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7139600000024

第24章 爱情心理学(2)

大家好奇地问:“那这3个缺点到底是什么呢?”老妇人笑着说:“其实说实话,50年了,我始终未能将这3个缺点具体地列出来。每次当他做错了事让我非常生气的时候,我就立即提醒自己,算他命好,他犯的是我能够原谅的那3个错误中的一个。”所有的来宾无不为之鼓掌。这位老妇人手里握着一把打开幸福婚姻的钥匙,那就是宽容。

婚姻好比是掀开红盖头的杆,将爱人在恋爱时有意无意隐藏起来的缺点大白于天下,很多夫妻都还来不及品尝爱情的甜美,就立刻陷入彼此难容的尴尬境地之中了。当面对对方婚前婚后的巨大差别时,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有的人不堪忍受,开始终日吵架;有的人选择怨天尤人,甚至对婚姻产生厌倦;有的人则先行调整、以求适应……这个问题是每一对夫妻都会碰到的,而处理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宽容。夫妻之间,宽容是最可贵的,也是最难求的。宽容是善待对方的最好方式,充分理解对方所做的事情,不苛求、不责骂,这样,必定会给对方以爱的源泉,婚姻也会如童话般美妙。

婚姻,仅仅只有两个人而已,若是两个人都抱着苛刻的心态去对待对方,那么这段婚姻必将会让两个人都感到痛苦;而如果我们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彼此,两个人感受到的将是幸福。

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否则就会沦为软弱。

宽容的前提是情深义重,若是有一方背信弃义,宽容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宽容针对的只是两颗敞开的真诚的心,懂得适度宽容的夫妻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幸福。

爱情态度和爱情观类型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鲁宾(ZickRubin)对爱做出了如下定义: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各种人际关系中最深层次的情感维系,不仅包含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而且还包括生理激情与共同生活的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鲁宾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将其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在爱情研究领域,鲁宾是第一个通过客观的心理测量表来测量爱的研究者。对于浪漫关系的界定,鲁宾将其描述为“爱”和“喜欢”,人们常说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充其量只是一种“喜欢”。鲁宾认为“爱”包括以下三个特征:接纳、依赖(affiliativeanddependentneed);提供帮助(predispositiontohelp);排他、吸收(Exclusivenessandabsorption)。“喜欢”的特征则为:赞许的评价(Favorableevaluation);尊敬(Respect);相似的感觉(Perceptionofsimilarity)。

为了客观地研究爱情,鲁宾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如文艺着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等,从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最终建立了爱情量表(love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scale),通过两相比较,鲁宾发现爱情与喜欢有本质的差别,在其所建立的爱情量表中,爱情包含如下三种成分:

(1)亲和和依赖需求。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排他性与独占性。

对于身处爱情关系的恋爱者而言,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对方的移情别恋了,产生这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是由爱情的本质决定的——爱情天生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不论是婚姻关系中出现了“叛逃者”还是“第三者”,忠于爱情的那一方都会感到自己的婚姻关系受到了威胁,或者威逼“叛逃者”回到自己的身边,或者心灰意冷地放弃已经变质的爱情的关系。

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AlanLee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类型:

情欲之爱:这种爱情所建立的基础是理想化的外在美,是一种罗曼蒂克的、充满激情的爱情;友谊之爱: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游戏之爱:将爱情视为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恋爱者并不会投入真实的情感,常走马灯般更换对象,只在乎曾经拥有,而不在乎天长地久;依附之爱:恋爱者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现实之爱:恋爱者着重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得到回报率较高的爱情;利他之爱:恋爱者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只追求爱情,对于对方的回报,没有任何企图。

爱情依附和投资理论

爱情依附理论将爱情关系与依附关系做了一个联结,研究者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Hazan和Shaver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联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性情感联结的过程一般,他们根据Bowlby的依附理论和Ainsworth等人的三种婴幼儿倾向,提出爱情关系的三种“依附风格”:

安全依恋: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绝大多数人的爱情属于安全依恋。

逃避依恋: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艾米丽就属于这类。

焦虑/矛盾依恋: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于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在Hazan和Shaver的研究中发现,三种不同的爱情依恋风格在成人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安全依附约占56%,逃避依附约占25%,而焦虑/矛盾依附约占19%,与婴儿依附类型的调查比例相当接近。

Bartholomew和Horowitz以上述爱情依附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一种四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理论,他们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象和正向或负向的他人意象两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

安全依恋:由正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焦虑依恋:由负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排除依恋:由正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逃避依附:由负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们总是按照投资和回报的观点来对待自己的人际关系。秉承这一观点,投资模式理论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得失,他们理性公平地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的支出和回报,通过两者比较的结果,来决定自己对关系采取什么态度。

