感他人的感觉。

第三,乐于承担风险。自然界的龙虾为了生长,必须要褪去旧壳才能长出新壳。在一个人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危机四伏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发展新的关系,或是想加深现有的关系,就必须要做好受伤害的心理准备。一份新的工作,一个新的位置,一个新的环境,在为人们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很多危险。然而积极的人甘于为将来的收获付出一些沉重的代价。那些对自己非常自信的人会懂得这样一个道理:避免犯错误的唯一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去做,但这正好是自己最大的错误。

第四,学会自立、自主。那些认为自己十分优秀的人懂得,在自己遇到了挫折或有了缺点时,是不能怨天尤人的。他们会反思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会竭尽全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也会优雅地接受帮助,不过他们考虑得更多的事情还是如何给予。他们绝口不提自由的话题,因为他们的内心是自由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自由的。

情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天下午,整个伦敦灰蒙蒙的,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人很不舒服。戈尔曼教授搭上一辆公交车准备返回住处。

“您好。”中年司机微笑着向他问好。

接着,公交车开始在繁华的街道上行驶,这位司机很热情地介绍:那家商店正在举行惊人大减价……这所博物馆有精彩的展览……下个街道的电影院马上上映什么新片……每位乘客下车时,都一扫满脸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