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师的做人笔记
7139900000018

第18章 交友的智慧(3)

在我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自己保持高标准的生活和工作要求。而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将能够使我们做到这一点。但是,对于朋友来讲,我们就千万不能对他们抱太大的希望,或者是对他们苛求完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有一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更大程度地以现实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强求他们能达到自己的某些理想的标准。这时,你将会发现他们尽管有些个人的标准和你不太相同,但是事实上的差距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如果你细心地观察一下那些事实上没有任何朋友的人,你将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某些不太正常的个人性格特点。的确,如果他值得大家去交往的话,也不至于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

“拥有大量的朋友”,这不仅仅是一种感情的流露,并且还能给你带来很多实际的利益。对那些“拥有大量朋友”的人来说,机会的大门是长期敞开的,而这一点是那些在金钱和物质上富有的人所无法达到的。对于那些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天地里,整日愁眉不展,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人,就更不可能拥有这种幸运的机会了。

的确,假如一个人没有朋友,那将是一件多么不幸的事情啊!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都不能替代友谊在你心目中的分量。有多少亿万富翁都希望拿出他们的大部分财产,去换取自己在疯狂追逐名利和财富的过程中遗失的友谊。

就在前不久,纽约的一位资产超过亿万的大富翁去世,参加他葬礼的人,除了他的直系亲属以外,只有6个人。但是,就在他去世的几周之后,同一条街道的另外一个人去世时,参加葬礼的人却把大教堂挤得水泄不通,街道两旁全站满了自动来向死者哀悼的人们,尽管他的全部遗产只剩下不到1000美元。

后一个人为什么能受到如此的殊荣,是因为他以前爱自己的朋友就像那位守财奴爱惜金钱一样。任何一个认识他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在友谊方面,他是一个天下难得的大富翁,而不是他拥有多少金钱和财富。即使他身上只剩下最后一美元,他也要和朋友们分享。他对朋友的帮助和服务丝毫不吝惜,他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地、真诚地奉献给了朋友。在他的一生中,你找不到任何为自己的私心、贪婪算计的迹象。当这样的一个人去世时,成千上万的群众都认为这是他们的巨大损失,所以这样做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塞涅卡曾经这样说过:“友谊必须是坦诚的、毫无保留的。在你向朋友伸出友谊之手之前,你可以细心地、深思熟虑地考虑清楚。但是,当你们之间的友谊一旦形成,便不能再犹豫徘徊,或者是心中忧虑重重。友谊是需要经受考验的,如果你一旦下定了决心,你就要进入到对方的心灵深处。友谊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一个能够和我们心连心的知己。相互之间,在自己的心里能有这样一种无须向对方表白的承诺:为了拯救对方的生命,我愿意牺牲自己。有一条原则需要大家牢记:只有充满理智的人,才能够成为你的朋友,而别的人,最多也只能是你的伙伴。”

只有那些愿意为他人慷慨地提供无私帮助的人,甚至是愿意为此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才能够真正认识到,只有通过细心地播种,才能有甜美的收获。

那些只想拼命地获取回报,而不愿意自己作出任何付出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收获的。他就像一个只想有好的收成,而又不想播下太多的种子的农民一样,把谷子藏起来,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谷仓里能积满成堆成山的谷子,而使自己变得富有起来。他不愿意把谷子种到地里,是因为他看不到明天收获的希望。人生和友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能有多大的发展,和别人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有很大关系的。

也许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最富有的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因为他把全美国人民都当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同时,他也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献给了人民。他没有想尽一切办法去把自己的才华卖给财富和金钱。在他的心目中,金钱和财富没有任何的诱惑力。林肯永远都活着,活在他广大的朋友——全国人民,不,全世界爱好和平与追求平等的人的心目中。因为他总想着他的朋友,所以他的朋友们也会永远地想着他。就像一个农民把种子播种下去一样,林肯把自己深深植根于这个国家之中。而他这一颗珍贵的种子,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了多么伟大的丰收啊!他伟大的、不朽的光辉业绩和功勋,被牢牢地刻在了历史上,并千秋万代地泽被后世。

