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师的读书笔记
7140100000011

第11章 书籍能带给我们什么(7)

告诉人们,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生没有毕业的学校,“学不可以已”。我国大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绝不要把你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钱伟长还说:“人必须学习以变化气质,正同树木必须修剪始能成形。”这表明,学习始成才。因此,“人不能像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语)。当然,“学习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你们自己的欢乐和今后你们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爱因斯坦语)。“学习能达到你所希望的境界。”(戴维斯语)马克思说:“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语)契诃夫则强调:“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社会就会长足地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名家睿语不仅揭示了学习的必要,而且告诉人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培根特别强调读书。他认为读书是学习最便捷的通道,最基本的方法。培根特别看重书的价值。他说:“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留存于书中。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受。”还指出:

“真正诗人的作品是永垂不朽的。荷马的诗作便是一个见证,他的作品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没有缺一个字母,少一个词。然而在同一个时期里,无数的宫殿、庙宇、城堡乃至整个城市,却从地球上毁灭或消失了。”伟大的作品是永垂不朽的。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籍是青年人的良师、老年人的益友。“世界上没有比书更称心的朋友。”(纳沃语)史美尔斯说得好:“书籍能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培根对读书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他认为读书的作用极大:一是“读书使人渊博”。他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不仅阐释了读书的作用,而且指明了有关学科对人的不同作用。二是“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的能力”。他说:“人们独居或隐退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他还说:“读书可使人悦乐,为人作装饰品给予人以才能;悦乐,是在家居幽处之时;装饰,是用于与人交谈;才能,则使人能断事处事。”他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长,足以长才”。三是“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他说:“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某些疾病一般。”说明读书具有心理医疗作用。四是“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指出:“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解释了读书的根本价值与作用。告诉人们,人读的书越多,“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能也愈臻完善”(高尔基语)。培根特别强调,“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是相等的”。

培根强调读书要明确目的。他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要去反驳别人,驳倒别人,也不是为了要去完全相信和接受书里的东西,更不是为了寻找谈话、演说和写文章的材料,他只不过是为了帮助你进行思考和用作判断”,“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这才是读书的根本目的。培根崇尚知识,崇尚人格,崇尚真理。

在他看来,“真理是时代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真理应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培根认为,“一个人的心若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归宿,并且以真理为地轴而转动,那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因此,他认为读书则为追求真理,发现真理,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为真理而斗争,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每一个懂得如何读书的人,就该懂得如何利用所学来的知识增进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使生活充满意义和乐趣,做一个完善的人。赫尔岑也说:“不读书的人就不可能算是一个完人。”文学家严文井则说:“读书,人才更加像人。”可谓警示之语。

培根还强调读书要讲究方法。他指出:“读书的方式不一,有些书必须浅尝即止,有些书必须囫囵吞枣,少数的书必须细嚼再三,彻底消化。”他还强调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这既是读书原则,又是读书要领,还是读书方法。他告诉人们,现在书目极多,一个人终其一生,孜孜不倦,也不能将所有的书看完、记住,必须有选择地读书,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运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必须突出重点。重要的书需要细读、勤读、反复读。讲究读书方法,才能收到读书功效。

培根推崇“蜜蜂式”的治学方法。他根据自身治学的体验,把治学方法比喻为蜘蛛、蚂蚁、蜜蜂三种类型。他认为,蜘蛛只知道吐丝布网,只凭自己腹中的有限之物,而竭尽吐露,最终只会枯竭而止。这样完全脱离实际地去制造所谓先天的知识体系,是不会有结果的。他还认为,蚂蚁式地治学,只能照搬别人的成果,机械地堆积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方式也不可取。培根认为,蜜蜂则既从花园采集花粉,又把这些花粉加以消化加工,制成蜂蜜。培根主张学蜜蜂,采取蜜蜂式治学,一方面重视从外部吸收营养,丰富自己;另一方面又独立地辛苦劳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这才是科学合理的治学方法。真正的读书为学者就应该像蜜蜂那样,学会采集、整理、加工,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的事物上升到一般原理。运用这种方法,才能将所获取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

培根读书治学注重实践,讲究科学实验。他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所谓经验,就是将专业理论与实务联系为一体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经历所获得的感受。在培根看来,要认识事物,必须与事物密切接触,从经验寻求普遍必然的规律认识。这是培根在近代开创的经验论认识原则。培根所讲的“经验”不是简单的看、听、摸的感受,也不是幼稚简单的日常生活体验。他认为经验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是通过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求证的。他还认为,认识不能在经验上停留,必须从感觉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通过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所以,他反对那种轻视理性思维的人,也反对那种重视理性而忽视感觉经验的人。他坚信,只要把感性认识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永远建立一个真正合法的婚姻”,人们就完全“可以希望得到很多东西”。实现这种“结合”的具体方法是“实验”。他认为只有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实验,才能揭开自然界的奥秘,并认为他提出的经验归纳法,就是这种“结合”的典范。培根创立的经验归纳法,就是通过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收集大量正反面事实材料,从许多个别具体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同规律的方法。培根的归纳法是对当时自然科学采用的实验分析方法的哲学总结,它在反对经验哲学的烦琐推理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并为后来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的“归纳五法”建立奠定了基础,为近代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根最关注的是“知识的实践目标”。他痛斥传统哲学脱离现实、脱离自我,对人类无裨益。他在学术上最关注的是如何让知识在实践中产生效果,把科学的理论与工业相结合,转化为改进人类物质生活的实用技术。这是培根的一个主要观念,即知识的实践目标,也是他终生的一个追求。这种观念标志着近代学术方向的根本转变,也是中世纪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向注重应用技术的近代科学转变的枢纽点。黑格尔在评论培根时曾讲过一句话:“培根所真正关心的是现实而不是理论。在这一点上,培根可以说是他的民族的典型。诚然,培根可以算作是英国实验主义和后来英国实用主义的始祖。也正是由于培根的知识的实践目标这一观念,使其能在工业革命的前夜成为了领导思想潮流的先驱。”“知识的实践目标”强调的是知识的开发和转化,强调的是知识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推进社会进步,造福于人类。这正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既要注重理论修养,又要注重实践,并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效果。