爱情投资理论认为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承诺(commitment)”,是由“满意度satisfaction”、“替代性(alternatives)”及“投资量(investments)”等因素所共同决定——当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关系有较高的满意度、知觉到较差的替代性以及投资了较多或较重要的资源时,便会对此亲密关系作出较强的承诺,更愿意长期维护亲密关系。这种决定模式可用一个方程式加以说明:

满意度-替代性+投资量=承诺

所谓的“满意度”,就是指个体对他在亲密关系中的回报和成本进行相互抵消后的结果,一般而言,满意度与个人的预期有关——即使亲密关系的回报率很高,但是如果没有达到个体预期的话,他的满意度仍然很低;一段亲密关系的回报率很低,但是结果已经高于个体的预期,他便会对目前的关系很满意。如果一个人经历过一段高回报的亲密关系,他的预期就会处于较高的水平。

“替代性”指的则是对放弃此亲密关系的“可能结果”的好坏判断,“可能结果”包括发展另一段亲密关系、周旋在不同的约会对象间、选择保持单身状态等。如果其他的关系能给个体带来更好的收益,即使他对目前的关系很满意,也会考虑离开现在的伙伴,以便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投资”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资源。“投资”与报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是“投资”通常不能独立地从关系中抽取出来,而报酬与成本可以;第二是当关系结束时,“投资”无法回收,而会随着关系的结束一并消失。因此投资会增加结束关系的成本,使个体较不愿也不易放弃此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增强了个体对此关系的承诺。

个体投资在亲密关系中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投入的资源,如时间、感情、倾诉的个人隐私以及为伴侣所做的牺牲等;另一类是间接投入的资源,如彼此双方的朋友、两人共同的回忆以及此关系中所特有的活动或拥有物等。此外,在长期亲密关系中所形成两人一体的认同感,长期相处下来所建立的默契与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补的一些记忆与讯息等,也是会随着关系结束即失去的投资。个体所投入的资源层面愈广、重要性愈高、数量愈多,则表示其投资量愈大;当个体在此关系的投资量愈大时,对此关系的承诺也愈强。

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诺”,是指会使个体去设法维持这份关系以及感觉依附在此关系中的倾向。因此承诺的定义包含两个部分:行为的意向与情感的依附。

当进入恋爱关系后,个体总喜欢听另一方的海誓山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爱情并不天然地具备永久保质期,如果你希望可以实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相较用道德和责任的力量束缚对方,为对方提供回报率更高的爱情关系是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几个月后,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努力终营救他们。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劫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得普遍。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又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或者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结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

西方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当局当成了敌人。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心理学家还指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产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人质必须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会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温良贤淑的妻子嫁了一个十分暴戾的丈夫,尽管这个丈夫对妻子总是施以家暴,但是妻子始终没有萌发离开丈夫的念头,一直陪伴在丈夫的身边。其实,这也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对于妻子而言,丈夫既是施暴者,又是爱的给予者,施暴后的给予反而让妻子爱上了丈夫。人们常说,爱情的产生是莫名其妙的,从某种意义来看,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正支持了这一观点。

理性看待亲人的干涉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真心相爱,但是因为对方有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不过,外在的压力并没有终结他们的爱情,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守彼此之间的爱情,甚至不惜以死殉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便由此而来,指的是当出现外在的力量干扰恋爱双方的爱情关系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加浓烈,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关于出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原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给予了如下解释:当人们的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而从事被禁止的行为反而可以消除这种不悦。体现在爱情方面便是,人们有时候喜欢迎难而上,去追求那些不容易得到的人。

也正因此,对于那些处于热恋期的男女,父母越是试图拆散他们,他们反而会越爱彼此,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用偷偷地结婚、未婚先孕等手段抗议外界的阻碍。

不过,在现实世界里,当恋爱男女冲破重重阻碍最终走进婚姻殿堂后,并不是全部会获得幸福的婚姻生活——激情固然是爱情的助燃剂,但是激情总有潮涨潮落的时候,要保持爱情的长久不息仍然需要更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彼此相似的价值观和信念、成就对方幸福的自我牺牲意愿等。

所以,当你被爱情所迷醉的时候,也许会面临一些外界的阻碍,此时你便要试着克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仔细衡量彼此的般配关系,尤其要考虑彼此是否能够适应结婚之后的角色定位——真相虽然常常会给人不悦,但是却能为人们提供长久的幸福。

什么样的环境容易产生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