英国人老舍

老舍(1899~1966),着名小说家、剧作家,曾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主要作品还有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四世同堂》等。

据我看,一个人即使承认英国人民有许多好处,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和他们交朋友。自然,一个有金钱与地位的人,走到哪里也会受欢迎;不过,在英国也比在别国多些限制。比如以地位说吧,假如一个做讲师或助教的,要是到了德国或法国,一定会有些人称呼他“教授”。不管是出于诚心吧,还是捧场,反正这是承认教师有相当的地位,是很显然的。但在英国,除非他真正是位教授,不然绝不会有人来招呼他。而且,这位教授假若不是牛津或剑桥的,也就还差点劲儿。贵族也是如此,似乎只有英国国产贵族才能算数儿。

至于一个平常人,尽管在伦敦或其他的地方住上十年八载,也未必能交上一个朋友。是的,我们必须先交代明白,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大家一天到晚为生活而奔忙,实在找不出闲工夫去交朋友,西欧各国都是如此,英国并非例外。不过,即使我们承认这个,可是英国人还有些特别的地方,使他们更难接近。一个法国人见着个生人,能够非常的亲热,越是这个生人的法国话讲得不好,他才越愿指导他。英国人呢,他以为天下没有会讲英语的,除了他们自己,他干脆不愿搭理一个生人。一个英国人想不到一个生人可以不明白英国的规矩,而是一见到生人说话行动有不对的地方,马上认为这个人是野蛮,不屑于再招呼他。英国的规矩又偏偏是那么多!他不能想象到别人可以没有这些规矩,而另有一套。不,英国的是一切。设若别处没有那么多的雾,那根本不能算做真正的天气!

除了规矩以外,英国人还有好多不许说的事:家中的事、个人的职业与收入,通通不许说,除非彼此是极亲近的人。一个住在英国的客人,第一要学会那套规矩,第二要别乱打听事儿,第三别谈政治。那么,大家只好谈天气了,而天气又是那么不得人心。自然,英国人很有的说,假若他愿意,他可以讲论赛马、足球、养狗、高尔夫球等等,可是咱又不大晓得这些事儿。结果呢,只好对愣着。对了,还有宗教呢,这也最好不谈。每个英国人有他自己开阔的到天堂之路,趁早儿不用惹麻烦。连书籍最好也不谈,一般的说,英国人的读书能力与兴趣远不及法国人。能念几本书的差不多就得属于中等阶级,自然我们所愿与谈论书籍的至少是这路人。这路人比谁的成见都大,那么与他们闲话书籍也是自找无趣的事。多数的中等人拿读书——自然是指小说了——当作一种自己生活理想的佐证。一个普通的少女,长得有个模样,嫁了个驶汽车的;在结婚之夕才证实了,他原来是个贵族,而且承袭了楼上有鬼的旧宫,专是壁上的挂图就值多少百万!读惯这种书的,当然很难想到别的事儿,与他们谈论书籍和捣乱大概没有什么分别。中上的人自然有些见识了,可是很难遇到啊。况且有些见识的英国人,根本在英国就不大被人看得起;他们连拜伦、雪莱和王尔德还都逐出国外去,我们想跟这样人交朋友——即使有机会——无疑的也会被看成怪物的。

我真想不出,彼此不能交谈,怎能成为朋友。自然,也许有人说:不常交谈,那么遇到有事需要彼此的帮忙,便丁对丁、卯对卯的去办好了;彼此有了这样直截了当的交涉与接触,也能成为朋友,不是吗?是的,求人帮助是必不可免的事,就是在英国也是如此;不过英国人的脾气还是以能不求人为最好。他们的脾气即是这样,他们不求你,你也就不好意思求他了。多数的英国人愿当鲁滨孙,万事不求人。于是他们对别人也就不愿多伸手管事。况且,他们即使愿意帮你忙,他们是那样的沉默简单,事情是给你办了,可是交情仍然谈不到。

当一个英国人答应了你办一件事,他必定给你办到。可是,跟他上火车一样,非到车已要开了,他不露面。你别去催他,他有他的稳当劲儿。等办完了事,他还是不理你,直等到你去谢谢他,他才微笑一笑。到底还是交不上朋友,无论你怎样上前巴结。假若你一个劲儿奉承他或讨他的好,他也许告诉你:“请少来吧,我忙!”这自然不是说,英国就没有一个和气的人。不,绝不是。一个和气的英国人可以说是最有礼貌、最有心路、最体面的人。不过,他的好处只能使你钦佩他,他有好些地方使人不便和他套交情。他的礼貌与体面是一种武器,使人不敢离他太近了。就是顶和气的英国人,也比别人端庄的多。他不喜欢法国式的亲热——你可以看见两个法国男人互吻,可是很少见一个英国人把手放在另一个英国人的肩上,或搂着脖儿。两个很要好的女友在一块儿吃饭,设若有一个因为点儿缘故而想把自己的菜让给友人一点儿,你必会听到那个女友说:“这不是羞辱我吗?”男人就根本不办这样的傻事。是呀,男人对于让酒让烟是极普遍的事,可是只限于烟酒,他们不会肥马轻裘与友共之。

这样讲,好像英国人太别扭了。别扭,不错,可是他们也有好处。你可以永远不与他们交朋友,但你不能不佩服他们。事情都是两面的。英国人不愿轻易替别人出力,他可也不来讨厌你呀。他的确非常高傲,可是你要是也沉住了气,他便要佩服你。一般的说,英国人很正直。他们并不因为自傲而蛮不讲理。对于一个英国人,你要先估量估量他的身份,再看看你自己的价值,他要是像块石头,你顶好像块大理石,硬碰硬,而你比他更硬。他会承认他的弱点。他很会体谅人,很大方,但是他不愿表露出来;你对他也顶好这样。设若你准知道他要向灯,你就顶好也先向灯,他自然会向火;他喜欢表示自己有独立的意见。他的意见可老是意见,假若你说得有理,到办事的时候他会牺牲自己的意见,而应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必须知道,他的态度虽是那么沉默孤高,像有心事的老驴似的,可是他心中很能幽默一气。他不轻易向人表示亲热,可也不轻易生气,到他说不过你的时候,他会以一笑了之。这点儿幽默劲儿使英国人几乎成为可爱的了。他没火气,他不吹牛,虽然他很自傲自尊。

所以,假若英国人成不了你的朋友,他们可以很好相处。他们该办什么就办什么,不必你去套交情;他们不因私交而改变做事该有的态度。他们的自傲使他们对人冷淡,可是也使他们自重,他们的正直使他们对人不客气,可也使他们对事认真。你不能拿他当作吃喝不分的朋友,可是一定能拿他当个很好的公民或办事人。就是他的幽默也不低级讨厌,幽默助成他做个贞脱儿曼,不是弄鬼脸逗笑。他并不老实,可是他大方。

他们不爱着急,所以也不好讲理想。胖子不是一口吃起来的,乌托邦也不是一步就走到的。往坏了说,他们只顾眼前;往好里说,他们不乌烟瘴气。他们不爱听世界大同,四海兄弟,或那顶大顶大的计划。他们愿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走到哪里算哪里。成功呢,好;失败呢,再干。英国兵不怕打败仗。英国的一切都好像是在那儿敷衍呢,可是他们在各种事业上并不是不求进步。这种骑马找马的办法常常使人以为他们是狡猾,或守旧;狡猾容或有之,守旧也是真的,可是英国人不在乎,他有他的主意。他深信常识是最可贵的,慢慢走着瞧吧。萧伯纳可以把他们骂得狗血喷头,可是他们会说:“他是爱尔兰的呀!”他们会随着萧伯纳笑他们自己,但他们到底是他们——萧伯纳连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这些,可只是个简单的,大概的,一点儿由观察得来的印象。一般地说,也许大致不错;应用到某一种或某一个英国人身上,必定有许多欠妥当的地方。概括的论断总是免不了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